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拼出一個展?】不要停止閱讀:逛書展,可不只是逛賣場!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在此次2016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參展國家有66國、參展出版社達626家,總計高達1706個攤位,20多年來書展規模不僅愈來愈大,內容也更加豐富、變得更具多元性。但在這個網路數位化時代,隨時隨地上網購書易如反掌,線上購書平台也時不時地祭出七五折、六六折、五折回頭書或更低的折扣,你可能疑惑:還有必要去書展嗎?

 

但在書展中,有幾個特色攤位不只是個售書的「賣場」,這些出版社充滿活力,努力嘗試別出心裁的展位設計、創新的行銷手法,展現旺盛的生命力。以下精選了一些特色攤位,一起來看看它們如何悉心策展規劃,在這個出版寒冬如何奮力生存、闖出屬於自已的一條路!

 

 

獨立的合作精神:獨立書店、色香味俱全的獨字辦桌

 

今年已經第六年參展的讀字去旅行」攤位已成為內行人絕不會錯過的亮點攤位,從2011年的「讀字機場」開始,2012「讀字車站」、2013「讀字小宇宙」、2014「讀字部落」,再到2015年的「讀字小酒館」,每年的「讀字」攤位已被視為華語世界極為重要的獨立出版盛事。

 

而今年有了更進一步的成長,這次不再是聯合攤位,而是由去年剛成立的「獨立出版聯盟」來負責執行,共有24家台灣獨立出版社、5家香港獨立出版社參與。此次的主題是「獨字辦桌」,如同早年辦桌鄰里商借碗盤、桌椅,幫忙洗菜雜活的互助情誼,獨立出版社透過制度化的組織聯盟變得更茁壯,展現合作精神一起出擊參展。

 

SONY DSC

攝影 / 葉菀菱

 

在以台灣「流水席」作為設計概念的「獨字辦桌」,濃厚的人情味不只是展現在紅桌鐵椅、紅毯、喜氣彩球的攤位設計,在人群來回穿流中,可見到獨立出版人、作家、編輯與讀者面對面交談,聊著每一道出版社推出的「好菜」,一起飽讀詩書,當然也希望讀者把書本「打包」回家。(2016台北國際書展系列報導即將推出「獨字辦桌」專文報導,敬請期待。)

 

 

書展不只是賣書,「攤位是臨時的,但閱讀是長遠的」

 

除了參展經驗已成熟的獨立出版聯盟,第三度參展的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也成為近年書展中獨特的風景。此次策展主題是「書店÷時代」,在《台灣書店歷史漫步》新書發表活動中,東海書苑負責人廖英良說,「書店是被除數,時代是除數,就好像在時代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也許有些書店不存在了,但去想它當時的影響,這也能讓未來大家在回顧的時候會有清楚的脈絡,我們也可以透過這些書店,思考書店未來的走向可能是什麼。」

 

而攤位設計的概念是以台灣現代書店的歷史為主題,以「總督府—總統府」為視覺概念製作書架;「總督府—總統府」作為日治時期以來台灣的統治象徵,也總括歷來不同世代社會改革者抗爭的對象。這個書架象徵著台灣自二十世紀初的日治時期成立第一家現代書局至今的百年歷史,也含有知識的力量應由人民掌握、作為公共議題討論基礎的意涵。

 

SONY DSC

攝影 / 葉菀菱

 

因此,不難理解協會這次特別製作「獨立書店2015年度選書」手冊的深意。協會邀請多家獨立書店推薦選書,總共選出100本共10大類主題,每一類由10家書店推薦一本2015年度出版的書,為書籍認真寫下推薦文。他們是這樣想的:「透過這個方式,我們一方面希望能由店家推薦一些書給讀者,同時也讓讀者藉由這些書更了解各家書店的特性。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從此開始,建立屬於獨立書店的年度觀點,縱使這個所謂的觀點其實是分散且不一致的,沒有所謂的排行或票選。」書展攤位書架上的書籍,正是這100本由各家獨立書店推薦的選書。

 

協會參加書展是為了推廣閱讀、介紹獨立書店並與讀者互動,陳隆昊說:「不管是哪種類型,應該要能發展多元的閱讀,希望在日常偷閒中都能享受閱讀的快樂。」

 

 

老招牌釋放新滋味:爾雅、文訊「聯手敲響台灣文學」

 

在展場中還有一角讓人驚喜與驚訝,樸素的木料搭起一座房屋的骨架,鵝黃色的燈光照映下,創造出溫暖而明亮的氛圍,這裏是爾雅出版社」以及「文訊雜誌」的聯合攤位,純文學出版及雜誌的兩個老字號招牌,今年初次攜手參加了台北國際書展,而對文訊而言更是書展初體驗

 

IMG_0168

攝影 / 林育璞

 

 

 

爾雅是1975年創辦的純文學類出版社,文訊雜誌則創刊於1983年,分別走過40年、30年光陰的老出版社和老雜誌社,今年也嘗試以具創意的攤位裝潢讓人耳目一新,並採取新的行銷方式吸引年輕讀者。《文訊》雜誌社長封德屏說,「『文訊而立,爾雅不惑,聯手敲響台灣文學』這是我們合作大大的心願,希望可以讓讀者看到老的出版社,認識不同的文學風貌。」

 

在爾雅文訊的聯合攤位還可以看到,以文學為主題的文化空間 「紀州庵文學森林」也佔了攤位一角。由於老出版社缺乏新的行銷資源,因此與《文訊》同屬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近年屢有成功活動行銷經驗的「紀州庵」,便成為聯合攤位的主要策劃與執行,偕老出版及雜誌社一起,在展場打造出亮眼的角落。攤位設計的部分概念來自日本和室,採用淺色木料來搭建,並有紙門、古傢俱、仿日式燈籠加以裝飾;因聯合參展的因素,比鄰而居的文訊、爾雅、紀州庵展區可互通有無,木造屋檐下,彷彿是個溫馨的家。

 

IMG_0169

紀州庵攤位上擺放紀州庵照片以及出版品。攝影 / 林育璞

 

 

文學老出版社的蛻變與進化

 

文學老出版社大力參與這次書展,或許也不必太過意外。這一兩年,爾雅出版社與文訊雜誌也紛紛因應時代潮流的演變,嘗試不同發展文學可能性的新路。2015年9月,爾雅更新了網站的面貌,作為成立40年的里程碑。他們開始善用網路傳播,調整作者、出版社與讀者的距離。過去的老出版社爾雅,只專注在書籍出版、提供書訊,現在更希望能進一步成為作者與讀者互動的平台。另外因應數位化時代的潮流,也投入了《出版圈圈夢》、《隱地看電影》等25部作品的數位化

 

而文訊雜誌長年致力於文學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在今年初他們完成了數位典藏資料庫「文訊雜誌知識庫」,將過往《文訊》雜誌第1期至350期的紙本內容全面數位化,以回應眾多讀者對數位化閱讀及資料庫使用的需求。另外也與國藝會共同合作推動「小說引力:華文國際互聯平台」,緊密聯繫各地作家、評論者及專業人士,期待藉著網路傳播的多元介面,觸動讀者閱讀興趣,促進優質華文作品的國際能見度。

 

IMG_0176

攝影 / 林育璞

 

爾雅40年來出了800本純文學類書籍,年近八旬的爾雅負責人、詩人隱地說,過去爾雅出版的《年度詩選》、《年度散文選》、《年度小說選》是他的夢想,為的是保存下完整的時代風貌,讓未來的讀者得以親近、甚至作為社會學研究用途。

 

近年國內文學出版銷售一路下跌,隱地經歷過一書印刷十萬本到一千本的景狀,堅持30年的《年度小說選》也止於民國87年。雖然現在似乎已到了文學逐漸式微、出版寒冬的時代,但這群文學出版人仍滿懷熱血。隱地說:「只要每個人覺醒,每個人的影響力是無限的,我真心盼望這樣的世界。」

 

在2月17日舉辦的「文學的桃花源:隱地與爾雅作家群」書展活動隱地與張曉風、席慕蓉的座談現場擠得水泄不通,這盛況讓封德屏感動:「我們似乎又看到了文學的希望。先不管這對實際賣書有多少助益,我們興奮的把它當作對出版人寫作人的禮讚吧

 

而立之年的文訊,不惑之年的爾雅,依然充滿活力,執著於文學出版之路的生生不息。

 

 

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學術作為一場競技」

 

一般書籍都不容易賣了,那麼作為「學術出版」的出版社,又該如何推廣學術書籍,在殺得火熱的書展中使讀者駐足呢?

 

今年大學出版社聯展匯集包含台大、政大、交大等10家大學出版社,以「學術作為一項競技」為主題,將展場攤位佈置成項羅馬競技場的樣貌。以木作打造扇形的開放式廣場,並延伸出階梯式聽眾席,提供研究者、作者、讀者在這座舞台,展開如競技般的學術知識交流。

 

aa

攝影 / 蔡宜蒨

 

負責此次統籌的台大出版社表示,競技代表的並非是競爭,而是打破校園的學術高牆,讓作者和讀者互動,「希望讓讀者體會學術是一種生活態度和面對世界的方式。」


今年活動總共有70位學者參與,舉辦36場講座,主要分為兩大系列,包括「大師系列」及「泛學術系列」講座。大師系列講座共6場,包括由知名小說家白先勇導讀「紅樓夢」,帶讀者齊遊大觀園;而泛學術講座共有10場,嘗試結合社會脈動,從學術觀點探討時下熱門議題,包括由最近的熱門戲劇「琅琊榜」解析南朝文學的恩怨情仇,或從動漫社會學探討「為什麼腐女喜歡看BL」等,嘗試把學術變得有趣。

 

SONY DSC

攝影 / 葉菀菱

 

學術出版對於學術發展很重要,許多人文社會類的學術著作無法立即反映在市場價值上,但透過大學出版社出版,就能繼續讓知識交流、傳播,這對知識的發展累積是至關重要的。

 

 

「你可以不去書展,但不要停止閱讀」

 

國際書展已舉辦了24年,長久以來,對於國際書展的定位和面貌,始終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及討論,但無論未來會如何演變演進,書展的本質及主要任務,仍在於推廣閱讀,透過閱讀連結群體、媒介作品與讀者。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最近出爐數據顯示,台灣的人均出版書藉量並列全世界第二名。作為華文世界唯一擁有出版自由的國家,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在中國遭到噤聲的作家作品在台出版,比如文革世代的楊絳,六四世代的王丹,乃至海外學人如袁紅冰,或者流亡中的西藏領袖達賴喇嘛,皆曾在台出書。我們應該更加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自由 。

 

唐山書店老闆陳隆昊在受訪時說過:「你可以不去書店,但不要停止閱讀。」但這話悲壯得過於帥氣,書店作為生活中接觸閱讀的重要基地,還是應該要支持。或許我們換句話說:「你可以不去書展,但不要停止閱讀。」書展是一時,但閱讀應該要永恆。

 

12744581_10205884145125554_5936980960620265324_n

 ▲「2016台北國際書展特別企劃:怎麼拼出一個展」由【閱讀最前線】x【SOS】聯合製作刊出

 

 

延伸閱讀:

【怎麼拼出一個展?】2016書展開跑!展覽的「前世今生」你都瞭解了嗎?

【怎麼拼出一個展?】不要停止閱讀:逛書展,可不只是逛賣場!

【怎麼拼出一個展?】關於張愛玲的一切,都是進行式

 


 

撰文:蔡宜蒨

編輯:陳大中

封面圖片來源:林育璞

重讀者
重讀者
「改善閱讀風氣, 風靡萬千讀者, 提高書店收入,刺激出版市場。」傳說中,曾經有一群愛好閱讀、勇於嘗試的讀者與編輯們,為了對抗不景氣的內容出版環境,維持出版界與寫作的多元生態,嘗試以新的模式創造新選項,讓更多優質的創作者、內容及出版品被更多人看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