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讀後心得 I:斜槓人生與一人公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還好,在35歲就有幸閱讀到此書

作者Charles Handy是著名的英國思想大師,創辦了英國第一所管理學院:倫敦商學院,在組織及未來工作型態等領域引領管理學界的先驅,也真正落實自己著作《大象與跳蚤》及《第二曲線》中的理念,放棄了穩定優渥的職業生涯,成為一位自由作家、演說家、顧問等多職,過上所謂組合式工作者的典範。該書在作者86歲時出版,一共有21封信,作為留給孫兒的人生經驗指引。書中沒有特別燒腦的理論,用字遣詞也不難,就好像一位長輩在回憶他的過往,跟晚輩提醒一些事情的感覺。筆者僅花了兩個晚上就閱讀完這200多頁內容,讀完後的第一句話就是"還好,在35歲就能閱讀到此書",解答了自己內心難解的疑惑,也警醒自己該注意的地方。後續筆者可能用2-3篇的閱讀筆記,來反芻自己的感受。

告訴我,你打算拿這瘋狂又寶貴的人生怎麼辦?

作者引用了美國詩人Mary Oliver的詩詞,對讀者提出了大哉問,並期待藉由自己人生的反省,有機會幫助讀者回答這個問題。
筆者出身於台灣農村,雖然家裡經濟條件不差,自有印象以來,父母總是為了生活及我們的教育奔波忙碌,也沒有跟我們聊過人生應該怎麼過?試想筆者的(外)祖父母也沒教過我的父母親吧,但後來發現一路走來我們總是在複製父母親的行為模式,尤其是在有了小孩之後,年僅一歲的孩子,居然就可以鏡像的反饋自己的情緒及行為,讓筆者很是震撼。如同Handy第七封信所言:"人生最重要的三個角色:政治家、管理者及父母,都不需要認證,也缺乏正式訓練。其中父母的角色最重要,我們有辦法擺脫惡劣的政客、彆腳的主管,卻無法脫離糟糕的父母"
筆者在第二個小孩到來後,多了許多時間與內人及兩位小孩互動,其中發現自己或多或少正複製一些過往父母不見得正確的行為模式,想想如果要改變自己,透過自我察覺、閱讀學習及做出改變,或許是一種好的方式。又如Handy在第二封信裡所言"人生問題的解答都在書裡",透過閱讀史書、偉大的文學作品及偉人傳記,就可以解答人生的許多疑慮,因為大部分的問題及處境,過去的人都曾經面對過。我們或許沒有辦法像偉人般活的如此"偉大",但試著提升自己的情緒、行為,及態度,隨時反問自己:"這樣做是否對子女是一個好的榜樣?"或許很多問題也就沒這麼難了。

工作的解答?斜槓人生!

每天一早睜開眼睛,我們所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如前可口可樂CEO Brian Dyson曾提到的人生的五顆球:家庭、健康、工作、朋友及靈魂,雖然工作是這五顆球中唯一掉下去不會破的球,然Handy點出如果想要尋找人生的意義,就必須要有一份保持不變的支薪工作,而如何系統性安排組合,才是解答"工作"這課題正確的方向。在世界快速變化,帶來工作型態的轉變,除了自己快速跟上變化外,組織也會越來越像酢醬草組織,由此三片葉子組成:核心員工、外包人員、專業人士/顧問,第二、第三片葉子這種契約型態的工作,將會越來越多,期待鐵飯碗的年代已不復往。(韓第在1989年出版的《The Age of Unreason》(繁中譯:《非理性的年代》)提出此概念,而日本於1986年實施《勞動派遣法》係為亞洲最完整體系的國家,也是派遣員工最盛行社會之一。)
人類的進步帶來了這樣趨勢,或是一種危機?或是一種機會?Handy提出用"工作組合"及"組合式人生"來解答這個問題,用「三階段式工作組合」將金錢、樂趣及自我實現融合成一個組合,去嘗試有些工作是為了付帳單而做,有些工作即便沒有收入或收入很少,為了理想或興趣而做,也是非常值得的,享受工作的樂趣遠比享受賺錢的樂趣重要,別為金錢奮戰來傷害自己的靈魂。這個概念在2001年出版的《The Elephant and the Flea》(中譯:《大象與跳蚤》)闡述,竟與目前流行的斜槓人生一詞的概念卻不謀而合!
試想21世紀出生的人們,他們要面對已非全球化的競爭,而是與機器人AI間的競爭,原本穩定機械化的工作,很有可能在一夕間消失不見,而機器人無法取代的卻是人性與創造力,利用科技幫助可以加速實現工作組合/斜槓青年的概念,如當今火紅的各種網路影音平台(Youtube, IG, 抖音等),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從兼職開始,後面做出特色後,變成全職內容生產者。筆者喜愛追蹤的許多專業頻道經營者還兼寫書出版、演講等工作,就是一種很好的工作組合典範。
有些讀者或許讀到此,會想丟出辭呈,離開那個令人煩厭的職場,來實現自己的興趣吧?筆者勸你先等等,Handy跟《一人公司》皆提到要變成真正自由的工作者,重點在於你的能力是不是具有市場性。身處於具有一定制度跟系統的中大型以上的公司,或許不太有人性,但卻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所,讓你有機會進修專業能力,甚至養成領導力。筆者相信在職業生涯初期,有機會找到具一定規模與制度,又肯給年輕人磨練機會的公司,會是你一輩子的資產。另外,《一人公司》更殘酷的點出:真正的熱情是用心投入工作一段時間後才會發現的,而不是膚淺的興趣。Handy年近半百才真正退出職場變成自由的跳蚤型工作者,此時他已相對財務無虞,如果是年輕人,不妨採取組合式工作,利用下班後零碎的時間,來發展第二個業餘的工作吧!

你與組織的關係:一人公司或許是一種好的方案?

Handy對於組織與社會學著墨甚深,與《反脆弱》一書的作者Nassim皆認為傳統大型的企業組織是一種違反人性的存在。如同筆者在《反脆弱》讀後心得 分享一般,組織越大,員工越像機器人,越依賴監控機制,如果沒有不定期的變革將越發脆弱。或猶如《一人公司》所言,除了建立小而美的組織外,大型公司內讓員工變成一人公司,也是一種極好的方法!如Google讓員工有20%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專案,如果成功了,也一樣有利潤分成機制回饋給員工,或是許多美國科技公司已採用ROWE(只看結果的工作環境),沒有打卡,沒有時間表,沒有辦公室,只要完成工作,你要週間下午三點去遛狗,早上陪伴小孩看書都沒問題!這種工作型態改變,將大量解放人類的創造力及生產力,傳統的"管理",將漸漸式微。
Handy更強調,別把自己當成"人力資源",當你變成公司的一種資源,換言之,你將跟公司財務報表上的生財工具、設備等無異,你不過是一個機器。當有機會成為經理人時,也必須特別注意管理與領導的差異,管理的對象為事及物,而領導則是一種對人的啟發,是一種對等的關係,而非從屬。很多人以為有MBA學位,就一定很會當經理人,事實上不然,MBA的教育是學習金字塔原理,學習如何學習的基礎,它並不會給你完整的"說明手冊",教你一步一步如何當好經理人。如同Handy在第12封信提及,殼牌公司如此訓練未來領導人:把年輕人還不會游泳時,就把他們丟到水裡,他們不會對組織造成多大傷害,卻可能帶來改變,且從中學習到很多。
這讓筆者想起28歲時,自告奮勇地選擇了越南建廠的專案工作,擔任區域的財務長,所負責的是數千萬美金的投資。起初的三個月,越南語不懂、會計不熟(筆者非為會計專業出身)、團隊成員僅有四位且年紀偏大等壓力,幾乎讓我沒辦法好好睡覺,靠著密集的技能學習、放開心胸去接納越南文化及每兩個月一次返台與老闆述職對話的學習,讓筆者順利的完成階段任務,也讓自己成長頗多。在往後的日子,當部門的同事在抱怨工作量或新工作難度時,即便筆者的百寶箱內早已有多年累積的SOP或解決方案,我還是傾向引導他們自主學習,自己想辦法突破困難,必要時提供他們一些閱讀與學習的方向或書單,後續再視情況調整工作或決定新的職務安排。新一代的領導者,或許需要更像是僕人式領導,或導師/教練式的領導,傳統權威式領導,將越不能適應一人公司式的組織。
若小而美的組織是一種趨勢,那現有的許多優秀公司,規模都已不小了,那該如何是好?Handy也明知此事,他特別推崇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把權力作逆向授權,大部分的權力都地方,唯有在地方覺得中央能做的更好時,才把權力授予中央來處理。在公司法架構下,或許只有把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持股降低,僅有參股投資沒有控制權,才可能做到這一點,否則會計及法律的框架,會逼著母公司對子公司強施"控制"。或筆者認為邦聯制,一種類似加盟體系的概念,用認同感串起所有成員的心,母公司或投資少部分參股,作為一個輔導、服務或精神象徵的核心即可,這種模式似乎在對抗世界劇變時,特別能展現韌性。PS.企業領導人切記:除非有組織外的高人指點,否則這種變革不是一分為二,應是從下而上,深入了解內部的人性結構及權力結構,設計合理的機制,才能有辦法改變。

一人公司的試驗

筆者在2019年初公司年會的一場演講上,主講人莊老師的一張投影片上的一句話:
現在的你,是7年前你的選擇
7年後的你,是你從現在努力的決心
21年後,是否過著你想要的生活,是你不斷累積的結果
一切美好的成就都需要時間的提煉

—莊志忠 2019.01.08,蘇州市
讓當時內人已壞胎9個月,對於未來內心徬徨的我,想著小孩的教養、家庭、事業如何組合兼顧,莊老師的話點醒了我。心理暗下決定結束如浪人一般的海外經理人生涯,回台灣生活,台灣的環境更適合自已養育小孩的理念,不想再受雇的我(一方面台灣市場過小,無法完全顯現勞動價值的差異也是主因之一),或許回家族小事業幫忙是一條路,又或藉家族事業一個行業的平台自己創業,也是另一條路。幾經與家族長輩們交流後,筆者選擇了後者,放棄了安穩的環境,將大部分的積蓄投入,選擇了條沒有回頭的路。不知道對或錯,但筆者相信能夠繼承的不是有形的資產:股份、金錢等,而或許是前兩代的創業家精神:拿祖業田地抵押拼搏,沒日沒夜奮戰,典型台灣中小企業精神,這種無形的資產,才有辦法留下來。
當有機會閱讀到此書時,Handy的組合式生活概念,讓原本回台後因疫情,業務開展緩慢感到困頓的我,瞬間感到豁然開朗。回顧年初開始,筆者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陪伴內人與第二個孩子的到來,雖然失去了穩定且不差的收入來源,不過仍有些許投資收益,偶而也接觸一些需要幫忙的企業,給予一點小建議,最近也開啟閱讀、反思、寫作的工作(沒錯,我把它當成一個工作)。日常支出除了買書外,一切不必要的開銷也變得很低。心情變得更平靜,不浮躁,反省自己過去的無知與傲慢,一點一點地勾勒自己一人公司未來的樣貌。這樣的試煉正要開始,期待七年後的我,會用什麼樣的評語定義自己。
本文主要參考書中第1,2,7,10,11封信

參考書目與延伸閱讀

1. Charles Handy,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英國管理大師韓第寫給你的21封信,2020(繁中版)/2019(英文)
2. Charles Handy,第二曲線:英國管理大師韓第的16個思索,預見社會與個人新出路,2016(繁中版)/2015(英)
3. Charles Handy,大象與跳蚤:預見組織與個人的未來(10年再版) ,2011(繁中版)2001(英)
4. Charles Handy,你拿什麼定義自己?,2007(繁中版)/2006(英)
5. Charles Handy,覺醒的年代:解讀弔詭新未來(不朽經典紀念版),2015(繁中版)/1994(英)
6. Charles Handy,非理性的年代,1991(繁中)/1986(英)
7. Paul Jarvis, 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2019(繁中/英)
8.John.D.Rockefeller,洛克菲勒給子女的一生忠告:史上首位億萬富翁親傳子女的成功致富法則《典藏精裝版》,2012(繁中)/1994(英)
9.Henry Mintzberg, MBA不等於經理人,2006(繁中)
↓↓如果本文對您有幫助,請給筆者一個讚,對筆者創作是莫大的鼓勵,謝謝。↓↓
跨境電商新手村中, 創業前有數年掛著財務長職稱的台資企業雜務長, 略懂財會、法務、人資、IT等等, 碎念一點電商過程遇到的一些合規作法的小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為2019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出身於印度,針對貧窮這件事,做了許多真正田野的研究,提出以收入S曲線概念來貫串全書。如用簡單得來概括此圖的含義:即落入貧窮陷阱的人們,當下的收入會高於未來收入,但隨著時間過去,當下收入會越來越少,陷入到貧窮與負債的漩渦裡。
手上的書,把架上的空格一格一格慢慢佔滿了。四個月多前滿懷著不捨,離開了我們第一個孩子誕生的蘇城,回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家鄉台灣。架上的每一本書都代表著過往的其中一段回憶,而大部分書都是在這10年間購買的(平均每年約200本),夜深人靜之時,看著這些書,讓筆者能靜下心來反思及反省自己。
細細閱讀本書,真不是一本容易對話的書。每次閱讀,筆者總試著保持著與作者對話角度閱讀及思考,綜覽此書其核心哲學思想與《老子》、《道德經》或有異曲同工之妙,打破一般認知"強""弱"定義。作者以反脆弱的三元組:脆弱、強固、反脆弱,橫向跨越了經濟、社會、政治、商業...
作者為2019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出身於印度,針對貧窮這件事,做了許多真正田野的研究,提出以收入S曲線概念來貫串全書。如用簡單得來概括此圖的含義:即落入貧窮陷阱的人們,當下的收入會高於未來收入,但隨著時間過去,當下收入會越來越少,陷入到貧窮與負債的漩渦裡。
手上的書,把架上的空格一格一格慢慢佔滿了。四個月多前滿懷著不捨,離開了我們第一個孩子誕生的蘇城,回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家鄉台灣。架上的每一本書都代表著過往的其中一段回憶,而大部分書都是在這10年間購買的(平均每年約200本),夜深人靜之時,看著這些書,讓筆者能靜下心來反思及反省自己。
細細閱讀本書,真不是一本容易對話的書。每次閱讀,筆者總試著保持著與作者對話角度閱讀及思考,綜覽此書其核心哲學思想與《老子》、《道德經》或有異曲同工之妙,打破一般認知"強""弱"定義。作者以反脆弱的三元組:脆弱、強固、反脆弱,橫向跨越了經濟、社會、政治、商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在現今世代,工作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取而代之的是—規律的排班制度,這樣的制度下,使我們能在工作閒暇之餘,再去發展自己的第二專長,甚至能夠成為自己的第二職業,而如今,這種多重且同時進行的工作型態,即為我們所熟知的「斜槓」。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當你開始踏上旅途,路就會自己展開。」~~詩人魯米。 倫敦商學院的創始人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提出了一個有趣且深刻的理念,認為為了達到全方位的平衡和兼顧,一個人必須同時從事三種不同類型的工作。這三種工作分別是有收入的工作、無償的工作和自我實現的工作,每一種都在人生中扮演著
Thumbnail
「一個人必需同時從事三種工作,才能保持各方面的平衡與兼顧。分別是有償工作、無償工作、自我實現工作。」-倫敦商學院創始人查爾斯 Sunny最近看完《內在成就》這本書,感覺心中充滿著溫暖,對於自己平時花時間上班賺錢,下班滑手機、閱讀、寫作、休閒,還有時不時思考職涯的狀態,得到很多啓發,心態也更為踏
Thumbnail
在這個物價漲薪水沒有漲的時代,我們已經不是可以僅依靠一份薪水過活了,斜槓已經是許多人不得不做出的選擇,然而到底甚麼是斜槓族群或斜槓世代? 斜槓族群指的是一群『多工者』,他們利用下班時間或假日時間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技能賺取報酬或者兼一份差,這樣的生活模式造就了很多新興職業的興起例如:美食外業:Food
Thumbnail
這是一篇探討斜槓人生的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面對迷惘的心路歷程和多次經歷選擇之後找到的屬於自己的方向。文章中提到了斜槓文化、迷茫的一代、不同時代父母的困境等觀點,最後鼓勵讀者敢於面對自己的迷惘,去嘗試、去吃果醬,因為只有在挑戰中,我們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如果人生有另外一個工作的選擇, 你會考慮創業嗎? 以前的我想都沒想過! 但卻在經歷了媽媽這個身分之後, 竟然開始對這類主題有點興趣. 以下是我整理看過的創業書單,提供大家參考。 1.《個人品牌》 斜槓時代成就非凡的七個自品牌經營守則. 2.《複業時代》 提到多重職業創造多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在現今世代,工作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取而代之的是—規律的排班制度,這樣的制度下,使我們能在工作閒暇之餘,再去發展自己的第二專長,甚至能夠成為自己的第二職業,而如今,這種多重且同時進行的工作型態,即為我們所熟知的「斜槓」。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當你開始踏上旅途,路就會自己展開。」~~詩人魯米。 倫敦商學院的創始人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提出了一個有趣且深刻的理念,認為為了達到全方位的平衡和兼顧,一個人必須同時從事三種不同類型的工作。這三種工作分別是有收入的工作、無償的工作和自我實現的工作,每一種都在人生中扮演著
Thumbnail
「一個人必需同時從事三種工作,才能保持各方面的平衡與兼顧。分別是有償工作、無償工作、自我實現工作。」-倫敦商學院創始人查爾斯 Sunny最近看完《內在成就》這本書,感覺心中充滿著溫暖,對於自己平時花時間上班賺錢,下班滑手機、閱讀、寫作、休閒,還有時不時思考職涯的狀態,得到很多啓發,心態也更為踏
Thumbnail
在這個物價漲薪水沒有漲的時代,我們已經不是可以僅依靠一份薪水過活了,斜槓已經是許多人不得不做出的選擇,然而到底甚麼是斜槓族群或斜槓世代? 斜槓族群指的是一群『多工者』,他們利用下班時間或假日時間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技能賺取報酬或者兼一份差,這樣的生活模式造就了很多新興職業的興起例如:美食外業:Food
Thumbnail
這是一篇探討斜槓人生的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面對迷惘的心路歷程和多次經歷選擇之後找到的屬於自己的方向。文章中提到了斜槓文化、迷茫的一代、不同時代父母的困境等觀點,最後鼓勵讀者敢於面對自己的迷惘,去嘗試、去吃果醬,因為只有在挑戰中,我們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如果人生有另外一個工作的選擇, 你會考慮創業嗎? 以前的我想都沒想過! 但卻在經歷了媽媽這個身分之後, 竟然開始對這類主題有點興趣. 以下是我整理看過的創業書單,提供大家參考。 1.《個人品牌》 斜槓時代成就非凡的七個自品牌經營守則. 2.《複業時代》 提到多重職業創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