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內心的情緒地雷,都是過往傷痛冤魂聚集之處(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那些我們的情緒會反覆爆發之處,就是過往(早年)傷痛聚集之處,以心鎖和心結的型態存在,凝聚成一個個情緒的地雷,讓相似的情境和情景出現時,就會自動引爆我們的內在,炸得我們天昏地暗、天崩地裂。
而什麼樣的情感傷痛(創傷),最能成為我們化解不開的地雷,讓我們深埋在潛意識卻不自知呢?答案是,越是衝擊和破壞我們的生存安全感和價值感的情感傷痛,越會讓弱小和無助的我們迴避和否認,把那些痛苦的、失落的、破滅的、衝突的種種複雜感受和情緒,壓抑到我們再也意識不到的內心深處,以為只要生活繼續就會沒事了,卻沒想到,在後來成長的歷程中,我們會被引爆、會被反覆的重創和重傷。
我們這一篇,就來探討和了解那些最能化為我們情緒地雷的早年傷痛有哪些?
童年的傷痛,是我們情緒地雷的根源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9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4.2K會員
211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的內在發展為一個成熟獨立的個體過程,自我會隨著教育、學習、人生歷練而成長、茁壯。而在整個人生發展過程,自主學習就是必要關鍵,願意開放自己,吸收知識或是技術,也有意願看見自己成為一個越來越有能力的人。 但是,當一個人在童年時期,被錯誤的看待及評價,他會毫不考慮把那些惡待和評價,誤以為是真實的。
" 關係如花,不細心和用心呵護,就無法開出美麗的花" 要成為一個有正向關係的人,有能力建立正向關係,首先,很重要的是,不在關係中成為一個「很脆弱」的人,隨時隨地都覺得「被傷害」「被忽略」,不自覺把自己放置在「無能為力保護及照顧自己」的處境,也把別人放在逼迫者、傷害者的位置....
你記得嗎?「認輸」從來不在你的人生字典裡。 即使遇到了許多的藐視及打壓,你從不讓自己選擇妥協。要自己堅強,並要求自己完美,因為你相信,只有做到無懈可擊,他人無法挑剔,那麼,他人便會知道你的能力,及肯定你的存在價值...
◆低自尊症狀:透過外在掌聲,才能肯定自己 自尊偏低的人,因為內在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是低落的,無法自己肯定自己,以致更需要時刻外求別人的讚美與認同,才能感覺不那麼心虛和心慌....
一個成人演變成一個自戀人格者,這就不太妙了,因為自戀人格者的形成,往往來自童年曾經經歷過羞恥或自卑,所反彈出來的自戀。這樣的自戀是為了杜絕任何會產生「我不夠好」的壞感受及壞評價,所扭曲變形而來的。
要讓自我的自尊安穩,不任由他人的損害及抨擊,就需要注意是否能護衛自我的情感心理空間。也就是,你有獨立的情緒感受歷程,能允許自己有個體的感受和想法,這些都不需得到他人認同才能存在。 同時,不因情緒界限混淆、鬆散,讓他人的情緒輕易就能侵入到你的內在空間,佔據你的心理、影響你的生理....
我們的內在發展為一個成熟獨立的個體過程,自我會隨著教育、學習、人生歷練而成長、茁壯。而在整個人生發展過程,自主學習就是必要關鍵,願意開放自己,吸收知識或是技術,也有意願看見自己成為一個越來越有能力的人。 但是,當一個人在童年時期,被錯誤的看待及評價,他會毫不考慮把那些惡待和評價,誤以為是真實的。
" 關係如花,不細心和用心呵護,就無法開出美麗的花" 要成為一個有正向關係的人,有能力建立正向關係,首先,很重要的是,不在關係中成為一個「很脆弱」的人,隨時隨地都覺得「被傷害」「被忽略」,不自覺把自己放置在「無能為力保護及照顧自己」的處境,也把別人放在逼迫者、傷害者的位置....
你記得嗎?「認輸」從來不在你的人生字典裡。 即使遇到了許多的藐視及打壓,你從不讓自己選擇妥協。要自己堅強,並要求自己完美,因為你相信,只有做到無懈可擊,他人無法挑剔,那麼,他人便會知道你的能力,及肯定你的存在價值...
◆低自尊症狀:透過外在掌聲,才能肯定自己 自尊偏低的人,因為內在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是低落的,無法自己肯定自己,以致更需要時刻外求別人的讚美與認同,才能感覺不那麼心虛和心慌....
一個成人演變成一個自戀人格者,這就不太妙了,因為自戀人格者的形成,往往來自童年曾經經歷過羞恥或自卑,所反彈出來的自戀。這樣的自戀是為了杜絕任何會產生「我不夠好」的壞感受及壞評價,所扭曲變形而來的。
要讓自我的自尊安穩,不任由他人的損害及抨擊,就需要注意是否能護衛自我的情感心理空間。也就是,你有獨立的情緒感受歷程,能允許自己有個體的感受和想法,這些都不需得到他人認同才能存在。 同時,不因情緒界限混淆、鬆散,讓他人的情緒輕易就能侵入到你的內在空間,佔據你的心理、影響你的生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過內在的傷痛。 這些痛苦可能來自失敗的關係、失落的夢想、或童年未曾癒合的創傷,甚至是大腦不記得的前世。 這些傷痛如果得不到適當的處理,會深深影響我們的心靈,甚至波及日常生活。 內在傷痛的後果:忽視並非解決之道 內在的傷痛如果不處理,可能會在心理、情感
記憶重複產生或短或長的的情感痛苦。這是一種「餘痛」。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我們可能不自覺地重蹈覆轍,因為我們內心的某些深層需求或恐懼在驅使著我們,而這些需求或恐懼通常是我們不易察覺的。 我們內心深處的需求、渴望和恐懼常常是我們行為背後的動力,而這些動力是我們不易察覺的。這些深層需求或恐懼可能是源於我們的童年經歷、社會化過程、心理防衛機制等,它們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之中,影
Thumbnail
      你有這種想法嗎?現在發生不好的事,是過去發生不好的經驗,一直在心裡揮之不去,最後影響到現在的生活。人的天性讓我們容易聚焦在負面的情緒上面,因為我們對於自己所沒有或損失的東西,產生匱乏的心理,過度聚焦在負面的想法上,卻忽略了每件事都有負面跟正面等許多角度。
Thumbnail
你的孩子今天真正想告訴你什麼? 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孩子遭受欺負的跡象往往被忽視,從突然對學校失去興趣到不明原因的物品損壞,孩子這些微妙的變化可能是求助的隱秘訊號。 本文提供幾個不易被察覺的跡象,幫助父母識破孩子心中隱形的傷痛。閱讀全文,讓我們一同為孩子撐起一片更陽光的天空。 識破隱形的傷
Thumbnail
覺得這本書對負面情緒的解釋有點過於狹隘,好像所有的憂鬱都是童年不好的經驗所導致,而且一切都是父母的錯。但現實中會影響情緒的因素太多,我並不認為都像書中的諮商過程那樣,只要請每一個個案(真的是每一個)好好回想童年時的創傷,並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就可以豁然開朗。
最親密的伙伴是身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過內在的傷痛。 這些痛苦可能來自失敗的關係、失落的夢想、或童年未曾癒合的創傷,甚至是大腦不記得的前世。 這些傷痛如果得不到適當的處理,會深深影響我們的心靈,甚至波及日常生活。 內在傷痛的後果:忽視並非解決之道 內在的傷痛如果不處理,可能會在心理、情感
記憶重複產生或短或長的的情感痛苦。這是一種「餘痛」。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我們可能不自覺地重蹈覆轍,因為我們內心的某些深層需求或恐懼在驅使著我們,而這些需求或恐懼通常是我們不易察覺的。 我們內心深處的需求、渴望和恐懼常常是我們行為背後的動力,而這些動力是我們不易察覺的。這些深層需求或恐懼可能是源於我們的童年經歷、社會化過程、心理防衛機制等,它們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之中,影
Thumbnail
      你有這種想法嗎?現在發生不好的事,是過去發生不好的經驗,一直在心裡揮之不去,最後影響到現在的生活。人的天性讓我們容易聚焦在負面的情緒上面,因為我們對於自己所沒有或損失的東西,產生匱乏的心理,過度聚焦在負面的想法上,卻忽略了每件事都有負面跟正面等許多角度。
Thumbnail
你的孩子今天真正想告訴你什麼? 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孩子遭受欺負的跡象往往被忽視,從突然對學校失去興趣到不明原因的物品損壞,孩子這些微妙的變化可能是求助的隱秘訊號。 本文提供幾個不易被察覺的跡象,幫助父母識破孩子心中隱形的傷痛。閱讀全文,讓我們一同為孩子撐起一片更陽光的天空。 識破隱形的傷
Thumbnail
覺得這本書對負面情緒的解釋有點過於狹隘,好像所有的憂鬱都是童年不好的經驗所導致,而且一切都是父母的錯。但現實中會影響情緒的因素太多,我並不認為都像書中的諮商過程那樣,只要請每一個個案(真的是每一個)好好回想童年時的創傷,並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就可以豁然開朗。
最親密的伙伴是身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