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一樣?」寫給正在用力愛孩子的我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記得,五月的某天下午和好友固定相聚,朋友聊到現在三歲多的小兒子,對於上幼兒園的恐懼與情緒上的不安。

最近,我也從另一個家長朋友的分享,感受到她對於孩子「特殊」中的憂愁。

上週,與同事老師們聊到在教室中,偶爾有一些難以掌控的孩子,常常使得老師焦慮、憤怒、失望。

其實,這些心情我也都經歷過,在教育現場十幾年來,什麼樣的孩子沒有遇過。在現在我能以一抹微笑,面對課堂中形形色色的學生與狀況,偶爾,還能為大家指點迷津,我真的只能說一句老話,「這真的是孩子們教會我的」。但,我想要跟各位爸爸媽媽、老師們分享的是,在你學會面對與處理孩子問題之前,先「安穩自己」的心吧。

像棵大樹一樣,穩定自己之前,你必須紮穩樹根。在這之前,你必須先有個堅強的心念與信念。在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出現時,這個穩定的根基,是可以幫助你不至於失去方向。

好,這個信念就是「每個人本來就是獨特的」。這句話,是我從事教學、處理孩子問題、甚至面對自己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一個最基礎的信念與根基。你或許會擔心的說,但是我們這個社會,以至於在學校、在班級,都得學習團隊合作、合群、接受規範,這樣的縱容不一樣,怎麼讓人學會群體生活。沒錯,這個想法我認同,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當然也知道什麼是團體關係與社會融入,甚至群體與群體的交流合作,才能造就這世界的運作,這很重要。但,大家別搞錯,我要談的是在最底層的根基「信念」。

我想要先翻轉的一個想法是,本來就沒有「有問題」的「孩子」。這些問題,是我們套上「社會規範與價值觀」、甚至是「期待」濾鏡後的檢視。在每個孩子呱呱墜地的當下,請問,你第一件事情會擔心的是,這孩子調不調皮、有沒有亞斯、會不會過動、有沒有辦法融入社會群體嗎?我想絕對不會,但我可以確信的是,你絕對是用愛的濾鏡,看到的是一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你的孩子,這就是我說的根基信念。

受教育,是啟發、培養一個人成為一個成熟的獨立個體必經的過程。老師重要,爸爸媽媽更是重要。但,如果每一個孩子正在長大的階段,我們只用「應該要有」的樣子,來評量與看待他的成長,我們如何讓這個孩子長成他該有與最茁壯的樣子。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只有在這個信念下,身為父母、老師的我們,才能夠多一些包容、耐心與關懷。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只有在這個信念下,我們才能站穩自己的腳步、不焦急的用另一個視野看待,然後給予每一個正在成長的寶貝,最穩定的陪伴。

最後,跟大家分享從天下雜誌一篇「跟特殊兒父母學四招」摘錄的重點,想與各位爸爸媽媽和教育夥伴們分享。

  1. 教會孩子自己能做什麼,比我能幫孩子做什麼來得重要。
  2. 接受孩子跟你想的不一樣。
  3. 慢教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留空間讓孩子犯錯。
  4. 別管外人,你的想法最重要。

「爸媽很容易會卡在孩子發展的過程中,忘記去看見、感謝孩子已經學會的所有事情。」

「原來讓我尷尬的,不是他人的眼光,不是兒子的亞斯伯格,而是我的想法,是我覺得他很怪,只關注他做錯什麼。」

其實,我認為這世界上沒有「特殊兒」,又或許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特殊兒,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且可愛的。而在這個獨特的信念根基下,我們如何以每個孩子該有的學習與成長節奏,幫助他們長成自己,就是教育者與父母的學習了。

好,用說的很簡單,哈哈。即便是自己,遇到真實的問題與狀況,我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證自己能做到什麼。但是,只有我們先找到支持自己的力量,我們才能在各個狀況發生時跟著成長、茁壯,不是嗎?

真心佩服也感謝每一個用力愛孩子的你們,除了看到孩子們的獨特之外,大家也都別忘了,「其實,我不是老師、你也不是爸媽,我們都是獨特的『自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gelaliu的沙龍
47會員
55內容數
我們是一, 我們都是獨特且美麗的一, 我們也集合成為一。 分享我的教育想法,一起感受世界的美好。
Angelali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6
2025 的回歸,來自於辯論課、競賽與生命的思索。 幾個學期下來的辯論課,孩子們總是認真以對,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他們的確在這樣的激盪與思辯下,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明顯可見,但老師我憂的確也是每場辯論賽的勝敗,似乎成為孩子們的一個「執念」,輸或贏成為每個人與團隊間一個隱形的障礙,突然某天孩子
Thumbnail
2025/03/06
2025 的回歸,來自於辯論課、競賽與生命的思索。 幾個學期下來的辯論課,孩子們總是認真以對,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他們的確在這樣的激盪與思辯下,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明顯可見,但老師我憂的確也是每場辯論賽的勝敗,似乎成為孩子們的一個「執念」,輸或贏成為每個人與團隊間一個隱形的障礙,突然某天孩子
Thumbnail
2023/12/11
有點想談談最近的「古文之辯」下自己的經驗。 七年級生的我,在高中時,除了課本中原訂的古文,我想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學校一定再有一本厚厚的《古文觀止》讓我們「自學、自讀」,陪伴著整個高中國文生涯。
Thumbnail
2023/12/11
有點想談談最近的「古文之辯」下自己的經驗。 七年級生的我,在高中時,除了課本中原訂的古文,我想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學校一定再有一本厚厚的《古文觀止》讓我們「自學、自讀」,陪伴著整個高中國文生涯。
Thumbnail
2023/12/11
最近孩子們總是會猝不及防的帶我走向他們的內心。 今天,國中男孩因為一個上週請假的補課誤會,提早來到教室,我驚訝的寒喧幾句,關於上週的段考。男孩說:「我考得爛透了!」 我知道他的口氣,不是謙虛,更多的是懊悔與擔憂,因為我認識的他是個極為認真、負責的孩子。
Thumbnail
2023/12/11
最近孩子們總是會猝不及防的帶我走向他們的內心。 今天,國中男孩因為一個上週請假的補課誤會,提早來到教室,我驚訝的寒喧幾句,關於上週的段考。男孩說:「我考得爛透了!」 我知道他的口氣,不是謙虛,更多的是懊悔與擔憂,因為我認識的他是個極為認真、負責的孩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每個孩子都應該受到尊重和包容,特教生需要特殊的支持和理解。父母應該教導孩子去欣賞每個人的獨特之處,社會需要正確地報導特教生的相關內容,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也需制定和推行包容政策。
Thumbnail
每個孩子都應該受到尊重和包容,特教生需要特殊的支持和理解。父母應該教導孩子去欣賞每個人的獨特之處,社會需要正確地報導特教生的相關內容,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也需制定和推行包容政策。
Thumbnail
親愛的父母們,今天是爸比主筆,我是老臣,目前是育有倆寶的斜槓奶爸!很開心與你分享這篇內容: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為什麼呢? 孩子,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他們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就像一顆閃耀的星星,綻放著屬於自己的光芒。今天,我們將分享孩子的個性養成,並為每位孩子的獨特性格給予
Thumbnail
親愛的父母們,今天是爸比主筆,我是老臣,目前是育有倆寶的斜槓奶爸!很開心與你分享這篇內容: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為什麼呢? 孩子,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他們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就像一顆閃耀的星星,綻放著屬於自己的光芒。今天,我們將分享孩子的個性養成,並為每位孩子的獨特性格給予
Thumbnail
育兒之路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在這個旅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建議:不要貼上標籤給您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避免將他們限制在標籤中,而是用愛和理解來回應他們的需求,鼓勵他們發揮潛力,建立自信心。這將有助於您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茁壯成長,充分發展他們的優點,並培養自我價值感。
Thumbnail
育兒之路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在這個旅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建議:不要貼上標籤給您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避免將他們限制在標籤中,而是用愛和理解來回應他們的需求,鼓勵他們發揮潛力,建立自信心。這將有助於您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茁壯成長,充分發展他們的優點,並培養自我價值感。
Thumbnail
兒子與女兒已經脫離了幼稚園階段,離開了我的專業範疇。對於他們的小學生新身份,無論在身心理的轉變,我都是一位邊學邊做的母親。
Thumbnail
兒子與女兒已經脫離了幼稚園階段,離開了我的專業範疇。對於他們的小學生新身份,無論在身心理的轉變,我都是一位邊學邊做的母親。
Thumbnail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碰到教科書裡沒教過的問題時,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個反應呢?』 1. 等待指示。 2. 因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變得情緒化。 3. 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解決。 聽同事說, 導師班上的班長,家長竟要求不要孩子繼續當了! 說甚麼考試成績太爛,先把功課顧好再說! 我拍拍她說:「我也遇過!我也遇過呀! 現
Thumbnail
『碰到教科書裡沒教過的問題時,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個反應呢?』 1. 等待指示。 2. 因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變得情緒化。 3. 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解決。 聽同事說, 導師班上的班長,家長竟要求不要孩子繼續當了! 說甚麼考試成績太爛,先把功課顧好再說! 我拍拍她說:「我也遇過!我也遇過呀! 現
Thumbnail
How to Raise Successful People 內容部分引用自書籍 艾絲特‧沃西基是位在高中教書三十多年的老師,同時也運用自己的教養方式,成功教出三位能獨立思考、富有同理心、也各自開創不同成就的女兒。他提出的「TRICK」教育方式,目標培育出負責任的人。 身為媽媽的我,也期望自己能教孩
Thumbnail
How to Raise Successful People 內容部分引用自書籍 艾絲特‧沃西基是位在高中教書三十多年的老師,同時也運用自己的教養方式,成功教出三位能獨立思考、富有同理心、也各自開創不同成就的女兒。他提出的「TRICK」教育方式,目標培育出負責任的人。 身為媽媽的我,也期望自己能教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