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本書是雖然稱作筆記,但是卻有著確實的分析,對於身上印有污名(stigma)的人與社會間互動關係的描述。在書中的分類,最重要的毋寧是明貶者與可貶者,差別在於受污名者是認為它具有的「差異」是大家已知或是明顯可知,又或者是認為可以隱藏的:明貶者是社會身分的實際面與虛擬面有所落差,且此事實在接觸前可能就已知或是一出現即可知的情況,例如身體缺陷;可貶者是指差異不明顯,也不為人所知,例如(前)精神病患。其實這樣的討論,是著重在訊息的管控上,尤其是後者,要選擇對誰、何時、何地釋放這些訊息,也就是說關於污名的隱藏或公開在社會交際上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與互動情況。

而隨著社會關係的發展,與人的關係越是親密,就會進入一個兩難的選擇,或是承認亦或是因爲隱瞞而感到罪惡,到最後可能還是會將自己的「秘密」給公開。而且其中也提到可貶者的策略就是將其他人劃分為兩種,一種是表演虛擬的自己的場域,例如在社會交往中,另一種就是可以坦承不諱能展現真實自己的場域,例如對於自己信任的人。而可貶者的討論很重要,像是作者就明確的主張:「正常人中絕大多數的幸運兒都可能擁有半隱半現的缺陷,並且每個小缺陷總有個社會場合會讓它被放大,從而在虛擬與真實社會身分之間形成一道羞恥的落差。」無論是聾、啞、盲,同性戀、精神病患、失婚、肥胖、家暴或是有任何的隱疾還是人格上的缺陷都可以被劃歸進這個區塊,而就此我們會發現一般我們所說「人沒有完人」這句話雖然朗朗上口,但我們還是用完人在審視每個人,不過當我們理解每個人都不完全—有缺陷—時,也會發現一件弔詭的事:「不正常的才是正常的。」進而這本書所討論的並不是將所有人分為兩組,受污名者與正常人,而是將所有人都劃歸入一個範疇,因為這是一個普遍與雙重角色的社會過程,每個人都有兩個角色,作者這麼說:「正常的與受污名的不是人而是觀點」。基此,每個人身上都有烙印在,明顯或隱晦而已,畢竟如果沒有烙印,就是神了。

所以,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或多或少都是一個被「歧視」的對象,我要說的並不是要去包容受污名者還是裝作他們的缺陷不存在這種偽善的事情,而是透過這本書的閱讀可以理解到我們所設定的正常人的形象與我們所定義的受污名者的樣貌,在社會中的各種情境下互動的情況(例如正常人去幫助一個殘障者,反而可能使得殘障者覺得屈辱。然而殘障者的自願受助卻也是促進社會互動的行動。),這就是學習社會學對於社會現象分析的意義吧。因為我們在某個情境下,總是一個,他者。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曾友俞
85會員
392內容數
雜評
曾友俞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非黑即白,從來就不是端看人品好壞的好方法。 不過比起深入理解一個人的複雜性,在看到每個人的片面時,就直接地給予一個定義,對於每天要處理過多資訊的我們來說,卻是相對容易的做法,因此時常陷入過於果斷的二分法中。在台灣從小的教育裡,就開始上述的文化養成,例如……
Thumbnail
非黑即白,從來就不是端看人品好壞的好方法。 不過比起深入理解一個人的複雜性,在看到每個人的片面時,就直接地給予一個定義,對於每天要處理過多資訊的我們來說,卻是相對容易的做法,因此時常陷入過於果斷的二分法中。在台灣從小的教育裡,就開始上述的文化養成,例如……
Thumbnail
偏見跟歧視的來源就是無知跟不了解,所以面對的方法就是去「知」,所以面對污名的第一步,就是不迴避這個議題;接下來的第二步,不要害怕去討論;然後第三步,做更大的社會對話。去污名不是一種口號,也不是一種靠別人做的社會運動,可以從我們每人自身開始,從願意去談論、去對話開始。
Thumbnail
偏見跟歧視的來源就是無知跟不了解,所以面對的方法就是去「知」,所以面對污名的第一步,就是不迴避這個議題;接下來的第二步,不要害怕去討論;然後第三步,做更大的社會對話。去污名不是一種口號,也不是一種靠別人做的社會運動,可以從我們每人自身開始,從願意去談論、去對話開始。
Thumbnail
我們不需要做一個“好人”,只需要成為一個完整的“生命”,一個完整的生命,自然會自發地去做一個生命該做的事情,而這些該做的事情,自然是正確的事,是“好事”...
Thumbnail
我們不需要做一個“好人”,只需要成為一個完整的“生命”,一個完整的生命,自然會自發地去做一個生命該做的事情,而這些該做的事情,自然是正確的事,是“好事”...
Thumbnail
我國於憲法第155條、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7項、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與其施行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等規範皆有對於障礙者的權利保障,然而,規範與現實是不同的,正因為現實與理想有所差距,規範才存在作為指引。 障礙者,或說殘障,我們認為他們是不健全的人,然而肢體的殘缺或是機能的減損是在生理行動
Thumbnail
我國於憲法第155條、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7項、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與其施行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等規範皆有對於障礙者的權利保障,然而,規範與現實是不同的,正因為現實與理想有所差距,規範才存在作為指引。 障礙者,或說殘障,我們認為他們是不健全的人,然而肢體的殘缺或是機能的減損是在生理行動
Thumbnail
在障礙者的生命歷程當中,會對自己有別於他人的差異,產生焦慮、自卑的心理狀態,此為理所當然的情況。而到底障礙者在面對自己的障礙類別時,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要不要大方承認?還是就迴避談論?
Thumbnail
在障礙者的生命歷程當中,會對自己有別於他人的差異,產生焦慮、自卑的心理狀態,此為理所當然的情況。而到底障礙者在面對自己的障礙類別時,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要不要大方承認?還是就迴避談論?
Thumbnail
Clay Banks on Unsplash 對我而言,人應該是一體的,也就是不分什麼,而有一個個體存在。我多次強調這點,也然而,也然而,我們仍有些人類上的缺憾:偏見,表面看法,謬誤,以及更多心理學上所說的術語,也然而,我多次強調,無論心理學家,或是研究人類心理行為的人都明白,那預防你錯誤發生的種
Thumbnail
Clay Banks on Unsplash 對我而言,人應該是一體的,也就是不分什麼,而有一個個體存在。我多次強調這點,也然而,也然而,我們仍有些人類上的缺憾:偏見,表面看法,謬誤,以及更多心理學上所說的術語,也然而,我多次強調,無論心理學家,或是研究人類心理行為的人都明白,那預防你錯誤發生的種
Thumbnail
那堂課,我身心障礙全勤;他們身心健康卻差點被扣考。 所以我恨。 我恨他們身心健康卻造成別人負擔、我恨他們如此游刃有餘、我恨自己活得像退一步就是懸崖。 於是「我沒事」就變成了一種習慣,在每個旁人問我「妳看起來很累耶還好嗎?要不要休息一下?」的時刻,它成了正常人遊樂園的入園門票。
Thumbnail
那堂課,我身心障礙全勤;他們身心健康卻差點被扣考。 所以我恨。 我恨他們身心健康卻造成別人負擔、我恨他們如此游刃有餘、我恨自己活得像退一步就是懸崖。 於是「我沒事」就變成了一種習慣,在每個旁人問我「妳看起來很累耶還好嗎?要不要休息一下?」的時刻,它成了正常人遊樂園的入園門票。
Thumbnail
這讓我明白,人們身上背負的形容詞和標籤,不能代表這個人的全部。同時我也瞭解了,我渴望的並非被當成「正常人」對待,而是被當成「我」來對待,不是「一個精神病人」」或「一名女性」。
Thumbnail
這讓我明白,人們身上背負的形容詞和標籤,不能代表這個人的全部。同時我也瞭解了,我渴望的並非被當成「正常人」對待,而是被當成「我」來對待,不是「一個精神病人」」或「一名女性」。
Thumbnail
我們會希望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呢?有領導力、做事幹練果決、善於理解別人、顏值高,每個社群都有不同的標準,沒多少人會希望別人記住的是自己的軟弱、內向、暴力、甚或是殘缺、隱疾等負面特質。 在上一篇中,我用了高夫曼的理論,稍稍說明了"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演行為,這次再進一步,談談"不正常"的部分。
Thumbnail
我們會希望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呢?有領導力、做事幹練果決、善於理解別人、顏值高,每個社群都有不同的標準,沒多少人會希望別人記住的是自己的軟弱、內向、暴力、甚或是殘缺、隱疾等負面特質。 在上一篇中,我用了高夫曼的理論,稍稍說明了"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演行為,這次再進一步,談談"不正常"的部分。
Thumbnail
《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心得
Thumbnail
《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