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學

含有「身心學」共 2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靜心之門成立於2020年,規劃社會情緒學習、正念教育與身心靈潛能開發課程,包含講座、讀書會和工作坊,協助個體身心成長與靈肉統合,提昇專注力、定靜力、表現力、喜樂力與康健力等多元潛能。最早由東華大學熱衷靜心、心靈成長的碩博生組成,指導老師為林冠傑教育博士,社群顧問為饒見維、陳添球、高建民與李明憲教授。
Thumbnail
靜心之門 The Gate to Medit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gatetoMeditation
昨日Path身解構心還元曉艾老師的神經系統修復靜心線上課後,那種身體感到安定幸福、憶起什麼的感覺又湧現了 :)
這篇文章分享我透過身心學,重新與自身身體建立連結的經驗。從過去將身體視為工具,到學習傾聽身體訊號、與身體對話的過程,並說明如何透過改變認知和練習,找回身體的平衡與舒適。
Thumbnail
今天來到了熟悉的張老師中心,看到了幾個去年看過的熟悉臉孔,其實我根本不認識他們,但可能去年看過,所以就感覺還有點安心,也可能去年的體驗還算不錯吧! 這一梯次的老師是嘉郁老師,去年是Robert老師,看到嘉郁老師,感覺更是安心,她散發的感覺就是一種特別氛圍,那種氛圍不是try to be nic
Thumbnail
這是一篇來上我的動中覺察課程的學員所寫的心得。 (文長~但是非常令人感動~) ​ 「記得好幾年前把費登奎斯的書籍3、4本買回家以後,就開始嘗試找過相關課程,但當時因為經費的關係沒有進一步進修,追過老師多年的貼文,對於老師的學生在身體上所獲得的轉變感到很神奇,期許自己有一天也能學會這樣神奇的與身
Thumbnail
疼痛是一種自然的本能反應,提醒我們遠離危險或避免傷害。當身體受到傷害或發生異常時,疼痛像是一個警報系統,告訴我們需要注意和處理。然而,當疼痛變成長期的慢性問題時,它不再只是身體的警告,反而可能帶來更多的困擾和壓力。許多人在長期的慢性疼痛中,會變得對疼痛過度敏感,甚至影響了對其他身體感覺的敏銳度。這種
Thumbnail
最近連續兩周關於核心課程的過程中,我們藉由畫面中的這個動作來覺察身上不必要的費力模式,也探索了腰大肌的存在與使用。 這是一個很單純而常見的動作,在許多傳統的健身課程也會使用來鍛鍊核心;但要學習能夠做得很悠閒而輕鬆,實際上並不需要有很強壯的腹肌,只要在動中覺察課程中放下「要做到」的企圖心、聆聽
Thumbnail
近日聽了一位費登奎斯老師/訓練師Sheryl Field很動人的短講,她分享了在做功能整合個案以及師資培訓那幾十年來的過程中,之所以對費登奎斯博士「矯正是不正確的To correct is incorrect」這句名言持續感到驚嘆的原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投入與傾聽來改善身心關係,強調過程而非結果的重要性。作者闡述了正確的方向和方法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並且指出過度執著和不當的命令會增加內耗與緊繃感。通過與身體對話,個人能夠修復身心關係,開啟新的意識狀態,從而開啟生活中的新模式與可能性。
Thumbnail
探討了我在身心學領域中的學習經歷,特別聚焦於身心平衡技法(Body-Mind Centering®)所帶來的深刻領悟。分享了在不同身體系統中的體驗,包括內臟系統、細胞神經模式、體液系統及與他人互動的經驗,並反思這些經歷如何改變了我的生活觀和自我認知。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