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用下棋、音樂、舞蹈防止失智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8年任職日本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的飯塚醫師,在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中發表了一篇論文,證明下圍棋對於抑制認知機能衰退,也就是在失智症的預防及治療都有效果。

飯塚醫師在失智症照護機構中找了一群年紀平均八十九歲、不會下棋的老人家參與,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找棋士教他們下棋,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時,共十五次;另一組是對照組,維持原本作息,沒有下圍棋。

四個月後測試,不管是智力測驗、臨床觀察跟核磁共振掃描大腦確認,學棋組的長者在處理複雜資訊的「運作記憶」及免於摔跤的「注意機能」等許多能力都能維持甚至提高,不學棋的對照組的大腦功能則持續衰退。

飯塚醫師認為圍棋的基本規則非常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學會,只要記住「你下完換我下」、「下在線與線的交會點」、「在上下左右包圍對方的棋」這三點就可以了,因此即便已經罹患失智症的人也能學會下圍棋。但是當我們開始下棋,棋盤可以落子的地方很多,就會開始思考想要下在哪裡,這可以鍛鍊意志決定力,而棋盤具有空間感,因此也可以訓練空間能力,同時也要學著注意對方如何出手、計算誰占地較多,這些都是思考與動腦,能夠增加大腦神經的連結,也就是促進大腦皮質的活化。

raw-image

其實以目前的科學研究,確定對大腦健康最有幫助的是運動,尤其是跑步游泳之類的有氧運動。但是假如有的年長者因生病或肢體有障礙不方便運動的人,就可以選擇下棋等活動來活化大腦。

反之,若為了照顧方便,只讓長者整天呆坐著看電視打發時間,對大腦非常不健康。因為電視是所謂「零度媒體」,雖然對任何年齡層的人都有吸引力,但是看的時候對大腦而言是被動接受訊息,尤其長時間觀看下,大腦會呈現被催眠、似乎是無意識的狀況;而要促進大腦神經突觸產生新的聯結,必須是有挑戰性的,也就是有點困難,甚至有點吃力不舒服的狀況,換句話說,要主動的付出努力。

日本這個新的研究,其實也和這些年華人社會鼓勵年長的父母找牌搭子打牌、好預防失智症的「傳統作法」很像。

下棋、打麻將以外,在過去,大家都認為所謂的益智遊戲對大腦有益。比如拼字填字遊戲,或數獨與七巧板……等,坊間也出了一大堆電腦遊戲,無數廠商看準高齡化社會新的需求這龐大商機,近年出了太多遊戲商品都號稱能活化大腦。

不過,也有學者指出,這些益智遊戲大多是線性活動,也就是只需動用簡單的思考處理,若以專業一點的術語講,這種益智活動所需的簡單記憶與思考,只會透過少量的局部連結進行編碼,只侷限在大腦單一小區域的小型網絡,何況當這些遊戲已經熟悉到變成習慣或自然反射動作時,就不會產生新的聯結,因此對大腦面對正常生活機能所需要的非線性複雜的需求,幫助是很有限的。因此,假如將長者有限的精力(以及時間或金錢)投注在只能提供少數好處的活動,其實有點可惜。

研究顯示,複雜且個人化的活動為大腦提供更好的保護。所謂複雜是活動時會動用到大腦多個區域,讓大腦所有的區域都有交流,個人化的意思是,活動是有變化、有彈性的。比如說,每天花同樣的時間開車,公車司機每天走固定路線,而計程車司機卻不斷變化與嘗試不同路線,兩人的大腦聯結與年長後對大腦認知的保護作用就大有不同。

raw-image

若以活動或遊戲來說,音樂演奏就是多領域多功能的活動,比如彈鋼琴要按下正確琴鍵、需要運動技能,而雙手在空間移動與看譜,需動用視覺空間技能,以及將樂曲演奏中的複雜程序需動用大腦的執行功能,另外還有注意力及情緒、語言……等等功能也不斷在樂曲演奏出同時完成。舞蹈也同樣是複雜的活動,包括了協調、運動控制、記憶、情緒以及對音樂等的複雜性理解。

若以大腦的複雜性訓練來說,也有研究顯示,一輩子從事高度認知需求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工程師,或者與輔導他人有關的行業,比如社工人員、牧師神父、心理諮商人員……等,也比較不易罹患失智,或者失智的進展比較緩慢。同樣的,也有調查發現,較長的正規教育或不斷自我進修,包括學習第二種語言,這些不斷給大腦刺激與挑戰的活動,正是保護大腦最好的方法。

至於坊間賣的,任何號稱可以預防或治療失智症的所有保健食品,都經不起科學的驗證。因此,其實這些錢都可以省下來,多思考、多看書、多分享、多跟人接觸,才是不花錢又有用的健腦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大腦愈用愈靈光,在高齡化社會中,熟齡族也逐漸了解「認知儲備」這個專有名詞,意思是大腦神經跟我們身體的肌肉一樣,愈鍛鍊,會長得愈多,等到老了神經退化甚至失智了,之前額外鍛鍊所「儲存」下來較多的神經結構,可以讓我們依舊維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大腦認知功能。 但是大腦的鍛鍊跟肌力的鍛鍊很像,要困難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大腦愈用愈靈光,在高齡化社會中,熟齡族也逐漸了解「認知儲備」這個專有名詞,意思是大腦神經跟我們身體的肌肉一樣,愈鍛鍊,會長得愈多,等到老了神經退化甚至失智了,之前額外鍛鍊所「儲存」下來較多的神經結構,可以讓我們依舊維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大腦認知功能。 但是大腦的鍛鍊跟肌力的鍛鍊很像,要困難
Thumbnail
 就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言隨著資訊技術快速進步,高齡者的日常生活裡逐漸也被新科技滲透特別是智慧型手機帶來的馴化甚至鈍化。因為追求便利應運而生的各種服務快速的數位化、網路化、科技化的同時有可能使老年人失去利用其餘的身體功能反而加速老化!成功大學的白明奇醫師提出了「三動兩高」的預防性概念,口號很間單:
Thumbnail
 就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言隨著資訊技術快速進步,高齡者的日常生活裡逐漸也被新科技滲透特別是智慧型手機帶來的馴化甚至鈍化。因為追求便利應運而生的各種服務快速的數位化、網路化、科技化的同時有可能使老年人失去利用其餘的身體功能反而加速老化!成功大學的白明奇醫師提出了「三動兩高」的預防性概念,口號很間單:
Thumbnail
有聽過很多企業家都會維持運動習慣嗎?我的很多客戶是企業的高管或有錢人,跟聊天的過程中發現,普遍對工作的專注有極高的要求,只要能提升專注力的方式,他們都會去嘗試,例如有一位大哥為了在下午工作時保持好精神,中午幾乎不碰碳水化合物,多攝取蛋白質,為了避免糖暈,下午有更好的精神狀態去面對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
Thumbnail
有聽過很多企業家都會維持運動習慣嗎?我的很多客戶是企業的高管或有錢人,跟聊天的過程中發現,普遍對工作的專注有極高的要求,只要能提升專注力的方式,他們都會去嘗試,例如有一位大哥為了在下午工作時保持好精神,中午幾乎不碰碳水化合物,多攝取蛋白質,為了避免糖暈,下午有更好的精神狀態去面對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
Thumbnail
你總覺得大腦卡卡的嗎? 總覺得自己腦霧了嗎? 自己是不是提早得了老年癡呆了?如下這本書透過腦神經學慢慢幫你解鎖大腦。 大腦解鎖的六把金鑰匙 一.用進廢退的大腦 書中提到倫敦計程車司機是世界上最厲害的運將,考證時,要記住查令十字車站為中心半徑十公里的2萬5千條街道,還要通過道路上的知識測驗才可以執業
Thumbnail
你總覺得大腦卡卡的嗎? 總覺得自己腦霧了嗎? 自己是不是提早得了老年癡呆了?如下這本書透過腦神經學慢慢幫你解鎖大腦。 大腦解鎖的六把金鑰匙 一.用進廢退的大腦 書中提到倫敦計程車司機是世界上最厲害的運將,考證時,要記住查令十字車站為中心半徑十公里的2萬5千條街道,還要通過道路上的知識測驗才可以執業
Thumbnail
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抵達公司之後就忘了自己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到了晚上就想不起來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打完麻將就忘了剛剛贏的過程,只知道自己贏了。沒有錯。這就是「剛剛沒有動到腦」的證據。
Thumbnail
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抵達公司之後就忘了自己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到了晚上就想不起來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打完麻將就忘了剛剛贏的過程,只知道自己贏了。沒有錯。這就是「剛剛沒有動到腦」的證據。
Thumbnail
「我沒玩過桌遊欸」,「我不會玩啦!」​ ​ 「我沒玩過桌遊欸」,「我不會玩啦!」這是我第一次去YMCA帶領桌遊活動時,長輩們的回應。因為沒有接觸過桌遊,對新的、未知的,人類的本能反能都是先抗拒。​ ​ 玩桌遊是一個不分年齡的活動。玩桌遊有6大好處你又知道幾個呢?​ ​ ​ ▍活化大腦 ▍​ ​ ​
Thumbnail
「我沒玩過桌遊欸」,「我不會玩啦!」​ ​ 「我沒玩過桌遊欸」,「我不會玩啦!」這是我第一次去YMCA帶領桌遊活動時,長輩們的回應。因為沒有接觸過桌遊,對新的、未知的,人類的本能反能都是先抗拒。​ ​ 玩桌遊是一個不分年齡的活動。玩桌遊有6大好處你又知道幾個呢?​ ​ ​ ▍活化大腦 ▍​ ​ ​
Thumbnail
★我們腦部的重量雖然只占體重的百分之二,卻消耗全身百分之二十的能量。
Thumbnail
★我們腦部的重量雖然只占體重的百分之二,卻消耗全身百分之二十的能量。
Thumbnail
作者 樺澤紫苑 是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經常在社群媒體科普精神醫學、心理學及大腦科學的知識。他將大腦經常出錯原因歸納成以下四點:專注力不足、工作記憶不足、大腦疲勞、大腦老化。
Thumbnail
作者 樺澤紫苑 是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經常在社群媒體科普精神醫學、心理學及大腦科學的知識。他將大腦經常出錯原因歸納成以下四點:專注力不足、工作記憶不足、大腦疲勞、大腦老化。
Thumbnail
「為什麼,要他動動腦筋、不要常常坐著看電視,要常常出去運動,這些大家都知道該做的事情,為什麼長輩就是不願去做?」 你是否也覺得要帶長輩活動很困難呢? 這本書推薦給你! 《明日的記憶,靠今日的練習:現在開始訓練大腦、防失智、不健忘》
Thumbnail
「為什麼,要他動動腦筋、不要常常坐著看電視,要常常出去運動,這些大家都知道該做的事情,為什麼長輩就是不願去做?」 你是否也覺得要帶長輩活動很困難呢? 這本書推薦給你! 《明日的記憶,靠今日的練習:現在開始訓練大腦、防失智、不健忘》
Thumbnail
  我們總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失去現有的一切,其中不免包括我們所有美好的回憶。人們對於失智的恐懼不僅僅是擔心生活上的不便或功能的衰退,更擔心有那麼一天身旁的親人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這樣一個進程緩慢的疾病,我們是否能夠改變我們生活習慣和對疾病的認知來讓疾病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呢? 
Thumbnail
  我們總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失去現有的一切,其中不免包括我們所有美好的回憶。人們對於失智的恐懼不僅僅是擔心生活上的不便或功能的衰退,更擔心有那麼一天身旁的親人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這樣一個進程緩慢的疾病,我們是否能夠改變我們生活習慣和對疾病的認知來讓疾病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