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最長的假期來到尾聲,作為全職媽媽的我萬分渴望回到常規。長假期癲覆了「師奶之日常」:旅行、暑期班、孩童社交、額外玩樂時間……總有好幾樣中獎,媽媽群組入面多了不少熊貓眼,不論雙職或全職媽媽都叫苦連天:寶寶每天的行程要了我們的命!
沒了學校,孩子和家人的規律都沒有了。暑假快到時充滿憧憬:今年暑假甚麼都別做,除了玩!結果玩是玩,玩死自己條老命啦。但見到這刻都未完成作業的女兒睡前趟在牀上高呼「媽媽今天我很開心啊!因為我又和最好的朋友見面了!」時,那些未做完的還是先擱一下吧。暑假是屬於玩樂的,正如我們成年人工餘放大假,沒理由是要進修工作相關的領域吧?
說這些都是安慰自己,因為本先想除了旅行,我會好好修理一下女兒的數學,好等她上四年級時沒那麼吃力。結果……連完成學校作業都吃力,這是放任玩樂的代價。
「很失敗的媽媽啊!毫不考量孩子的未來,放任教養只會換來一生遺憾啊。」很多人都會這樣認為吧我想。不過若果不是和頭腦鬆弛了的孩子們玩樂,我又未必了解他們更多。拿我女兒來說,和她遊歷,她老是會拍照,說這是要替她的暑期作業而做。「旅行跟作業有啥關係?」這是自己做的作業啊,我打算把這旅程紀錄下來介紹給我的同學和老師們。難得她有心思,雖然仍未峻工,我也得鼓勵她一下完成這項目。
「媽媽你知道嗎,我很喜歡我的學校,我很想回校上課。」兩星期前的一天她忽然道。為甚麼?你不是說喜歡放假嗎?「放假也好,但你知道嗎,我發現這世界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學校啊。」我洗耳恭聽。「一是我讀這種,很自由的,我們可以用學到見到的東西做功課,不用硬生生要做那些厚重的中英數常暑假作業……媽你得明白我真的沒半點常識啊(笑);另一種就必須要跟從老師教了的東西原原本本默寫出來送回給老師的。我喜歡我這所學校,給我選擇我要做的功課……當然最好是沒功課啦,那我可以玩得更瘋。但若果世界上一定要有功課這回事,我還是喜歡自己的學校,起碼我可選擇自己想寫甚麼就寫甚麼,老師不會限制我們。」
呆了半响,我問她哪兒得來這資訊。「就是你們媽媽們不是常常說哪所學校要考試默書做功課,還有筆順筆劃都要計扣分的嗎?我可不要上那種學校。」為甚麼?那種學校給你更紥實的知識,對你將來更有幫助。「不,媽媽,知識太多,我不要全部,反正我不會全部都懂。我要的是我自己喜歡的,做自己喜歡的功課,給老師交自己努力做的。詩穎也許寫台灣?博軒也許寫話劇;可琳寫跳舞;釨澄寫歐洲吧也許……或者小提琴,她這陣子太沉迷拉琴了;我呢,就寫黃石公園。你知道嗎,沙沙每次都挑自己愛的東西寫,所以她功課特別好的,我都不看她的功課,我頭都昏了。」她一輪嘴說着,我都接不上嘴。
「對啊,生活就是這樣。挑自己喜歡的做,盡力沉迷做好它,就是人生最好的功課。」我嘗試解釋:「不過未必人人有選擇的權利,而且老實說選擇也非一定適合自己。比如你喜歡跳舞,然後把所有舞班都報讀了,最後累壞自己不就是選擇太多而衍生的問題嗎?而且每天只二十四小時,若果全都把跳舞選上,不就忽略了基本生活的學習嗎?」我又開始嘮叨。
「媽我知道,你說過了。就是要懂得所有家務才有選擇做哪一樣的權利嘛,我明白的。」她像是聽懂一點點。「那就好好學習基本功,才有條件去選擇。基本生活需要都學不好,哪來得你選擇?」我調侃她。「就如你的算術連基本計算收支、買菜使費交租等都算不來,就別告訴我你要自在學習。」學思考怎樣捕魚和熟練固有的捕魚方法並無矛盾,精髓在於如何分配時間學習和比重。當家長和子女都未有確切比例、想法時,大家還是每天面對如我輩「假期的矛盾」般,摸着石頭過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