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兒童》:當孩子成為媽媽們的競技場

2021/10/2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流兒童》是本一翻開就使人壓力很大的作品。覺得用「庸俗」來形容女主陳勻嫻或那些貴婦,好像會有點自命清高的感覺,但實在很難不用這個詞彙來表達內心的嫌惡。
這些女角應該都是PTT鄉民會仇的那種女吧。雖然對仇女文化不以為然,但不可否認就是有這種人存在。勢利、愛慕虛榮、一心想飛上枝頭變鳳凰,聚在一起總在互相比較孩子的成績和表現。或許當女人成為一個母親,對於孩子的教育難免焦慮;只是書中這些媽媽的虛榮心,似乎已遠遠超過理應為孩子所設想的。
陳勻嫻為了與貴婦打好關係而逼迫兒子做出的行為太令人傻眼,以致後來得到教訓時有點覺得她活該;只是小孩實在太可憐了。
想起在《您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一書中,提到華人文化與邊緣型人格的關聯,當中引用了外國人的話:中國人總是強調家庭觀念,但其實你們並不是真的愛家,你們愛的是物質生活;你們會拚命工作,卻不願意花時間陪伴家人;你們更重視孩子的成績,而不是親子間的情感(大致意思)。(這段是為了說明幼時缺乏足夠關愛的孩子,容易出現邊緣人格。)
並不是說外國的觀念就一定好棒棒,但這段確實發人省思。
事實上問題並非只是出在《上流兒童》的那些媽媽們,整個社會對課業成績的重視、對親職教養責任的期待,為這些母親形成一股窒人的壓力。她們會如此偏執,正是因為世俗眼光並沒有給她們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這本書太寫實了,幾乎要讓人相信現實世界真的有發生這樣的事。裡面有些佳句也相當一針見血,例如:
跟男主人相反,女主人是不能胖的,胖的女主人會給人一種貧困的錯覺。
不只性別的差異,社會上很多角色都無可避免會落入既定的框架和刻板印象,以致大多數的人都必須辛苦地扮演自身角色「該有的形象」。人類就是這麼擅長彼此為難。
►Facebook:沐謙
►Instagram:@muchienz_ig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4會員
101內容數
這裡書評最多,推薦參觀「嗑書小劇場」。「影劇馬鈴薯」、「走走吃吃」和「碎碎念有益身心健康」也歡迎來坐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