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者落戶,無業者下鄉—發改委出臺放寬城市落戶政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發改委於4月8日公佈《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檔,出臺了一系列放寬大城市落戶及配套政策。
核心內容是「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配套政策有解決落戶家庭子女上學,就醫,養老等。
乍一看,以為是個很有突破性的政策,會引發農村人口紛紛遷往城市。但細讀檔,才發現這個政策主要是解決已在城市工作生活的非戶籍常住人口的落戶問題。並不會引會農村向城鎮,小城市到大城市的人口遷移。檔在總體要求裡寫得很明確,「突出抓好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工作,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可見,這個政策只能解決前期城市化的遺留問題,而對加大城市化率沒有多大作用。
那麼,檔的政策意圖是什麼呢?顯然是為了提高農村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落實非戶籍常住人口的戶口及相關待遇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主要就是農民放棄土地權益。以戶口權益來換取土地權益。按現行政策,如果農民家庭全部成員都落戶大城市,將失去土地承包權和宅基地使用權,只是仍有宅基地上的房屋所有權。但失去宅基地使用權後,對宅基地上的房屋就不能再進行大的維修,改建和新建。房屋老化破損後,集體就可收回宅基地。農村房屋沒人住,是很容易老化或者破損的。
無獨有偶,3月28日,團中央下發了《關於深入開展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的意見》,計畫3年內動員1000多萬青年下鄉,建立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青年工作隊伍。內容包括:
1、動員1萬名學生黨員、團員下鄉兼職基層幹部
2、培育20萬創業致富帶頭人
3、青年農村電商培育工程
4、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
5、引導10萬青年返鄉創業
6、動員10萬名青年下鄉,改造鄉村人文環境
這兩個檔配合起來看,就很有意思了。一方面鼓勵落戶,一方面鼓勵下鄉。對那些已經在城市有穩定工作甚至房產的農村人口,鼓勵他們落戶,將農村的土地權益讓出來;另一方面,則對供過於求,不好就業的大學生,則鼓勵他們下鄉,免得他們在城市內找不到工作,不好管理。一去一來,實現人口和資源的置換。簡單說來,就是有業有產者落戶,無業無產者下鄉。
但這兩項政策是否有效,在城市定居的農民願不願意以土地權益來換取戶口權益呢?很難說。我覺得要加大點力度才行。在落戶的同時,要給農民歸還土地承包權和宅基地使用權以足夠的補償才可行。動員大學畢業生下鄉,也要有足夠的補貼和回報才可行。
2019年4月10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1會員
331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事很邪門!上海一個撿垃圾的流浪漢一不小心竟成了 「流浪大師」。近日,上海一位名叫沈巍的流浪漢走紅。他在街頭看《左傳》、《尚書》等古書,還向眾人講解。水準如何不得而知,但因此被追捧者稱為 「流浪大師」。 據媒體核實,此人還是個公務員,曾任職上海某區審計局。因他有撿垃圾的癖好,單位在93年停了他的職
以地方自治為路徑,才能避免中國再次陷入分裂和重建「大一統」的迴圈中,進入憲政轉型的通道。地方自治以增加地方自主權力和個人權利為訴求,這相應地需要削弱中央集權的權力。同時,地方自治又致力於維護一個弱的中央政權。當中央權力衰弱後,追求憲政民主的力量應當維護一個弱的中央政權。把主要精力放到推行地方自治上。
儒家的「忠孝」價值與「大一統」還有相互加強的效應。兩者構成倚生關係。儒家價值為「家國同構」或「家國一體」的「大一統」集權專制提供支撐,「大一統」集權專制又成為儒家價值的堅固堡壘。
「大一統」還具有不可遏制的擴張性。一旦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導致與同邊地區的聯繫比較密切後,中央權力便會不惜一切代價要將周邊地區納入到「大一統」的結構中。因為「大一統」中央權力無法與周邊地區平等相處,這是其最基本的家長制支配與服從關係所決定的。要麼征服周邊地區,要麼被周邊地區所征服,就是不能平等相處。
「黨政一體」既可以看成是党的權力向政府延伸,也可以看成是党的權力向政府權力的轉移。現在靠各式委員會治國顯然不是長久之計,不正常。將來會出現兩種可能,一是重新回歸到党淩駕於政府之上。如果重新走向孤立或領導人的作風不同都可能出現回歸;二是党的權力消融於政府的權力之中,國家主席一職擁有實際的權力。
今天經常提到的所謂「中國模式」,其基本內容大多是在朱鎔基主管經濟的時期,1993-1998年任國務院主管經濟的第一副總理和1998-2003年任國務院總理,在他的主導下完成的。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那中國模式這塊「大石頭」是朱鎔基摸著的。
這事很邪門!上海一個撿垃圾的流浪漢一不小心竟成了 「流浪大師」。近日,上海一位名叫沈巍的流浪漢走紅。他在街頭看《左傳》、《尚書》等古書,還向眾人講解。水準如何不得而知,但因此被追捧者稱為 「流浪大師」。 據媒體核實,此人還是個公務員,曾任職上海某區審計局。因他有撿垃圾的癖好,單位在93年停了他的職
以地方自治為路徑,才能避免中國再次陷入分裂和重建「大一統」的迴圈中,進入憲政轉型的通道。地方自治以增加地方自主權力和個人權利為訴求,這相應地需要削弱中央集權的權力。同時,地方自治又致力於維護一個弱的中央政權。當中央權力衰弱後,追求憲政民主的力量應當維護一個弱的中央政權。把主要精力放到推行地方自治上。
儒家的「忠孝」價值與「大一統」還有相互加強的效應。兩者構成倚生關係。儒家價值為「家國同構」或「家國一體」的「大一統」集權專制提供支撐,「大一統」集權專制又成為儒家價值的堅固堡壘。
「大一統」還具有不可遏制的擴張性。一旦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導致與同邊地區的聯繫比較密切後,中央權力便會不惜一切代價要將周邊地區納入到「大一統」的結構中。因為「大一統」中央權力無法與周邊地區平等相處,這是其最基本的家長制支配與服從關係所決定的。要麼征服周邊地區,要麼被周邊地區所征服,就是不能平等相處。
「黨政一體」既可以看成是党的權力向政府延伸,也可以看成是党的權力向政府權力的轉移。現在靠各式委員會治國顯然不是長久之計,不正常。將來會出現兩種可能,一是重新回歸到党淩駕於政府之上。如果重新走向孤立或領導人的作風不同都可能出現回歸;二是党的權力消融於政府的權力之中,國家主席一職擁有實際的權力。
今天經常提到的所謂「中國模式」,其基本內容大多是在朱鎔基主管經濟的時期,1993-1998年任國務院主管經濟的第一副總理和1998-2003年任國務院總理,在他的主導下完成的。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那中國模式這塊「大石頭」是朱鎔基摸著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針對少子化問題提出四個想法 1.吸引移民 : 針對網紅、高頻率旅遊者、商務人士、難民. 2.人口移動,把青壯年吸引到山區郊區降低生活壓力.. 3.老幼互養,年輕夫妻與老年孤單者配對,互相補生活所需... 4.快速產出社會住宅,利用退場學校、蚊子館及軍方用地快速建設社宅!
摘要 每一戶(即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名下房屋,在全台最多只能有三戶被歸類為「自住」,且要符合沒有出租、營業(例如開店、當民宿)等條件 如果有多個房子,如何選出哪三棟做為自住呢? 因此《囤房稅2.0》一大修正重點,即是新增「戶籍」條件,即自用房屋必須符合要件之一,是所有人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
Thumbnail
囤房稅2.0已於7月上路,「多屋族」受影響較大,台中市地方稅務局提醒節稅兩招,首先,民眾可檢查戶籍登記,其次可檢視名下房屋現值,優先選擇現值較高的房屋來適用自住住家稅率。 新制房屋稅(囤房稅2.0)將自住房屋稅率從1.2%下調至1%,但是也設下許多限制,包括歸戶方式從縣市改為全國的「全國單一自
Thumbnail
外國人在臺灣購買農業區土地有諸多限制,需注意相關法規及規定,包括無法以農地興建農舍作為住宅使用等。另外,除非符合特定規定,否則外國人不得購買農地。
Thumbnail
區段徵收是指政府以公共利益為目的,徵收一個區域內的土地,並將其重新規劃分配給原土地所有權人或其他受益者。市地重劃則是指由土地所有權人自願參與,將一個區域內的土地集中辦理重劃,並按比例分配給各參與者。但其執行主體、適用範圍、分配原則、補償方式等都有所差異。
Thumbnail
就經濟結構論,移民來協助台灣產業,填補基層工作人口並無不當,但我們是否要考慮開放移民?這個答案顯然是必要的。
Thumbnail
有關媒體報導社宅、補貼式住宅政策疑義一事,內政部強調,安定民眾居住生活減輕民眾租屋負擔,是近年來政府施政的重點,內政部也不斷透過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等多元租屋協助政策優化租屋環境,依照目前的進度與量能,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目標可在今(113)年底前順利達成,目前刻正研擬社會住宅租金分級收費原則草案,依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近年來,大陸農業現代化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這不僅在國際上引起關注,也對台灣農業人才提出新的需求。本文將聚焦探討大陸農業現代化趨勢,以及這種趨勢對台灣農業人才的需求,並深入了解相關的台胞證政策。 首先,大陸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包括智慧農業、科技種植等多方面的創新。這種轉變不僅提升了農業效益,還促進了農
Thumbnail
地方創生的基本執行單位是鄉鎮市區,要扛KPI的也是鄉鎮市區公所,有關鄉鎮市區內的分區規劃、凝聚居民共識、尋找在地特色、號召居民參與、促進異業合作、建立共用平台、協助對外推廣、尋求中央資源....都是鄉鎮市區公所該做的事,而遺憾的是,台灣的368鄉鎮市區公所在地方創生幾乎都變成了隱形人,沒有角色、也找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針對少子化問題提出四個想法 1.吸引移民 : 針對網紅、高頻率旅遊者、商務人士、難民. 2.人口移動,把青壯年吸引到山區郊區降低生活壓力.. 3.老幼互養,年輕夫妻與老年孤單者配對,互相補生活所需... 4.快速產出社會住宅,利用退場學校、蚊子館及軍方用地快速建設社宅!
摘要 每一戶(即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名下房屋,在全台最多只能有三戶被歸類為「自住」,且要符合沒有出租、營業(例如開店、當民宿)等條件 如果有多個房子,如何選出哪三棟做為自住呢? 因此《囤房稅2.0》一大修正重點,即是新增「戶籍」條件,即自用房屋必須符合要件之一,是所有人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
Thumbnail
囤房稅2.0已於7月上路,「多屋族」受影響較大,台中市地方稅務局提醒節稅兩招,首先,民眾可檢查戶籍登記,其次可檢視名下房屋現值,優先選擇現值較高的房屋來適用自住住家稅率。 新制房屋稅(囤房稅2.0)將自住房屋稅率從1.2%下調至1%,但是也設下許多限制,包括歸戶方式從縣市改為全國的「全國單一自
Thumbnail
外國人在臺灣購買農業區土地有諸多限制,需注意相關法規及規定,包括無法以農地興建農舍作為住宅使用等。另外,除非符合特定規定,否則外國人不得購買農地。
Thumbnail
區段徵收是指政府以公共利益為目的,徵收一個區域內的土地,並將其重新規劃分配給原土地所有權人或其他受益者。市地重劃則是指由土地所有權人自願參與,將一個區域內的土地集中辦理重劃,並按比例分配給各參與者。但其執行主體、適用範圍、分配原則、補償方式等都有所差異。
Thumbnail
就經濟結構論,移民來協助台灣產業,填補基層工作人口並無不當,但我們是否要考慮開放移民?這個答案顯然是必要的。
Thumbnail
有關媒體報導社宅、補貼式住宅政策疑義一事,內政部強調,安定民眾居住生活減輕民眾租屋負擔,是近年來政府施政的重點,內政部也不斷透過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等多元租屋協助政策優化租屋環境,依照目前的進度與量能,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目標可在今(113)年底前順利達成,目前刻正研擬社會住宅租金分級收費原則草案,依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近年來,大陸農業現代化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這不僅在國際上引起關注,也對台灣農業人才提出新的需求。本文將聚焦探討大陸農業現代化趨勢,以及這種趨勢對台灣農業人才的需求,並深入了解相關的台胞證政策。 首先,大陸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包括智慧農業、科技種植等多方面的創新。這種轉變不僅提升了農業效益,還促進了農
Thumbnail
地方創生的基本執行單位是鄉鎮市區,要扛KPI的也是鄉鎮市區公所,有關鄉鎮市區內的分區規劃、凝聚居民共識、尋找在地特色、號召居民參與、促進異業合作、建立共用平台、協助對外推廣、尋求中央資源....都是鄉鎮市區公所該做的事,而遺憾的是,台灣的368鄉鎮市區公所在地方創生幾乎都變成了隱形人,沒有角色、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