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荔枝乾三法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自古以來,荔枝就是北方人心目中神仙等級的夢幻水果,不但被譽為「果中之王」、「果中尤物」,還流傳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蘇東坡用江瑤柱(干貝)及河豚這兩種頂級的河鮮來讚嘆荔枝的果鮮,甚至還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豪語!

宋代書法家蔡襄為荔枝著述了《荔枝譜》(興趣廣泛且對日常事務具有極大的熱情,可謂是宋代文人的最大特徵哪),這本譜錄可說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荔枝專著,詳細記載了荔枝的產地、性質、栽培方法、數十種珍品、加工方法與運輸等。

蔡襄《荔枝譜》中國古代中國最早的荔枝專著。北宋書法家蔡襄(1012~1067)撰。成書於1059年。

蔡襄《荔枝譜》中國古代中國最早的荔枝專著。北宋書法家蔡襄(1012~1067)撰。成書於1059年。

《荔枝譜》也記載了荔枝乾有三種作法,分別是白曬法、蜜煎法紅鹽之法。「白曬法」就是利用太陽曬乾,就像龍眼乾的製法一樣,在夏季七-八月36-37度的大熱天曬大約兩個禮拜;「蜜煎法」則是剝開荔枝,把荔枝的汁液榨乾(或曬到半乾),再用蜜去煎。「紅鹽之法」,就是用酸梅滷浸扶桑花作成紅色的染漿,再把荔枝投進去醃漬,曬乾後即成。

實際做了這三種荔枝乾,品嘗後發現:

白曬法荔枝乾

白曬法荔枝乾

白曬法,是市面上買到的荔枝乾的通常做法,荔枝的風味與香氣都很濃郁,一剝開殼,荔枝的風味馬上湧現。

蜜煎法荔枝乾

蜜煎法荔枝乾

蜜煎法,則讓荔枝乾更為香甜,一開始吃很甜,荔枝的鮮酸風味在尾韻會一整個出現,是愛吃甜的宋朝人最稱頌的作法。

紅鹽法荔枝乾

紅鹽法荔枝乾

紅鹽法,則讓荔枝乾多了梅子的鹽酸風味,很能平衡荔枝乾的甜膩,而且顏色很漂亮(完全是天然的扶桑花色素),看起來就像是大顆的蔓越莓。

紅鹽法荔枝乾作法把鹽梅滷浸扶桑花作成紅漿,再投荔枝進去醃漬,曬乾(或烤乾)後,色紅而甘酸。編輯

紅鹽法荔枝乾作法把鹽梅滷浸扶桑花作成紅漿,再投荔枝進去醃漬,曬乾(或烤乾)後,色紅而甘酸。編輯


後記:

看完影片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荔枝不是已經夠甜了,怎麼還用蜜去煎,搞得這麼甜膩?!的確在我們今天甜食過度氾濫的時代裡,對於蜜漬荔枝乾這種零嘴,或許會敬謝不敏,也會覺得不符合養生原則!

但是在宋代,經濟的繁榮、物質的豐盛與製糖技術的進步,可以說是才正要開啟人生而愛吃甜的本能慾望的大門而已!在那個時代,甚麼果物花草藥物加上蜜、糖都可以拿來熬煮,對於當時的人來說,幾乎是甚麼都可以拿來蜜煎(蜜餞),甚麼都不奇怪的時代!

民間商業機構「四司六局」,就是專為為官府或富貴人家舉辦宴會的機構。其中的「蜜煎局」,就負責研發制作各種蜜餞果乾。

而在《東京夢華錄》的「州橋夜市」也寫到當時市場會販賣各種蜜餞果乾,有一種叫做「間道糖荔枝」,就是把各種荔枝蜜餞或荔枝果乾雜在一起,看起來五彩繽紛,賣相頗佳,我們的三種荔枝乾擺在一起,應該也頗有賣相吧!

宋代古法三種荔枝乾

宋代古法三種荔枝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餐芳譜——芳菲主人的沙龍
93會員
225內容數
是傳統花饌、現代花食與文人飲食的研發實踐者。 矢志將古老的文獻記載,還原為活生生的充滿美感與情意的體驗,再現古代文人宴與群芳宴的風華。在祭典召喚活色生香的花神,宴會裡有來自傳聞、典籍與想像等各種不可思議的百花料理。
2025/03/03
俗語云:「三月三,薺菜當靈丹」。春天正是薺菜開花結果的時節,不同於許多野菜的苦澀不適口,薺菜卻是以芳甘聞名,因此自古以來就備受文人推崇。本文分享如何辨識薺菜,還有實際採摘烹調薺菜餛飩與水餃的心得,對薺菜的食療功效也多所述及。
Thumbnail
2025/03/03
俗語云:「三月三,薺菜當靈丹」。春天正是薺菜開花結果的時節,不同於許多野菜的苦澀不適口,薺菜卻是以芳甘聞名,因此自古以來就備受文人推崇。本文分享如何辨識薺菜,還有實際採摘烹調薺菜餛飩與水餃的心得,對薺菜的食療功效也多所述及。
Thumbnail
2025/02/17
自宋代開始,桂花被譽為「天香」,取代了先前的肉桂,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文人的審美殿堂;就連傳統的名花,如梅、蘭、菊都為之遜色。到了明清,開始出現了不少保留桂花食譜。本文旨在複刻一道明代高濂《遵生八箋》的一道桂花飲,能讓口齒留香,還能讓身體散發宜人體香的天香湯。
Thumbnail
2025/02/17
自宋代開始,桂花被譽為「天香」,取代了先前的肉桂,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文人的審美殿堂;就連傳統的名花,如梅、蘭、菊都為之遜色。到了明清,開始出現了不少保留桂花食譜。本文旨在複刻一道明代高濂《遵生八箋》的一道桂花飲,能讓口齒留香,還能讓身體散發宜人體香的天香湯。
Thumbnail
2025/02/04
正月初七,是所謂的「人日」。民間有初七要吃七種不同蔬菜做羹的習俗,於是拿著竹篩就到園子裡採野菜去。早春時節野菜茁茂,隨便一採就超過了七樣,想起東坡先生曾提過用榧子來煮素羹,味更甜美的說法,於是做了一道別有風味的七菜羹。
Thumbnail
2025/02/04
正月初七,是所謂的「人日」。民間有初七要吃七種不同蔬菜做羹的習俗,於是拿著竹篩就到園子裡採野菜去。早春時節野菜茁茂,隨便一採就超過了七樣,想起東坡先生曾提過用榧子來煮素羹,味更甜美的說法,於是做了一道別有風味的七菜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說起清末民初廣府飲食景觀,少不了江門太史第。
Thumbnail
說起清末民初廣府飲食景觀,少不了江門太史第。
Thumbnail
★現今的新年習俗幾乎都能從宋朝找到源頭, 像是祭灶、擺春飯、壓歲錢、除夕守歲、元旦燒香、 貼春聯、放鞭炮、初二回娘家、十五元宵等, 都能和宋朝遙相呼應。 ●宋朝是一個很有魅力的朝代,這個朝代商業發達,文化繁榮,皇帝有人味兒,大臣有風骨,市井小民的小日子和其他朝代相比,都要舒服得多。在相對寬鬆的政治制
Thumbnail
★現今的新年習俗幾乎都能從宋朝找到源頭, 像是祭灶、擺春飯、壓歲錢、除夕守歲、元旦燒香、 貼春聯、放鞭炮、初二回娘家、十五元宵等, 都能和宋朝遙相呼應。 ●宋朝是一個很有魅力的朝代,這個朝代商業發達,文化繁榮,皇帝有人味兒,大臣有風骨,市井小民的小日子和其他朝代相比,都要舒服得多。在相對寬鬆的政治制
Thumbnail
什麼是清明 二十四節氣中,暨是節數又是中國民俗節日的就只有清明和冬至。有不少人常會問,為什麼清明節好像老是在4月5日,其實這不盡是這天,而是通會介乎在4月4日至4月6日這三個日子中,是根據太陽到達黃道15°的時候就定為清明,而2008年開始後的20年中,舉凡逢閏年以及翌年的清明均為4月4日。 `
Thumbnail
什麼是清明 二十四節氣中,暨是節數又是中國民俗節日的就只有清明和冬至。有不少人常會問,為什麼清明節好像老是在4月5日,其實這不盡是這天,而是通會介乎在4月4日至4月6日這三個日子中,是根據太陽到達黃道15°的時候就定為清明,而2008年開始後的20年中,舉凡逢閏年以及翌年的清明均為4月4日。 `
Thumbnail
柿乾是柿子乾燥後的食品,在台灣、日本、朝鮮半島等地都有製作。在日本柿乾生產量長野縣最高,其次是福島、山梨。柿乾有著不同的品名,如あんぽ柿、枯露柿、市田柿、蜂屋柿等。而柿子可分成甜柿和澀柿,未成熟脫澀的甜柿也是澀柿。而柿子由種子有無與脫澀關係分成四種: 完全甜柿,種子有無與脫澀無關並在在果樹成自然脫澀
Thumbnail
柿乾是柿子乾燥後的食品,在台灣、日本、朝鮮半島等地都有製作。在日本柿乾生產量長野縣最高,其次是福島、山梨。柿乾有著不同的品名,如あんぽ柿、枯露柿、市田柿、蜂屋柿等。而柿子可分成甜柿和澀柿,未成熟脫澀的甜柿也是澀柿。而柿子由種子有無與脫澀關係分成四種: 完全甜柿,種子有無與脫澀無關並在在果樹成自然脫澀
Thumbnail
說到老味道不容易堅持,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的糖水鋪為了快速、降低成本,同時滿足顧客的要求,總會加上花花綠綠的甜食,像是玉米粒、燕菜、碩莪/西米等。一直到店家提醒我,我才知道四果湯本就只有四種材料:龍眼/桂圓、蓮子、紅豆和白果。
Thumbnail
說到老味道不容易堅持,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的糖水鋪為了快速、降低成本,同時滿足顧客的要求,總會加上花花綠綠的甜食,像是玉米粒、燕菜、碩莪/西米等。一直到店家提醒我,我才知道四果湯本就只有四種材料:龍眼/桂圓、蓮子、紅豆和白果。
Thumbnail
一個在市集裡笑口常開、講話超爽朗的攤主──鄧玉珊,是「歲食」品牌的創始人。「歲」,是祝福吃下這品牌食物的客人們都能長命百歲;「食」,是指食物,也與「時」同音,希望自己的食物都是依節氣而進行,將當季的水果放入麵包裡。
Thumbnail
一個在市集裡笑口常開、講話超爽朗的攤主──鄧玉珊,是「歲食」品牌的創始人。「歲」,是祝福吃下這品牌食物的客人們都能長命百歲;「食」,是指食物,也與「時」同音,希望自己的食物都是依節氣而進行,將當季的水果放入麵包裡。
Thumbnail
文圖/橫山喜市 林祐德 陳致中 橫山限定「消逝的成人味」, 現今大多吃到的水梨母株都來自於一種叫「橫山梨」的品種,橫山梨是一種風靡於民國50~70年代水果之一,剛開始橫山梨只有橫山才有所以奇貨可居,橫山梨苗來自於廣東地區是當時茶商貿易往來所引進的品種,而橫山梨苗是由台灣原生種山楂(熟知糖葫蘆所用果
Thumbnail
文圖/橫山喜市 林祐德 陳致中 橫山限定「消逝的成人味」, 現今大多吃到的水梨母株都來自於一種叫「橫山梨」的品種,橫山梨是一種風靡於民國50~70年代水果之一,剛開始橫山梨只有橫山才有所以奇貨可居,橫山梨苗來自於廣東地區是當時茶商貿易往來所引進的品種,而橫山梨苗是由台灣原生種山楂(熟知糖葫蘆所用果
Thumbnail
自從疫情以來,全世界不少博物館都開放線上展覽。台北故宮在IG上的展品介紹更是非常白話親民接地氣,雖然有歷史揉雜其中,但卻不枯燥難懂,反而是越看越引人入勝。 在IP架空歷史劇已經紅紅火火了幾年後,越來越多的歷史科普書出現,從“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開始,各個年代的科普專書如雨後春
Thumbnail
自從疫情以來,全世界不少博物館都開放線上展覽。台北故宮在IG上的展品介紹更是非常白話親民接地氣,雖然有歷史揉雜其中,但卻不枯燥難懂,反而是越看越引人入勝。 在IP架空歷史劇已經紅紅火火了幾年後,越來越多的歷史科普書出現,從“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開始,各個年代的科普專書如雨後春
Thumbnail
在台灣俗稱「柳丁」的柳橙(Citrus × sinensis),是小時宴客最後水果盤的記憶。 現在的紅肉柳丁,有人以為是舶來品,其實也只是放洋後改頭換面的柳橙罷了。 關於柳橙的軼事,不可不知宋徽宗、周邦彥與李師師的三角戀;只是是否為真就無人知曉了。
Thumbnail
在台灣俗稱「柳丁」的柳橙(Citrus × sinensis),是小時宴客最後水果盤的記憶。 現在的紅肉柳丁,有人以為是舶來品,其實也只是放洋後改頭換面的柳橙罷了。 關於柳橙的軼事,不可不知宋徽宗、周邦彥與李師師的三角戀;只是是否為真就無人知曉了。
Thumbnail
很多人都吃過糖炒栗子,栗子獨有的味覺享受,香、甜、軟、糯,還帶有一絲絲溫情。那麼台灣有生產嗎?而天津甘栗又是如何誕生的呢?為什麼天津甘栗在中國的知名度遠不及日本?日本人鍾愛栗子更遠勝於中國到底又是為什麼?烘烤的栗子可當零嘴、可當作藥用,文人雅士也不免留下美妙詩句,本篇文章將帶你一窺栗子的黃金傳說。
Thumbnail
很多人都吃過糖炒栗子,栗子獨有的味覺享受,香、甜、軟、糯,還帶有一絲絲溫情。那麼台灣有生產嗎?而天津甘栗又是如何誕生的呢?為什麼天津甘栗在中國的知名度遠不及日本?日本人鍾愛栗子更遠勝於中國到底又是為什麼?烘烤的栗子可當零嘴、可當作藥用,文人雅士也不免留下美妙詩句,本篇文章將帶你一窺栗子的黃金傳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