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取與隨性?你可能誤解了何謂效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現代社會講的是「效率」。換句話說就是所謂的C/P值。我們東亞也大概了解到現代社會建基於效率之上,卻有部分是曲解他。
說到效率,我們想到的是甚麼?就是一個員工盡力為老闆完成最多的事情,或者一個人為國家盡可能貢獻一切,讓國家或者老闆能夠得到最大的效益,從而產生「對外國的競爭力」。我們所謂的效率多數是指這類的事情,也會認為這是個「進取」的人。
至於你做的其他事情,一概是損害效率、不務正業。比方說,你如果準時下班玩樂,那就是「你沒有把你的工作能力發揮到盡頭」,所以你並沒有「最有效率地運用你的時間」,甚至是不夠上進。
這個觀念是否正確?

你的效率,不是你老闆的效率

東亞社會有一種習性是,明明我們不是老闆,卻用老闆的價值去看世界。明明我們不是權力者,卻處處為權力者的角度去想。是的,用他們的角度去看,怎樣讓你盡力奉獻,是效率所在,但是,你是你,你不是你的老闆,也不是你的政府。對於他們而言你是「工具」,你用「人類的本質」去實施「工具的效率」,最後你也只會有工具的結果──用爛就丟。
 
會用爛的原因,是因為在老闆的角度看,你會做多久是個謎。對於他而言,當然是將你在短時間耗盡,而沒有打算延長使用壽命。所以他根本不顧及你的消耗問題,只看你的工作問題。
但如果是認真地工作,那就要分清楚,效率並不是無限地「盡用時間去工作」,效率是「怎樣在消耗最少的情況下得到最大的成果」,那不僅包括錢,也包括時間,和你的心理壓力。

效率不是壓榨自己,休息讓你更有效率

所以,效率是:
  • 1. 你可以在最不構成自己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完成最多成就。
  • 2. 你可以在最不使用成本下,得到精神上的放鬆。
也就是說,工作上的效率,其實必不是壓搾自己。也就是說,休息的效率,其實也不是放縱自己。
有效率的休息導致的輕鬆,會導致有效率的工作。有效率的工作導致的充實,會導致有效率的休息。過度工作只會導致超額頹廢。
人類是有惰性,但惰性並不是邪惡的。惰性本身就是在警告你,有些事情正在不停重覆……所以你該變了。惰性也是警告你,你的心理已開始產生壓力。人類沒有惰性,就更傾向死板不變,以及精神出現問題。因為人非草木,人是人,不是機器,即使機器也要休息吧。
況且人不僅對工作有惰性。
人對休閒也有惰性。
當你休息夠了,你也會厭倦休閒,想要做事。變成想工作的狀態。

所謂「隨性」,應該是理解自己的需要

而「隨性」本身,是你要感知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去告訴你的事情,面對他,而不是無視他或者硬來。隨性本身應該是助你更有效率地生活,而不是叫你頹廢放縱,那是順應你身體提供的自然調節機制,想工作就工作,該負的責任就負,想吃的就吃,想睡的就睡。那你的身體在你做那些事情時就會是最好的狀態。
當你工作的時候,絕對是知行合一,而不是心不在焉,因為你培養了工作情緒。當你吃東西的時候,倍感美味,因為你在想吃的時候就吃。當你想睡的時候,睡得深沉,因為你真的需要睡了,而不是想睡時死撐,能睡時失眠。
那就是效率,這完全是合乎現代社會的。避免無節制的工作,或者無節制的頹廢。
反而不斷死撐,那只是奴隸制度的另一個包裝而已。
靠著不斷做自己不認同不喜歡的事、犧牲休息去取得的,是甚麼成就呢?是流芳百世的成就?還是到最後被裁員或者給你一筆退休金後,你甚麼都不是?如果是後者,你真的是現代社會的勝利者嗎?
如果那樣做,你不會是勝利者,為何那會是進取,或是現代社會應該的生存方式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8K會員
209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民主中國的希望,自然就是專制中國的不穩甚至結束。無論如何,這就是代表專制中國被證明喪失了控制能力,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也同樣使香港獨立立即變得可行——就像蘇聯結束的時候,各加盟國相繼獨立,剩下的是民主俄羅斯加上大量獨立國家。
長期以來,香港民主派都認為,六四事件的問題是「大家」不知道真相。「大家」特別是指中國大陸的人。他們認為自己的責任是散佈真相,只要知道真相,中國人就會基於同情心和正義感站在六四學生的一方,聲討政府,導致專制的結束或民主化。
布吉納法索和臺灣斷交,是一個交易。但是,布吉納法索是賣家,不是買家。對於他們來說,這個「建交權利」是商品,本來只是口惠不實、一文不值的東西,卻不知為何有了可以轉售的價值,便拿來圖利。
我是1980年出生的香港人。我認為,除了那些被灌了迷湯的政治宅,這世代之後的正常香港人很難不認為臺灣是國家。
大部分黑社會都是從別的組織或者關係網,演變而成的,而因為有違法的行為,才被稱為黑社會。實際上,人類所有政府和政治,最原始的狀態便是黑社會。
我很少評論柯文哲,他是藍是綠,是不是白色力量,其實該看的,是他在想甚麼,他的世界觀是怎樣。而柯文哲到底怎麼看待兩岸關係,最近他解釋「兩岸一家親」的報導,給了很多線索。
民主中國的希望,自然就是專制中國的不穩甚至結束。無論如何,這就是代表專制中國被證明喪失了控制能力,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也同樣使香港獨立立即變得可行——就像蘇聯結束的時候,各加盟國相繼獨立,剩下的是民主俄羅斯加上大量獨立國家。
長期以來,香港民主派都認為,六四事件的問題是「大家」不知道真相。「大家」特別是指中國大陸的人。他們認為自己的責任是散佈真相,只要知道真相,中國人就會基於同情心和正義感站在六四學生的一方,聲討政府,導致專制的結束或民主化。
布吉納法索和臺灣斷交,是一個交易。但是,布吉納法索是賣家,不是買家。對於他們來說,這個「建交權利」是商品,本來只是口惠不實、一文不值的東西,卻不知為何有了可以轉售的價值,便拿來圖利。
我是1980年出生的香港人。我認為,除了那些被灌了迷湯的政治宅,這世代之後的正常香港人很難不認為臺灣是國家。
大部分黑社會都是從別的組織或者關係網,演變而成的,而因為有違法的行為,才被稱為黑社會。實際上,人類所有政府和政治,最原始的狀態便是黑社會。
我很少評論柯文哲,他是藍是綠,是不是白色力量,其實該看的,是他在想甚麼,他的世界觀是怎樣。而柯文哲到底怎麼看待兩岸關係,最近他解釋「兩岸一家親」的報導,給了很多線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效率成為重要指標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效率成為了衡量工作表現的重要指標。但效率並不只是追求快速完成任務,而是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踏實。對我來說,效率與踏實並不矛盾,反而是相輔相成的:只有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步,效率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 效率的真諦 效率不是盲目
Thumbnail
哲學家戴維·梭羅說過:「真正有效率的勞動者,不會整天忙得團團轉。」這句話讓我想到,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忙碌就是生產力的象徵,但事實上,適當的休息和反思其實更能幫助我們做得更好。生活中,我們常被無盡的工作追著跑,但真正有效率的人,懂得停下來,給自己喘口氣,整理一下思緒。這樣,不但能保持精力充沛,還能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當今社會的忙碌現象與「忙碌文化」密不可分,為瞭解決過勞問題,著重於重塑任務、明確優先事項和時間管理的基本原則。文章分享有效的時間管理和任務規劃對於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平衡、保護並增強生活品質與家庭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高效率"一詞,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以"事半功倍"的方式, 讓自己在相同的時間裡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任務", 而且質量更好、更出色? 那麼你每天都有好好休息嗎? 人的每一天都在做選擇,這些選擇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會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嗎?
Thumbnail
人生在世,無非就是希望生活能夠過得輕鬆一點,用最少的時間可以養活自己,就來看看這本聰明懶人學可以教我們怎麼好好工作吧。 書摘 達文西說:「簡單,是最高級的複雜。」 從人類的科技及文明史來看,所有創新的發明都是為了讓人們更加的偷懶,這因為人有惰性,才會引發思考去找出最有效的方法降低負擔。正因為懶
Thumbnail
我們都在追求“快”——但快真的等同於好嗎?你將學會效率與效能之間的關鍵差異,啟發你重新思考如何工作與生活。透過彼得・杜拉克的智慧和生動的「南轅北轍」故事,學會做事不僅要快捷高效,更要做對的事情。並運用二維矩陣,幫助你識別哪些行動真正對達成目標有助益,從而成為真正的高效能人才。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效率成為重要指標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效率成為了衡量工作表現的重要指標。但效率並不只是追求快速完成任務,而是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踏實。對我來說,效率與踏實並不矛盾,反而是相輔相成的:只有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步,效率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 效率的真諦 效率不是盲目
Thumbnail
哲學家戴維·梭羅說過:「真正有效率的勞動者,不會整天忙得團團轉。」這句話讓我想到,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忙碌就是生產力的象徵,但事實上,適當的休息和反思其實更能幫助我們做得更好。生活中,我們常被無盡的工作追著跑,但真正有效率的人,懂得停下來,給自己喘口氣,整理一下思緒。這樣,不但能保持精力充沛,還能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當今社會的忙碌現象與「忙碌文化」密不可分,為瞭解決過勞問題,著重於重塑任務、明確優先事項和時間管理的基本原則。文章分享有效的時間管理和任務規劃對於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平衡、保護並增強生活品質與家庭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高效率"一詞,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以"事半功倍"的方式, 讓自己在相同的時間裡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任務", 而且質量更好、更出色? 那麼你每天都有好好休息嗎? 人的每一天都在做選擇,這些選擇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會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嗎?
Thumbnail
人生在世,無非就是希望生活能夠過得輕鬆一點,用最少的時間可以養活自己,就來看看這本聰明懶人學可以教我們怎麼好好工作吧。 書摘 達文西說:「簡單,是最高級的複雜。」 從人類的科技及文明史來看,所有創新的發明都是為了讓人們更加的偷懶,這因為人有惰性,才會引發思考去找出最有效的方法降低負擔。正因為懶
Thumbnail
我們都在追求“快”——但快真的等同於好嗎?你將學會效率與效能之間的關鍵差異,啟發你重新思考如何工作與生活。透過彼得・杜拉克的智慧和生動的「南轅北轍」故事,學會做事不僅要快捷高效,更要做對的事情。並運用二維矩陣,幫助你識別哪些行動真正對達成目標有助益,從而成為真正的高效能人才。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