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ten」這字我知道,但「oft」是什麼鬼?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英文作者投稿過來,
審稿時看到一段話出現沒看過的一個字: "oft"
老實說,你得夠老成才會看過這個字。
這段話是這樣寫的:

"If only we knew then what we know now!" This plaintiff and often despairing cry must have been one of mankind's most oft heard utterances. The language is universal - "where did it all go wrong?"
「當初如果早點知道就好了!(千金難買早知道)」。法庭上的原告這般絕望的吶喊
,肯定是我們最常從人的嘴裡聽到的話,「到底哪裡出錯了?」這句話在全
球都有人在用。」

If only=如果就好了; plaintiff=原告; despair=絕望; cry= 喊、大叫;
mankind=人類; utterance=話語; language=語言; universal=通用的;
go wrong=出錯

劍橋字典解釋oft其實就是 often(時常、經常)的同義詞。
就只是少了尾巴的"en"兩個字母。
你會想老外這樣搞是哪招啊,不自找麻煩嗎,
我想大概是為了耍文青、搞詩意吧。

Italki外文討論區的老外網友解釋;
"oft“這個字在一般口語中用不到,
因為它很「詩詞風」,很「古人」在用的詞,而且通常會搭配動詞一起使用。
例如前述例句中作者寫"oft heard",其實就是“often-heard (常聽到)的意思。
而且這名作者也做阿公了,
他的每篇投稿都像N百年前的讀者文摘一樣「詩情畫意、咬文嚼字」。
沒有文青腦還真會看不懂他的梗 歐買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外語自學大丈夫!語感王私藏祕笈
29.4K會員
1.1K內容數
想成為英文通、日文通, 或想兩者雙修? 每週各一次英文和日文學習帖, 跟我一起從電影戲劇、電玩和老外互動中學到實用外文。 最推薦給英文系、日文系、翻譯系、觀光旅遊系、傳媒系背景的大大, 想自學的上班族、家庭主夫婦、各種鄉民都歡迎, 踏進我的沙龍,開啟提升外語技能的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うれしい」「悲しい」「楽しい」「難しい」「優しい」・・・。 表達情感時「い形容詞」絕對必須使用的。 但由於詞尾變化與其他詞不同,因此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掌握。 因此,有很多台灣人日語說得很好,但只有 "い形容詞 "聽起來很奇怪。  
Thumbnail
「うれしい」「悲しい」「楽しい」「難しい」「優しい」・・・。 表達情感時「い形容詞」絕對必須使用的。 但由於詞尾變化與其他詞不同,因此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掌握。 因此,有很多台灣人日語說得很好,但只有 "い形容詞 "聽起來很奇怪。  
Thumbnail
我們日常常用的感嘆詞有:啊、哦、嗯😲 英文也有一些常用的感嘆詞哦🤨 想要翻白眼的時候用哪個?🙄 來學一下就知道了😂
Thumbnail
我們日常常用的感嘆詞有:啊、哦、嗯😲 英文也有一些常用的感嘆詞哦🤨 想要翻白眼的時候用哪個?🙄 來學一下就知道了😂
Thumbnail
  最近常追撞連環車禍的單字:感覺會永遠說不好的「敬う(うやまう)」,常常跟「謝る(あやまる)」與「羨ましい(うらやましい)」混作一團。
Thumbnail
  最近常追撞連環車禍的單字:感覺會永遠說不好的「敬う(うやまう)」,常常跟「謝る(あやまる)」與「羨ましい(うらやましい)」混作一團。
Thumbnail
幾年前的撰文,我是認為講者沒有同理心。長大的人能夠對生活事務有所選擇,包括要不要接受被灌輸的理念,在學生離席也無鬧場干擾的情形下,談上素質只有過之無不及。
Thumbnail
幾年前的撰文,我是認為講者沒有同理心。長大的人能夠對生活事務有所選擇,包括要不要接受被灌輸的理念,在學生離席也無鬧場干擾的情形下,談上素質只有過之無不及。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很快將邁入一周年。我想我是第一個在這裡大規模撰寫英文/日文雙語教學的作者,現在在這個專題累積318篇,29萬字。大家好,我是雙語雜誌編輯。我的教學系列文章有以下其他網誌比較看不到的特色: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很快將邁入一周年。我想我是第一個在這裡大規模撰寫英文/日文雙語教學的作者,現在在這個專題累積318篇,29萬字。大家好,我是雙語雜誌編輯。我的教學系列文章有以下其他網誌比較看不到的特色:
Thumbnail
一直覺得世俗對於言語的價值都帶著馬虎的態度去應對,因此造成了很多受害者的陰影和不堪的後果出現。多數人普遍犯的錯就是覺得自己隨便的一句話,別人是不會放在心上的,所以才毫無避諱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雖然知道不是所有人面對言語攻擊都會正面反擊,但還是希望能藉由一點力量來鼓勵你適量地反擊!
Thumbnail
一直覺得世俗對於言語的價值都帶著馬虎的態度去應對,因此造成了很多受害者的陰影和不堪的後果出現。多數人普遍犯的錯就是覺得自己隨便的一句話,別人是不會放在心上的,所以才毫無避諱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雖然知道不是所有人面對言語攻擊都會正面反擊,但還是希望能藉由一點力量來鼓勵你適量地反擊!
Thumbnail
冤愆 有人在《潮汕語辭典與論壇》臉書社團鋪文問卷,「俗語:「 (X) 囝 (X) 彎慳,無囝閑過仙」 ("孩子越多,負擔越大"),你聽過這句嗎? 請問你聽過的 "X" 是以下的哪一个用字? a. "X" = 多 (do1) b. "X" = 濟 (zoi7) c. "X" = 加 (gê1) 結果
Thumbnail
冤愆 有人在《潮汕語辭典與論壇》臉書社團鋪文問卷,「俗語:「 (X) 囝 (X) 彎慳,無囝閑過仙」 ("孩子越多,負擔越大"),你聽過這句嗎? 請問你聽過的 "X" 是以下的哪一个用字? a. "X" = 多 (do1) b. "X" = 濟 (zoi7) c. "X" = 加 (gê1) 結果
Thumbnail
前陣子,我目睹好幾次爭執的發生,從開始到結束,儘管內容都相差許多,但過程都驚人的相似,想想不管在網路、在媒體、在現實生活、在國際社會,彼此一言不合就互相開嗆的狀況也是常見,究竟是人都愛好衝突,還是背後另有隱情......? 有很多方向可以切入,這篇就來談談"誤會"。
Thumbnail
前陣子,我目睹好幾次爭執的發生,從開始到結束,儘管內容都相差許多,但過程都驚人的相似,想想不管在網路、在媒體、在現實生活、在國際社會,彼此一言不合就互相開嗆的狀況也是常見,究竟是人都愛好衝突,還是背後另有隱情......? 有很多方向可以切入,這篇就來談談"誤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