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偉航
真有理性中立選民嗎?
許多人在討論政治時,常一開口就強調自己是「理性中立」。這種自認理性中立的起手式,在公共領域越來越常受到批判,甚至因為其實際言行表現一點都不理性,也不中立,而被嘲笑是「李姓中壢選民」。
但若選擇站在某種顏色立場來發言,好像也會讓講者和聽者感覺「怪怪」的,似乎不太「中肯」。這是因為我們自小被教育要理性和客觀中立,不過那是在科學研究上的態度。
於個人政治判斷及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時,我們其實無法確認何種立場是絕對的中立,也無從判斷哪種思考方法算得上是真正的理性。這代表不存在「理性中立」的選民嗎?
其實還是有的,人數還不少,但你要換個角度來觀察才能發現。不妨先來看一個和「理性中立選民」很類似的詞彙:「中間選民」。
攝影 / 蕭嘉慶
我跑選舉時,經常碰到選民問我:「真有藍綠以外的中間選民嗎?」
這是因為台灣藍綠意識形態衝突太過劇烈,許多人因此認為不存在中間選民,人人都會帶著情感因素而選邊站。但實際上還是存在不少的中間選民。他們可能這次投X黨,下次投光譜另一側的Y黨,再下次又投X黨或是新的Z黨。這種投法,當然比總是投X黨的人來得「中間」一點。
依我們在選舉實務上的經驗與相關科學數據,這類中間選民的數量非常多,在台北這類選區甚至會多到三成以上。不然柯文哲是怎麼贏的。但這些中間選民怎麼會一下支持國民黨,一下支持民進黨?因為他們很容易被騙嗎?還是不知道國民黨(或民進黨)的黑暗歷史?
答案是,這些中間選民的政治考量非常多元,不會像「深色選民」把「顏色」當成投票的唯一條件。
這些中間選民的投票理由非常分歧,像是「有握過手」、「覺得每天在路口敬禮很認真」、「投給長得最正/最莊重/最老/最年輕的」、「Logo很可愛」、「說會幫我們蓋公園」、「上次找他,態度很好」、「是我媽朋友的朋友」、「我只知道這個人」。
這些投票理由就某些知識份子看來是「不夠成熟」、「隨便」、「想得太淺」,會「浪費選票」,甚至會「帶來嚴重的負面政治後果」,因此是「不理性」。
你說不定也這樣認為。
但某些學者主張應該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這種現象。當代社會可能由許多大小社群(像「原住民」、「上班族」、「慢跑同好會」等等)組成,若每個社群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標準,那該社會就會有多種並存的價值觀,彼此之間可能矛盾。
前述知識份子的看法(像「這種投票理由不理性」),也只是諸多價值觀之一,在進行公開討論與整合意見之前,我們難以確認是否應該以他們的看法為主要的判斷標準。
開放民主政體中的政治活動,就是讓各種價值觀一較高下或進行整合的場域,而選舉期間自然是各種觀點交流最頻繁的「主戰場」了。選舉時的政策(價值)論辯,就是針對各種價值觀進行比較、溝通與整合。像是我們到底是要更多的代工廠,還是走向服務業,該蓋核電或發展綠電,增加更多的老人社福亦或強化嬰幼兒設施等等。
只要不斷進行意見交換,我們就可能跨出自身社群,學習彼此長處並去除自身缺點,漸漸形成共識,或是創造出更多元的可能性。
這種溝通與討論是形成知識的過程,也會是「理性」的過程。認同並參與這過程的公民,當然就可以算是「理性選民」了。而那些認為答案很明顯,且沒有討論必要性的選民,相對來講就沒那麼理性了。
攝影 / 宋小海
那「中立」呢?
如果一個人採取上述的理性論政模式,只要對方提出的論點有說服力,他就有可能改變自身的立場。因此雖然他一開始抱持某種價值觀,但若有改變立場的意願,可以被說服,就能算是「中立」的。
是以只要願意參加討論(相對理性),也會參考他人意見而修正立場(相對中立)的選民,就可以算是理性中立選民。因此「理性中立」是客觀的行為模式,而不是自我主張即能成立的個人特質。那些一開口就強調自己理性中立的人,往往只是想裝成政治權威,並沒有參與討論的誠意。
回歸原旨,我想強調的不脫以下三個重點:
第一,宣稱自己理性中立的人,有可能是「假貨」。理性中立是由與你互動的人來評價的,不是你自封的。
第二,「理性中立」不是特定的言論主張,而是一種行為模式。你可能有時是理性中立溝通的人,有時不是。當我們進入公共領域,應該盡量保持這種行為模式。
第三,身為公民,我們都應該表明立場,參與討論,並維護這個可以讓多元價值觀交流溝通的公共場域。
講了半天,那到底誰是理性中立選民呢?
一直投給同一黨,不代表你不夠「理性中立」。你願意理解不同立場者的看法,也願意修正自我主張,那就算是理性中立選民。
每次都投不同黨的「中間選民」,不一定就是「理性中立」。他可能很執著投給正妹,不分藍綠,只選最正的,也拒絕與他人討論這種原則。這就不太理性中立了。
討論政治時直接表示「我是支持台獨/統一」的人,看起來很「偏激」,但如果他真能講出一翻道理並獲得你的認同,就可算是「理性中立人士」。
而一開口,都是「我覺得你們討論政治時都不夠理性」、「我沒有藍綠」、「大家的立場都很偏頗」的朋友,就有可能須要你的協助了。怎麼協助他呢?
你該協助他認清自己可能「不夠理性」、「顏色很深」、「立場很偏」的事實。具體方法,不妨參考之前「兩黨一樣爛」的專文。
▲「2016總統大選募資報導計畫」是由讀者資助、支持的計畫,一起加入成為一份子吧!
延伸閱讀:
編輯:蔡宜蒨
封面圖片攝影:張國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