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

自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常常拿自己和別人比較,而且特別喜歡用我的短處和他人的長處比較,比著比著,就覺得自己怎麼這麼爛。

家人說那是因為我有偶包,無法接受自己不傑出,可我從來沒有傑出過啊,我只是有點小聰明,反應比較快而已。的確成長的過程中我有很多正向的回饋(對於我的能幹),但負面的回饋更多,而且涵蓋了人生所有的面向,包含智商、品行、人際和生活的技能。

也許是因為不服輸,但似乎又不止是這樣,直到某一天我在床上失眠,突然意識到到底是為什麼。

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值得。

我覺得別人的重視和關愛,都是因為我很好、很努力或很溫柔,如果我哪一天停下腳步了,我就不再是一個值得善待的人,身邊的人都會離我而去。一直以來一直驅使我向前奔跑的原因其實是,我不想被討厭。

這很正常,畢竟15歲以前是被討厭比被喜歡還多,謝謝當時願意愛我的家人、其中一些老師還有摯友。

成長的過程中,我花了非常多精力在人際技巧上,學著觀察、模仿別人的言行,學會聆聽,然後學會傾訴(接受自己就是有點怪,就是另一個故事了),這些都是刻意練習的結果,就因為得來不易,才更害怕會如果哪天我停止奔跑,身邊美好的一切會不會通通消失。

我的理智知道它們不會消失,但就算我明白每一刻的我都是出生以來最好的樣子了,心裡那個哭泣的小孩仍然無法安心。

該是面對它的時候了,幸好我發現了,這是個好的開始。

avatar-img
Q丸的沙龍
51會員
40內容數
比較未經加工的國外新聞翻譯,多為我感興趣的研究主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Q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就算世界常常讓人感到悲傷和沮喪,但還是有現在能做的事。
我終於給得起自己需要的陪伴和呵護,我再不是高塔上的公主,需要王子來拯救,我可以和王子肩並肩,一起往前走。
小時候人際關係不好,上國中之後才交了第一個朋友,很恐懼「被討厭」、「被排斥」的我,一直試著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試著學習他人說話的方式,藏起自己的尖刺,憤怒難過的時候,也不表現出來。我認為我做得還不錯,也相信持續努力下去,我能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
我們家是做醬油的,家裡就會有整袋整袋的糖、鹽、黃豆,50公斤裝,小時候的我絕對扛不起來的那種。
這一路一直走一直走,走成現在的我,雖然只有一點點,我是為自己感到驕傲的,希望我能繼續當一支蠟燭,很多蠟燭,就會變成太陽。
這讓我明白,人們身上背負的形容詞和標籤,不能代表這個人的全部。同時我也瞭解了,我渴望的並非被當成「正常人」對待,而是被當成「我」來對待,不是「一個精神病人」」或「一名女性」。
就算世界常常讓人感到悲傷和沮喪,但還是有現在能做的事。
我終於給得起自己需要的陪伴和呵護,我再不是高塔上的公主,需要王子來拯救,我可以和王子肩並肩,一起往前走。
小時候人際關係不好,上國中之後才交了第一個朋友,很恐懼「被討厭」、「被排斥」的我,一直試著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試著學習他人說話的方式,藏起自己的尖刺,憤怒難過的時候,也不表現出來。我認為我做得還不錯,也相信持續努力下去,我能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
我們家是做醬油的,家裡就會有整袋整袋的糖、鹽、黃豆,50公斤裝,小時候的我絕對扛不起來的那種。
這一路一直走一直走,走成現在的我,雖然只有一點點,我是為自己感到驕傲的,希望我能繼續當一支蠟燭,很多蠟燭,就會變成太陽。
這讓我明白,人們身上背負的形容詞和標籤,不能代表這個人的全部。同時我也瞭解了,我渴望的並非被當成「正常人」對待,而是被當成「我」來對待,不是「一個精神病人」」或「一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