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到中年,多點自戀,會比較快樂(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裡所說的中年,是40-55歲。而「自戀」的重要性,在台灣還沒有被好好談過。

「你好自戀」,如果有人這樣說,這通常是負面的批評或嘲笑。但這幾年的研究認為,人到中年,比別人多一點自戀的人,反倒擁有更多的快樂。

是啊,都已經四、五十歲或更大的歲數,還能好好健康活著的時間說不定都不到二十年了,為什麼還要隱藏自己的自戀?

raw-image

二十世紀末時,曾有人說,這是自戀的時代。但心理學家長期追蹤後認為,不管時代怎麼變,都還是青少年在自戀量表的分數最高,出社會後會漸漸降低。大人常說青少年中二、屁孩,這年齡容易對這世界會有許多想像,會覺得自己很酷、很帥、很不一樣,覺得自己有許多光明未來可以期待。

上大學、出社會後,我們會漸漸瞭解現實,收斂自己,要求自己配合大環境。我們是個小螺絲釘、小社員、實習幹部,就算升遷了上面還有更大的主管、老闆,公司之外還有許多厲害的人。我們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說話、應對符合常規,分寸、禮儀一直放在我們心裡。

我們要這樣壓縮自己到幾歲?人到中年,格局、高度差不多是這樣了,少數人可以繼續往上拼,多數人就是持平待退。反正台灣是個富裕、文明也容易生活的地方,帶點自戀,快快樂樂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什麼不可以?

怎麼理解「自戀」?自戀就是覺得自己是某個小小世界的中心點,覺得自己的存在有特殊的意義,覺得自己有某種重要性或特殊能耐,正在做某件現在或未來影響力很大的事情,認為身邊的人都應該重視與了解自己、體認這些重要價值。

自戀是人類演化的一部分。就如之前說過的「優於平均效應」,對於大部分正向的能力或特質,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在平均值之上。這當然不可能,每種正向能力一定有些人是比別人差的。但相信自己「至少比中位數好」,會讓我們的自我強大一點。

許多心理學家指出,每個人都有自戀的成分,只是多或少。太多的自戀,會讓旁人受不了。但些許的自戀,是支撐人類這會思考的動物活下去的關鍵。如果我的存在沒有什麼特別意義,如果我消失了這世界還是如常運轉------那我何必活著呢?「自戀」,讓我們找到在這艱難的世道裡繼續活著的理由。

許多人意識到自己邁入中年後,會漸漸調整自己面對這世界的態度。這些調整,往往被視為退縮、認輸、抑鬱以終。接下來我會整理國外對「健康自戀」(healthy narcissism)的論述,目的是要告訴各位中年人:

當你所處的環境無法滿足你的自戀需求,那就自己去追求!

最基本的自戀需求是什麼?你覺得重要的事情,就是重要。你覺得不重要的事情,就是不重要。如果下班後、放假時,有你覺得很重要的事情,就盡量放手去做,準時下班,不要管你覺得無聊的社交活動。如果你在社交活動裡,已經不是主角,沒有太多人在意你,只是要你湊數、當背景,那就勇敢地拒絕。

把越來越有限的生命留給自己,一個放大100倍、無限重要的自己。

自戀可以是健康的,也可以是快樂的。只要能保持身體健康,擁有許多財富、權勢的人,他們的快樂程度,其實也只比中產階級多一點點而已。

所以,人到中年,要勇敢地愛自己、追求自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67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現在當父母或當阿公阿嬤的人,該如何看待年輕人明明生活富足、資源豐富,陷入壓力、焦慮、憂鬱的比例卻越來越高?
Thumbnail
2025/04/23
現在當父母或當阿公阿嬤的人,該如何看待年輕人明明生活富足、資源豐富,陷入壓力、焦慮、憂鬱的比例卻越來越高?
Thumbnail
2025/04/17
夫妻有個共同帳戶,一起決定家用支出,會比分開支付不同帳單,享有更好的婚姻品質----專家這麼說,你同意嗎?
Thumbnail
2025/04/17
夫妻有個共同帳戶,一起決定家用支出,會比分開支付不同帳單,享有更好的婚姻品質----專家這麼說,你同意嗎?
Thumbnail
2025/04/14
喜歡打掃的人心情會變好?還是心情好的人會更願意打掃?美國有一家清潔用品公司Clorox,會持續發佈跟清潔打掃有關的調查。雖然不如學術研究嚴謹,但可以鼓勵大家多動手打掃,順便讓身體動動,這些數據還是值得看一下。
Thumbnail
2025/04/14
喜歡打掃的人心情會變好?還是心情好的人會更願意打掃?美國有一家清潔用品公司Clorox,會持續發佈跟清潔打掃有關的調查。雖然不如學術研究嚴謹,但可以鼓勵大家多動手打掃,順便讓身體動動,這些數據還是值得看一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身處的環境,會有許多事物告訴我們什麼地方不足、不夠好,學習愛自己,也意味著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以及選擇哪些事物能夠改善生活?哪些人、工作、習慣、信念對自己有幫助?哪些則不再適用於你?
Thumbnail
我們身處的環境,會有許多事物告訴我們什麼地方不足、不夠好,學習愛自己,也意味著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以及選擇哪些事物能夠改善生活?哪些人、工作、習慣、信念對自己有幫助?哪些則不再適用於你?
Thumbnail
如果要在「中年」兩個字後面加上其它字句,你會想到什麼呢? 中年危機? 中年失業? 中年轉職? 中年發福? 似乎大家對於「中年」的印象多半是不安與焦慮的,撇開中年失業與轉職不說,為何有些人明明有著穩定的工作及美滿的婚姻,生活上也不愁吃穿,卻仍然感到「不滿足」呢?也因為這種莫名的情緒使得他們更加難以對他
Thumbnail
如果要在「中年」兩個字後面加上其它字句,你會想到什麼呢? 中年危機? 中年失業? 中年轉職? 中年發福? 似乎大家對於「中年」的印象多半是不安與焦慮的,撇開中年失業與轉職不說,為何有些人明明有著穩定的工作及美滿的婚姻,生活上也不愁吃穿,卻仍然感到「不滿足」呢?也因為這種莫名的情緒使得他們更加難以對他
Thumbnail
  四十幾歲以上不婚的人多得很,不管是男女,單身似乎就是未來的趨勢潮流,看看那些明星們,生活與工作光鮮亮麗,他們都說愛自己比較重要,不要去遷就任何人,做你自己就對了!要完完全全成為你想要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你心目中以你為優先,愛上先是你自己,幾乎人人都在談。
Thumbnail
  四十幾歲以上不婚的人多得很,不管是男女,單身似乎就是未來的趨勢潮流,看看那些明星們,生活與工作光鮮亮麗,他們都說愛自己比較重要,不要去遷就任何人,做你自己就對了!要完完全全成為你想要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你心目中以你為優先,愛上先是你自己,幾乎人人都在談。
Thumbnail
要讓自己的「自我」茁壯沈穩,除了生活經驗的歷練,另外就是積極學習和自我訓練。 無論是關於生活處事的各種能力和知識,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能力和處理經驗,只要「保持學習」都是在增進我們大腦神經元發展,同時也在滋養個體「自我」的獨立精神。
Thumbnail
要讓自己的「自我」茁壯沈穩,除了生活經驗的歷練,另外就是積極學習和自我訓練。 無論是關於生活處事的各種能力和知識,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能力和處理經驗,只要「保持學習」都是在增進我們大腦神經元發展,同時也在滋養個體「自我」的獨立精神。
Thumbnail
是巧合?最近看到2本談論40歲的書,《為了遇見40歲更好的自己》、《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以 內政部公布「109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1.3歲來說,40歲算是過了人生的一半。
Thumbnail
是巧合?最近看到2本談論40歲的書,《為了遇見40歲更好的自己》、《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以 內政部公布「109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1.3歲來說,40歲算是過了人生的一半。
Thumbnail
【內容簡介】 中年,是歲月的累積; 大人,卻是人生的修為。 中年歲月,其實比想像中更為漫長, 我們將從哪裡出發? 將會抵達哪裡? 中年是家庭的承擔者;中年是老年的起點; 中年有覺醒的力量;中年之愛閃亮激昂; 中年可以通達、自由與自在;中年是走向渡口,尋找一條船
Thumbnail
【內容簡介】 中年,是歲月的累積; 大人,卻是人生的修為。 中年歲月,其實比想像中更為漫長, 我們將從哪裡出發? 將會抵達哪裡? 中年是家庭的承擔者;中年是老年的起點; 中年有覺醒的力量;中年之愛閃亮激昂; 中年可以通達、自由與自在;中年是走向渡口,尋找一條船
Thumbnail
其實標題所謂的「自我感覺良好」,是針對「年齡」的認知。 讀者們應該都有類似經驗:有些60多歲的長輩,覺得自己還沒老,頭腦、身體還行,和50歲的小老弟、小老妹差不了太多;但卻也有些人明明才60歲,卻已經覺得自己不行了,甚至自覺比不上7、80歲的老先生老太太。
Thumbnail
其實標題所謂的「自我感覺良好」,是針對「年齡」的認知。 讀者們應該都有類似經驗:有些60多歲的長輩,覺得自己還沒老,頭腦、身體還行,和50歲的小老弟、小老妹差不了太多;但卻也有些人明明才60歲,卻已經覺得自己不行了,甚至自覺比不上7、80歲的老先生老太太。
Thumbnail
65歲之後,多數人退休了,在職場上、社會團體裡、甚至家庭內部,漸漸沒有角色。肌力變差、腦力衰退,有些人面臨伴侶死亡、好友死亡,慢性病變多,隨時面臨重大疾病的威脅。這時,原本支撐「自戀」的各種條件,一個一個消失。有人稱為「自戀危機」。當一個人「自戀不起來」時,不見得是好事。
Thumbnail
65歲之後,多數人退休了,在職場上、社會團體裡、甚至家庭內部,漸漸沒有角色。肌力變差、腦力衰退,有些人面臨伴侶死亡、好友死亡,慢性病變多,隨時面臨重大疾病的威脅。這時,原本支撐「自戀」的各種條件,一個一個消失。有人稱為「自戀危機」。當一個人「自戀不起來」時,不見得是好事。
Thumbnail
為什麼人到中年,「自戀」反倒是個保護因子?有其他研究指出,青少年期的自戀分數最高,之後逐漸下降,到中年之後,下滑的趨勢加大。或許,一部分因為老化的自然演進,一部分因為漸漸接受社會的現實、人生的殘酷,有些人漸漸放棄自己比較特別、身負特殊使命、做的事情有特殊意義的想法,變得保守、退縮,覺得無助、無望。
Thumbnail
為什麼人到中年,「自戀」反倒是個保護因子?有其他研究指出,青少年期的自戀分數最高,之後逐漸下降,到中年之後,下滑的趨勢加大。或許,一部分因為老化的自然演進,一部分因為漸漸接受社會的現實、人生的殘酷,有些人漸漸放棄自己比較特別、身負特殊使命、做的事情有特殊意義的想法,變得保守、退縮,覺得無助、無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