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讓你更了解「特教」!
方格精選

這一篇,讓你更了解「特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今,隨著融合教育概念的興起,在學校裡越來越容易看見所謂「特教生」的身影。「特教」全名「特殊教育」,簡單來說,就是提供符合孩子個人需求的教育或相關服務。而特教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身心障礙類」,另一類則是「資賦優異類」。不過,在此主要要談的是「身心障礙類」的部分。

教育植根于愛。——魯迅

教育植根于愛。——魯迅

為每位特質及後天學習狀況不同的孩子,針對個別需求,提供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及內容,也就是適性化、個別化的教育方式。  


  大家知道嗎?特教並不是現在才有,因為特生不是現在才有啊~只是在以前,教育是有錢人才能接受的服務,加上對特殊需求的孩子沒有足夠的了解和研究,導致無法提供適合他們的教育以及服務。一直到20世紀後,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權益日漸重視,教育慢慢普遍化,特殊教育也逐漸受到重視。

  說了這麼多,那特教到底是什麼呢?我們認為,特殊教育不應該只局限於特殊生。特教的意旨是為每位特質及後天學習狀況不同的孩子,針對個別需求,提供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及內容,也就是適性化、個別化的教育方式。其實不只是特殊生,對於一般生來說,不論是老師或是父母,都應該充分地了解孩子的特質,並依照孩子的特質,設計符合其需求的教學。不可否認的是,個別化、適性化的教學對特殊生來說是必要且非常重要的。

  再來想和大家談談學前特殊教育的部分,學前特殊教育必須要替所有經過診斷、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及其幼兒,發展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IFSP)或個別化教育計畫(IEP),同時提供相對的服務,以符合家庭和幼兒的需要。在學前的特教環境中,有兩種型態的特教模式,一種是集中式的特殊教育班,在學前階段稱為特幼班,另一種則是現在最常見的巡迴輔導班,也就是政府機關會安排巡迴輔導的教師,到各個幼兒園提供部分時間之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以上所提及的一些專有名詞,在往後的文章中,會慢慢帶大家認識。


學前的特教環境中,有這兩種型態的特教模式。

學前的特教環境中,有這兩種型態的特教模式。


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請別忘了要保持一顆愛孩子的心。一個願意接納並擁抱孩子的態度,才是教育真正的關鍵。


  或許大家會好奇,一般學前教育和學前「特殊」教育有什麼區別。由於一般的孩子隨著年齡的成長,基本能力便會透過在日常的學習當中自然而然的發展。或許有快有慢,但大致上來說,孩子們學習的速率差異並不大。然而,特殊生在許多能力的發展上緩慢了許多。學前的特殊教育課程,一般較著重於行為和技能表現。簡單舉例來說,一般5、6歲的孩子已可以自然地使用簡單的語言和大人聊天,但特殊幼童仍需要大量的引導,才能被動式的仿說;又如同幼兒園的孩子應當已可以自行如廁,特殊幼童則需要在學校、在家裡進行系統化的如廁訓練。

  對於這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教育者應該學習運用他們發展的差異和行為表現,制定符合他們學習的方式,使特殊幼兒在學習上能夠更快的達成目標。也因為教學模式需要建立在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所以學前的特殊教育課程多數傾向正式、由導師主導的方式。以自閉症幼童為例:自閉症兒童透過高度組織化的環境,他們的學習效果遠比我們想像的理想許多,因為典型的自閉症兒童有高度的固執性,他們不喜歡熟悉的事物突然改變,否則會造成他們適應環境上的困難。因此在課程安排方面,對於時間的組織跟結構上需要有系統性地讓自閉症孩子習慣,只要他們一旦接受且習慣了,他們的學習也是可以步上正軌的。這樣的教學模式需要由教師主導,並且考驗了教師的專業及耐心。

  以上內容是讓關心教育的父母和夥伴們大致了解學前特教是甚麼。不過理論及方法固然重要,最重要的事情,是別忘了要保持一顆愛孩子的心。一個願意接納並擁抱孩子的態度,才是教育真正的關鍵,教育學家福祿貝爾說過一句話,他說: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盼望看完文章的每一位夥伴,讓我們一同用愛走進特生的世界,用愛傳播愛,用生命感動生命!

avatar-img
大手拉小手的沙龍
14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手拉小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爸爸媽媽在幼兒園的課後或是在寒暑假都會幫家中寶貝報名美術、英文、數學、足球等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才藝班來開拓孩子的能力以及視野。但這些選擇真的是孩子喜歡的嗎?
又到了鳳凰花開的季節,我看到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庭院無憂無慮地奔跑,心中不禁在想:將來你們的模樣?你們即將進到小學,你們將會迎接嶄新的人生旅程,你們要擁抱更寬廣的世界,老師真心為你們高興,並且祝福你們。
在上學跟放學接送的路途中,常常是爸爸媽媽和孩子最溫馨的精心時刻。回想起我的幼兒園時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媽媽牽著我的手,邊走路邊互相背誦唐詩的情節了。這樣的全心全意陪伴著孩子,即使是最簡單的活動,也最能夠進入孩子的心坎裡。通勤時間怕無聊嗎?缺乏跟孩子互動相處的時間嗎?不妨好好利用通勤時間吧~
  很多爸爸媽媽在幼兒園的課後或是在寒暑假都會幫家中寶貝報名美術、英文、數學、足球等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才藝班來開拓孩子的能力以及視野。但這些選擇真的是孩子喜歡的嗎?
又到了鳳凰花開的季節,我看到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庭院無憂無慮地奔跑,心中不禁在想:將來你們的模樣?你們即將進到小學,你們將會迎接嶄新的人生旅程,你們要擁抱更寬廣的世界,老師真心為你們高興,並且祝福你們。
在上學跟放學接送的路途中,常常是爸爸媽媽和孩子最溫馨的精心時刻。回想起我的幼兒園時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媽媽牽著我的手,邊走路邊互相背誦唐詩的情節了。這樣的全心全意陪伴著孩子,即使是最簡單的活動,也最能夠進入孩子的心坎裡。通勤時間怕無聊嗎?缺乏跟孩子互動相處的時間嗎?不妨好好利用通勤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