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轉變之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轉變之書》

威廉布瑞奇William Bridges著

開始就是結束,結束也是開始,正是從結束之處,我們重新開始。

雖然這本書主要提轉變,應該是每個階段的人都適合的一本書,但我覺得此書主打的客群還是以三十歲以上成年中期的人為主,不過有些概念是我覺得蠻受用的。不知道是不是人生經歷的關係,所以對於轉變的事情接觸的也不多,看這本書時總有種隔著窗戶紙的感覺,有些明白他想表達,但又覺得有些模糊。之後的心得就是單就我自己的理解來寫啦。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前面第一部分像是在跟大家講一些情境,如家庭、工作與轉變的關係;第二部分則是轉變三部曲:我們該怎麼做。

作者在本書中明確地區分了轉變與改變,轉變指的是內心上,而改變則是外在。我們總把改變與轉變畫上等號,殊不知有時候改變不代表內心上的轉變,我們只是換個環境重複舊有的生活模式。

故作者將轉變分為三階段:結束→過渡期→開始

這三階段的順序不是固定的,依照每個人的不同有時候可會有顛倒,重疊等狀況發生。

在這三階段中,首先,我們必須正視結束,才有機會開始。

過渡期則是現代社會中大家最常遺忘或逃避掉的事情,通常希望可以趕快跳過直接開始,但此書提到這階段往往是最重要,澄清自己的想法,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讓自己沉靜下來。

最後一個階段,開始。時機到了,那就開始行動吧。我們總會給自己一個又一個藉口去拖延,去抗拒那道想讓人留在舒適圈的聲音。

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關於轉變的儀式,他舉了一個關於一個女人發生一場車禍後他的人生發生了轉變,成年後又發生了一樣的狀況,當她在渾渾噩噩地途中,他又出了一次的車禍。雖然不知道這樣算不算硬套上關係,但我覺得這樣的觀點很有趣,我也去思考我自身的經歷,發現我第一次的轉變是小時候離開外婆家的時候,而之後雖然跌跌撞撞但似乎尚未真的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反倒是大學時離開家鄉,我認為是我第二次的轉變。

我覺得這本書是蠻有趣的,跟市面上的心靈雞湯書籍類似又不太一樣。
他不是告訴你說喔你要堅強你要改變你要放下。他是告訴你一個大範圍的方向,要怎麼做則是依照自己的生長背景、生活經歷而有所取捨與改變。在書中有反覆提到關於以前生命的儀式,表示在古代是重視成長轉變這個階段,只是到了現代大家都有些漠視掉、就這樣汲汲營營地生活。

我覺得整本書雖然花了很長的篇幅在描述,但他重複提及到的概念是要讀者仔細思考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因為過度期的痛苦而想要逃避,這些痛苦都是必要的。
以上是這個年紀的我看這本書所想到的心得,有些地方我覺得很像是我有一段情緒上崩潰的時期在做的事情,會一直問自己問題,讓自己好好思考之類的。

我想往後幾年再看一次這本書應該會有更深的體悟吧。

不過這本書裡的有些舉例我認為有點硬撐,像是最後關於邱比特的愛情故事那段,我能明白他想寫的,只是我認為賽姬只是在重複以前的行為並未改變。

下收我自己有貼起來的頁數跟喜歡的句子:

P.89教我們記下自己的轉變。
P.110教導在兩人的關係中有轉變時有什麼事情是自己可做的,但也提醒我們要注意沒有什麼是一體適用於所有人。
p.125因為工作改變而造成轉變時可以問問自己什麼問題
p.203想出適合自己的轉變之旅
p.194跌倒時先別急著爬起來理解自己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接下來又該怎麼做
p.255將注意力從目標轉移到實現目標的過程上

我們常會希望「一切如常」,但這是一種妄想。所謂的常態,其實是一連串不尋常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狀況崩解後所產生的結果。困惑與不確定感,並不是偶爾才會出現的感覺,而將會是一種持續不斷的現象。混亂與變化如今也已經成為我們的現實。今年仍有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活在一個沒有波折、沒有意外的理想世界,是時候該拋下這種妄念了。p.146

只顧著看外在因素的人,往往會選擇放棄一段感情、辭掉一份工作,獲釋離開一個國家……結果,自己還是老樣子。這種人往往會有改變來逃避內心的轉變。他們會在工作上拂袖而去,卻未想過自己為什麼總是找上這樣的老闆;他們會選擇放棄一段感情,而不願意放下自己的行為、態度以及各種不斷讓感情碰壁的原因p.176

在古老的儀式或神話中,我們會發現,死亡的新體驗並不代表終結,相反的他是轉向生命形式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一場通往重生的考驗。換句話說,死亡是新生命的開始。p.179

過渡期中沒有任何東西值得紀錄,但就如愛默生所說:「每個人的處境,就是她心中疑問的解答,在領悟到真理之前,他其實已將真理運用在生活上了。」我們必須試著解讀這些蘊藏在生活中的道理,這樣才能理解我們所經歷的一切,究竟有什麼意義。過渡期就是這樣的一個時期,你可以去做任何的事,就好像那些古老的儀式一樣,你應該那樣去做,而且要全心去做。這可能是你這輩子第一次「放任自己」—不需要得出一個答案,也不需要完成什麼東西。如果你感到快樂,那就盡量快樂吧;如果你感到煩亂,就讓自己煩亂吧;如果你感到孤獨和傷心,那就全然去體會。在生命的這個階段,不要管什麼是最好的反應,也部曲要再去做出最好的反應。無論你的感覺是什麼,那些都是真正的你。在過渡期,你就這樣以最真的面目,一個人體會所有感覺。p.205

不要過分專注於目標,而是要學會將注意力從目標轉移到實現目標的過程上。這可以在你前進速度變慢時,防止自己掉入失望的深淵。p.25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吱吱喳喳來閱讀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2021/05/16
書名:榮格人格類型 作者:達瑞爾·夏普 出版社:心靈工坊 不論你的描述多麼完整,也永遠無法提出適用於超過一位個體的類型描述,即使從某些方面來看,它確實通切描繪出成千上萬個人的特徵。相似性是人的一面,獨特性則是另一面。—p.119
2021/05/16
書名:榮格人格類型 作者:達瑞爾·夏普 出版社:心靈工坊 不論你的描述多麼完整,也永遠無法提出適用於超過一位個體的類型描述,即使從某些方面來看,它確實通切描繪出成千上萬個人的特徵。相似性是人的一面,獨特性則是另一面。—p.119
2021/01/09
《找到薇薇安‧邁爾》 約翰‧馬魯夫著 陳逸如譯 「他所拍攝的人物街景都是市井日常,唾手可得。但是,要拍出那樣的畫面,你首先要先看見那樣的畫面。…照理來說,我們都可以看見麥爾看見的那個世界。但我們願意嗎?」〈前言—蘿拉‧李普曼〉
2021/01/09
《找到薇薇安‧邁爾》 約翰‧馬魯夫著 陳逸如譯 「他所拍攝的人物街景都是市井日常,唾手可得。但是,要拍出那樣的畫面,你首先要先看見那樣的畫面。…照理來說,我們都可以看見麥爾看見的那個世界。但我們願意嗎?」〈前言—蘿拉‧李普曼〉
2021/01/09
書名:最悲傷的一年,閱讀治療了我—一段真人實事的神奇療傷之旅 作者:妮娜·桑科維奇 (Nina Sankovitch) 譯者:蘇西 出版社:原點 但如今,讀著這些「逃離之書」,我發現另一種面對方式。不是把哀傷趕走,而是把它吸收掉—借助回憶來吸收哀傷。追憶無法趕走哀傷,也無法讓人死而復生,但能讓我們永
2021/01/09
書名:最悲傷的一年,閱讀治療了我—一段真人實事的神奇療傷之旅 作者:妮娜·桑科維奇 (Nina Sankovitch) 譯者:蘇西 出版社:原點 但如今,讀著這些「逃離之書」,我發現另一種面對方式。不是把哀傷趕走,而是把它吸收掉—借助回憶來吸收哀傷。追憶無法趕走哀傷,也無法讓人死而復生,但能讓我們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今年看的書比較少只有五本,分別看完了「你真的不必討好所有人」、「逆思維」、「轉念的力量」、「底層邏輯」、「你不必活成別人喜歡的模樣」。
Thumbnail
今年看的書比較少只有五本,分別看完了「你真的不必討好所有人」、「逆思維」、「轉念的力量」、「底層邏輯」、「你不必活成別人喜歡的模樣」。
Thumbnail
改變和失去息息相關,人不可能既要改變又不失去。
Thumbnail
改變和失去息息相關,人不可能既要改變又不失去。
Thumbnail
溝通表述、控管變數、逆向建造=改變你的世界
Thumbnail
溝通表述、控管變數、逆向建造=改變你的世界
Thumbnail
2013至今轉變之書陪我走過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結束、混沌、開始」的循環。 有人說, 「我看見自己一直是一列停不下來的車,只有一直開著,才有安全感。可是究竟要開去哪裡呢?現在去的地方是我的目的地嗎?每次讀書會是 讓車停下來看一看的時刻。」
Thumbnail
2013至今轉變之書陪我走過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結束、混沌、開始」的循環。 有人說, 「我看見自己一直是一列停不下來的車,只有一直開著,才有安全感。可是究竟要開去哪裡呢?現在去的地方是我的目的地嗎?每次讀書會是 讓車停下來看一看的時刻。」
Thumbnail
去年底開始到現在,工作隱約有一股不穩定的感覺,這種感受在四月達到高峰,我心想,不能繼續這樣下去,再這樣下去,我會變得更憂鬱...
Thumbnail
去年底開始到現在,工作隱約有一股不穩定的感覺,這種感受在四月達到高峰,我心想,不能繼續這樣下去,再這樣下去,我會變得更憂鬱...
Thumbnail
        無常是生命的本質。只是當我們擁有一切時,很難想像失去的滋味。
Thumbnail
        無常是生命的本質。只是當我們擁有一切時,很難想像失去的滋味。
Thumbnail
我相信這「翻轉」背後是有其對當時的學習環境所做的思考與檢討,這樣的過程是期許師生之間的教育場景是有助於彼此的,並非一般人所認為的反傳統。寫到這裡,腦裡不斷有個聲音,我們的人生不是一直都在「翻轉」嗎?何以得掛上「翻轉」後才會有的願景?試觀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階段都做著「翻轉」。
Thumbnail
我相信這「翻轉」背後是有其對當時的學習環境所做的思考與檢討,這樣的過程是期許師生之間的教育場景是有助於彼此的,並非一般人所認為的反傳統。寫到這裡,腦裡不斷有個聲音,我們的人生不是一直都在「翻轉」嗎?何以得掛上「翻轉」後才會有的願景?試觀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階段都做著「翻轉」。
Thumbnail
我相信人有自主成長的力量,只是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要怎麼應對情境,運用出這份力量。 轉變,像是生命給的禮物兌換券,提示我們找出力量的道路,進而能夠更有意識的運用力量。但這張兌換券,有自己的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兌換前請先閱讀……
Thumbnail
我相信人有自主成長的力量,只是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要怎麼應對情境,運用出這份力量。 轉變,像是生命給的禮物兌換券,提示我們找出力量的道路,進而能夠更有意識的運用力量。但這張兌換券,有自己的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兌換前請先閱讀……
Thumbnail
你是否過著看似永不改變的人生? Triggers, for propelling yourself. Creating behavior that lasts becoming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What are your triggers ?
Thumbnail
你是否過著看似永不改變的人生? Triggers, for propelling yourself. Creating behavior that lasts becoming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What are your triggers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