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內心的情緒地雷,都是過往傷痛冤魂聚集之處(上)

2020/04/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不是要寫恐怖故事。
而是要描寫一種在生命歷程中,我們都會遇到的處境、遭遇。
你應該不會不知道,每當有很相近的情境、相似的那些人、類似的情節,你的裡面就有一股擋都擋不住的情緒能量內爆,威力強大到也會四射到外在環境,把別人也轟個炸個來不及避開。
特別在一些越親近的關係中,像是伴侶關係或親子關係,這種擋不住威力的情緒地雷,或是情緒核武,就像是要展開世界大戰似的,恨不得把一切都會毀滅掉,同歸於盡也沒關係….
這種類似情緒地雷或情緒核武的爆裂情緒,深埋在我們的潛意識,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可能早已遺忘是誰放了這些極具毀滅和攻擊力的情緒地雷,但即使忘記了,卻無法避免的每當被引爆時,不只讓別人碎裂,也讓我們自己粉身碎骨、重傷慘烈。
每個情緒地雷,都來自過往的傷痛冤魂所埋下的
家容是一位溫和的女性,平常給人的感覺大都是熱心、友善,給人好相處的印象。但每當有一種情景或情境出現時,她就感覺到自己很不對勁,內心有一股衝動的能量,瞬間要引爆開來,很想和對方來個同歸於盡,不然就是自己徹底消失,以免自己做出什麼可怕的攻擊。
當有人把不關她的事硬要和她扯上關係,歸咎是她的問題或是她的失職時,她就會瞬間引發一股強烈的憤怒,像是要衝上去痛打對方,讓對方趴在地上。在她想像的畫面中,她會抓住對方的頭,猛K對方,或打對方的嘴,要對方把話說清楚,不要亂七八糟的亂說話。
可能這個畫面太有攻擊性了,她自己也嚇到,很怕自己真的會做出這麼可怕的傷人行為,所以家容會趕緊躲開對方,不要再看見對方,並且轉換為恐懼的情緒,好像非常害怕面對對方,而不斷的逃避。有時候,越害怕自己被看出敵意和憤怒,還會有反向行為~越來越討好、越來越順從。
家容不知道為了壓抑自己的憤怒情緒,不讓自己內爆的情緒真的攻擊到別人,她以不斷的攻擊自己、批評自己來轉嫁她想攻擊別人的猛烈情緒。所以,她總是把自己鬥到精疲力竭,攻擊自己一無是處、不值得被尊重、非常軟弱可以任意被欺負、沒用差勁的人…..直到自己真的癱軟,無力虛弱的再也不想計較、不想再去想那件事,才稍微放過自己一下。
非適應情緒,來自遙遠的過去,而不是當下
以家容為例,家容在聽到別人的推托之詞、不負責任的言論時,不是為自己有力量的反駁,或是以理性的事實根據為自己站穩立場,而是瞬間的湧現一種自己也無法招架的情緒能量,這種出現的情緒能量,並非要幫助我們立即的辨識情境及採取正確的自保策略,反而讓我們系統當機,動彈不得,只感覺被情緒籠罩或綁架控制了,根本一點兒因應的反應都做不了,只能在「要爆發」及「害怕要爆發」之間拉扯、衝突。
在這樣的情況中,家容所引發的情緒是屬於「非適應性情緒」,不是為了適應當下情境而產生的適當情緒,那麼這時的情緒,便是來自遙遠的過去,而且還是屬於過去的傷痛,所遺留下的殘存意念及情緒,再一次的穿越時空,來到現在「借事件還魂」,就是為了訴說內心滿腹的委屈和冤屈:「又來了!就是這樣,傷害我的事情又發生了!」
這些發生的特徵和自動化歷程,我們可以稱為「傷痛冤魂」或「情緒鬼魅」,或是我們常聽到的「心理陰影」,從我們的潛意識區,突然之間的引爆開來,大腦被大量提取出來的情緒記憶覆蓋,我們再度回到過去的某個傷痛事件中的當下,回到那一個無辜而不知所措的自己,彷彿那傷害再一次的重演、再一次的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是這麼弱小,且無能為力。
但是,雖然發生了這樣猛烈的自動化情緒內爆,但由於我們其實不是那麼清楚的知道究竟自己怎麼了,內在又是發生了什麼事?所以,即使內在巨大的情緒地雷已不是第一次自動化爆裂,我們還是無可避免的反覆在相似的情節和情境裡,屢受轟炸和破裂,屢次感受到受傷和支離破碎。像是無盡的輪迴,一次又一次,一邊又一遍。
找到情緒地雷,看見過去的冤魂
如果我們不能從這些引爆開來的情緒經驗,去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線索,我們就只能任由這些情緒爆裂。在爆裂過後,以為沒事了,過去了,卻又在下一次相同的情境和情節中,再一次爆裂。
當然,要找尋到自己情緒地雷的過往歷史,並且連結起來,能深入探索自己生命的歷程,從中「啊哈」的洞察到自己究竟是哪裡過不去?到底內心的傷痛癥結是什麼?以及過往的傷痛冤魂究竟有什麼含冤莫名的情結,讓它必須藉著某些機會,從幽暗的內心深處,浮現出來,這需要有一定程度或質量方面的探索,累積成豐厚的自我認識和理解,我們才可能真的「知情」,知道及了解到自己深埋的傷痛,究竟經歷過什麼樣的生命創傷,以致於我們的某片靈魂碎片,還凍結或困在那一個創傷事件的時空下,遲遲無法回到我們身上,讓我們成為完整的一個人。
(待續)
圖片來源:PEXELS
4.2K會員
185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