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允許・自己的無法成為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要成為什麼?

從小到大,大人似乎最喜歡問我這個問題了。我曾經回答過我想成為發明家,因為那時候常常看Cartoonnetwork德克斯特的實驗室。其實那時候我連電腦工程師是什麼都不知道,也因為參考答案不多,我的回答十分貧瘠,看起來是個缺乏想像力的小孩,但也因此我沒有煩惱的長大了。
像是一夕之間發生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某個時期的我,腦海中常常浮現「為什麼我不能成為...」,為什麼我不能成為那個同學、為什麼我不能成為出國唸書的那個人、為什麼我不能成為臉書看到的那個擁有天賦的作家、為什麼我不能成為內外兼具的那個影響者。

所有的優秀者都在讓我責怪自己,為什麼我沒有辦法成為他們。


從沒有想過要成為誰的我,瞬間轉化到,為什麼我誰都不能成為。

這個心情是高度落差的。從零參考答案到爆炸性的參考答案。
突然間我想成為每個人,那時候的我,不斷的向外找答案,每個優秀的人們,似乎都擁有著最高的智商、最美的外表、最稱羨的職業,他們是那些在網路世界裡閃閃發亮的人,是我打開社群就看得到的好多好多人。
眼睛長在外面,我觀察外面,想成為外面的人。
參考值一直在改變,我卻沒有一個自己的樣子。

後來,我開始「允許自己的無法成為」,
當我允許自己無法成為外界的任何一個人,
我開始成為自己。


「允許」不該是外面的人可以給你的指示。
而是你自己給自己的許可。
允許自己不是那個充滿幽默感的人
允許自己不是那個身材比例最好的人
允許自己不是團體中最亮眼的人
允許自己不是那個最有創意的人
允許自己沒有辦法天天開心
允許自己無法是很會畫畫的人
允許自己不是很會辯論
允許自己不是很會寫作
-
允許自己的「無需承受之痛」
允許自己的「沒有」
允許自己的「不懂」
允許自己的「無知」
允許自己的「脆弱」
允許自己的「不快樂」
允許自己的「幫不上忙」
請允許自己無法成為那個你想成為的人,
允許自己不必做到最好,允許自己想做。
我不再需要去假裝我懂什麼,我只要允許自己說出,
我真的沒有的,但也許我想要有。

當我允許自己,不再完美主義,允許自己「每個想成為卻無法成為的我」。
我開始不再比較,我開始沒有任何參考答案。
原來一直一直,那些比較的基準,都是你內建給自己的,
原來,是你允許別人如何要求你,如何看待你的。
我不再允許別人對我的期待,
只允許接受自己的不必期待。
在所有允許自己後,你可以開始放開對自己的莫名限制。
寫下你希望自己允許的事情,允許自己的不完美。
這一刻開始,你會得到好多諒解。
那是你,同意你自己的。
你會了解,你不需要任何人同意,只需要你同意就好了。
一切都會開始轉化。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74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是凱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像你是一股意識 你是飄在空氣中的21克靈魂 想像你是樹 想像你是風 想像你是鳥 想像你是貓 想像你是烏龜 想像你是海豚 然後 想得過程,你正在曬著太陽 你覺得陽光很和緩、微風徐徐 想像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接觸 想像這個生命與這個世界互動的方式 想像你被撫摸 想像你被經過 想像你被餵食
看了那麼多溝通、心理學的書後,我開始觀察自己的溝通日常。 有個奇妙的小發現,我開始還算能接受「衝突」發生,不是因為我很享受跟別人吵架或是有情緒上的糾葛,當下是很不舒服,但我開始運用了表達感受與需求的學習,從中也自己設定了一些跟比較親密的朋友的問題,作為雙方的回答,就像是有個無形的諮商師在引導我一樣。
網路世代貼標籤成了一種習性 在跟朋友聊天時,我發現一件事情,雖然我們嘴裡偶爾提醒著對方「你幹嘛亂貼標籤」。你有沒有發現事實是,其實我們都在用這貼標籤來定義別人與自己。 我回憶了貼標籤這個詞彙怎麼來的,我的直覺來自Instagram推出Hushtag後,我們快速的為事件分類,讓他人容易理解,照片中的狀
世界是有秩序的 萬物是規矩的 看似凌亂則有序 它們用一種無聲的方式流動 我們發現數學是用來證明祢 數學像是大自然的編碼 像詩一樣 緩緩地解讀出你的美 生命、物質的世界早就被編碼 無處不在 被隱形的棋盤、盤根的網 無限延伸的碎形理論 每個造物都有其無限切割的本質 所謂碎形 我被造,我擁有身體、大腦、靈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是Jeff Orlowski,他在大學時代就認識紀錄片的關鍵人物 Tristan Harris。他看到Tristan轉發的貼文資訊,開始有意識地思考這個上癮議題,因此開始了這部片的動機。
最近剛又長了一歲,來到30+1歲,依然不斷思索“成長”這個詞彙的年紀。就來記錄一下自己持續“長大”秘訣。 記錄自己的轉折與成長是很有趣的。成長的成果不會立刻顯化,但如果你跟我一樣希望有意識的感受,選擇去記錄每天的狀態會是很好的方式。 大概就是知道植物天天都會長大那麼一點點,但每天跟大腦相處的你,
想像你是一股意識 你是飄在空氣中的21克靈魂 想像你是樹 想像你是風 想像你是鳥 想像你是貓 想像你是烏龜 想像你是海豚 然後 想得過程,你正在曬著太陽 你覺得陽光很和緩、微風徐徐 想像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接觸 想像這個生命與這個世界互動的方式 想像你被撫摸 想像你被經過 想像你被餵食
看了那麼多溝通、心理學的書後,我開始觀察自己的溝通日常。 有個奇妙的小發現,我開始還算能接受「衝突」發生,不是因為我很享受跟別人吵架或是有情緒上的糾葛,當下是很不舒服,但我開始運用了表達感受與需求的學習,從中也自己設定了一些跟比較親密的朋友的問題,作為雙方的回答,就像是有個無形的諮商師在引導我一樣。
網路世代貼標籤成了一種習性 在跟朋友聊天時,我發現一件事情,雖然我們嘴裡偶爾提醒著對方「你幹嘛亂貼標籤」。你有沒有發現事實是,其實我們都在用這貼標籤來定義別人與自己。 我回憶了貼標籤這個詞彙怎麼來的,我的直覺來自Instagram推出Hushtag後,我們快速的為事件分類,讓他人容易理解,照片中的狀
世界是有秩序的 萬物是規矩的 看似凌亂則有序 它們用一種無聲的方式流動 我們發現數學是用來證明祢 數學像是大自然的編碼 像詩一樣 緩緩地解讀出你的美 生命、物質的世界早就被編碼 無處不在 被隱形的棋盤、盤根的網 無限延伸的碎形理論 每個造物都有其無限切割的本質 所謂碎形 我被造,我擁有身體、大腦、靈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是Jeff Orlowski,他在大學時代就認識紀錄片的關鍵人物 Tristan Harris。他看到Tristan轉發的貼文資訊,開始有意識地思考這個上癮議題,因此開始了這部片的動機。
最近剛又長了一歲,來到30+1歲,依然不斷思索“成長”這個詞彙的年紀。就來記錄一下自己持續“長大”秘訣。 記錄自己的轉折與成長是很有趣的。成長的成果不會立刻顯化,但如果你跟我一樣希望有意識的感受,選擇去記錄每天的狀態會是很好的方式。 大概就是知道植物天天都會長大那麼一點點,但每天跟大腦相處的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你都已經如此努力,為甚麼還那麼焦慮? (一) 善待自己是一種能力 不少研究文獻顯示,「善待自己」與情緒復原力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善待自己」是一種能力,當中包括安撫自己的能力、察覺自己的錯誤並從中記取教訓的能力,以及砥礪自己前進的能力。 一個「善待自己」的人,通常都會較樂觀、生活較易滿足、自主獨
Thumbnail
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因為台灣的疫情嚴峻,所以限制外籍人士入境,所以我老公(匈牙利人)無法申請簽證,無法現在跟我回台灣,我們只能等等等等,但我也知道疫情狀況無法控制。 因此留在匈牙利超過90天的我,需要申請延長簽證天數,所以提交了許多證明文件,來來回回也五六次
Thumbnail
一如既往地的花費數倍時間琢磨,每個環節都當作名為「成就感」的興奮劑病態吸取,卻沒發現早已過期改標。熟悉的工作夥伴離開、資源與目標的不對等、無效磨人的溝通輪迴、長期工作與生活關係的失衡夾雜新仇舊恨,曾幾何時,讓小過敏自顧自地壯大成為了一隻寄生獸。
Thumbnail
比海更深 大概每一尾魚的內心深處,都藏著潛到海洋最深處的想法。大概每一個,都想找到一個人,當你在海床挖出一個洞把自已藏起來,他/她會慢慢撥開泥土,輕柔地把你捧在心中。只是更多的時候,我們跟著前方的魚群隨波逐流,偶爾一瞥下方神秘的深海。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良多是一名潦倒的作家,15年前寫小說獲得了
Thumbnail
一個雨過天青的雨後,為了舒緩焦慮的自己,喜歡黑白照的我,補捉了自己正在踏過水坑的足跡。 我是個想法很多的人,但這種想法指的不是點子很多的那種,而是會找事來煩自己的人,像是別人請我幫個忙,我在接受或拒絕前,會自己腦補無數個畫面的人;要去做我沒做過的事,我自己就先在心裡了死了幾萬遍的那種人;在Line上
Thumbnail
十六世紀的義大利正值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職人與學徒聚集在專精雕刻或繪畫的工坊。在當時,女性是不太被允許在公領域中有所表現的,女人可以是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但不可以是好畫家、好雕刻師、好政治家。四月新番《阿爾蒂》(ARTE)講述的是一位沒落貴族女性想成為畫家的故事。
Thumbnail
成為孩子的暖陽,允許他長成他想要的樣子 太陽從不吝惜給予他的溫暖,所有的生物都以著他最自然的方式長成的他該成為的樣子。 有的孩子像大樹一樣沉穩, 有的孩子如同含羞草一樣羞澀, 有的孩子像蒲公英一樣喜愛到處遊蕩, 不要要求孩子長成你想要的樣子。 你可以用溫暖滋養他,成就他的自然,給他講講不同的視野,帶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你都已經如此努力,為甚麼還那麼焦慮? (一) 善待自己是一種能力 不少研究文獻顯示,「善待自己」與情緒復原力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善待自己」是一種能力,當中包括安撫自己的能力、察覺自己的錯誤並從中記取教訓的能力,以及砥礪自己前進的能力。 一個「善待自己」的人,通常都會較樂觀、生活較易滿足、自主獨
Thumbnail
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因為台灣的疫情嚴峻,所以限制外籍人士入境,所以我老公(匈牙利人)無法申請簽證,無法現在跟我回台灣,我們只能等等等等,但我也知道疫情狀況無法控制。 因此留在匈牙利超過90天的我,需要申請延長簽證天數,所以提交了許多證明文件,來來回回也五六次
Thumbnail
一如既往地的花費數倍時間琢磨,每個環節都當作名為「成就感」的興奮劑病態吸取,卻沒發現早已過期改標。熟悉的工作夥伴離開、資源與目標的不對等、無效磨人的溝通輪迴、長期工作與生活關係的失衡夾雜新仇舊恨,曾幾何時,讓小過敏自顧自地壯大成為了一隻寄生獸。
Thumbnail
比海更深 大概每一尾魚的內心深處,都藏著潛到海洋最深處的想法。大概每一個,都想找到一個人,當你在海床挖出一個洞把自已藏起來,他/她會慢慢撥開泥土,輕柔地把你捧在心中。只是更多的時候,我們跟著前方的魚群隨波逐流,偶爾一瞥下方神秘的深海。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良多是一名潦倒的作家,15年前寫小說獲得了
Thumbnail
一個雨過天青的雨後,為了舒緩焦慮的自己,喜歡黑白照的我,補捉了自己正在踏過水坑的足跡。 我是個想法很多的人,但這種想法指的不是點子很多的那種,而是會找事來煩自己的人,像是別人請我幫個忙,我在接受或拒絕前,會自己腦補無數個畫面的人;要去做我沒做過的事,我自己就先在心裡了死了幾萬遍的那種人;在Line上
Thumbnail
十六世紀的義大利正值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職人與學徒聚集在專精雕刻或繪畫的工坊。在當時,女性是不太被允許在公領域中有所表現的,女人可以是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但不可以是好畫家、好雕刻師、好政治家。四月新番《阿爾蒂》(ARTE)講述的是一位沒落貴族女性想成為畫家的故事。
Thumbnail
成為孩子的暖陽,允許他長成他想要的樣子 太陽從不吝惜給予他的溫暖,所有的生物都以著他最自然的方式長成的他該成為的樣子。 有的孩子像大樹一樣沉穩, 有的孩子如同含羞草一樣羞澀, 有的孩子像蒲公英一樣喜愛到處遊蕩, 不要要求孩子長成你想要的樣子。 你可以用溫暖滋養他,成就他的自然,給他講講不同的視野,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