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用下棋、音樂、舞蹈防止失智症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8年任職日本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的飯塚醫師,在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中發表了一篇論文,證明下圍棋對於抑制認知機能衰退,也就是在失智症的預防及治療都有效果。
飯塚醫師在失智症照護機構中找了一群年紀平均八十九歲、不會下棋的老人家參與,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找棋士教他們下棋,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時,共十五次;另一組是對照組,維持原本作息,沒有下圍棋。
四個月後測試,不管是智力測驗、臨床觀察跟核磁共振掃描大腦確認,學棋組的長者在處理複雜資訊的「運作記憶」及免於摔跤的「注意機能」等許多能力都能維持甚至提高,不學棋的對照組的大腦功能則持續衰退。
飯塚醫師認為圍棋的基本規則非常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學會,只要記住「你下完換我下」、「下在線與線的交會點」、「在上下左右包圍對方的棋」這三點就可以了,因此即便已經罹患失智症的人也能學會下圍棋。但是當我們開始下棋,棋盤可以落子的地方很多,就會開始思考想要下在哪裡,這可以鍛鍊意志決定力,而棋盤具有空間感,因此也可以訓練空間能力,同時也要學著注意對方如何出手、計算誰占地較多,這些都是思考與動腦,能夠增加大腦神經的連結,也就是促進大腦皮質的活化。
棋類競賽有與人的互動,也與許多大腦功能有所連結
其實以目前的科學研究,確定對大腦健康最有幫助的是運動,尤其是跑步游泳之類的有氧運動。但是假如有的年長者因生病或肢體有障礙不方便運動的人,就可以選擇下棋等活動來活化大腦。
反之,若為了照顧方便,只讓長者整天呆坐著看電視打發時間,對大腦非常不健康。因為電視是所謂「零度媒體」,雖然對任何年齡層的人都有吸引力,但是看的時候對大腦而言是被動接受訊息,尤其長時間觀看下,大腦會呈現被催眠、似乎是無意識的狀況;而要促進大腦神經突觸產生新的聯結,必須是有挑戰性的,也就是有點困難,甚至有點吃力不舒服的狀況,換句話說,要主動的付出努力。
日本這個新的研究,其實也和這些年華人社會鼓勵年長的父母找牌搭子打牌、好預防失智症的「傳統作法」很像。
下棋、打麻將以外,在過去,大家都認為所謂的益智遊戲對大腦有益。比如拼字填字遊戲,或數獨與七巧板……等,坊間也出了一大堆電腦遊戲,無數廠商看準高齡化社會新的需求這龐大商機,近年出了太多遊戲商品都號稱能活化大腦。
不過,也有學者指出,這些益智遊戲大多是線性活動,也就是只需動用簡單的思考處理,若以專業一點的術語講,這種益智活動所需的簡單記憶與思考,只會透過少量的局部連結進行編碼,只侷限在大腦單一小區域的小型網絡,何況當這些遊戲已經熟悉到變成習慣或自然反射動作時,就不會產生新的聯結,因此對大腦面對正常生活機能所需要的非線性複雜的需求,幫助是很有限的。因此,假如將長者有限的精力(以及時間或金錢)投注在只能提供少數好處的活動,其實有點可惜。
研究顯示,複雜且個人化的活動為大腦提供更好的保護。所謂複雜是活動時會動用到大腦多個區域,讓大腦所有的區域都有交流,個人化的意思是,活動是有變化、有彈性的。比如說,每天花同樣的時間開車,公車司機每天走固定路線,而計程車司機卻不斷變化與嘗試不同路線,兩人的大腦聯結與年長後對大腦認知的保護作用就大有不同。
彈奏樂器、舞蹈等活動,都能幫我們抗老
若以活動或遊戲來說,音樂演奏就是多領域多功能的活動,比如彈鋼琴要按下正確琴鍵、需要運動技能,而雙手在空間移動與看譜,需動用視覺空間技能,以及將樂曲演奏中的複雜程序需動用大腦的執行功能,另外還有注意力及情緒、語言……等等功能也不斷在樂曲演奏出同時完成。舞蹈也同樣是複雜的活動,包括了協調、運動控制、記憶、情緒以及對音樂等的複雜性理解。
若以大腦的複雜性訓練來說,也有研究顯示,一輩子從事高度認知需求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工程師,或者與輔導他人有關的行業,比如社工人員、牧師神父、心理諮商人員……等,也比較不易罹患失智,或者失智的進展比較緩慢。同樣的,也有調查發現,較長的正規教育或不斷自我進修,包括學習第二種語言,這些不斷給大腦刺激與挑戰的活動,正是保護大腦最好的方法。
至於坊間賣的,任何號稱可以預防或治療失智症的所有保健食品,都經不起科學的驗證。因此,其實這些錢都可以省下來,多思考、多看書、多分享、多跟人接觸,才是不花錢又有用的健腦方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用音樂做和平使者 八問巴倫波因一隻手能做出雪球嗎? 不能,要用兩隻手才行。同樣的,一個巴掌也拍不響。和平需要兩方合作,仇恨也是兩方共同建立的。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avatar
郝廣才
2021-09-09
音樂治療實務|用音樂與樂器的優勢與功能性提升聽力損傷者聽能技巧美國自1983年就開始利用音樂治療幫助配帶著聽力輔具的聽損者。資深音樂治療師Gfeller曾經在多年前來到臺灣分享美國音樂治療運用在聽損者的經驗,義大利期刊2017年也在「New trends in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ENT disorders」中有
Thumbnail
avatar
蕭瑞玲音樂治療隨想
2021-04-11
用音樂,記錄在京都的日子《Kyoto Days》我對京都有著一種偏執,到目前為止,對京都的迷戀,使得我至今已經造訪了五次,仍舊未感滿足。專輯裡我寫下的部分旋律,有一種昭和味道,像是演歌,也像是日本戰後崇尚西洋音樂所做的模仿。
Thumbnail
avatar
嵐音社
2021-01-03
用音樂,慰藉習慣流浪於荒島的荒蕪心靈與人交往、承擔工作與家庭的責任,還要面對友情與愛情的關係。儘管表面維持看似順遂,但往往在心靈上早已累積了許多壓力,沉得讓人喘不過氣。離開公司、走出家門,以為總算能鬆懈下來,但抬頭看到的卻是被高樓大廈閉鎖的天空時,一股鬱悶總是會油然而生。 這種時候,總是會想來點音樂,慰藉一下習慣流浪於荒島的荒蕪心靈。
Thumbnail
avatar
Moonrogu
2020-09-18
在低迷中,用音樂凝聚力量!!因為我有幾個朋友,因結婚後,住在歐美國家,最近的疫情,讓我有點擔心她們,不過看到她們在臉書常常發動態,就覺得心裡有些安心,起碼知道她們是健康的。 也因為疫情關係,很多室內的音樂表演,或藝文表演活動,不是取消就是延期,看到很多喜歡的鋼琴獨奏會都紛紛取消(今年是貝多芬250冥誕紀念,小貝先生表示哭哭),
avatar
一隻會彈琴的貓
2020-04-10
EP7  -  用音樂讓產品變得更有說服力( 配樂師  -  樂恩 )在台灣,甚至全世界都很少有人可以一開始就用音樂創作來達到衣食無憂的地步,那些創作者可能就會開始尋找其它音樂謀生之路,可能是樂器教學、音樂製作、現場音控等等,還有一種職業叫“配樂師”,通常為視覺或互動產品創造更有生命力的聲音,幫助觀者或使用者更進入產品的訴求。
Thumbnail
avatar
不停 Bu Tin
201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