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感想:十誡(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十誡」很有名,我是說,「十誡」這個名詞很有名,至於內容,完全搞清楚的人恐怕不會太多,大多只記得幾條,比方說不能拜偶像、不能殺人之類的,除非是基督徒。
但就算是非基督徒也聽過十誡就是了,所以值得好好來介紹。

顧名思義,就是有十條誡命,但這十條其實每一條都是大哉問,不是那樣容易輕易帶過的,因為光聖經理你都可以找到一堆互相矛盾的內容,更別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辯證了。

對了,其實「之上」還有總綱(大誡命),然後耶穌還多擴充一條。
所以原始猶太教架構是這樣的,有個大誡命,然後下面有十誡,接著出現各種摩西律法,還有塔木德。
對基督徒而言,則是有大誡命(還有一條擴充條文),再來有十誡,至於摩西律法,基本上只限聖經裡的,而且很多其實「沒在管他」。

等等,這樣且不是聖經自助餐?為何這些律法可以有選擇性?

舉個例子好了,你吃豬肉嗎?照聖經是不可以的喔!那為何現在我們還是照吃不誤?
這當然是因為,摩西律法有非常多都是為了「配合聖經時代的風土民情」設立的,拿到現代來當然很多不適用,但十誡呢?

跟一般人相反,我從最後一條開始講回去,這樣大家會比較清楚。

第十誡:不可貪圖別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愛別人的妻子、奴婢、牛驢,或其他東西。

這簡單講就是財產權……錯,含妻子,請考慮一下那個年代的女性地位,總之,現代人只要理解這條指的是財產就是了,先不要管人權或動物權,這條就只有財產權。

也因為這樣,這條很單純,因為如果你「著手」侵佔,那都是犯罪行為,沒什麼好講的。

但上帝的誡命從沒那樣單純,實際上,這條要求的是「連想都不可以想」,因為那會同時帶出「忌妒」、「貪婪」等等負面的思維。不過聖經沒有說你不能「羨慕」喔!這是有差別的,「羨慕」意味著「認為別人那樣比你還要好,而且產生某種動力」(若只有前一句,那就不叫羨慕,而是「喔,算了」),這只是一種單純的「狀態判斷」,然後羨慕之後,因為有了動力,你可能會發憤圖強自己努力、可能滿心歡喜給人家祝福、心悅誠服的承認對方更加高竿、換條路線尋找自己的道路、對自己的現狀產生反省,但也可能產生黑暗面的忌妒……

這就是「貪圖」,是不好的,只要走錯了,你就會變鬼,會變上弦一。

這點很容易理解,所以我們講下一條。

不可作假證陷害人。

這一條很有意思,通常我們會教小孩「不可以說謊」對吧!但十誡裡面沒有這個,十誡講的是「陷害人」,也就是說,如果你「作假見證」(說謊)沒有陷害人,甚至能幫助人,就可以嗎?
聖經裡說謊的紀錄還不少,喇合說謊掩護以色列偵察兵,雅億說謊誘騙迦南將軍放鬆警戒,然後下手殺掉他。

關鍵是「陷害人」啊!不過這部份就是麻煩所在,比方說「客氣」算不算說謊?「謙虛」算不算說謊?。所謂「善意的謊言」確實是存在的,甚至被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甚至透過謊言進行拯救的工作,例如辛德勒的名單就是舉世聞名的例子。

那麼,做真見證陷害人就可以嗎?畢竟,十誡裡沒有說「不能陷害人」……所以,再一次的,我們要去挖掘真正的意義,什麼叫假見證--是的,這句的重點其實不是「陷害人」,畢竟「不要陷害人」聽起來跟廢話差不多,你只會覺得「這不是裡所當然嗎」。重點在於認清楚什麼叫「假見證」,畢竟,當你當抓爬子陷害忠良,就像返校裡學姐害死一堆人一樣,其實你已然做了假見證,你對你的良心、對上帝做了假見證,你不是說出真相,而是掩蓋了你另有圖謀這件事情,只為了滿足你自己,而忽略了上帝。

這才是假見證,更何況你還害人。

所以,沒害人就沒關係了嗎?錯,因為害你自己當然也是害人的一種,如果你讓自己陷入罪惡,這豈不是最糟糕的狀況呢?
請不要騙你自己,因為不管你騙誰,都騙不了上帝,那種知道有人盯著你看所產生的苦楚,就叫做罪惡感。正常人騙不了自己,最悽慘的人騙過了自己,或者說,自以為騙過了,但上帝依然在那邊。

上帝不是你說不信就不存在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03會員
997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段文字表達了人們一旦沉迷於外在的五色、五音、五味之中,就容易受到傷害。文章就貪嗔痴的外境之相進行了分析,告誡人們要適度追求物慾享受,保持安定身心過著樸實自然的生活。文章強調了控制慾望對於人們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段文字表達了人們一旦沉迷於外在的五色、五音、五味之中,就容易受到傷害。文章就貪嗔痴的外境之相進行了分析,告誡人們要適度追求物慾享受,保持安定身心過著樸實自然的生活。文章強調了控制慾望對於人們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人心不古, 不少人利用別人的善心作惡行騙. 行善前要用「純潔像鴿子,靈巧像蛇」這原則小心判斷.
Thumbnail
人心不古, 不少人利用別人的善心作惡行騙. 行善前要用「純潔像鴿子,靈巧像蛇」這原則小心判斷.
Thumbnail
詩篇 109:1–5 109 我所讚美的神啊, 求你不要閉口不言, 2 因為惡人的嘴和詭詐人的口,已經張開攻擊我, 他們用撒謊的舌頭對我說話。 3 他們圍繞我,說怨恨的話, 又無故地攻打我。
Thumbnail
詩篇 109:1–5 109 我所讚美的神啊, 求你不要閉口不言, 2 因為惡人的嘴和詭詐人的口,已經張開攻擊我, 他們用撒謊的舌頭對我說話。 3 他們圍繞我,說怨恨的話, 又無故地攻打我。
Thumbnail
人的感官常受到外在影響,無意識下就失去正確的判斷、盲目跟從,致使心迷失、行為陷入錯亂,而其根本在道德經十二章裡告訴我們,是因為心未回歸道心,真正由心來主宰,而道心的展現是慈悲、柔和、清淨的……。若能將心境顧好的人,同時會看清五官、感知和行為是否會處在雜染之中,恐會深陷其中,深感此為危險之處,而遠避之
Thumbnail
人的感官常受到外在影響,無意識下就失去正確的判斷、盲目跟從,致使心迷失、行為陷入錯亂,而其根本在道德經十二章裡告訴我們,是因為心未回歸道心,真正由心來主宰,而道心的展現是慈悲、柔和、清淨的……。若能將心境顧好的人,同時會看清五官、感知和行為是否會處在雜染之中,恐會深陷其中,深感此為危險之處,而遠避之
Thumbnail
最近看到格子友發佈文章,都是談及一些『弱勢人士』心中的意念與 苦情。文筆簡潔優美,內容卻又沉鬱哀愁,我才發現了更多人的內心 世界,好像與我們所認知的假設相去甚遠,甚至遠得難以想像。 儘管格子友裡面不乏律師法官,但我相信提出自己在這方面的觀念, 可以讓這些專業人士多了一些角度,去看『審判』應有的面貌。
Thumbnail
最近看到格子友發佈文章,都是談及一些『弱勢人士』心中的意念與 苦情。文筆簡潔優美,內容卻又沉鬱哀愁,我才發現了更多人的內心 世界,好像與我們所認知的假設相去甚遠,甚至遠得難以想像。 儘管格子友裡面不乏律師法官,但我相信提出自己在這方面的觀念, 可以讓這些專業人士多了一些角度,去看『審判』應有的面貌。
Thumbnail
2013/12/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惡莫大於縱己之欲,禍莫大於言人之非。」 「施之君子則喪吾德。施之小人則殺吾身。」 良因曰: 言人之非往往也是為了縱慾, 只是這種縱慾的結果,輕則必定招來種種是非,重則有殺身之禍。 不管是重道德的君子,還是重利害的小人,都應當以此為誡!
Thumbnail
2013/12/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惡莫大於縱己之欲,禍莫大於言人之非。」 「施之君子則喪吾德。施之小人則殺吾身。」 良因曰: 言人之非往往也是為了縱慾, 只是這種縱慾的結果,輕則必定招來種種是非,重則有殺身之禍。 不管是重道德的君子,還是重利害的小人,都應當以此為誡!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4.27 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曰: 「凡人所為之惡,有有形者,有無形者。 無形之惡,害人者也;有形之惡,殺人者也。 殺人之惡小,害人之惡大。 所以游晏中有鴆毒,談笑中有戈矛,堂奧中有虎豹,鄰巷中有戎狄。 自非聖賢,絕之於未萌,防之以禮法,則其為害也,不亦甚乎。」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4.27 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曰: 「凡人所為之惡,有有形者,有無形者。 無形之惡,害人者也;有形之惡,殺人者也。 殺人之惡小,害人之惡大。 所以游晏中有鴆毒,談笑中有戈矛,堂奧中有虎豹,鄰巷中有戎狄。 自非聖賢,絕之於未萌,防之以禮法,則其為害也,不亦甚乎。」
Thumbnail
再來要討論非常麻煩的一個題目,超級大哉問的第六誡: 不可殺人 各位或許會覺得這題目有什麼問題,不就又是一句「理所當然的廢話」嗎? 才怪,這題目麻煩的要死,同樣不是表象那麼單純,畢竟聖經裡面殺人無數,才沒那麼容易解釋。 殺害人命這件事情,當然我們可以很反射性的理解這是「錯誤的」,甚至是「邪惡的」(錯誤
Thumbnail
再來要討論非常麻煩的一個題目,超級大哉問的第六誡: 不可殺人 各位或許會覺得這題目有什麼問題,不就又是一句「理所當然的廢話」嗎? 才怪,這題目麻煩的要死,同樣不是表象那麼單純,畢竟聖經裡面殺人無數,才沒那麼容易解釋。 殺害人命這件事情,當然我們可以很反射性的理解這是「錯誤的」,甚至是「邪惡的」(錯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