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0%的人有過動特質:當你所愛的人,可能有成人過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如何辨識出在生活中受苦的人,找出協助他們的方法,是每個年代都會遭遇的課題。「成人過動」是這幾年的新話題,有些人閱讀網路文章,驚覺過動症特質可以解釋自己這一生遭遇的折磨,但當他們跟別人訴說時,卻常被吐一句:「這只是你在找藉口」。

如果你的親人、好友有過動特質而深受其苦,閱讀《當你愛的人有成人過動症》,可以讓你有足夠的基本知識來辨識出誰可能是過動成年人,以及,該如何協助他。如果你可能有成人過動特質,你可以在仔細唸完這本書後,把這本書拿給愛你的人,讓他能對你多一分了解。

在冰島,有10%的兒童、青少年曾接受過動症藥物治療。或許,這跟冰島人的特殊體質有關⋯⋯早期會敢於冒險移民到遙遠、嚴寒冰島的維京人,可能有較高比例的過動特質?隨著歐美國家過動症盛行率越來越高,若加上症狀嚴重度未達診斷準則的人,我們或可猜測,有10%的人,帶有值得注意的過動特質;這些特質,曾經在他生命某個階段或終生帶來負面影響。

有些人覺察到自己的過動特質,卻沒有人相信。「你怎麼會是過動症?你只是想太多了。你的意志力不夠堅強。」他們會收到這樣的回應與否定,覺得自己不被理解。

一般來說,隨著兒童、青少年大腦逐漸成熟與社會化,過動症狀會逐漸減輕,有時不熟的人看不出異樣。但時不時的注意力不集中、丟三落四、拖延症頭、以及難以言喻的無力感,加上偶爾出現但可能會製造災難的衝動行為,常會影響個案原本能力的正常發揮,帶來憂鬱、焦慮、煩躁、失眠。但個案本人、親友往往沒有察覺,過動症狀可能是最核心最源頭的問題。

除了閱讀《當你愛的人有成人過動症》之類的書籍外,臉書上有許多過動症社團,你可以在社團裡發問,查看先前累積的討論。你可以在社團內詢問那邊有專長成人過動的心理師與精神科醫師。

以下,我會從書裡摘出一些內容。先喘口氣,休息一下,按訂閱或分享這篇貼文。讓越多人看到這篇文章,就能協助更多人理解成人過動。

什麼是過動症?

首先,我們得先有個清楚的概念,過動症不是什麼「禮物」。過動症是個常見的大腦特質,在現代生活中常會帶給患者終生的困擾。持續的注意力不足、無法專注、分心、衝動、健忘、缺乏自我控制、過度的活動,會讓個案無法搭上這多元多變社會的節奏。

過動特質大腦功能的核心問題是「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也就是記得你現在應該做什麼、相關計畫與目標細節的能力。過動成人會太容易受到周遭環境影響,然後一下就忘記現在應該繼續做什麼。

進一步推衍,當我們無法將看到、聽到、讀到的重要資訊都記起來,就很難了解複雜事物的深刻意義。所有有過動特質的人,常會看似認真聽課卻無法真正吸收,好像看了厚厚的資料卻無法理解、說出內容精髓。小時候還可以靠些小聰明應付課業,長大後在高等教育與高階工作就會有撞牆感覺。

過動症最主要的長期影響,是妨礙患者達成原本以他的家世背景、智能、學歷、專長可以達成的目標。明明懂很多,成績卻不太好。看起來聰明到可以在課業上協助同學,卻常卡住無法順利畢業。報告無法如期完成,工作無法持續好好做;常有許多新鮮有趣的想法,但若是需要投入許多時間、精力與計畫的事情就很難完成。有時只好屈就低階的工作,浪費原有的才能。然後人生的不順遂,導致他最後心情低落、自我貶抑、容易暴怒。

過動症患者難以持續做他覺得乏味的事情,但學業、工作、人際關係,有許多是乏味卻不得不去做的。有些人很聰明,所以學得很快,成績不錯,掩蓋住過動症狀沒被察覺。但進入職場,跟在學校就不同了。他們工作時常做白日夢、和經過的人聊天、塗鴉、寫下無關的計畫與點子、中斷工作喝飲料、看Email、上網閒逛。當工作無聊時,許多有趣想法會不斷冒出,讓工作無法準時完成。這自然會造成人生成就低於預期。

過動的人有可能一開始會讓人覺得浪漫、風趣、有趣。他可能會外向、多話、敏銳,吸引異性注意。但接下來可能會衝動地花一萬元帶女朋友到墾丁度過浪漫的週末,問題是他月薪只有三萬元然後下星期要付房租。過動成人常會依照一開始的感覺做決定,衝動地採取行動,不太會想到後果。

在社交對話上,過動的人看起來話語流利,不會怕生,但常會使用強勢語言、自我中心、對別人的觀點不夠敏感,常常只是單方向地說話,沒有切合其他人關注的主題。過動成人常打斷別人的話,又無法專注聽別人在講什麼。這使得過動的人常遭遇團體的排斥,無法進入核心。

過動成人有時會「過度專注」,如一直玩電動、一集又一集看連續劇、不斷上網、在臉書發廢文、一直玩手機App。過動成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時間到了卻無法停止有趣活動,轉而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時間管理是過動成人的大問題

他們會關注現在,但不太注意未來。他們無法感覺時間逼近,不會提前準備,常在趕工,常常給人「拖延症」的印象。對時間無感,常造成毀壞工作、友情、愛情、信用,到最後失去各種機會。

最後一個大問題是:過動成人常追求感官刺激,喜歡超速、從事極限運動,結果就是常出意外。以上所說種種,根源於過動患者的大腦,主要來自前額葉功能缺損,也跟基底核與小腦有關。有些研究發現,過動患者的大腦白質也有異常。

最後提一下書裡提到的案例:

個案在九歲時診斷過動症,靠服用過動症藥物保持好成績與人際關係。上大學後,個案停藥。停藥後,他更能展現個人魅力,但花了更多時間來從大學畢業。他吸引異性不成問題,但交往後會出現常發脾氣、行為衝動、操控、說謊、不理性行為等問題。更換過許多伴侶,他終於找到適合對象。但結婚五年後,太太受不了他的個性,提出要離婚。

個案想尋求答案,到底自己怎麼了?是邊緣性人格?躁鬱症?自戀?最後他發現,其實他就是個沒有治療的過動症患者。他因為這些別人難以忍受的個性,失去鍾愛的愛人、要花錢請律師、也會因為離婚損失大筆財產。

結語

過動特質當然也會帶來一些「優勢」、「天賦」,但現實的是,現代社會有許多框架,升學教育是個框架,許多工作也是框架,如果不能適應這些框架,生活就會遭遇許多困難。藝術文創工作者、自由工作者、特殊專業人員、以及家世良好可以量身打造升學與就業安排的人,這樣的人有時擁有過動特質不是壞事。但多數人就是平凡的上班族、產線工人或服務業從業人員,帶有強烈的過動特質卻不自知,最後通常只是讓他們的人生陷入泥沼。

在眾多研究支持下,成人過動論述漸漸成形。我們身邊有為數眾多因為過動特質陷入困境與苦惱的人們,閱讀、傳遞這些資訊,可以很實際的幫助他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81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美國最近有個「內向者高薪好工作」的調查,結果排第一的是「放射科醫師」。美國的放射科商業網站馬上報導這消息。其他2-10名又是什麼工作呢? 報導指出,放射科醫師大多數工作時間專注地獨自分析影像,與病患和其他醫生的互動短暫,可以擁有充裕的安靜時間。對內向的人來說,這是很舒適的工作方式。內向、善於觀察細
Thumbnail
2025/03/16
美國最近有個「內向者高薪好工作」的調查,結果排第一的是「放射科醫師」。美國的放射科商業網站馬上報導這消息。其他2-10名又是什麼工作呢? 報導指出,放射科醫師大多數工作時間專注地獨自分析影像,與病患和其他醫生的互動短暫,可以擁有充裕的安靜時間。對內向的人來說,這是很舒適的工作方式。內向、善於觀察細
Thumbnail
2025/03/03
人類可能擁有超能力,只是被自己的「左內側中額葉」(left medial middle frontal region)壓抑住了?當我前天看到這個研究時嚇一跳,不過這是刊登在 impact factor 3.2分的期刊 Cortex 上,還是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2025/03/03
人類可能擁有超能力,只是被自己的「左內側中額葉」(left medial middle frontal region)壓抑住了?當我前天看到這個研究時嚇一跳,不過這是刊登在 impact factor 3.2分的期刊 Cortex 上,還是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2024/11/27
太容易愛上別人、太容易感受到好感、可以同時愛上許多人.....有學者稱為「情感癖」(emophilia)。或許有些人在某個人生階段會容易愛上別人,有些人長期持續容易陷入愛情。這是好還不好呢?
Thumbnail
2024/11/27
太容易愛上別人、太容易感受到好感、可以同時愛上許多人.....有學者稱為「情感癖」(emophilia)。或許有些人在某個人生階段會容易愛上別人,有些人長期持續容易陷入愛情。這是好還不好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為鏡周刊【時代現場】「成人ADHD的困境」受訪心得與專欄文章重點整理 訪談內容聚焦於ADHD成人患者的生活分享,例如就醫、社會適應、人際關係…等議題。黃隆正醫師揭露過動症患者在社會中的隱形困境 受訪者自身經驗分享 診療經驗成人過動症就診與健保給付問題 就業過程是否該跟主管提起自身有過動症?衡量職
Thumbnail
本文為鏡周刊【時代現場】「成人ADHD的困境」受訪心得與專欄文章重點整理 訪談內容聚焦於ADHD成人患者的生活分享,例如就醫、社會適應、人際關係…等議題。黃隆正醫師揭露過動症患者在社會中的隱形困境 受訪者自身經驗分享 診療經驗成人過動症就診與健保給付問題 就業過程是否該跟主管提起自身有過動症?衡量職
Thumbnail
作者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ADHD,過動兒。透過回顧就學及生活的跌跌撞撞,昇華成可以分享給大眾的心法。在教學現場中,過動兒也是數一數二常見的類別,這本書成了我相當珍貴的寶庫-更加瞭解過動兒的限制以及優勢。
Thumbnail
作者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ADHD,過動兒。透過回顧就學及生活的跌跌撞撞,昇華成可以分享給大眾的心法。在教學現場中,過動兒也是數一數二常見的類別,這本書成了我相當珍貴的寶庫-更加瞭解過動兒的限制以及優勢。
Thumbnail
四月搬家了,忙著適應新環境,身心靈都受了不小的衝擊,尤其是心靈、內心的層面,寫作也遇到了瓶頸(見後記),故本月閱讀書單與分享大部分也和這些有關。
Thumbnail
四月搬家了,忙著適應新環境,身心靈都受了不小的衝擊,尤其是心靈、內心的層面,寫作也遇到了瓶頸(見後記),故本月閱讀書單與分享大部分也和這些有關。
Thumbnail
突然意識到小時候的自己有可怕。感覺我爸知道他女兒毛病頗多後,要收驚的就是他了。本來只是搜尋"注意力不集中",點進一篇「不專心就是ADHD嗎?」標題的文章
Thumbnail
突然意識到小時候的自己有可怕。感覺我爸知道他女兒毛病頗多後,要收驚的就是他了。本來只是搜尋"注意力不集中",點進一篇「不專心就是ADHD嗎?」標題的文章
Thumbnail
【課程】用全新眼光看待過動兒 【講師】江思妤   曾經聽過一句話: 「養育孩子是需要全村的力量。」 過動兒不是只有看到他們搗蛋的功力,其實他們擁有許多的優點。   身為過動兒的母親,常常需要處理很多問題。 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孩子就是需要大人的協助跟幫忙,更重要是接納。  當我們不接納,就很難給他們空間
Thumbnail
【課程】用全新眼光看待過動兒 【講師】江思妤   曾經聽過一句話: 「養育孩子是需要全村的力量。」 過動兒不是只有看到他們搗蛋的功力,其實他們擁有許多的優點。   身為過動兒的母親,常常需要處理很多問題。 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孩子就是需要大人的協助跟幫忙,更重要是接納。  當我們不接納,就很難給他們空間
Thumbnail
一位過動成人女性,在情緒反應後,請她紀錄衝動時的內心歷程。
Thumbnail
一位過動成人女性,在情緒反應後,請她紀錄衝動時的內心歷程。
Thumbnail
這是看過許多文獻後對於過動兒常有的迷思做出的一份懶人包,我也將在文章裡對常見關於過動兒的迷思做出醫學以及自身認知的解釋。
Thumbnail
這是看過許多文獻後對於過動兒常有的迷思做出的一份懶人包,我也將在文章裡對常見關於過動兒的迷思做出醫學以及自身認知的解釋。
Thumbnail
所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簡稱過動症),是指孩子在注意力、過動程度和衝動抑制方面達到一定程度的困難,造成發展上的障礙,我們稱之為過動症。這本書是為養育ADHD的患童父母所寫,也是為了想瞭解此症和因應之道的人所寫
Thumbnail
所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簡稱過動症),是指孩子在注意力、過動程度和衝動抑制方面達到一定程度的困難,造成發展上的障礙,我們稱之為過動症。這本書是為養育ADHD的患童父母所寫,也是為了想瞭解此症和因應之道的人所寫
Thumbnail
一年級的小君被診斷為過動症(ADHD),小君在座位上總是坐立不安,雙腿不停抖動外,手也動來動去的,常常在老師上課上到一半後,不時地站起來離開座位,像是身上裝了電動馬達,爬上爬下的,讓人頭痛不已。小君也常常話很多,無法停止跟別人說話,甚至是自言自語。說的話也往往沒有頭緒,無法跟別人的話題接上線
Thumbnail
一年級的小君被診斷為過動症(ADHD),小君在座位上總是坐立不安,雙腿不停抖動外,手也動來動去的,常常在老師上課上到一半後,不時地站起來離開座位,像是身上裝了電動馬達,爬上爬下的,讓人頭痛不已。小君也常常話很多,無法停止跟別人說話,甚至是自言自語。說的話也往往沒有頭緒,無法跟別人的話題接上線
Thumbnail
時不時的注意力不集中、丟三落四、拖延症頭、以及難以言喻的無力感,加上偶爾出現但可能會製造災難的衝動行為,常會影響個案原本能力的正常發揮,帶來憂鬱、焦慮、煩躁、失眠。但個案本人、親友往往沒有察覺,過動症狀可能是最核心最源頭的問題。
Thumbnail
時不時的注意力不集中、丟三落四、拖延症頭、以及難以言喻的無力感,加上偶爾出現但可能會製造災難的衝動行為,常會影響個案原本能力的正常發揮,帶來憂鬱、焦慮、煩躁、失眠。但個案本人、親友往往沒有察覺,過動症狀可能是最核心最源頭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