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間的風起雲湧

茶水間的風起雲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公司的茶水間是個神祕的地方,
它是公共區域,生活必須,更是八卦的起源地;
而這周,它成了有良心主管的舞台。

公司花了一整周的時間,整修了茶水間,
這周放完連假,大家迎來了嶄新的茶水間。
新的茶水間,拆除了所有老舊的矮櫃,
除了冰箱,就只有在牆上釘了個平台,
放上微波爐及飲水機後,檯面只夠放個杯子。

帶便當的同事開始有了微詞,
”便當放進冰箱後,便當袋沒地方放啊!”
”排隊微波便當時,便當只能抱在懷裡了!”
接下來沖手沖咖啡跟泡茶的同事也抱怨了,
”連好好沖個咖啡的位子都沒有”
”放個茶壺的地方都沒有”

抱怨的話很快傳到主導整修的A主管耳裡,
A主管不以為然的說”之前就是太多檯面給大家放東西,茶水間才會這麼髒亂。”
還在路過茶水間時,糾正了幾個抱怨的同事;
沒兩天的時間,大家都安靜了,
乖乖地把所有東西拿回自己的座位處理,乖乖提著便當等微波。

週四下午,B大主管路經茶水間,發現重新整修後的茶水間,
隨意找了路過的同事問”這裡甚麼時候改成這樣?”
之後,同事七嘴八舌的報告…。
週五下班路過茶水間時,發現牆上又多釘了一個平台,
平台不大,但足夠同事放便當等微波、沖咖啡、暫時放茶壺。

有力人士的發聲才會被正視

雖然不想相信,但這就是事實

B大主管突然介入,並選擇處理,應該會為他博得一片好評。
我不知道B大主管是如何讓A主管願意妥協,讓整個這件事有轉機,
但可以想像的到,
B大主管在茶水間事件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他是貼近民心的主管,是員工的最佳代言人。
但為什麼同樣的需求反應,B大主管說了有人聽,有人處理,而且處理效率非常高,
而真正使用者說的心聲,卻被糾正?

”發現問題要即時反應”這句話是公司教育訓練課程中常常提及,也是許多高階主管掛在嘴邊,是企業前進與改革的重要細節;
但有多少問題被基層主管否決,高階主管在乎嗎?

這事件,讓我更清楚的體會,
基層員工在企業內本就是無舉足輕重的存在,
群體裡”人微言輕”是不變的真理;
如果真的有什麼要反映處理,絕對不要高估自己的話語力道,
找個有力人士,他能認同你,他能出面,那麼事情就搞定了七、八成了。
只是如此下來,團體內似乎不可能沒有權力攀附、沒有拉黨結派,
可是這些黨黨派派,又會有誰是真心為團體的最大利益考量?

事情要解決,但不需要做絕

茶水間應該是屬於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它跟廁所一樣,容易髒亂,又不能廢除;
我並不知道清楚後來加裝平台的來龍去脈,
但我知道,常常有人抱怨茶水間的髒亂,確實是該處理;
只是A主管的做法,連我這種外食族(訂便當、訂手搖杯,從不微波便當、不泡茶、不泡咖啡)的人都覺得是過了一些。
不是使用者,無法深刻體會使用著的需求,
而使用者所製造的髒亂,也因長期身在其中而不自知,
這時候管理者確實是該有所作為。

A主管應該也是帶著怒氣處理吧,所以才乾脆讓大家都不能擺放東西,
如此茶水間乾淨整齊的目的達到了,只是不知道這個決定會付出甚麼代價?
員工抱怨、滿意度下降、或許還有來賓、客戶、應聘人員的觀感,
是否得不償失也不是我們基層員工能評斷的。

在周末結束之前,我想茶水間事件,應該算圓滿落幕;
這是個多贏的局面,連我這個不相關的小員工,也好好的上了一課。


avatar-img
深秋的芒草的沙龍
42會員
104內容數
讓我們用「九型人格」從行為、態度、內心發展與精神變化中,觀察自己的行為,並理解行為的動機。從探索所作所為背後的原因開始,一步一步改掉不適當的自我認知,逐漸成長為更完善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深秋的芒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分享一個課上太多,走火入魔的故事。 特性要因圖〈魚骨圖〉的趣事。
妳有沒有這樣的疑問, 在公司裡面,單位與單位間的紛爭,處理到最後,都會演變成是在「態度」問題上繞圈,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難道「態度」好了,問題就都解決了?
辦公室總有那種不會聊天的人。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段超尷尬的聊天內容。 人際互動中,果然是「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分享一個課上太多,走火入魔的故事。 特性要因圖〈魚骨圖〉的趣事。
妳有沒有這樣的疑問, 在公司裡面,單位與單位間的紛爭,處理到最後,都會演變成是在「態度」問題上繞圈,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難道「態度」好了,問題就都解決了?
辦公室總有那種不會聊天的人。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段超尷尬的聊天內容。 人際互動中,果然是「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