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孩子的告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媽咪,我在學校被同學欺負。」,「老師,XX同學偷我的東西」,「老師誤會我,明明是XX同學做的」,同為高中老師和三個孩子的媽媽這樣的投訴我聽了不下上百次,我不敢說我處理方式百分之百正確,但至少事情都能完美落幕。

當我的角色是媽媽時,我會讓孩子先暢所欲言,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順利的話就可釣出他/她也有做錯事的地方,若完成步驟一孩子還是一昧地責怪他人,我會根據其中我初步聽到的疑點提出我的問題,再從問題中暗示一個巴掌打不響,當然會不著痕跡地引導,最好是讓他/她心甘情願地說出「我好像也有錯」,如果步驟二也行不通,接下來就要演練in someone’s shoes,站在他人立場想想看,為什麼他/她會這麼做,是不是太孤單、太寂寞,或是沒有玩伴?為了博取注意力而出此下策?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我們能幫上什麼忙?我們至少不要再落井下石,對吧?大部份情況走到這一步就可以看到The End出現了,我從來不會不請自來地出現在學校,老師打電話給我,要我學校日之外的額外時間去學校,通常是有好事發生,比如說要授獎之類的,一聽到孩子被欺負就衝到學校的刺蝟媽媽,不是我的style,孩子也知道我不可能暴衝去學校,有時抱怨之前還會說:「你讓我講講,倒完垃圾就好,我只是很生氣,想發洩一下,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印象中三個孩子成長過程,只發生過一之雙胞胎在安親班被一個惡霸小男孩欺負,以上三步驟均不管用,我沒讓小朋友知道情形下,向班主任反映霸凌情事卻得到:「對方也有繳費,園方無權剥奪受教權。」,好喔!既然山移不開,那麼我們改道總可以吧!二話不說隔天馬上換安親班,這是唯一的一次,我當了介入孩子告狀的第三者。

若我的角色變成老師時,第一時間聽到任何告狀的關鍵字時,我會制止告狀行為,先找來兩造雙方,來個各說各話時間,目的是不要第一時間被先告狀的一方洗腦,而形成先入為主的假象,而且透過兩方並陳的步驟,做錯的一方很快會產生自知之明而低頭認錯,除非是兩方都有犯錯的地方,也可藉此檢視自己的行為的缺失之處,當然最差情況是雙方講完仍針鋒相對,誰也不讓誰,這時就接著要雙方共推公正第三方三個人,讓三人說明旁觀之看法及真相,一人稍嫌主觀,三人內容截長補短,通常真象就會水落石出了,然後我會回頭要二個當事人再重述一次事情發生的過程,看看他/她有沒有真的看清楚事情經過,但也不是每個糾紛都會在此落幕,逼不得已的狀況下,我會徵求二造同意,就現場五人秘密投票,不是非黑即白的切割,而是明白寫著以十分為限,二人的錯誤各佔幾分,然後加總五人分數決定誰該負比較多的責任,通常會到這個步驟,學生都已累到想逃離現場了,我就順理成章要二人握手言合,明天交張承諾書給我,也會感謝三個陪審團的付出,第二天一定會送上小禮物以咨鼓勵,這就是我的告狀處理的SOP,到目前為止還從來沒有出現家長因此暴衝到學校的情況。

少子化威脅下的當今普遍存在著:誰敢欺負我家寶貝,我就跟誰拼命的現況,但別人家的小孩何嘗不是別人家的寶貝?加上現在的家長外務繁忙,根本沒空聽完事情的全貎就氣壞了,一生氣就理智斷線,然後火速跑到學校大發雷霆,若雙方的家長剛好碰上面就更不得了,彷彿吵嬴就是唯一目的,真象一點都不重要,最糟糕的是小孩都已和好了,大人還在吵,入戲之深無法自拔。

我的一些晚輩最近不約而同地面臨了類似的糾紛,甚至進展到開評議委員會的地步,不過他們都是被誤會的一方,委員會經過漫長調查,後來也都還他們清白,但家長們都很無奈,為什麼官方立場好像都站在投訴方那邊,那被投訴人的人權呢?又基於保密原則,評議委員會風風火火地開,弄得眾人皆知,但評議結果判決要投訴方要認錯道歉,卻是得私下而隱晦,這對受委屈的被投訴者而言,不啻為一種傷害,更遇過投訴方沒臉留下而轉學,同學們反而覺得是無辜的孩子害的,這樣的處理方式真的很不合理,但除此也別無他法,只能說事情能水落石出,還孩子一個公道就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孩子的心情只能靠家長自行療偒了。

學校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縮影,我想建議刺蝟爸媽們,適度地放手也放心,不要動不動就替小孩出頭、爭輸贏,人際關係是個大學問,是一輩子要持續選修的學分,他/她現在遇到而且還學到,那是多麼珍貴而難得的收獲,但你的越俎代庖會讓他/她永遠長不大,學齡時期他/她是你的寶貝,但成年後變媽寶也是你慣來的,到時候就悔不當初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起分享電影戲劇、小說創作與生活大小事的絮語
52會員
989內容數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2025/04/19
多年前曾擔任澳洲遊學團帶隊老師,寄宿家庭的奶奶Lorraine週末都會自己烤巧克力餅乾,濃郁的餅乾甜香充斥在廚房及餐廳的每個角落,那是一種幸福的味道,是市售商品比不了的家的味道。 前陣子我在美式賣場找到了一個商品:巧克力豆餅乾麵糰,只要用烤箱烤過就可以吃了,我忍不住拿了一盒放進購物車。 第一次試
Thumbnail
2025/04/19
多年前曾擔任澳洲遊學團帶隊老師,寄宿家庭的奶奶Lorraine週末都會自己烤巧克力餅乾,濃郁的餅乾甜香充斥在廚房及餐廳的每個角落,那是一種幸福的味道,是市售商品比不了的家的味道。 前陣子我在美式賣場找到了一個商品:巧克力豆餅乾麵糰,只要用烤箱烤過就可以吃了,我忍不住拿了一盒放進購物車。 第一次試
Thumbnail
2025/04/10
原產於南美洲,17世紀先傳入歐洲,再經東南亞傳入中國,這類境外傳入的事物都習慣加上「番」字,不過對岸都叫它西紅杮。 番茄可細分為一萬種以上的品種,顏色除了紅色之外,也有黃、黑、紫、綠等顏色。 番茄到底是蔬菜?還是水果? 美國最高法院則在尼克斯訴赫登案中,將番茄歸類為蔬菜,原因是番茄常入
Thumbnail
2025/04/10
原產於南美洲,17世紀先傳入歐洲,再經東南亞傳入中國,這類境外傳入的事物都習慣加上「番」字,不過對岸都叫它西紅杮。 番茄可細分為一萬種以上的品種,顏色除了紅色之外,也有黃、黑、紫、綠等顏色。 番茄到底是蔬菜?還是水果? 美國最高法院則在尼克斯訴赫登案中,將番茄歸類為蔬菜,原因是番茄常入
Thumbnail
2025/04/06
分享一下我參加大甲鎮瀾宮繞境的時數及步數,從4/4的22:45出發,走到4/5清晨3:30,約4個小時45分鐘,走了28,271步。 因為是臨時起意,我只穿了厚機能襪和休閒運動鞋,穿著薄長袖,帶了防風防水連帽外套,但天氣不冷不熱,外套全程都綁在腰上。 可能睡前有抬腳,也墊高雙腳,所以完全沒有腳痠
Thumbnail
2025/04/06
分享一下我參加大甲鎮瀾宮繞境的時數及步數,從4/4的22:45出發,走到4/5清晨3:30,約4個小時45分鐘,走了28,271步。 因為是臨時起意,我只穿了厚機能襪和休閒運動鞋,穿著薄長袖,帶了防風防水連帽外套,但天氣不冷不熱,外套全程都綁在腰上。 可能睡前有抬腳,也墊高雙腳,所以完全沒有腳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近日班級家長群裡幾個媽媽,在群裡抱怨代課A老師常不知小孩鬧事打架的前因後果,不若以往一二年級班導師來得嚴厲等等。 讓我上心的是,一個平常很熟悉週末假日常往來的G媽媽,在開學初要找她一起與校長主任開會時,她說寧願躲在幕後坐享其成就好,不想惹事表達不參加開會,因為當時她小孩還沒被打爆過。 昨日,G媽
Thumbnail
近日班級家長群裡幾個媽媽,在群裡抱怨代課A老師常不知小孩鬧事打架的前因後果,不若以往一二年級班導師來得嚴厲等等。 讓我上心的是,一個平常很熟悉週末假日常往來的G媽媽,在開學初要找她一起與校長主任開會時,她說寧願躲在幕後坐享其成就好,不想惹事表達不參加開會,因為當時她小孩還沒被打爆過。 昨日,G媽
Thumbnail
某友說:「我不想惹麻煩,所以假裝不知道......」 某友是老師,前同事。 她班上孩子有不恰當行為,這行為基本上就是觀念錯誤引起,需要洗掉重新建立、「砍掉重練」,這過程很艱難,但是導師有一年、兩年的時間,可以好好的「磨」。 但是這孩子的家長「不好惹」,了解一下「不好惹」是啥? 就是「我的孩子不會有錯
Thumbnail
某友說:「我不想惹麻煩,所以假裝不知道......」 某友是老師,前同事。 她班上孩子有不恰當行為,這行為基本上就是觀念錯誤引起,需要洗掉重新建立、「砍掉重練」,這過程很艱難,但是導師有一年、兩年的時間,可以好好的「磨」。 但是這孩子的家長「不好惹」,了解一下「不好惹」是啥? 就是「我的孩子不會有錯
Thumbnail
班上有一位女同學跟我說:「老師,我覺得我被霸凌了。」
Thumbnail
班上有一位女同學跟我說:「老師,我覺得我被霸凌了。」
Thumbnail
修正孩子的打人行為方法不難,難的是,在每次事件的衝擊下,不管是接到老師打給我的電話,說他在學校又打人了。還是我在家中一次次看著弟弟被兇,錯愕且無辜的表情,我都要先記得回到自己安靜的中心、連結自己,不被我的自我懷疑打敗,相信用愛出發跟他溝通的教養方式,效果也許很慢,但這樣的關係品質才是我想要的。
Thumbnail
修正孩子的打人行為方法不難,難的是,在每次事件的衝擊下,不管是接到老師打給我的電話,說他在學校又打人了。還是我在家中一次次看著弟弟被兇,錯愕且無辜的表情,我都要先記得回到自己安靜的中心、連結自己,不被我的自我懷疑打敗,相信用愛出發跟他溝通的教養方式,效果也許很慢,但這樣的關係品質才是我想要的。
Thumbnail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Thumbnail
那天和個案輔導老師在洗手間碰見,我們寒暄短聊了一下。 輔導老師說: 有許多個案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家庭,家長不願意覺察調整,常常只能無奈囉! 輔導人員的角色,就只能調整到陪伴孩子(陪聊天),平安地渡過這三年啦! 我說: 你們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接受這麼多負面的情緒,不是只有學生耶!還要處理家長……
Thumbnail
孩子以前的幼稚園辦活動,邀請畢業校友回娘家當活動志工。 兩個已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然變了樣,不再是當年流著鼻涕的小小孩,老師們紛紛驚呼要被小孩追老了。 有位老師對我說,「媽媽~我對你最深的印象,就是那次在辦公室看妳板著臉說話,我第一次看到妳這麼嚴肅耶!」 我笑了。我也記得那一次,因為我一向都跟老師們
Thumbnail
孩子以前的幼稚園辦活動,邀請畢業校友回娘家當活動志工。 兩個已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然變了樣,不再是當年流著鼻涕的小小孩,老師們紛紛驚呼要被小孩追老了。 有位老師對我說,「媽媽~我對你最深的印象,就是那次在辦公室看妳板著臉說話,我第一次看到妳這麼嚴肅耶!」 我笑了。我也記得那一次,因為我一向都跟老師們
Thumbnail
曾經有個孩子問我說,如果我被同學欺負了我該怎麼辦呢? 如果這個問題是去問學校老師,我想得到的回答不外乎如下 同學打你那你要告訴老師啊~因為他打你他就錯了,但如果你打回去的話你也是錯的,所以不可以打回去,一定要告訴老師喔 ! 知道嗎? 於是,我告訴了那位同學 如果有人打你,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
Thumbnail
曾經有個孩子問我說,如果我被同學欺負了我該怎麼辦呢? 如果這個問題是去問學校老師,我想得到的回答不外乎如下 同學打你那你要告訴老師啊~因為他打你他就錯了,但如果你打回去的話你也是錯的,所以不可以打回去,一定要告訴老師喔 ! 知道嗎? 於是,我告訴了那位同學 如果有人打你,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
Thumbnail
但是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寶貝孩子,在學校承受著不公平的待遇,又該怎麼說服自己坐視不管?如果只是肉體上的痛苦,還能勉強安慰他「撐過去就好了」,身體上的傷,畢竟容易復原。困難的是,要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告訴他傷害別人是不對的──當那個傷害他的老師被所有人保護著的時候?
Thumbnail
但是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寶貝孩子,在學校承受著不公平的待遇,又該怎麼說服自己坐視不管?如果只是肉體上的痛苦,還能勉強安慰他「撐過去就好了」,身體上的傷,畢竟容易復原。困難的是,要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告訴他傷害別人是不對的──當那個傷害他的老師被所有人保護著的時候?
Thumbnail
教養的過程,就像任務闖關一樣,一關一關的破解,解題成功,能讓你慢慢看到孩子情緒處理,和人際關係上的進步;但更多時候是卡關了,你摸不清這關的大魔王是誰?在哪?搞不懂適用什麼武器?或是根本沒發現自己已體力耗盡,需要先補補血。常常動彈不得,必須退回上一關,重新出發...
Thumbnail
教養的過程,就像任務闖關一樣,一關一關的破解,解題成功,能讓你慢慢看到孩子情緒處理,和人際關係上的進步;但更多時候是卡關了,你摸不清這關的大魔王是誰?在哪?搞不懂適用什麼武器?或是根本沒發現自己已體力耗盡,需要先補補血。常常動彈不得,必須退回上一關,重新出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