楊逵去世一年後的某天,楊家突然收到幾本筆記本。楊逵的兒子楊建翻開,發現那些筆記本內是楊逵寫的一篇篇家書草稿,還在信末標上每封信書寫的日期。
他找到當時擔任《自立晚報》編輯的向陽,討論要如何處理這些筆記本,很快便決定要發表在向陽主編的《自立晚報》副刊。不過,這些家書中有許多名字或事件是外人不知道的,所以楊建在整理這些文字的同時,也要替這些文字加註。
當他整理到民國四十七年十月十一日的信件內文時,看到一段文字:
「我知道家裡的經濟情形是很苦的,自然不會怪他們的,不過我曾叫他們整理一些不用的書拿到古書舖去換錢來買藥,他們也置之不理,實在叫我難以諒解。也許是顧慮面目吧?我不知道把不用的書賣掉會傷害他們面子的。這樣拖下去,假如人都沒有了,留那些爛書有什麼用?」
他加上註解:「楊逵不知家中之書早已被警總搜刮殆盡,已是家徒四壁,無書可賣。」
那是楊逵被逮捕後不久的事情。
在楊逵被逮捕前,楊建原本覺得人生是光明的。楊逵答應他,總有一天會送他去日本留學。而他也符合期望,成績永遠名列前茅,也有著文學的夢想。
夢想摧毀的開始是1949年,楊逵再次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入獄,一同被逮捕的還有母親葉陶與妹妹楊碧。
那是他們家中最窮的時候。大哥楊資崩與大姊楊秀娥立刻從學校輟學,召集家中的所有孩子,把家裡所有的錢放到桌上,說:「這些錢拿來買米只能吃幾天,但買蕃薯可以吃一個月,大家要買什麼?」
他們最後買了蕃薯,每次吃的時候總配著眼淚,味道是鹹的。
楊建讀完初中一年級後也休學了,並跟著大哥一起做許多工作。一開始,他們跟人家學做豆腐,凌晨兩點就起來做,早上就擔去市場賣。後來,他們去當山老鼠,兩個十幾歲的少年跟著大人一起扛沉重的木頭,走在河床上躲避警察追緝。直到鄰居被警察開槍打死,他們才結束當山老鼠的時光。
楊逵雖然回不了家,但留下許多東西在家中,比如從日本時代留下來的書,朋友寄放的書,房內掛在牆上的唯一一件西裝,以及西裝口袋的一枝派克21。
為什麼過這麼久,他依舊能記得那是一枝派克21呢?他可能不知道,派克之所以使用數字命名鋼筆,是因為他們認為數字是世界通用的語言,而且在當時,派克21是僅次於派克51的好筆;但他知道,那枝派克鋼筆要公務員好幾個月的薪水才買得起,楊逵當然買不起,那是朋友送的。
楊逵被捕後,曾經允諾會送他那枝筆。但在那之後,警總的人進進出出家裡好幾次,每次都拿走許多楊逵的東西,尤其是書。
只講「許多」,是因為他幾乎沒膽要對方計算種類與數量。直到有一天,又有三名警總的人進來家中,照慣例拿走許多書籍。他鼓起勇氣,要對方統計書的數目,才知道他們拿走了九百多本書。他們離開時,其中一人還順帶把牆上西裝口袋派克21也一同搶走。
他看到了,但他不敢阻止。國家可以肆意押走他的父親,當然也能肆意對待他。他只能靜靜看著那些他根本不知道姓名的警總人員搶走他的夢想,從此再也不知下落。
那次事件彷彿是他一生的隱喻。
在楊逵被捕後,他原本決定直接工作,但休學一年後,葉陶堅持要他把初中唸完。他不想讀書,大哥、大姊都沒把書唸完,憑什麼他可以把書唸完?於是唸完初中後,他已經不想再唸下去,連學校都沒申請。只是沒想到,他因為成績太好,而直接獲得臺的保送資格。
在高三畢業前夕,他去綠島看了楊逵一趟。與父親見面固然高興,但看到政治犯的處境,想到父親僅是寫一篇文章就被國家關這麼久,他就不敢再想下去。
於是那年大考,他放棄原本讀的文組,改考理工,但因臨時準備不足而失利。隔年重考時,他仍堅持考理工科,最後考上甫成立的大同工專,成為第一屆學生。
他放棄了寫作,卻沒想到往後須為此付出代價——尤其是被說沒有傳承作家父親的衣缽,是任何與楊逵有關的事都會找上他,再次提醒他的放棄。
他不是沒這樣想過,為什麼他的父親是楊逵?為什麼楊逵這名字用如此殘忍的方式影響著他的一生?
但他翻著那幾本筆記本,辨識字跡時,仍不斷被觸動。他從來都沒收過這些信,因為綠島監獄寄信是有字數與次數限制的,那些寫在筆記本的信件草稿就算謄在信紙上,也會因為超出字數限制而無法寄出。
他只能看著那些字,想著之後全家都在貧窮中想辦法活下去,他就讀大同工專時總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他終於可以知道,當時父親在想什麼。
處理完民國四十七年十月十一日的信件後,他重新看了那篇信件草稿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建:
十月三日的信收到了,得悉你已經能夠適應這新環境,而覺得愉快與樂觀,我很安慰。」
「關於你面臨的諸問題,我很高興同你討論一下,一寫便寫了幾千字,這麼長的信是不能獲准寄出去的,只好等《新生月刊》發出後寄給你做參考。」
他很難想像,那時的他是愉快樂觀的,那時的《新生月刊》也不知在何處。他只慶幸,這本筆記本不知歷經怎樣的旅程,來到他們家,讓他可以看到,國家可以奪走父親的自由與鋼筆,以及家人們的人生——但他們唯一剝奪不了的,是愛。
★作家小傳
楊逵(1906-1985),出生於臺南新化。創作尤以小說、評論為主,此外還有十多本劇作與數首詩歌。文學創作大致可劃分成兩大階段,第一階段的楊逵文學出現較為強烈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第二階段則寫下了許多以自身體驗、家庭、親情為基礎的勵志性作品。楊逵的文學就如同他的一生,儘管障礙重重、挫折不斷,但是仍然持續地將樂觀進取的希望注入在作品中。
★自我介紹
許宸碩 筆名石頭書,清大臺文所碩士。寫小說但讀詩,曾任「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成員,曾獲時報文學獎小品文組、中興湖文學獎、文化部創作補助等,曾參與出版合集《捷運X殭屍》、《3.5:幽微升級》、《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等。
★ 參考資料
●黃惠禛,〈附錄六:楊建先生訪談記錄〉,《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可見網址: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allcdr&s=id=%22G0085151501%22.&searchmode=basic
(最後瀏覽日期:2022.04.13)。
●楊翠,〈綠島的張老師〉,《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台北:蔚藍文化,2016.08)
● 楊逵,《綠島家書》(台北:大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