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全息圖解】書選全息圖01:從負責到當責,主動選擇做出超乎期待的成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組關於《當責》這本書的全息圖|劉奕酉 繪製
關於「當責」,你了解多少呢?
如果我不是主管,也需要做到當責嗎?與「負責」相比,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建議你可以看看《當責》這本書,相信對於當責的意義與實踐,會有更清楚的認識。
在這篇文章中,不會談論到太多關於書中的內容。我們把焦點,放在如何將書中萃取出的知識點與概念,製作為一張全息圖?

關於《當責》有哪些知識點與概念?

這本《當責》是張文隆老師在2007年出版的著作,至今熱銷超過二十萬冊,今年十月會推出增訂版,所以想要購買的朋友不用擔心買不到。
書中從什麼是「當責」開始談起,包括當責的定義、與負責的不同,以及邁向當責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因為「受害者心態」的作用而陷入了受害者循環。唯有理解這些心態如何影響我們、如何擺脫,我們才能邁向「當責階梯」實踐真正的當責。
簡要萃取出其中的知識點與概念如下:
  1. 引用了作家王文華的故事,帶出負責與當責的不同。
  2. 在書中提到「負責」指的是有義務去履行,比較像是「需要去做」或「必需去做」的;而「當責」指的是擔起責任,確保那個你「去履行的義務」是可被完成的。簡言之,當責是對成敗負責,不只是「做完」更要「做好」。
  3. 負責是「把事做對」,當責則是「做對的事,而且也把它做好」。
  4. 當責的觀念運用在工作者和組織,始於1950年左右的通用汽車,之後在1980、1990年代發展出相關的管理工具和概念,因此逐漸被廣為運用。
  5. 受害者循環,包含六種心態:漠視或否定、撇清關係、交相指責、不知所措、推諉卸責與消極拖延。不跳脫這六種心態,就會一直陷在「受害者循環」之中;一旦擺脫這些想法,跨到水平線之上就會開始登上「當責階梯」:正視問題、承擔責任、著手解決到做出成果。
  6. 會進入當責循環、還是受害者循環的關鍵,在於當狀況發生時,我們基於「企圖心」從選擇坦承問題存在開始,或是選擇漠視、忽視問題。
  7. 當責的關鍵應用—責任圖解RACI與ARCI。
  8. 實踐當責,從個人當責開始。要做到個人當責,我們可以從「問好問題」開始,這裡的「問好問題」,不是指問別人,而是問自己。
以上,是關於書中內容的一些重點摘要。看到這裡,你不妨思考一下,可以如何整理資訊的脈絡與視覺呈現的規劃?如果可以,我會建議你先閱讀過這本書,會有更清晰的整體脈絡與理解。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3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全息圖解析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過去的作品中精選出來的九張知識全息圖,以及閱讀後的觀點摘要,希望對於你在學習與製作全息圖時,能帶來參考的作用。
如果遇到了內容龐大,像是《人類大歷史》或《人類大命運》這類的書籍,我們該如何來製作這一張全息圖呢? 我的經驗是,選擇一個篇章來呈現、或是設定一個主題再抽取出對應的內容重新組織,也可以試試以「時間軸」或「空間軸」的方式來鋪陳架構。
在這篇文章中,你將會看到什麼關於《反脆弱》的三個觀點: 一、是反脆弱?生活中有哪些案例? 二、為何要提升反脆弱的能力?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三、我們該如何提升反脆弱的能力?有四項應對策略 以及,如何做出多維觀點的全息圖。
能不能將整本書只做成一張全息圖呢?當然可以。我們可以從「作者觀點」以書中的綱要分類來梳理知識脈絡,或是「讀者觀點」重新理解與組織書中的知識脈絡。怎麼做?讓我來告訴你。
用輸出可以反饋更好的輸入,對於學習也是相同的道理。 作筆記、用心智圖整理或是寫心得文都是常見的輸出方式,確認自己學到了多少內容?檢視理解上有無偏誤? 那麼,如果將課程內容濃縮為一張全息圖,又該怎麼做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用兩個真實案例,告訴你如何做到。
心智圖是個簡單好用的工具,我自己也很常使用。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會用心智圖來歸納與整理資訊的脈絡,然後再製作為全息圖,不僅在視覺上能維持一致性,在訊息傳達上也能提供結構性、層次感與視覺化的優點。在這篇文章中,你會看到我如何將演講內容的心智圖,重新組織為視覺化的全息圖。
從過去的作品中精選出來的九張知識全息圖,以及閱讀後的觀點摘要,希望對於你在學習與製作全息圖時,能帶來參考的作用。
如果遇到了內容龐大,像是《人類大歷史》或《人類大命運》這類的書籍,我們該如何來製作這一張全息圖呢? 我的經驗是,選擇一個篇章來呈現、或是設定一個主題再抽取出對應的內容重新組織,也可以試試以「時間軸」或「空間軸」的方式來鋪陳架構。
在這篇文章中,你將會看到什麼關於《反脆弱》的三個觀點: 一、是反脆弱?生活中有哪些案例? 二、為何要提升反脆弱的能力?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三、我們該如何提升反脆弱的能力?有四項應對策略 以及,如何做出多維觀點的全息圖。
能不能將整本書只做成一張全息圖呢?當然可以。我們可以從「作者觀點」以書中的綱要分類來梳理知識脈絡,或是「讀者觀點」重新理解與組織書中的知識脈絡。怎麼做?讓我來告訴你。
用輸出可以反饋更好的輸入,對於學習也是相同的道理。 作筆記、用心智圖整理或是寫心得文都是常見的輸出方式,確認自己學到了多少內容?檢視理解上有無偏誤? 那麼,如果將課程內容濃縮為一張全息圖,又該怎麼做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用兩個真實案例,告訴你如何做到。
心智圖是個簡單好用的工具,我自己也很常使用。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會用心智圖來歸納與整理資訊的脈絡,然後再製作為全息圖,不僅在視覺上能維持一致性,在訊息傳達上也能提供結構性、層次感與視覺化的優點。在這篇文章中,你會看到我如何將演講內容的心智圖,重新組織為視覺化的全息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經常去看職場的社團,裡面大概有80%的埋怨都是屬於「無法為自己負責」而產生的「推卸責任」手法及話術。
「權變 (Contingency),簡單說是見機行事,要懂得因時因地,有所區分地解決問題。」 「權變領導,就是要在領導行為,追隨者特徵,環境,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達到有效影響他人,完成組織任務的目的。」 這兩句話節錄自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的內容[1],引發我的思考。 Contin
Thumbnail
如果作文考試的題目是「履行職責的歡樂」,我們會寫出什麼樣的內容?有些文章可能大談職責的重要,有些可能闡述職責如何帶給人們歡樂,但不知有多少人會針對「職責」本身提出質問。例如:「職責」本身究竟意味著什麼?只要是「職責」就一定要徹底執行嗎?如果「職責」的履行給自己帶來的是歡樂,但給他人帶來的盡是苦難呢?
Thumbnail
「當責與負責的差異在於,不單單是對過程負責,更是要對結果負全責」。 本文以客訴當作案例,同一件事每個人的處理方式都不一樣,但怎樣的結果取決於你對事情的心態,若能把結果放在心上,處理起來的方式必能更全面,這或許就是升遷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責任需要承擔,然而我們也需要思考能否為自己承擔、為自己作主。這篇文章討論了責任的種種,以及我們如何回到自己,為自己的身分來承擔責任。
Thumbnail
柞刈湯葉的小説《首先把牛做成球》,撇除精彩的創意跟想像,其中有兩篇故事:交通安全責任課和創造天地與責任的兩個故事中,點出了負責的意涵。我簡單寫下了對於責任感的個人理解、專案管理應用工具ARCI(ARCIS) 的應用及分享了自己對於創造當責環境的三要三不要。 歡迎討論與指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創業者在看待人生的思維,強調了負責與當責的心態差異,並透過職場例子和情場例子來闡述。同時提到了預判與預防觀唸的重要性,以及掌控局勢的能力。最後總結強調了面對事情的態度和影響人和事的因素。
那天在誠品看到這本書的前言時,“不要檢討人,要檢討機制”,讓我回想起我在管理團隊時所犯的錯誤。某次,專案出了狀況,問題解決後,我立即對負責的企劃成員進行了責任追究。 看似合理的行為,但這只是解決了當下的表面問題,解決問題不應該停留在個別人身上,而應該更深入地檢視管理機制。 本書共分五個章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
Thumbnail
《專案管理》這本書,這是本許多人推薦專案管理必讀的書。你知道身為專案經理需要具備什麼特質嗎?你真的知道專案管理是在做什麼嗎?主管朝令夕改其實不是故意惡整你,也不是他願意?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經常去看職場的社團,裡面大概有80%的埋怨都是屬於「無法為自己負責」而產生的「推卸責任」手法及話術。
「權變 (Contingency),簡單說是見機行事,要懂得因時因地,有所區分地解決問題。」 「權變領導,就是要在領導行為,追隨者特徵,環境,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達到有效影響他人,完成組織任務的目的。」 這兩句話節錄自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的內容[1],引發我的思考。 Contin
Thumbnail
如果作文考試的題目是「履行職責的歡樂」,我們會寫出什麼樣的內容?有些文章可能大談職責的重要,有些可能闡述職責如何帶給人們歡樂,但不知有多少人會針對「職責」本身提出質問。例如:「職責」本身究竟意味著什麼?只要是「職責」就一定要徹底執行嗎?如果「職責」的履行給自己帶來的是歡樂,但給他人帶來的盡是苦難呢?
Thumbnail
「當責與負責的差異在於,不單單是對過程負責,更是要對結果負全責」。 本文以客訴當作案例,同一件事每個人的處理方式都不一樣,但怎樣的結果取決於你對事情的心態,若能把結果放在心上,處理起來的方式必能更全面,這或許就是升遷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責任需要承擔,然而我們也需要思考能否為自己承擔、為自己作主。這篇文章討論了責任的種種,以及我們如何回到自己,為自己的身分來承擔責任。
Thumbnail
柞刈湯葉的小説《首先把牛做成球》,撇除精彩的創意跟想像,其中有兩篇故事:交通安全責任課和創造天地與責任的兩個故事中,點出了負責的意涵。我簡單寫下了對於責任感的個人理解、專案管理應用工具ARCI(ARCIS) 的應用及分享了自己對於創造當責環境的三要三不要。 歡迎討論與指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創業者在看待人生的思維,強調了負責與當責的心態差異,並透過職場例子和情場例子來闡述。同時提到了預判與預防觀唸的重要性,以及掌控局勢的能力。最後總結強調了面對事情的態度和影響人和事的因素。
那天在誠品看到這本書的前言時,“不要檢討人,要檢討機制”,讓我回想起我在管理團隊時所犯的錯誤。某次,專案出了狀況,問題解決後,我立即對負責的企劃成員進行了責任追究。 看似合理的行為,但這只是解決了當下的表面問題,解決問題不應該停留在個別人身上,而應該更深入地檢視管理機制。 本書共分五個章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
Thumbnail
《專案管理》這本書,這是本許多人推薦專案管理必讀的書。你知道身為專案經理需要具備什麼特質嗎?你真的知道專案管理是在做什麼嗎?主管朝令夕改其實不是故意惡整你,也不是他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