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學的探索之旅:身心平衡技法帶給我的領悟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前言

如前篇身心學的探索之旅:從憂鬱症到身心平衡提到,我在追尋身心平衡的路上踏入身心學的領域,並開始學習身心平衡技法(Body-Mind Centering® )。

接下來我打算進行一系列連載,來書寫我在這兩年的學習歷程裡,每一次在不同身體系統,得到的收穫和領悟

而這些領悟如何改變我的人生,並且使我成為現在的自己,這是我想要分享給大家的故事。

以下是幫這系列寫出摘要,整理我在每一個系統中的領悟,詳細的故事則會逐一放上來。


身心平衡技法帶給我的領悟

基礎原則

身心平衡技法(以下簡稱BMC®)有許多基礎原則,授課老師們會在課程中不斷叮嚀並實踐。例如我們通過探索和體現來認識自己和他人,並且保持開放、不評論、尊重的原則。

另外BMC®也很注意夥伴關係和安全觸摸,在觸摸他人身體前有許多注意事項,老師們也會一再提醒並說明,接觸在治療和轉換上是一種非常有力量的工具。此外溝通也相當重要,不管是取得許可、表達不適、停止或需求。

這些基礎原則在課程中不斷被提起,而我在課程中也不斷經驗,保持開放和不評價的重要性。這一點讓我不斷反思我的人生歷程,哪些時候我活在限制和評價、批評裡,而這些限制性的思維又如何侷限我

反之,當我嘗試放掉這些,只是去體驗和經驗BMC®的課程,經驗老師們帶領我們要進入的奧秘又美妙的身體世界,並經由身體走入心靈(思想、感覺、能量、靈魂和精神),我將這些原則帶回到我的生活和人生中,打開很多束縛

而關於夥伴關係、安全觸摸的原則,讓我在每一期的課程中意識到我與他人的關係界線、我如何反應我的感受和如何說「不」,這些也一樣,讓我帶回生活中,去改善和調整我與朋友、家人的關係。

內臟系統

體驗內臟做為身體內容物,以及身體作為容器是怎樣的感受,而「存在」這件事原來一點都不沉重、費力,是飽滿而輕盈,就只是在當下而已

每個內臟都有告訴我他們如何存在、如何感受、如何與我共存。而他們指引了路徑讓我「回歸」自己,那是如此感動又滿足的時刻

基本細胞神經模式

開始練習放掉框架與身體同在,找到踏實、歡喜、自由和平靜,並真真正正的接納自己曾有過的掙扎、走過的道路,接納自己所有真實的樣貌

開始稍微能夠領悟「完滿」的意涵,並且去經驗細胞層次的振動和共鳴


體液系統

回歸到細胞內液的安寧、存在和操作(being&doing),再次體驗到更深層的扎根、存在是怎樣的感受,並為此感動。

原始反射、直立反應、平衡回應

經驗「出生」的過程中,領悟我的身體記得所有苦痛和創傷、記得出生的歷程,這些也和我與家人、母親的關係有關。

手觸的開始和結束是很重要的,要對此有意識,而我也連結到,我如此在意「好好」開始和結束的緣由

內分泌系統

照顧和傾聽自己的重要性,而照顧自己其實可以很容易。

學習信任別人,也敞開自己去被接住,其實沒有我想像中可怕

先愛自己,再去愛他人。我領悟過去數年我在經驗和學習的功課都有成果,我踏實知道自己是誰。

神經系統

我如何用身體的系統扎根和存在,我如何領悟存在這件簡單卻又複雜的事。

當我從腸神經張開雙眼,看到的是真實,我經驗和感受著的情緒和我的一切亦是真實

持續從走過的系統整合、完整自己,持續整理過去走過的路徑。

我是被愛的、愛著的,也值得愛和所有美好。

韌帶與筋膜系統

當我打開自己去體驗和接納,不是懷抱恐懼,我找到希望和愛、找到光明和信任、找到穩固和自由、找到真實的自我。

再次經驗我與他人之間的身體、人際關係界線,並且學會開放和誠實的去溝通和找尋平衡。

內在和外在的平衡要如何維繫,他是一個動態的平衡,而我們必須不斷確認和保持覺知。


個體發育發展

生命就是不斷分裂(破碎)、重組(重塑、重生)的過程。而在課程中當我們從頭開始經驗,我也重新從身體層面、心理層面,更甚是靈性層面,再一次經歷和走過所有過程,並再一次重塑和重生成現在的自己。

我看見五年來我跌跌撞撞、起起伏伏的人生,亦看見我如何走過那樣的過程,成為現在的自己我深刻體會到我做過的決定、走過的道路和探索,全都有意義、全都值得

我擁有完整的身體、心理和靈魂,我擁有完整的自己,這就是完滿和合一。而我在其中擁有充足的愛、安全感、信任、穩固。

團體和老師團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動力,會不斷轉換,當一個人的狀態和行為轉變,另一個人、團體中的其他人也必然會有所改變。

每個人都帶著自己走到現在的身體和心理的慣性模式、創傷、疼痛來到這裡,在每次的課程中經驗或沒有經驗、改變或沒有改變,這也是一個過程。

我如何表達和展現自己,他人也會給我不同的回饋和應對,而當我表達真實和愛,我就有充分機會被接納和愛,當我希望感受到安全,我會有機會感受,意念、意圖和行動、體驗是相當重要的。

身體從來都不會說謊,他會給我最誠實的訊息,而那些對於身體和自我非常了解和覺知的人們,亦會看見和接納我的真實,我在這個團體裡經驗到一些不舒服的經驗,但也經驗到全然被接住和愛的經驗



結語

以上只是先大約簡單描述我每一次課程中的經驗和體悟、領悟。

我會在之後的文章中詳細說明每個故事,每個人去上身心平衡技法(Body-Mind Centering® )的經驗可能不同,因為每個人擁有不同的身體、心理、靈魂,當然我們也各自擁有不同的人生經歷,然而我仍對於這場冒險和旅途感覺很開心和有趣

我想這些書寫很多時候,我只是想要寫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們看,看我這些年走過怎樣的路,看我現在走得如何

但如果有機會讓更多人看到這些神秘、有趣,有時會有些不舒服和苦痛、破裂,然而更多時候是充滿愛、光明和希望的,至少對我而言,我很慶幸自己擁有這些機會,讓我破繭而出成為現在的自己


歡迎你

  1. 加入沙龍會員、購買方案,幫我按愛心、收藏、留言、分享,並持續關注我的文章。
  2. 追蹤我的InstagramThreads,簡單快速的了解身心學,也歡迎找我體驗課程
  3. 其他合作邀約:💌norahsoul444@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rah身心靈探險
8會員
25內容數
社工出身,看過也陪伴他人的風風雨雨,直到自己罹患「憂鬱症」,我開始認識自己和「憂鬱症」,並從心理、情緒、身體、靈性層面去踏尋如何扎根自己、我是誰等課題。現在正在進修身心學,嘗試將學習到的一切實踐到生活中。 📮合作邀請:norahsoul444@gmail.com
Norah身心靈探險的其他內容
2024/11/29
我在臺東身心學課程中的體驗與反思,這次記錄了我在生命低谷期間的轉變和領悟。分享如何通過體液系統的學習,體會內在平靜和動態流動的共存,並重新頓悟自我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2024/11/29
我在臺東身心學課程中的體驗與反思,這次記錄了我在生命低谷期間的轉變和領悟。分享如何通過體液系統的學習,體會內在平靜和動態流動的共存,並重新頓悟自我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2024/11/03
本文是我在去年初對於自身生活重大改變的反思,並描述了我在課程期間的體悟,與如何將這些經驗轉化為生活中的動力。我在臺東的課程中,自我探討了與身體和靈魂的連結,並思考了關於生命完滿的定義。
Thumbnail
2024/11/03
本文是我在去年初對於自身生活重大改變的反思,並描述了我在課程期間的體悟,與如何將這些經驗轉化為生活中的動力。我在臺東的課程中,自我探討了與身體和靈魂的連結,並思考了關於生命完滿的定義。
Thumbnail
2024/10/29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身心學課程中對內臟系統的學習與體悟。我描述如何透過與身體的連結,理解心理與生理的關係,並探索內臟系統對個人生存感和存在感的影響。
Thumbnail
2024/10/29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身心學課程中對內臟系統的學習與體悟。我描述如何透過與身體的連結,理解心理與生理的關係,並探索內臟系統對個人生存感和存在感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如果「身體的理解」讓我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心裡的感受」讓我學會照顧內在情緒,「靈魂的召喚」讓我聽見更高的自己,那麼「實修豐盛路」便是我把這一切實踐出來、活出來的旅程。
Thumbnail
如果「身體的理解」讓我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心裡的感受」讓我學會照顧內在情緒,「靈魂的召喚」讓我聽見更高的自己,那麼「實修豐盛路」便是我把這一切實踐出來、活出來的旅程。
Thumbnail
心靈的健康,要回到身體來照顧 身心靈,我以前總是把重心放在「心」和「靈」這兩個部分,覺得人的內在才是最重要的。 接觸了很多療癒心靈的書籍,認真地理解自己、觀察自己,努力接受或改變那些困擾我生命的課題。我也很喜歡研究靈性或宗教相關的知識,像是高靈、小我、輪迴、解脫、開悟等等,甚至會去聽各種高靈傳訊,聽
Thumbnail
心靈的健康,要回到身體來照顧 身心靈,我以前總是把重心放在「心」和「靈」這兩個部分,覺得人的內在才是最重要的。 接觸了很多療癒心靈的書籍,認真地理解自己、觀察自己,努力接受或改變那些困擾我生命的課題。我也很喜歡研究靈性或宗教相關的知識,像是高靈、小我、輪迴、解脫、開悟等等,甚至會去聽各種高靈傳訊,聽
Thumbnail
生命的成長是一個關於心靈與心智的深刻旅程,透過各種生命事件的啟動與經驗的累積,我們學會與他人健康連結,並逐漸形成完整的內在圖景。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在生活的不同階段中,找到平衡與整合,實現自我瞭解與情感調節的過程。
Thumbnail
生命的成長是一個關於心靈與心智的深刻旅程,透過各種生命事件的啟動與經驗的累積,我們學會與他人健康連結,並逐漸形成完整的內在圖景。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在生活的不同階段中,找到平衡與整合,實現自我瞭解與情感調節的過程。
Thumbnail
我在臺東身心學課程中的體驗與反思,這次記錄了我在生命低谷期間的轉變和領悟。分享如何通過體液系統的學習,體會內在平靜和動態流動的共存,並重新頓悟自我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我在臺東身心學課程中的體驗與反思,這次記錄了我在生命低谷期間的轉變和領悟。分享如何通過體液系統的學習,體會內在平靜和動態流動的共存,並重新頓悟自我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了KO在創傷療癒進階班中的學習經歷,著重於複雜性創傷、早期創傷以及性創傷等主題,並探索了身體與心理的關聯。療癒的核心在於通過自身的經驗來影響他人,而不僅僅是技巧的傳遞。這是一段自我發現與勇敢面對創傷的療癒之旅。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了KO在創傷療癒進階班中的學習經歷,著重於複雜性創傷、早期創傷以及性創傷等主題,並探索了身體與心理的關聯。療癒的核心在於通過自身的經驗來影響他人,而不僅僅是技巧的傳遞。這是一段自我發現與勇敢面對創傷的療癒之旅。
Thumbnail
在面對憂鬱症過程中,透過身心學來探索自己身體與情緒的連結。我從個人的經歷出發,講述了身心學對其心理與身體健康的影響,並介紹了我在課程中的成長與學習。
Thumbnail
在面對憂鬱症過程中,透過身心學來探索自己身體與情緒的連結。我從個人的經歷出發,講述了身心學對其心理與身體健康的影響,並介紹了我在課程中的成長與學習。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作者在內觀過程中,對心的習氣的覺察及其對修行的影響。透過靜坐與跑步等實踐,作者分享了在面對挫折與身心挑戰時的心靈成長經歷,強調了靜心與目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從自身經驗中學習與適應,如何達到修行的中道與平等心。這些洞見或能幫助讀者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與困難。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作者在內觀過程中,對心的習氣的覺察及其對修行的影響。透過靜坐與跑步等實踐,作者分享了在面對挫折與身心挑戰時的心靈成長經歷,強調了靜心與目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從自身經驗中學習與適應,如何達到修行的中道與平等心。這些洞見或能幫助讀者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與困難。
Thumbnail
在瑜伽的練習中,我學會了細緻地聆聽身體,感受每一個微妙的變化,發現那些曾被忽略的感覺和緊張點。這是一個與自己對話的過程,讓我更深入地了解內在的需求和潛力。在本文中,我將分享我在瑜伽課堂上的感想和心得。我期待將我的經驗分享給你,並希望它能激勵你去探索自己內在的奧秘,就像瑜伽對我所做的那樣。
Thumbnail
在瑜伽的練習中,我學會了細緻地聆聽身體,感受每一個微妙的變化,發現那些曾被忽略的感覺和緊張點。這是一個與自己對話的過程,讓我更深入地了解內在的需求和潛力。在本文中,我將分享我在瑜伽課堂上的感想和心得。我期待將我的經驗分享給你,並希望它能激勵你去探索自己內在的奧秘,就像瑜伽對我所做的那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