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鍛鍊大腦| 音樂元素融入認知教具: 1 2 3 4教具變變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我們在網路打上關鍵字「認知教具」搜尋,會出現許多不同廠商針對不同年齡與需求所設計的教材教具。另外,近來也流行自己動手設計與製作,大家又比過去能找到更多元、製作方式與使用方法的教材。
1,2,3到動物園─火車拼圖 , 上誼
123對對卡 , 小牛津
這次我們試著把教具結合不同音樂元素試試看 , 像是上圖兩種教材教具 。音樂活動目標可以有:
  1. 反應力
  2. 數字配對
  3. 抑制控制力
  4. 聽覺注意力
  5. 輪流與等待
  6. 視覺注意力
  7. 視覺搜尋力
  8. 記憶與提取

結合背景音樂進行活動

步驟:
1. 引導者可把所有的圖卡混合在一起後,再同洗牌一樣洗卡。
123對對卡 , 小牛津
2. 引導者也可以用背面進行活動,增加困難度與挑戰性。

A) 沒有背景音樂下,引導者說一個數字後,讓個體在圖卡堆中找出指定圖卡,必須同時含有數字與數量才算完成。

B) 選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做為背景配樂,引導者重複進行上述A)步驟。個體在這過程中必須要忽略熟悉的背景歌曲,專心聽引導者下達指令。

C) 選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或音樂作為「靜止」提示音: 也就是當個體執行B)步驟時,個體在找圖卡中比需同時要注意聽【音樂/歌曲何時消失】。當音樂/歌曲停止時,個體要停下動作,也就是個體需要在時間內找到指定數字與數量圖卡配對。
附註: 時間長度可以個體能力為主 , 可從10秒向上增加時間強度。)
D) 指定指令可以從1個數字與數量變成2個、3個,以此類推,增加個體記憶長度。

結合節奏進行活動

步驟:
1. 一開始,引導者先請個體把數字與數量配對且依序排列。
2. 接著 , 先讓個體依照自己的速度依序念出,例如: 一台腳踏車。
3. 上述第2點加入拍子,可參考下方影片中的進行方式。
4. 當個體熟悉之後,引導者可讓個體挑戰稍有難度。
A. 告訴個體要注意看,把引導者手指的數字結合拍子念出來(如第2點)。
B. 引導者告訴個體要注意聽與看,引導者會在敲拍子過程中說出指定數字,個體要立即邊敲邊唸出答案。
C. 把原本依序排列的方式變為不按照順序,像是 2-4-1-6。
D. 提醒: 數字與數量全部唸出才算完成任務!!
最後 ~引導者也能試著利用旋律填入上述的詞 。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按下追蹤或訂閱,讓您能在第一時間接收新文章的通知訊息,謝謝您的支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音樂治療師把音樂運用在目標活動中,協助服務對象,但並不代表音樂治療是聽音樂,抑或是能和聆聽音樂畫上等號。音樂治療對特殊需求兒童的主要功能在於非音樂能力的改善、提升、維持與成長,而非音樂能力是指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因此,音樂治療是由音樂治療師用音樂與樂器活動評估服務對象,蒐集資料,範圍包含動作、認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讓繪本不只是繪本,多角度探討繪本,繪本不是故事書,也可以與孩子一起思考(我自己)。 音樂繪本: 我也是個音樂家
聽,很重要,以下是活動目標聽,很重要。要注意的是,是否能敲出準確敲出節奏,不在此目標中。所以,自己上課時不會特別修正。 活動重點在於以下目標,才是此目標活動首要被協助。
樂器不只是一種技能活動,也可以作為針對個體非音樂能力所需要的目標,設計相關音樂活動。從一起同在的共同敲奏,到一來一往的輪奏,也能你來我往的自由創作。過程中的對與錯可以適時提出,也能視其狀況採忽略或先跟隨,但前提是引導者要先確認自己執行的速度是否需要調整或有給予符合個體當下的需要的協助與提示。
讓繪本不只是繪本,多角度探討繪本,繪本不是故事書,也可以與孩子一起思考(我自己)。 音樂繪本: 我也是個音樂家
聽,很重要,以下是活動目標聽,很重要。要注意的是,是否能敲出準確敲出節奏,不在此目標中。所以,自己上課時不會特別修正。 活動重點在於以下目標,才是此目標活動首要被協助。
樂器不只是一種技能活動,也可以作為針對個體非音樂能力所需要的目標,設計相關音樂活動。從一起同在的共同敲奏,到一來一往的輪奏,也能你來我往的自由創作。過程中的對與錯可以適時提出,也能視其狀況採忽略或先跟隨,但前提是引導者要先確認自己執行的速度是否需要調整或有給予符合個體當下的需要的協助與提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天當中,作息的轉銜及過程,老師都會有計畫性地將不同種類的音樂帶入, 不僅能夠增加語感、熟悉度,也可以提高孩子對於音樂變換帶來指令的敏感度。 而大班這階段對於專屬的畢業歌也有著深厚的情感, 早上轉銜聽~下午起床聽~哼哼唱唱中也將歌詞唱得朗朗上口了, 這一天下午,孩子們到了歌詞張貼的地方,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如何使用心智圖和主動回憶的方式來提高讀書效率,包括製作心智圖、使用主動回憶背誦心智圖和進行間隔重複的讀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學習,並且根據個人的學習節奏進行調整。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Thumbnail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大約是在十多年以前,在公共電視台看了一個節目,裡面出現了一個音樂指揮家。在節目影片中有一段,是這名指揮家在翻閱一本厚厚的交響樂譜,隨後出現了他自己的旁白,大意是說當他看著樂譜的時候,他的腦海中會自動地出現各種樂器的聲音——它們依照樂譜裡的順序自動出現,開始交互起落、有強有弱,最後
Thumbnail
洗腦歌是形容常在腦海中盤旋不停的歌曲,成功的洗腦歌就包括了這些元素:簡單、重複和容易跟着哼的旋律等。作者就着廣東歌、國語歌、英文歌和 K-pop,分別挑選了一首流行曲加入她的洗腦歌歌單,並邀請讀者分享他們喜歡的洗腦歌。
今天在完成聽覺減敏這第一階段之後,就開始進行第二階段,共存。 而我練習的、活用的,今天一一都在這篇文章,提出來。 當然,最重要的,是能維持〝共存〞的部分。 因為過中午的警察帶來個案,我見到重要的關鍵 那也是在我進行鍵走途中,進行活用和練習的部分。 結果,沒想到,以要領來說,是專注在〝聲音〞
Thumbnail
要請他們從小書中去找出指定的注音 製作小書時可以加入自家孩子喜歡的元素 所以我是畫上角落小夥伴相關的內容再寫上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音樂教育的文章,〖華’s 音樂菜單〗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多方面的音樂學習資源。 包括基礎樂理、不同風格中的旋律特色、節奏模式、和聲應用、樂器介紹、音樂歷史、情感表達、心靈治癒、音樂創作等,並透過跨界音樂點心和創意實驗室,供實際練習和遊戲,啟發學生的音樂創作及鑑賞能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天當中,作息的轉銜及過程,老師都會有計畫性地將不同種類的音樂帶入, 不僅能夠增加語感、熟悉度,也可以提高孩子對於音樂變換帶來指令的敏感度。 而大班這階段對於專屬的畢業歌也有著深厚的情感, 早上轉銜聽~下午起床聽~哼哼唱唱中也將歌詞唱得朗朗上口了, 這一天下午,孩子們到了歌詞張貼的地方,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如何使用心智圖和主動回憶的方式來提高讀書效率,包括製作心智圖、使用主動回憶背誦心智圖和進行間隔重複的讀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學習,並且根據個人的學習節奏進行調整。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Thumbnail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大約是在十多年以前,在公共電視台看了一個節目,裡面出現了一個音樂指揮家。在節目影片中有一段,是這名指揮家在翻閱一本厚厚的交響樂譜,隨後出現了他自己的旁白,大意是說當他看著樂譜的時候,他的腦海中會自動地出現各種樂器的聲音——它們依照樂譜裡的順序自動出現,開始交互起落、有強有弱,最後
Thumbnail
洗腦歌是形容常在腦海中盤旋不停的歌曲,成功的洗腦歌就包括了這些元素:簡單、重複和容易跟着哼的旋律等。作者就着廣東歌、國語歌、英文歌和 K-pop,分別挑選了一首流行曲加入她的洗腦歌歌單,並邀請讀者分享他們喜歡的洗腦歌。
今天在完成聽覺減敏這第一階段之後,就開始進行第二階段,共存。 而我練習的、活用的,今天一一都在這篇文章,提出來。 當然,最重要的,是能維持〝共存〞的部分。 因為過中午的警察帶來個案,我見到重要的關鍵 那也是在我進行鍵走途中,進行活用和練習的部分。 結果,沒想到,以要領來說,是專注在〝聲音〞
Thumbnail
要請他們從小書中去找出指定的注音 製作小書時可以加入自家孩子喜歡的元素 所以我是畫上角落小夥伴相關的內容再寫上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音樂教育的文章,〖華’s 音樂菜單〗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多方面的音樂學習資源。 包括基礎樂理、不同風格中的旋律特色、節奏模式、和聲應用、樂器介紹、音樂歷史、情感表達、心靈治癒、音樂創作等,並透過跨界音樂點心和創意實驗室,供實際練習和遊戲,啟發學生的音樂創作及鑑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