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幽黯國度》—人與非人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我國於憲法第155條、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7項、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與其施行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等規範皆有對於障礙者的權利保障,然而,規範與現實是不同的,正因為現實與理想有所差距,規範才存在作為指引。


障礙者,或說殘障,我們認為他們是不健全的人,然而肢體的殘缺或是機能的減損是在生理行動上的,然而性慾這件事情卻遠非生理本能可以解釋,然而我們對「他們」的想像卻是「無性的」。


就像過往的父母對於孩子開始對身體產生好奇、撫摸生殖器時,父母覺得小孩怎麼會這樣,做這些骯髒的事,這樣的思維是先把性定性為「污穢」,進而才認為「純真」的孩子是不應該也不需要去碰觸的。然而荒謬的事情是,當把孩子稱為愛的結晶似乎誕生一個生命體是那麼神聖美好的事情,就像可以抵禦地獄來的惡鬼般,然而在這樣的價值觀中卻是從出於最骯髒的性愛過程,這是何等的弔詭?


進而,就像把精神病患認定為不完全的人—非人,同樣地,身體障礙也是不完全的人,因此他們也是非人。而我們對於孩童也在文化上定性為非人,因此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年齡才是「成年」,才具有法律上的行為能力,甚至成為適格的公民。


因此,在你成為一個人之前,你都是不完整的,有些東西是還沒有資格去實施的,性愛是成年人的事情,青春期看A漫、BL或是色情片自慰,這些都是必須要被矯正的偏差行為,如果權威者使用強制的措施(例如毆打),這並不是懲罰,而是教育,就像七零年代的福利國家刑罰,「都是為你好」。


但隨著成長,障礙者並沒有因為這些障礙讓生理的發育漸緩,因此性器官仍然會成熟,因此會有性慾,這是生理上的;以及在心理上,與他人的互動,無論同性、異性,也會產生愛戀的嚮往。然而因為他們外顯的障礙被社會所忽略,他們被壓扁成為無性的殘缺。若性是人的本能,被定性無性者的障礙者也是「非人」。


釋字第593號理由書第4段說明:「按等者等之,不等者不等之,為憲法平等原則之基本意涵。是如對相同事物為差別待遇而無正當理由,或對於不同事物未為合理之差別待遇,均屬違反平等原則。」我們可以得知所謂歧視(discrimination)是中性的,沒有正當理由的差別待遇才是不公平、不正義的。但法規範雖然立意是在修正現實的落差,但隨著法規範所建立的新現實也並非一蹴即幾理想,例如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37條原先規定非視障者不得從事按摩業,也經釋字第649號宣告違反平等原則與工作權而違憲。


我們必須先正視現實上的差異才能去彌補與理想間的落差,在後記的訪談中帳障礙者形容作者是以:「我在她的訪談文字裡,感受她把身段放到和殘障受訪者一般...」從一個直立人放低身段才與障礙者相同已經彰顯現實,然而在現實上卻有許多有明顯差異的事實被道德風尚(政治正確)給刻意漠視。然而,若我們不看見問題,如何往理想前進?更且,我們要追求的平等是什麼內涵?是機會平等?又或是齊頭式地抹平所有差異?


且障礙者中也存在著道德流氓,例如書中提到有位障礙者宣稱不語障礙者談戀愛,因為做愛不方便,但對於障礙者來說是否在某部分的匱缺可以在其他部分的侵越來填補?他說:「肌萎男人要有兩個太太,這樣才照顧得來」、「障礙者跟大家都一樣,愛吃、愛玩、愛美,更愛幹。」這樣的父權式性別觀點,又是否會因為他是障礙者而豁免其中的錯誤?這樣是真的平等嗎?


事件是他於看護在場時做愛,事後認為有欠思考但覺得冤枉而認為:「我想要做,又不是很制式地說星期一、三、五,這幾天她就去客廳睡?我是覺得既然她還在睡,我又沒有吵到她,如果她醒來發現了,可不可以默默走出去就好?事前我沒有溝通好,是我不對,可是我的經驗是有人介意,有人不會。至少,以前別的(看護)就無所謂啊!」


漠視他人的感受,以己身之慾希冀他人包容更且咎責他人,若說我們希望平等對待每個「主體」,是否這樣的人即能以「非主體」的方式對待他人?我想縱然障礙者被非人化對待也無從正當化他們對其他人非人化的對待,因為主體之所以是主體,就只因為這個特質就值得被尊重。而道德流氓之舉並不會因為是否有身心障礙有別,然而既欲共存於政治社會中,就無從成為具有治外法權者而逸脫於道德秩序之外。


而在社會中所存在的差異不只是障礙與無障礙而已,性別也是種差異,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在2015至2018年家暴受害人數男女是2:5,根據法務部地檢署統計地方檢察署偵結起訴與裁判有罪人數男女相差約1000倍。而性別間的差距不因障礙者而有別,例如手天使的服務中成案的女性歷年來也只有一位,障礙者的女性結婚率比男性低、離婚率比男性高,因為我們的社會把女性形象設定為照顧者,若有殘缺就是失格。


我們必須記住「污名」這個現象,障礙、性別、罪犯甚至各式各樣與他人不同之處都是污名化的標的,而是否污名化則取決於我們的「觀點」。而若我們身而為人都是道德主體,也透過法規的訂定與持續地更新並檢視與憲法的契合性,也就確立了我們的理想。剩下的就是我們必須透過我們的實踐,把每個人當作完整的道德主體予以尊重,才是一個適合於公民生活的社會。而這樣的觀點改變,也不過只是把每個人不再區分為人與非人,只是把主體作為主體認真對待而已。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曾友俞
86會員
394內容數
雜評
曾友俞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健全人要如何了解身障者的性(sexuality)?對於作為健全人同時又是女性的我,女性主義是否提供介入的可能性?剛接觸《傴僂》,對這本小說僅有包括贏得芥川獎的初步認識時,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它。
Thumbnail
健全人要如何了解身障者的性(sexuality)?對於作為健全人同時又是女性的我,女性主義是否提供介入的可能性?剛接觸《傴僂》,對這本小說僅有包括贏得芥川獎的初步認識時,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它。
Thumbnail
臺灣特需兒或身心障礙者在戀愛方面常被忽略,但其實他們也有戀愛的需求。許多輕度障礙的特需兒在國中階段會有與朋友和戀愛的渴望。透過故事分享,提醒人們注意對特需者的戀愛需求及保護。 強調對於特殊群體的關愛與尊重。
Thumbnail
臺灣特需兒或身心障礙者在戀愛方面常被忽略,但其實他們也有戀愛的需求。許多輕度障礙的特需兒在國中階段會有與朋友和戀愛的渴望。透過故事分享,提醒人們注意對特需者的戀愛需求及保護。 強調對於特殊群體的關愛與尊重。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殘疾人士就是歧視性稱呼,你知道嗎? 殘疾人的稱呼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其實是我們認為人權落後的中國而來的稱呼,這是很落後、帶有偏見的歧視性稱呼,為何人們卻無法想到身心障礙者會感到被冒犯?! 台灣於2007年後引進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觀念的口號:「#沒有障礙的人,#只有有障礙的環境」。
Thumbnail
殘疾人士就是歧視性稱呼,你知道嗎? 殘疾人的稱呼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其實是我們認為人權落後的中國而來的稱呼,這是很落後、帶有偏見的歧視性稱呼,為何人們卻無法想到身心障礙者會感到被冒犯?! 台灣於2007年後引進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觀念的口號:「#沒有障礙的人,#只有有障礙的環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