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對大腦的正向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疫情之下的破表壓力
疫情剛開始爆發時,生活在台灣的人們,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只要出門戴好口罩、注意手部清潔和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就好。劇情急轉直下,後來演變成,大家都必須乖乖待在家,當那個足不出戶的宅男或宅女。頓時間,原本稱之為家的空間,變成公司的辨公室、孩子的學校教室和遊戲場。
原先用物理空間區隔開的個人角色,現在全混在一起。唯有時間表成了那把銳利的刀,切割著上班下班和上課下課,個人的多重角色仍持續混亂著。在心宅配(請見備註)提供民眾服務時,發現有部份民眾是因擔心染疫,而焦慮到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更大多數的民眾是受疫情的間接影響,須同時在家上班、安排孩子線上上課和休閒活動及照顧體弱的父母。光是用聽的,就覺得壓力破表。
問到紓壓的方法,有良好人際支持系統的民眾,還可以打電話和親朋好友聊天視訊。但追劇或是睡覺,是民眾普遍認為可以有效放空腦袋的方法。睡前長時間死盯著螢幕,強光導致松果體誤判,以為現在是白天。原先用來促進睡意的褪黑激素被抑制或是延後分泌,犧牲掉的是睡眠的時間和品質。隔天早上精神不濟,對於沒有早點睡和好好利用時間做點有意義的事,充滿懊悔和罪惡感。不斷的循環之下,增加的只有心理壓力,沒有達到期待紓壓的目的。

藝術創作所帶來希望感
在開始學習心理諮商和藝術治療後,我對於人們到底如何因應壓力,感到相當好奇。在英國碩一暑假,有幸能夠到德國,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短期進修。抓到機會,從德國的不來梅(Bremem)搭夜間巴士到波蘭克拉科夫(Krakow),只為到最大的奧斯威辛集中滅絕營(Auschwitz-Birkenau)參觀和感受,並且探尋在身心受虐的環境下,是什麼讓人得以選擇繼續存活。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作者意義治療大師維克多.法蘭可(Viktor E. Frankl),在講述集中營經歷、人類生命的動力和對存在必須受苦的理解。書中有提到,如果一個人對於被釋放後的生活,沒有想像或是期待,便有很高的可能性活不過聖誕節。在缺乏良好的生活環境條件下,精神糧食是他們唯一的依靠。因為法蘭可醫生的身份,他們幾個人可以偷偷在晚上聚會,進行藝術創作寫詩寫歌,抒發鬱悶的心情外,也為苦悶的生活注入活力和希望。

藝術創作對身心的益處
適度的壓力可以幫助我們個人成長,有利生存。壓力過低時,只會覺得生活無聊無趣。壓力超出個人能夠負荷的範圍時,會使人身心出現問題,無法持續基本的生活功能。有能力排解壓力,才有能力好好面對和處理生活大小事。將人比喻成一顆氣球,生活中的大小鳥事都像是在對你這顆氣球灌氣,如果沒有適時的洩氣,大爆炸是終將的結果。
進行藝術創作是我非常推薦的紓壓方法,無需任何的美術技能,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最簡單的只要一張紙和一枝筆,就能進行創作。進行藝術創作的好處和對我們大腦的影響如下:
1.它幫助我們想像充滿希望的未來
人類的大腦是台預測的機器,它利用過往經驗當成資料庫,來預先判斷準備你下一步的動作或決定,以幫助我們能夠存活。這聽起來有沒有和藝術創作的歷程相似呢?先決定紙的顏色,再決定要用蠟筆還是水彩,可能還會考慮是否要先用鉛筆打草稿。一連串的預測和決策練習,幫助我們更有能力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藝術創作的成品通常很具象,意思是說相當具體且肉眼可見。那天問我朋友,解封後她最想做什麼,她說是去爬富士山。聽起來很具體,但感覺起來又有點抽象。請想像一張登頂富士山的照片,那個人臉上興奮的表情和四周環繞的美景,有沒有很具象呢?相信你現在可能也會相當的開心興奮,那就是想像具象化後帶來的希望感。
2.大腦中的獎賞系統被激發
現在手機成癮問題相當嚴重,動不動就會拿起手機來看一下。無論是訊息或是軟體上顯示的提示,對大腦來說都是一個刺激和獎賞。大概就像是你抽獎,每次都中獎,然後你就會一直抽一直抽,停不下來。
有趣的是,有篇研究於2017年發表在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期刊,他們找了26位受試者,讓他們進行三項的藝術創作,分別是曼陀羅著色和在白紙上隨意塗鴨和繪畫,並同時測量大腦中的獎賞系統和內側前額葉皮層的血流量。研究發現,在進行藝術創作時,受試者的大腦中獎賞系統和內側前額葉皮層的部份有激活的現象。因此研究建議,藝術創作可能對成癮症、飲食疾患和情緒障礙的個案有所幫助。換句話說,進行藝術創作和打電動破關後得到獎賞感覺差不多。
3.減輕壓力和焦慮
雖然藝術治療領域的研究正在興起當中,但仍有研究提到藝術創作確實可以減輕壓力和焦慮。有篇於2016年發表在the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期刊,他們發現,在藝術治療室中有治療師陪伴的狀況下,只要進行 45分鐘的藝術創作,皮質醇就有顯著的降低。無論是技術性高超的畫家或是沒有任何美術技能的民眾,都有同樣的顯著效果。皮質醇在壓力反應中佔著重要的角色,在壓力事件結束後,皮質醇會出現把警報器關掉,幫助身體回復恆定狀態。皮質醇量較低時,你的警報器會關不掉一直響,到時可能出現過度警覺的反應,或是對危險事物失去辨識的能力。
4.提升專注力
相信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在做一件自己喜歡有興趣的事情時,時間會被快轉,一下子幾個小時就過去了。有些人在進行藝術創作時,進入一種心流(flow)的狀態,失去了自我和意識,沒有時間和空間感,完全的享受此時此刻,全然的處於當下。在放鬆的同時進行反思,專注於目前手上的事物,並同時感到愉悅。
在2018年發表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的期刊發現,心流能夠產生是因為腦波在大腦中額葉區域呈現q波(theta wave)的狀態,而在額葉與中央區域呈現中間的 a波(alpha wave)。那種感覺就很像臨睡前,身心放鬆但同時注意力集中,靈感、直覺和所有的好點子都來自於那個時刻。

下次,很煩很煩的時候,就拿起畫筆畫畫吧!你不能控制這個世界,但你可以控制那枝筆和紙上的那個世界。

參考資料:Feeling Artsy? Here's How Making Art Helps Your Brain

備註:心宅配為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所發起的活動,由領有合格諮商心理師證書的心理師,提供民眾免費線上心理諮詢服務,以陪伴民眾在疫情期間能夠安頓身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朱貞惠諮商心理師/藝術治療師的沙龍
29會員
36內容數
2024/05/23
本文介紹杏仁核的功能,以及透過標籤情緒和情緒練習來緩解恐懼感。科學研究發現,針對恐懼症患者的標籤情緒訓練可以有效幫助他們控制恐懼感,增加自我控制能力。這項練習也被證明有助於維持長期效果,並且能夠提高個人對情緒的自我意識。透過本文,讀者可以瞭解到情緒標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運用它來解救杏仁核,緩解情緒。
Thumbnail
2024/05/23
本文介紹杏仁核的功能,以及透過標籤情緒和情緒練習來緩解恐懼感。科學研究發現,針對恐懼症患者的標籤情緒訓練可以有效幫助他們控制恐懼感,增加自我控制能力。這項練習也被證明有助於維持長期效果,並且能夠提高個人對情緒的自我意識。透過本文,讀者可以瞭解到情緒標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運用它來解救杏仁核,緩解情緒。
Thumbnail
2024/05/15
當作者的阿祖去世時,因為文化的傳統,她對黑貓帶來的不幸持有刻板印象。然而,當她前往英國唸研究所後,與當地朋友的互動改變了她對黑貓的看法,發現在英國,黑貓是幸運的象徵。她透過這個故事,呼籲大家去探索自己對事物的反應,並好好觀察自己的看法。改變想法,就能改變行為。
Thumbnail
2024/05/15
當作者的阿祖去世時,因為文化的傳統,她對黑貓帶來的不幸持有刻板印象。然而,當她前往英國唸研究所後,與當地朋友的互動改變了她對黑貓的看法,發現在英國,黑貓是幸運的象徵。她透過這個故事,呼籲大家去探索自己對事物的反應,並好好觀察自己的看法。改變想法,就能改變行為。
Thumbnail
2023/05/17
我們對一段關係的內在感受, 是依據情感帳戶裡的感動時刻。
Thumbnail
2023/05/17
我們對一段關係的內在感受, 是依據情感帳戶裡的感動時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現代生活節奏快,人們壓力大,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這時候,一些人開始尋找一些消遣娛樂的方式,例如玩遊戲、看電影、旅遊等等。但在這些方式之外,還有一種消遣方式,那就是製作模型。
Thumbnail
現代生活節奏快,人們壓力大,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這時候,一些人開始尋找一些消遣娛樂的方式,例如玩遊戲、看電影、旅遊等等。但在這些方式之外,還有一種消遣方式,那就是製作模型。
Thumbnail
在面對繁忙生活、與壓力共存的同時,紓解負面情緒成為不可或缺的能力。透過繪畫、音樂紓壓的研究近年來廣為流傳,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要如何運用這個管道紓解——像是我們,背負著課業壓力的學生。希望透過本文對藝術紓壓的介紹,讓更多人知曉這個管道,甚至因此被幫助。
Thumbnail
在面對繁忙生活、與壓力共存的同時,紓解負面情緒成為不可或缺的能力。透過繪畫、音樂紓壓的研究近年來廣為流傳,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要如何運用這個管道紓解——像是我們,背負著課業壓力的學生。希望透過本文對藝術紓壓的介紹,讓更多人知曉這個管道,甚至因此被幫助。
Thumbnail
感謝彰基醫院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分享《疫情下的壓力調適-自由書寫》講座。 「自由書寫」是我最愛的主題之一,也是對我整個人生最有幫助的一種書寫方式。我正好藉由這次的分享,整理這幾年來從「自由書寫」上的領悟與收穫,用比較系統化的方式呈現出來,給大家參考使用。 自由書寫應用說明 一、情緒療癒 二、生命敘說
Thumbnail
感謝彰基醫院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分享《疫情下的壓力調適-自由書寫》講座。 「自由書寫」是我最愛的主題之一,也是對我整個人生最有幫助的一種書寫方式。我正好藉由這次的分享,整理這幾年來從「自由書寫」上的領悟與收穫,用比較系統化的方式呈現出來,給大家參考使用。 自由書寫應用說明 一、情緒療癒 二、生命敘說
Thumbnail
感謝彰基醫院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分享《疫情下的壓力調適-自由書寫》講座。 「自由書寫」是我最愛的主題之一,也是對我整個人生最有幫助的一種書寫方式。我正好藉由這次的分享,整理這幾年來從「自由書寫」上的領悟與收穫,用比較系統化的方式呈現出來,給大家參考使用。
Thumbnail
感謝彰基醫院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分享《疫情下的壓力調適-自由書寫》講座。 「自由書寫」是我最愛的主題之一,也是對我整個人生最有幫助的一種書寫方式。我正好藉由這次的分享,整理這幾年來從「自由書寫」上的領悟與收穫,用比較系統化的方式呈現出來,給大家參考使用。
Thumbnail
本篇是介紹《修復情緒的100個創作練習》這本書的下篇,上篇主要是介紹藝術治療的理論面,下篇重點則放在分享練習及我個人的經驗分享。這本書的創作練習涵蓋的創作媒材與方法滿廣的,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喜歡入門的方法,一旦我們學會當情緒的主人,療癒效果就會慢慢浮現,獲得心靈的平靜。
Thumbnail
本篇是介紹《修復情緒的100個創作練習》這本書的下篇,上篇主要是介紹藝術治療的理論面,下篇重點則放在分享練習及我個人的經驗分享。這本書的創作練習涵蓋的創作媒材與方法滿廣的,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喜歡入門的方法,一旦我們學會當情緒的主人,療癒效果就會慢慢浮現,獲得心靈的平靜。
Thumbnail
藝術創作對我們的身心都有益處,但到底在進行藝術創作時,我們的大腦起了哪些變化呢?
Thumbnail
藝術創作對我們的身心都有益處,但到底在進行藝術創作時,我們的大腦起了哪些變化呢?
Thumbnail
今年從五月中旬開始,台灣進入疫情三級警戒,原本正常的生活頓時風聲鶴唳,部分上班族開始分流上班,實行WFH,學生停課不停學,在家用網路學習知識,整個社會開始重新適應新的生活。
Thumbnail
今年從五月中旬開始,台灣進入疫情三級警戒,原本正常的生活頓時風聲鶴唳,部分上班族開始分流上班,實行WFH,學生停課不停學,在家用網路學習知識,整個社會開始重新適應新的生活。
Thumbnail
整體經由病毒帶來切身的「 不安全 」狀態,人們急著想要抓著那些可以控制的,漫天飛舞的言論、資訊、課程、教導或只是某某誰的新進展,都有可能在過度的頭腦 / 身體的失衡取用之下,形成另一種「 上癮 」,進而轉變成生活裡喘不過氣的壓力。
Thumbnail
整體經由病毒帶來切身的「 不安全 」狀態,人們急著想要抓著那些可以控制的,漫天飛舞的言論、資訊、課程、教導或只是某某誰的新進展,都有可能在過度的頭腦 / 身體的失衡取用之下,形成另一種「 上癮 」,進而轉變成生活裡喘不過氣的壓力。
Thumbnail
畫畫的確不是靈丹妙藥,但如果你內心無法感到安全感、向外找什麼也未能滿足自己的話,我是強烈建議你不如先找個時間畫畫,觀察一下自己的狀態是否有一點好轉。
Thumbnail
畫畫的確不是靈丹妙藥,但如果你內心無法感到安全感、向外找什麼也未能滿足自己的話,我是強烈建議你不如先找個時間畫畫,觀察一下自己的狀態是否有一點好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