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我是這裡痛欸?」
一個客人脖子往後一仰,大椎到胸3會感到疼痛。所以來找我調整。
但是卻發現,我在弄他的右手指頭XD
所以他好奇問。
「我知道,但你這個大拇指怪怪的。之前有受傷嗎?」
我一邊梳理他的指頭筋膜,一邊問。
客人瞪大了眼,說:「我兩個月前這邊扭到,一直沒好。可是,你怎麼知道?!」
「因為你痛的地方張力有問題,我沿途找,發現是從這邊不正常扭轉而來。」
「筋膜一旦發生扭轉,長期使用下,會造成別的地方代償。你頸椎的不適就是大拇指受傷後,代償的結果。」
「喔。真神奇」客人佩服道。
———
一般人認為骨頭跑掉。
可能是因為一個姿勢不對,導致骨頭突然移位。
於是我們利用槓桿和牽引,把移位的骨頭壓回去。
但有時候動一動又跑出來。好像永遠用不好。
要客人不要再去使用它,又不現實
「怎麼辦呢?」
這就要談到骨頭、肌肉、筋膜的合作關係。
我們舉一個簡單的動作,比如伸手去拿水,
描述看看這三者怎麼合作?
首先,必須要讓手伸出去吧。
那就要有肌肉,移動手的骨頭。
這時,有的收縮、有的放鬆、有的平衡。
讓手可以完美拿到那杯水。
但是,當水的重量在手上的時候,你可能會感覺,
「不只手在出力,你的身體也要平衡啊。
背肌在維穩,你另一邊身的肌肉也在維穩。」
我們發現,
這種跨越數個關節,協作的結果,就是靠筋膜來作用。
那反推一下,
如果你的背部因為長期駝背,筋膜有卡住。會不會影響你拿這個水的動作?
好像會?
如果你再加上,另一邊手的過度用力,筋膜卡住。
會不會影響你拿這個水的動作?
感覺會了吧。
————
你可以做試驗。
今天你在放鬆的情況下拿杯水。
和你在駝背的情況下拿杯水。
和你在加上另一邊手繃緊時,去拿杯水。
感覺哪個順呢?
主動出力的手,在其他地方筋膜無法協作的情況下。
就要用更大的收縮去做這個動作。因此骨頭會在長期使用下移位。
而且因為多方筋膜卡住,導致肌肉無法徹底放鬆,骨頭就一直處在移位的狀態。
進而限制住我們的活動範圍。
為什麼調整骨頭,必須要從遠端去注意,是否有代償。
而非只要看痛點本身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