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的「愛的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最近澳洲因為冠狀病毒所以幾乎全面居家隔離,父母都在家工作,小朋友也沒去上學,正當澳洲外面的疫情因此漸漸好轉時,我們則是因為跟小孩每天關在家情勢越來越緊張。有天晚上講睡前故事的時候,赫然發現這隻熊被畫成這樣!當時本來已經準備好講故事的我氣到有點講不下去........


好好的一隻熊被畫成這樣

好好的一隻熊被畫成這樣


宥宥非常愛到處亂畫,畫傢俱畫地毯,作畫範圍十分遼闊,從他自己的房間到走廊的書櫃甚至是我房間的床都是他的畫布,叫他擦也擦不太乾淨,最後還是我在擦。

老實說我不是很會處理自己面對宥宥做錯事時候的情緒,也不太知道要怎麼處罰他。剛和里歐在一起的時候他不太會介入我處罰宥宥的方式。但大家也知道我們台灣式的教育不是打罵就是威脅,我自己雖然不太打小孩,但罵小孩是每天基本配備。像宥宥到處亂畫這件事我每次看到就是威脅他要叫垃圾車把他載走,不然就是說要把他的玩具都丟掉,這都是一般澳洲人不能接受的管教方式。

但是,不管我怎麼打或罵,沒有一次有用。



宥宥還是三不五時就畫一下櫃子或地毯,李歐也開始常常逮到機會就「建議」我不要罵宥宥,更不要說可以打宥宥了 (但我還是有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打過宥宥)。


那天看到宥宥畫他自己最愛的玩具之一大熊時,阿母我真的是無言(至少我現在沒有這麼容易理智線斷裂了),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怎麼辦?我已經不知道要怎麼教他了⋯⋯」我知道打罵教育沒用,但我就是不知道要怎麼樣像這裡的老師跟其他家長一樣冷靜的教小孩。


於是我叫李歐洗完碗來看那隻熊,李歐看完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問宥宥說:「你不是很喜歡熊熊嗎?為什麼要畫他?」宥宥說不想回答。李歐竟然就坐下來開始跟他耗,跟他再次強調筆只能畫在紙上,也沒罵他,只是一直等宥宥回答為什麼?宥宥終於說因為那時是「Quiet time」然後我正在煮菜(我們每天都會讓他自己一個人在房間至少1個小時讀書或畫畫),他已經把房間所有的紙都畫完了,懶得走到書房多拿一點紙,我聽了真的是大無言,直接就跟他說要把他的娃娃都丟掉。


宥宥聽了就開始大哭,李歐跟他說那你自己跟我們說你覺得什麼處罰好,然後開始跟他解釋為什麼要愛惜玩具,跟宥宥討論要哪個處罰。但宥宥可能還不太瞭解處罰的意思,也可能是不想真的被處罰,就一直生氣說他不知道、不想再思考了,不然就講一些很爛的處罰方式,例如說阿母可以沒收一本書一個小時?

所以我又再次失去耐心直接提議:「那沒收你所有的筆!」換李歐說話了,他說這樣宥宥怎麼畫畫寫字,他Quiet time一個人的時候,不給他畫畫他要幹嘛,他最喜歡畫畫欸!然後說宥宥已經知道只能畫在紙上了。


我在旁邊只想快點把玩具沒收走人,我已經沒有耐性了。


最後李歐不改冷靜的要宥宥再想一想,明天早上告訴我們他的想法,然後我們還是照例陪他躺了10分鐘。


隔天一早我聽到一樣的對話又開始了,所以阿母我在旁邊聽了一下又忍不住了,說:「你如果想不出什麼好處罰就用我的處罰,我要把你所有的娃娃都沒收!」宥宥聽到又開始大哭,然後對我大吼大叫。李歐就很嚴肅的跟他說不準對我們這麼兇,叫他回房間再想一下再出來。跟對我的態度不同,宥宥完全沒涵叩,馬上就說他知道了。


然後李歐趁宥宥回房間的時候跟我說:「妳幹嘛一直把他弄哭啦?」我說:「啊處罰不就是要讓他很不爽很難過?」李歐說:「妳就讓他慢慢想,如果他想的處罰不好,我們還是可以叫他繼續想,反正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考練習。」因為宥宥最近有個毛病,問他甚麼他都直接回答他不知道,所以我想里歐想趁機讓他練習思考。但我就沒有耐性每次都等宥宥慢慢想,我更沒那個耐性每次都把宥宥需要練習的課題存起來,抓到機會就教育一下。

愛的教育


身為一個從小被打到大的孩子,其實我在教育宥宥上最大的困擾就是我沒有辦法像澳洲人一樣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每次宥宥不合我意,我絕對是馬上對宥宥大聲。也許當下可以制止宥宥,但一定會有下一次,而且我漸漸發現宥宥被我罵之後,看起來沒有很怕,還會吼回來。身為一個從小就是叛逆小子的我,我也知道就算當下小孩看起來聽話了,但心裡根本沒有接受。

台灣人很喜歡強調打罵教育的重要性,覺得愛的教育不打不罵根本是在縱容孩子。事實是,打罵孩子只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發洩情緒,目前所有的研究不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打罵教育出來的孩子成就較高,反而都指向其為造成孩子長大後自卑暴力的成因。其實以前每次打完宥宥,看到宥宥驚恐無助的眼神,真的都非常的後悔,覺得自己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還是人嗎?

尊重孩子物品的所有權



再者,我們亞洲媽媽還常常忽略一個很重要的育兒原則,就是尊重孩子物品的所有權。如果孩子所有的玩具或物品去留都是父母決定,父母說買就買、說丟就丟,孩子沒有決定權,就無法練習珍惜他的玩具,另外因為沒有被尊重也沒有自主權,久了也自然失去了做決定和負責任的能力。


最後和宥宥討論結果必須在房間裡把熊熊洗乾淨,不夠乾淨就不準出來玩。


熊熊洗乾淨還是硬漢一枚,繼續陪伴宥宥

熊熊洗乾淨還是硬漢一枚,繼續陪伴宥宥


阿德勒心理學


愛的教育不是沒有根據的,前一陣子開始大大流行的「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的靈魂人物,20世紀初期的維也納心理學家,與佛洛伊德、榮格被譽為「心理學三巨頭」的阿德勒,就非常重視兒童教育和人格的培養。認為孩子早年的生命經驗會形塑他的生命風格(即人格特質),而阿德勒的理論便是教育界運用最廣泛的心理學,同時他的中心思想也是如何活得幸福快樂。

其實所謂愛的教育,是從孩子的立場出發,是用不傷害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是希望孩子能夠過得幸福快樂。使用無論是語言或肢體上的暴力對待孩子,百分之百會傷害孩子。而想要不用暴力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需要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耐性,這絕對是比使用暴力來教育孩子難太多了,也就是說能正確實行愛的教育的父母比只會打罵的父母來的高段多了。

所以下次要出手打孩子或沒收他玩具的時候 (我知道有家長會把玩具摔爛或直接丟到垃圾桶),請先深呼吸,想想自己想這麼做是真的為了孩子好,還是只是想發脾氣而已,是孩子做不到,還是你自己做不到。

畢竟,我們都是真心的愛著孩子的不是嗎?

而且老實說,如果我是宥宥,這樣超過12小時的精神折磨真的比被罵一下可怕太多了,經過長達12小時的反覆拷問,我是絕對不會再畫了⋯⋯


宥宥告訴熊熊他知道錯了,謝謝熊熊照顧他

宥宥告訴熊熊他知道錯了,謝謝熊熊照顧他

想更了解更多勇敢宥宥的生活請加入愛麗絲夢遊世界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liceDreamtheWorl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麗絲夢遊世界的沙龍
39會員
22內容數
2023/12/28
因為過世的英女皇生前說過她覺得”Merry”這個字有點飲酒作樂的意思,其實也是喝嗨的意思,所以她比較喜歡說Happy Christmas 而不是Merry Christmas ,所以在英國你可以常常聽到人家祝你Happy Christmas ☺️ 今年跟著李歐來到溫蒂的娘家英國,就是
Thumbnail
2023/12/28
因為過世的英女皇生前說過她覺得”Merry”這個字有點飲酒作樂的意思,其實也是喝嗨的意思,所以她比較喜歡說Happy Christmas 而不是Merry Christmas ,所以在英國你可以常常聽到人家祝你Happy Christmas ☺️ 今年跟著李歐來到溫蒂的娘家英國,就是
Thumbnail
2023/07/01
最近看到台灣關於打孩子、虐童的新聞,身為兩個「個性很鮮明」的孩子的媽媽,實在心有戚戚焉。 我從小就是被又打又罵長大的,而且我媽是不但打得兇,罵起我也沒在客氣的,什麼字眼都會出現。
Thumbnail
2023/07/01
最近看到台灣關於打孩子、虐童的新聞,身為兩個「個性很鮮明」的孩子的媽媽,實在心有戚戚焉。 我從小就是被又打又罵長大的,而且我媽是不但打得兇,罵起我也沒在客氣的,什麼字眼都會出現。
Thumbnail
2022/01/15
Southern Highland是早期英國移民的避暑勝地,比較有名的小鎮包含Boral和Bundanoon,而Bundanoon被認為是全澳洲第一個大型渡假村,離雪梨市區只要兩個小時,因為當時已經鐵路發達加上現為Morton 國家公園的美麗景色,所以深受無法負擔相較比較昂貴的藍山旅遊的雪梨旅客喜愛
Thumbnail
2022/01/15
Southern Highland是早期英國移民的避暑勝地,比較有名的小鎮包含Boral和Bundanoon,而Bundanoon被認為是全澳洲第一個大型渡假村,離雪梨市區只要兩個小時,因為當時已經鐵路發達加上現為Morton 國家公園的美麗景色,所以深受無法負擔相較比較昂貴的藍山旅遊的雪梨旅客喜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看到台灣關於打孩子、虐童的新聞,身為兩個「個性很鮮明」的孩子的媽媽,實在心有戚戚焉。 我從小就是被又打又罵長大的,而且我媽是不但打得兇,罵起我也沒在客氣的,什麼字眼都會出現。
Thumbnail
最近看到台灣關於打孩子、虐童的新聞,身為兩個「個性很鮮明」的孩子的媽媽,實在心有戚戚焉。 我從小就是被又打又罵長大的,而且我媽是不但打得兇,罵起我也沒在客氣的,什麼字眼都會出現。
Thumbnail
「最怕的其實不是小朋友吵來吵去、不聽話,反而是他們對老師的態度,真的很不尊重,從沒禮貌到很挑釁!」今日離開婆家前,看著家裡最小的弟弟,明明也在差不多的年紀裡,同為排灣文化中渲染的阿叡,大概是老師們眼中的天使吧,我忍不住和Kama&Kina抱怨著。 後來,回到恆春半島的車程裡,我一直反覆思考著自己說的
Thumbnail
「最怕的其實不是小朋友吵來吵去、不聽話,反而是他們對老師的態度,真的很不尊重,從沒禮貌到很挑釁!」今日離開婆家前,看著家裡最小的弟弟,明明也在差不多的年紀裡,同為排灣文化中渲染的阿叡,大概是老師們眼中的天使吧,我忍不住和Kama&Kina抱怨著。 後來,回到恆春半島的車程裡,我一直反覆思考著自己說的
Thumbnail
別讓管教成為傷害,用愛傾聽理解孩子,相信孩子也能感受到這份愛。想把這本繪本送給大家,就像繪本一開始所寫的,這本書不只是為孩子而寫,更是為你而寫,為身為父母的我們而寫。沒有人喜歡被罵,用同理傾聽,用尊重了解孩子的情緒,把愛說出口,就能更貼近孩子的心❤️❤️❤️
Thumbnail
別讓管教成為傷害,用愛傾聽理解孩子,相信孩子也能感受到這份愛。想把這本繪本送給大家,就像繪本一開始所寫的,這本書不只是為孩子而寫,更是為你而寫,為身為父母的我們而寫。沒有人喜歡被罵,用同理傾聽,用尊重了解孩子的情緒,把愛說出口,就能更貼近孩子的心❤️❤️❤️
Thumbnail
阿德勒說要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薩提爾說要貼近一個人、不要解決問題。你一定很好奇,當孩子頂嘴、講話態度很差、或出現了問題行為…時,若先同理孩子的情緒、還要讚美孩子的動機,而不是先告訴他規則「講話不能用這種態度」,這樣會不會縱容了孩子的惡習? 前幾天我在幫妞洗澡時,中班的妞開心地一邊唸ㄅㄆㄇ,唸
Thumbnail
阿德勒說要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薩提爾說要貼近一個人、不要解決問題。你一定很好奇,當孩子頂嘴、講話態度很差、或出現了問題行為…時,若先同理孩子的情緒、還要讚美孩子的動機,而不是先告訴他規則「講話不能用這種態度」,這樣會不會縱容了孩子的惡習? 前幾天我在幫妞洗澡時,中班的妞開心地一邊唸ㄅㄆㄇ,唸
Thumbnail
每一滴眼淚,每一個負面情緒,都只是一個信號,告訴自己與他人:我的內心有一道很難癒合的傷口,它現在被觸碰到了,很痛很痛,所以我傷心。
Thumbnail
每一滴眼淚,每一個負面情緒,都只是一個信號,告訴自己與他人:我的內心有一道很難癒合的傷口,它現在被觸碰到了,很痛很痛,所以我傷心。
Thumbnail
※正向教養 阿德勒醫生與兒童們的對話,從來都沒有因為眼前的小孩做了“壞事”而"否定"他,因為醫生知道,他們只不過是想要獲得大人的注意而已。以孩子的想法來反問,用他說過的話、發生過的經歷來反問他自己,藉由這些他的親身體驗來引導出真正的想法,並鼓勵他「做自己」,這樣才能將精力發揮在正確的方向。
Thumbnail
※正向教養 阿德勒醫生與兒童們的對話,從來都沒有因為眼前的小孩做了“壞事”而"否定"他,因為醫生知道,他們只不過是想要獲得大人的注意而已。以孩子的想法來反問,用他說過的話、發生過的經歷來反問他自己,藉由這些他的親身體驗來引導出真正的想法,並鼓勵他「做自己」,這樣才能將精力發揮在正確的方向。
Thumbnail
Kung Fu :成立"兒童永春愛好協會"是我曾經的夢想 前陣子有朋友抱怨自己的隊友跟自己愛乾淨的程度不一樣,所以生活上感覺很吃虧。因為對方可以輕易地覺得舒適自在,但是自己卻總是要為小地方感到不舒服。好像守規矩的總是會被不守規矩的人欺負。 霸凌好像也是這樣。 昨晚大寶跟我確認今天是禮拜天,明天是禮
Thumbnail
Kung Fu :成立"兒童永春愛好協會"是我曾經的夢想 前陣子有朋友抱怨自己的隊友跟自己愛乾淨的程度不一樣,所以生活上感覺很吃虧。因為對方可以輕易地覺得舒適自在,但是自己卻總是要為小地方感到不舒服。好像守規矩的總是會被不守規矩的人欺負。 霸凌好像也是這樣。 昨晚大寶跟我確認今天是禮拜天,明天是禮
Thumbnail
● 書名: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 作者: 簡‧尼爾森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18/04/27 ● 陳揚的小小介紹:   先前與大家介紹的《阿德勒愛與引導在教育的實踐》,其內容就是根據阿德勒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正向教養的例子,所以如果你想要理解阿德勒正向
Thumbnail
● 書名: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 作者: 簡‧尼爾森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18/04/27 ● 陳揚的小小介紹:   先前與大家介紹的《阿德勒愛與引導在教育的實踐》,其內容就是根據阿德勒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正向教養的例子,所以如果你想要理解阿德勒正向
Thumbnail
Hi this is Allee,今天想繼續筆記《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書中,關於孩子的偏差行為。 我在老大未滿一歲時便接觸了羅寶鴻老師的第一本書《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也曾經參加了羅寶鴻老師的講座,自此成為羅寶鴻老師的粉絲。 但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管教一事卻沒有一點也不難。 尤其當孩子做了我們非
Thumbnail
Hi this is Allee,今天想繼續筆記《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書中,關於孩子的偏差行為。 我在老大未滿一歲時便接觸了羅寶鴻老師的第一本書《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也曾經參加了羅寶鴻老師的講座,自此成為羅寶鴻老師的粉絲。 但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管教一事卻沒有一點也不難。 尤其當孩子做了我們非
Thumbnail
愛的教育不是沒有根據的,前一陣子開始大大流行的「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的靈魂人物,20世紀初期的維也納心理學家阿德勒,其與佛洛伊德、榮格被譽為「心理學三巨頭」,就非常重視兒童教育和人格的培養。認為孩子早年的生命經驗會形塑他的生命風格(即人格特質),而阿德勒的理論便是教育界運用最廣泛的心理學。
Thumbnail
愛的教育不是沒有根據的,前一陣子開始大大流行的「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的靈魂人物,20世紀初期的維也納心理學家阿德勒,其與佛洛伊德、榮格被譽為「心理學三巨頭」,就非常重視兒童教育和人格的培養。認為孩子早年的生命經驗會形塑他的生命風格(即人格特質),而阿德勒的理論便是教育界運用最廣泛的心理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