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啊人生!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一)蘭亭之集

春光明媚的聚會,感覺多麼快樂!其中晉代王羲之〈蘭亭集序〉所記,最是令人心嚮往之。

試看群賢於暮春之初,在會稽山陰之蘭亭聚會。蘭亭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西南十四公里,此地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因風景絕佳,乃成名流宴集之處。賓客列坐其間,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好不快哉!只是,快樂之餘,王羲之想到「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感慨世事之無常,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而生命短暫,此乃人人難以擺脫的宿命。王右軍透露其害怕曲終人散的寂寞,流露其因外在事物改變而產生的悲傷,怎不令讀者沉思,對人生有所感觸?

(二)宴桃李園

比起來,唐朝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所述春夜之宴,就比較灑脫了。

溫暖的春夜,李白與堂弟們聚在花朵盛放的桃李園中,飲酒賦詩,暢敘天倫,多麼愉快!所謂「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人生在世,如夢一場,能有多少快樂時光呢?為了彌補人生短暫的缺憾,不妨接受現實,趁生命尚未消逝,尋求快樂的生活,盡情享受。李白指出,古人秉燭夜遊,實在是有原因的。因為人生有限,這是不得不然的無奈,這種「有限」與「無奈」,古往今來,任何人都得去面對。而「秉燭夜遊」即為其中一種應對之道,李白覺得不錯,是以效法古人,也就辦了此一春夜之宴,「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這可以說表現另一種曠達的情懷。不是嗎?

(三)快樂的人

人沒有不追求快樂的,包括物質或精神層面。物質方面,尋求快樂比較容易,滿足精神的快樂則要困難些。當然,同時能夠滿足物質或精神的快樂,應該就是最快樂的人了。

知足或是清心寡欲的人,不為物質所縛,比較能夠享受人生的樂趣。林語堂《生活的藝術》提到,最快樂的人是符合「中庸」之道者,所賺的錢足以維持獨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過一點點事情,可是不多;在社會上稍具名譽,可是不太顯著。亦如莊子所謂,成為不被世人所求的無憂無慮的人。所以說,太知名或太有錢的人,不是毫無隱私可言,就是成天想著如何賺更多的錢,連忙裏偷閒都辦不到,絕非快樂的人。平凡之人,錢夠用,擁有健康的身體,還能夠有悠閒的心情接近文學、藝術,這就是最快樂的人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星沙龍
90會員
1.5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天星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張良澤《肝胆相照》﹞ (一)未竟的臺灣夢 獲頒2025年第28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的張良澤先生(1939-),曾於37歲(1977)時,寫信給鍾老,豪氣干雲,立誓以十年時間寫出臺灣文學史。 如今好幾個十年過去了,這成為他未竟的臺灣夢啊! (二)建構臺灣文學 長期以來,不論是在國內或是在海外
Thumbnail
2025/04/28
﹝張良澤《肝胆相照》﹞ (一)未竟的臺灣夢 獲頒2025年第28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的張良澤先生(1939-),曾於37歲(1977)時,寫信給鍾老,豪氣干雲,立誓以十年時間寫出臺灣文學史。 如今好幾個十年過去了,這成為他未竟的臺灣夢啊! (二)建構臺灣文學 長期以來,不論是在國內或是在海外
Thumbnail
2025/03/24
自古以來,數不清的人為「愛」下定義,有人說,愛是永恆的謎。人人需要它,卻沒有一個人真正瞭解它。猶如盛夏的一陣清風,愛可以感覺得到,卻看不見它的蹤跡;又彷彿暗夜時遙遠的星辰,可以看見卻又無可捉摸。世人對愛的定義與詮解實在太多了。唐朝詩人元稹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因為愛情,我們成為人生
Thumbnail
2025/03/24
自古以來,數不清的人為「愛」下定義,有人說,愛是永恆的謎。人人需要它,卻沒有一個人真正瞭解它。猶如盛夏的一陣清風,愛可以感覺得到,卻看不見它的蹤跡;又彷彿暗夜時遙遠的星辰,可以看見卻又無可捉摸。世人對愛的定義與詮解實在太多了。唐朝詩人元稹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因為愛情,我們成為人生
Thumbnail
2025/02/27
向佛者必讀《心經》,日日抄錄之,記誦之,了然於心者幾希? 據史料記載,《心經》前後共有十多種譯本,包括東晉鳩摩羅什、唐代玄奘大師所譯。《心經》究竟講了些什麼?是佛陀親口講的,還是觀世音菩薩講的?舍利子又是什麼人物?《心經》確實難以參透。 《心經》是佛教經典,據傳,當年玄奘大師靠著念《心經》度過了
Thumbnail
2025/02/27
向佛者必讀《心經》,日日抄錄之,記誦之,了然於心者幾希? 據史料記載,《心經》前後共有十多種譯本,包括東晉鳩摩羅什、唐代玄奘大師所譯。《心經》究竟講了些什麼?是佛陀親口講的,還是觀世音菩薩講的?舍利子又是什麼人物?《心經》確實難以參透。 《心經》是佛教經典,據傳,當年玄奘大師靠著念《心經》度過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受到之前翻閱high life雜誌的影響...
Thumbnail
受到之前翻閱high life雜誌的影響...
Thumbnail
  我剛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時,對他藉詩詞來表達的「人生三境界」印象最為深刻。他說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須經過下面三個境界: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一個人在準備踏上人生征途時,登高遠眺,心中充滿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但也暗示我們要高瞻遠矚,志向要遠大,還要懂得忍
Thumbnail
  我剛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時,對他藉詩詞來表達的「人生三境界」印象最為深刻。他說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須經過下面三個境界: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一個人在準備踏上人生征途時,登高遠眺,心中充滿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但也暗示我們要高瞻遠矚,志向要遠大,還要懂得忍
Thumbnail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信可樂也。
Thumbnail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信可樂也。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话道出了一种生活的真谛。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心灵渐渐变得疲惫和烦躁。然而,当我们停下脚步,用心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时,就能感受到一种清欢的滋味。 清欢,是一种淡淡的欢乐,不需要太多的奢华和喧闹,只需要一颗平静的心和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它可以是一杯
Thumbnail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话道出了一种生活的真谛。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心灵渐渐变得疲惫和烦躁。然而,当我们停下脚步,用心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时,就能感受到一种清欢的滋味。 清欢,是一种淡淡的欢乐,不需要太多的奢华和喧闹,只需要一颗平静的心和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它可以是一杯
Thumbnail
友人留言:「文句可以很平實,不過流露的卻是無盡的情懷。」甚為有見。再舉杜詩一首絶句為例,這詩不但用了口語,也無太多技巧,却流露無限歡愉的情懷。
Thumbnail
友人留言:「文句可以很平實,不過流露的卻是無盡的情懷。」甚為有見。再舉杜詩一首絶句為例,這詩不但用了口語,也無太多技巧,却流露無限歡愉的情懷。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Thumbnail
人生要擁有什麼,才會感到「足夠」的快樂呢?從20世紀的經典讀物《湖濱散記》反思人生、管理、行銷溝通。
Thumbnail
人生要擁有什麼,才會感到「足夠」的快樂呢?從20世紀的經典讀物《湖濱散記》反思人生、管理、行銷溝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