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後心得 | 《零規則》高人才密度打造的訂閱串流帝國-Netflix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本書是由Netflix創辦人暨執行長Reed Hastings以及五十大商業思想家Erin Meyer共同著作。內容講述了Netflix是如何一步一步打造企業文化,並創造了堪稱匪夷所思的「零規則」管理模式,而Netflix目前的串流服務已經橫跨190個國家,這家企業是如何依靠獨特的管理模式達到這一個成就呢?
答案是F&R(Freedom&Rsponsibility)自由與責任的文化

提高人才密度

但在邁向F&R文化之前,還有一些步驟要做,而提高人才密度是最重要的一點。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在一組聰明有效率的人中,混入一位扮演懶鬼的演員,這組人的效率就會比其他組差三到四成,這說明了團隊裡即使只有少數表現平庸的人,他們的表現仍有可能傳染給其他人
在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為了進一步提升人才密度,Netflix使用了「搖滾巨星法則」,比方說,目前有一個任務需要完成,可以雇用十到二十名人員來處理,或是聘請一位該產業的「搖滾巨星」來進行,然後給他比其他人高很多的薪水。因為在創意型的職位上,最優秀者的表現很容易就超越平均十倍以上,這個方法明顯更適合Netflix高人才密度的文化。
Netflix一直自認為比起大家庭,他們更像是一支職業球隊,而在職業球隊裡不可避免的便是交易與「被交易」。為了判斷這個人是否應該被交易,他們有所謂的「留任測試」: 假如你團隊裡的某個人明天就要離職,你會說服他改變心意嗎? 還是你會接受辭呈,心裡還鬆了一口氣? 如果是後者,你現在就該準備好資遣費,然後開始尋找最佳人選,一個你會極力留住的人。另外Netflix不提倡所謂的「強制分級評等」,因為對他們來說,他們不希望員工和員工之間彼此競爭,而是一心對外,與Netflix的對手競爭,就如同職業球隊一樣。

鼓勵誠實敢言

在擁有高人才密度之後,接著就可以進行第二步,鼓勵員工和主管誠實敢言。彼此之間誠實地給予回饋能避免職場上鉤心鬥角的事發生,也能提高做事的效率,但回饋的重點需建立在「只說你敢當面對那個人說的話」,而不是為了抱怨或指責。Netflix時常強調頻繁給予回饋,可事實上在初期執行是很困難的,因為人往往會擔心傷害對方的感受,又或者擔心會受到主管的報復,於是Netflix內部的人在收到批評後需要給出「歸屬感線索」。歸屬感線索可以是用感激的語調回應對方、肢體上靠近說話的人或直視對方的眼睛,用這種方式可以讓給出批評的人感到安全,並更願意去給予其他人回饋,藉此形成一個良好循環。
Netflix有一個習慣稱之為曬訊息(sunshining),意思很簡單,就是把所有訊息攤開來給員工看。這個做法可以建立員工的信任和當責意識,讓員工感覺自己是公司的主人,同時也反過來提高他們為了公司成績所願意承擔的責任。書中還有一個比喻是: 一群人參加棒球賽,可是沒有人向他們說明規則。球賽就是商業行為,大家拼命想從一壘盜上二壘,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對整場比賽有何意義。在基層了解公司營運的方向時,他們就可以減少尋求上級指示,並做出更好的決定。
接著,為了確保誠實文化在內部徹底執行,Netflix採用了一個方法「360度評量」。施行方法是採用「開始、停止、繼續(做某件事)」的格式去給其他人建議,理想的比例會是25%的正面回饋以及75%的建設性回饋,且不鼓勵無關實際行為的客套讚美。這個方法同時也需要一個厲害的主持人,主持人必須確保所有回饋都落在四大原則的框架裡,也就是: 以協助為目的、可實際執行、表達感謝、可採納或捨棄

給予大量自由

對於創意型產業來說,工時從來都不是衡量產出的標準;相反的,廢除休假天數規定反而可以讓員工適度從工作中脫離,讓大腦進入發散模式並帶來更棒的點子。於是他們開始實行這個規定,但是在員工安心放長假之前,需要由主管帶頭示範休長假,並要和下屬閒聊假期間所做的事,藉此作為典範。然而背後的問題是,在專案截止日前若是有太多人一起請假,可能會造成一場災難,於是主管依舊必須和下屬溝通,例如說: 「會計人員一月禁止休長假」、「放長假前確保不會造成同事困擾」。
在上面誠實敢言的部分中有提到,公司會對員工誠實的提供資訊,而這也給了員工更多決策的權力(意即更多自由),員工在決策前不需要再向上層層詢問。在Netflix,基層員工的決策結果就像是樹枝上的果實,而高階主管則是樹幹或是根,藉由提供養分(資訊)來讓樹枝自己決定要開出怎麼樣的果實。歸功於高人才密度的政策,有了充足資訊的Netflix員工往往能給出意想不到的成果。另外,當員工給出的成果不盡理想時,主管們也會先反問自己,是不是資訊給得不夠充分?和部下的看法目標是否一致? 這些都是可能會導致錯誤結果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Netflix會強調頻繁回饋: 確保公司上下在往一致的方向前進
可這套模式依舊有其限制,在以防止錯誤為優先的經營模式上,分散決策很明顯不適用。Netflix是創意優先產業,所以他們可以從各種決策失誤中去找出更適合的方法;而像核電廠、醫院這類一出錯即可能造成嚴重傷亡的地方,防錯顯然更為重要。

心得

這是一本易讀性很高的書,書中有大量的故事來讓讀者更好的了解規定背後的原因。在科技發展越發快速的這個時代,這本書可以讓我們了解一間企業是如何面對典範轉移的過程,以及新制度建立的方法,儘管這並不代表其他人能完美複製,可其中許多做法與思維的過程卻很值得我們去模仿,或者說讓我們在面對下一次典範轉移時能有更多準備。最後我想分享我在書中最喜歡的一句話。
你手上現在有一疊籌碼,可以自由下注,有些賭注會成功,有些則會失敗,你的表現是基於你下注的整體結果,而不是單一案例。

最近發現自己生產力降低很多,不知道是因為待在家太久還是單純想太多了,總之我又開始回去書堆和電影的懷抱,這篇分享的是我近期的愛書《零規則》,希望我的整理能對你/妳有所幫助! 我是太陽系居民,下次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剛出社會時,我對於職涯或是我究竟擅長什麼並沒有太多規劃,很多時候都是先往一個方向走,接著便撞上牆壁。直到撞到頭有點暈時才算勉強找到我的北極星,開始知道了哪裡是我的北方。在這個專題裡,我並不能站在遠處告訴你應該怎麼走,但我想讓你知道這段路有我們一起走。幾分鐘的文章裡,藏的是我這幾年的碰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僧人心態》讀後心得 最近閱讀完《僧人心態》這本書,其中有一些印象深刻的句子,我把它們節錄下來。這次閱讀的方式,是使用最新購買的KOBO LIBRA H2O,第一次使用電子閱讀器閱讀的經驗很有趣,希望之後再持續使用幾個月,跟大家分享使用心得。​ ​ ●作者簡介:​ 作者傑‧謝帝曾是倫敦卡斯商學院的學生,當過僧人後來還俗
avatar
YI-CHI CHIU
2021-07-24
|我的好書單|貝佐斯親述如何打造一人即公司的亞馬遜文化!《創造與漫想》及《第一天》心得《創造與漫想》的作者是亞馬遜公司的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本人,這本書的前半部,收錄了 1997~2020 他在CEO任內親手寫給亞馬遜股東的24封股東信全文。後半部是貝佐斯的23篇演講稿、採訪稿,親述如何打造一人即公司的亞馬遜文化 這世界的確是創新者主宰的
Thumbnail
avatar
陳虹君
2021-07-05
創業當老闆很花錢?《一人社長高獲利經營法則》閱讀心得如果我們已經向政府登記了公司開始創業,難免會被興奮感沖昏了頭,想要趕快租一間自己滿意的辦公室,另外再購買沙發、辦公桌、咖啡機等各項固定資產,好讓自己擁有心目中企業主該有的辦公環境,但這些行為都應該在創業初期避免。就像我在開頭提到的手搖店的例子,房租這類的固定成本必須...
Thumbnail
avatar
TASYA-STUDIO
2021-04-07
投資前別忽略資產配置,《王伯達人生財務規劃學》課後心得每個人對於投資獲利,都有美好的想像,總是希望藉由投資為自己賺進更多的錢,但卻忽略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反而讓自己曝露在高風險的環境下。所以在上完《王伯達人生財務規劃學》課後,有一些上課後的想法和感想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avatar
mrcuriosity
2021-03-02
《財富流心得》最寫實的人生大富翁,從遊戲中看到我們對於金錢的態度這一款財富流的桌遊,卻讓我們看到了彼此的理財盲點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大富翁」吧? 或是讀過《富爸爸窮爸爸》裡面的「老鼠賽跑」現金流遊戲呢? 一個月前,藉由朋友的分享,我去參加了人生第一場「財富流」沙盤體驗遊戲,起初只是因為聽到介紹說,可以藉此察覺自己與金錢的關係,以及感受自己與生俱來的財富天賦
Thumbnail
avatar
魚の人生體驗札記
2021-01-25
《高績效團隊的建立》講座心得:建立共識突破現狀,打造高績效團隊【《高績效團隊的建立》講座心得:建立共識突破現狀,打造高績效團隊臉書文章】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擁有高績效團隊,不管環境如何變化,皆能應付自如💪💪💪 本文一樣徵求過講師的同意哦😊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3/11(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avatar
Smile
2020-03-05
[W1] 《打造超人大腦》撰寫心得總結成敗與否取決於見識的高低,所以高速的吸收是我們快速成長的不二法門。 書中引導我們〝極速讀書法〞來做輸入,而為了強化吸收,我們必須在 1 星期之內完成輸出,只有輸出才能確保自己融會貫通而能應用。 最後,透過〝習慣和上癮〞來讓自己持續下去,並且做好精力管理,才能讓自己持續幸運,而獲得讓自己〝指數成長〞。
Thumbnail
avatar
Gimmy
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