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什麼?「全員出線」的英文怎麼被講成「全員出櫃」?

我看到一篇從中文翻譯成英文的報導。這是某一家協會的新聞稿,是講協會的理監事成員在某個場合全員出線。但英文的標題讓我跳了起來:
The Directors (理事) and Supervisors (監事) of the Association (協會) Have All Come out
協會的理監事成員都“come out”了
如果你看到最後兩個單字還沒有敏感度的話,那就要小心是不是被中式英文荼毒了。

Come out = 出來? 出櫃?

先講明本文無性向歧視之意,而是尊重同性與異性戀者都有決定何時表明自己性向的權力,無須突然被強迫公告給大眾。
come out是個比較敏感的詞,它也有出櫃(come out of the closet)的意思。我們先看看娛樂新聞標題是怎麼描述名人出櫃的。
5 Celebs Who Have Come out in 2020 (2020年出櫃的5大名人)
Six Former NFL Players Have Come Out Publicly (6位前國家美式足球聯盟選手公開出櫃)
11 Celebs Who Have Come Out as Pansexual (11位公開承認自己是泛性戀的名人)
讀到這,你應該會了解為何我會跳起來。協會的標題若要是真的,可真是個破天荒的大消息。
The directors and supervisors of the association have all come out.
協會理監事全員出櫃。
我們再來看比較其他不會被解讀為出櫃的句子。
Best and worst Netflix originals that came out this year. (今年Netflix網飛上架的最佳與最爛原創作品)
All the pictures have come out very well. (所有照片拍出來的效果都很好)
The fraudsters have come out to play again. (詐騙集團又重出江湖)
Inventions that have come ou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因肺炎疫情而誕生的發明)
看出差異了嗎?如果你是講某個come out然後就句點結束了,例如“He just came out.”,難保別人可能誤以為那個人出櫃了。但若是講某個事物come out,由於無生命的物體本來就不需要出櫃,所以大家自然都會理解成那個事物出來了、出現了。

怎麼避免「出現」和「出櫃」之間的灰色地帶?

如果你真的想表達某個人出來了、出現了,就得交代清楚他出來的前後脈絡。例如“He just came out of his own miserable (悲慘的) past.”,意思是他剛走出自己悲慘的過去,這句絕不會被誤以為是在出櫃。之所以要交代清楚,是為了避免come out這個詞的灰色空間,不要讓人有不必要的聯想空間。
下標題要用對文字,使用正確則效果一鳴驚人,使用錯了,讀者的Oh my god表情也會很驚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想說道地英文或日文嗎?關鍵是你的「語感力」。很少人能詳盡解釋單字與句子背後的語感,那種老外特有的「神邏輯」。沒那套邏輯,就會講出自以為懂但老外一頭霧水的外文,增加溝通障礙。我是外文新聞工作者,用淺顯文字,把外國人說話邏輯講給你懂,邀你一起雕琢語感力。外語不求人,手把手教你自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