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分鐘的自我思辨斷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要如何帶領一群高中、五專、大學生,思辨「思辨」,是一件困難的事。然而,我今天要談的是,我自己。

raw-image

啟程,

一個多月前,我接下了來自朋友的邀請,那時候沒有多做他想,但隨著時間一步步逼近,內心的惶恐與不安卻逐漸擴大。

「在都市長大的我,到底能帶給這群孩子們什麼?」

我不希望將這堂課程變成個人經歷的秀場,畢竟也沒有什麼好誇耀的;不想要再次突顯城鄉差距的窘況,因為這恐怕會讓自卑心態再複製而已。

在那個從高雄市區距離近百公里,一小時只有一班公車,單程約一百六十分鐘的淺山鄉鎮,是我未曾駐足過的陌生之地,對比著也許較幸運享受較多社會資本的我,甚至有些抗拒前往了,我到底有什麼資格來講述什麼呢。

車潮呼嘯而過的省道一號線,身旁圍繞的是高樓大廈,遠處瞧見寫著目的地的公車駛來,招手,門開,跨步向前。

一百六十分鐘的旅途,啟程。

,途中,

公車無情地在省道二十九號上奔馳著,沿途的景色逐漸轉為農田與矮房,在搖晃不定的客運上,我不斷思索著某個似乎沒有答案的問題。

「從『外面』來的我,到底能帶給這群孩子們什麼?」

那些深夜,身旁毫無章法地擺了一堆書,螢幕上顯示著無數篇資料,可是無力感依然交織,土法煉鋼備課的過程,只是再次體認到實地田野的必要,卻未想到更為重要的課題。

轉運站到了,一棟小小的建築物,原先客滿的座位瞬間空著又被上車的旅客取代。我看著一個個不同的臉孔,在那短短的數秒間,注視著他們的眼神、行囊、動作,突然有個相當深沉的感觸:我想起了Paulo Freire。

是的,課程已經準備好了,但一直以來,我總覺得自己是嘴巴說著受壓迫者教育學或處境化大道理,雙手做著卻像是他批判的囤積式教育,甚或更糟糕的,是解放獨白的宣傳/植入。

一站一站過,下了車,我再次踏上這片土地,還有點時間,我要來走走晃晃。

返程,再返,

掌聲過後,我微笑看著這群孩子們。心中已為自己打了分數,然後,是無盡的懷疑與檢討。我沒有辦法判定,甚至沒有辦法像過去很天真地,認為自己撒下了啟蒙的種子。

「老師!我們下個月再見喔!」

天色已暗,在公車亭等候倒數第二班公車的來到,帶著我去逛一圈夜市的同學離去時,他對著我說道。這之前,他充滿熱情地細數他對受到許多人的幫助的感謝、他所看見身旁的人所遭遇的困境,以及他想落葉歸根的圓夢圖像。

那刻,我才明瞭,自己才是那個收穫最多的。因著這趟旅程,我第一次踏出教會群體的舒適圈,我事隔多年再度以「老師」的角色現身,我對這塊土地的認識又多了一些...

我的夥伴YNing說,何不妨坦承自己就是認識有限的、帶有框架的人。她的這段話點醒了我,將我拉回到數年前大度山上某所小巧校園的課堂上,某位師培生帶著滿滿的自信和自製的講義,要來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家鄉,卻碰了一鼻子灰的場景。

不,是他們接納了從「外面」來的我、從都市來的我。互為主體,沒錯,Paulo Freire是這樣說的。

教師不再只是那個教導的人,在其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本身也受到了教導;學生在接受教師教導的過程中,學生本身也在教導教師。教師與學生在共同成長的過程中同負責任。

保羅.弗雷勒(Paulo Freire),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臺北市:巨流,頁117。



 Su-Hong
 構思於台灣.高雄.Lakuri
 書寫於台灣.高雄.灣仔內
 2021.10.30 23:37 完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讀冊弘,寫日常
49會員
84內容數
自我書寫的練習未曾斷過。微研究。御宅談。摘書摘。聞聖樂。論島嶼。還有,寫日常。
讀冊弘,寫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4/07/19
方才在車站前等候小紅人轉綠,雨下著,身旁冒出一位身材嬌小綁著馬尾的女孩子,她手上抱著一個小紙箱,沒撐傘卻淋著雨。
Thumbnail
2024/07/19
方才在車站前等候小紅人轉綠,雨下著,身旁冒出一位身材嬌小綁著馬尾的女孩子,她手上抱著一個小紙箱,沒撐傘卻淋著雨。
Thumbnail
2024/02/28
這篇文並不是《至愛之花》的影評,若有所期待,只能說聲抱歉。
Thumbnail
2024/02/28
這篇文並不是《至愛之花》的影評,若有所期待,只能說聲抱歉。
Thumbnail
2023/09/09
其實在昨晚,我就已經看到 BBC 那著名又冷靜克制的黑白靜止插播畫面。但夜已深,加上各樣情緒混雜交錯,就沒立刻發文。不禁想著,自己不是大英國協子民,又對君主或共和制無特別立場,為何心裡會五味雜陳? 因為我想起自己的阿嬤。
Thumbnail
2023/09/09
其實在昨晚,我就已經看到 BBC 那著名又冷靜克制的黑白靜止插播畫面。但夜已深,加上各樣情緒混雜交錯,就沒立刻發文。不禁想著,自己不是大英國協子民,又對君主或共和制無特別立場,為何心裡會五味雜陳? 因為我想起自己的阿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1 年的一月,我接下了在高雄的一份工作,不過短短的十個月,每天搭火車從屏東通勤到高雄的沿路風光,是我上班前的微小旅行,現在閉上眼睛,仍然歷歷在目。
Thumbnail
2021 年的一月,我接下了在高雄的一份工作,不過短短的十個月,每天搭火車從屏東通勤到高雄的沿路風光,是我上班前的微小旅行,現在閉上眼睛,仍然歷歷在目。
Thumbnail
初見面,那種又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抱著緊張的心情與好久不見的老師見面,經歷了3年,我終於鼓起勇氣面對。剛出社會時,想著沒有成就不敢回去;現在,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見面。記錄著一整個過程,看見她已變老,在心中印下的影子已不再相同;看見老家的改變,自己像是個外地人,從陌生、質疑、失落,一路到放下戒心。
Thumbnail
初見面,那種又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抱著緊張的心情與好久不見的老師見面,經歷了3年,我終於鼓起勇氣面對。剛出社會時,想著沒有成就不敢回去;現在,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見面。記錄著一整個過程,看見她已變老,在心中印下的影子已不再相同;看見老家的改變,自己像是個外地人,從陌生、質疑、失落,一路到放下戒心。
Thumbnail
那天,我答應了一個近乎不可能的研習,因為台南一日來回要花接近5個小時的車程,但是經理跟我說:「老師,學校老師們都有買你的書耶~」對方話一說出口,我就覺得完蛋了,不去好像也不行。後來在老師們的盛情難卻下,我只好勉強答應這趟辛苦的研習之旅。
Thumbnail
那天,我答應了一個近乎不可能的研習,因為台南一日來回要花接近5個小時的車程,但是經理跟我說:「老師,學校老師們都有買你的書耶~」對方話一說出口,我就覺得完蛋了,不去好像也不行。後來在老師們的盛情難卻下,我只好勉強答應這趟辛苦的研習之旅。
Thumbnail
要如何帶領一群高中、五專、大學生,思辨「思辨」,是一件困難的事。然而,我今天要談的是,我自己。
Thumbnail
要如何帶領一群高中、五專、大學生,思辨「思辨」,是一件困難的事。然而,我今天要談的是,我自己。
Thumbnail
本文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透過認知和理解他人,真的是理解自己最好的途徑嗎?封閉心靈已久的男子,或許就像在工作中的我一樣,讓我像追劇一般的想要往下看,許多打中我心靈的片段,也讓我想套用到自己的生活經驗裡,再來好好地檢視自己。 「epiphany」 — 規律生活中的頓悟 大多數人總認為在決定轉變生活的那個時
Thumbnail
本文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透過認知和理解他人,真的是理解自己最好的途徑嗎?封閉心靈已久的男子,或許就像在工作中的我一樣,讓我像追劇一般的想要往下看,許多打中我心靈的片段,也讓我想套用到自己的生活經驗裡,再來好好地檢視自己。 「epiphany」 — 規律生活中的頓悟 大多數人總認為在決定轉變生活的那個時
Thumbnail
「我長大以後要當老師。」 這是小時候別人問起我的志願時,我最常回應的內容。 ・ 但是為什麼當時的我想當老師呢?這倒記不太清,或許是老師是學生時期最常接觸的職業,不只週一到週五,連我素未謀面的外公都是國小老師,而小舅從念金融到最後回小學當老師,我的血液裡可能也流著一點教育血。 小時候甚至在放假時最常跟
Thumbnail
「我長大以後要當老師。」 這是小時候別人問起我的志願時,我最常回應的內容。 ・ 但是為什麼當時的我想當老師呢?這倒記不太清,或許是老師是學生時期最常接觸的職業,不只週一到週五,連我素未謀面的外公都是國小老師,而小舅從念金融到最後回小學當老師,我的血液裡可能也流著一點教育血。 小時候甚至在放假時最常跟
Thumbnail
這趟車,開在筆直的信義路上,公車專用道,車速不算快,且走且停。植在分隔島中的樹,骨瘦嶙峋,好似初栽,得四圍繫上支撐,方能穩固。對照車內青春期瞬間抽高,微微駝肩的學子。椅背靠著,欄杆扶著,吊環拉著。整條街彷彿都是勉力精神起來的堅毅,和無蔭蔽的蒼白。
Thumbnail
這趟車,開在筆直的信義路上,公車專用道,車速不算快,且走且停。植在分隔島中的樹,骨瘦嶙峋,好似初栽,得四圍繫上支撐,方能穩固。對照車內青春期瞬間抽高,微微駝肩的學子。椅背靠著,欄杆扶著,吊環拉著。整條街彷彿都是勉力精神起來的堅毅,和無蔭蔽的蒼白。
Thumbnail
多久沒有上台北?為什麼要去台北?為什麼不去台北? 這幾年不知道為什麼要上去了,剛開始工作那幾年很容易去台北,大部分朋友們都在北部,打球、聚會什麼理由都能搭了客運上去。這一兩年倦了,對這樣的活動,對這樣的關係。讀完了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 忽然有種 不需要 與 不被需要 的念頭浮現……
Thumbnail
多久沒有上台北?為什麼要去台北?為什麼不去台北? 這幾年不知道為什麼要上去了,剛開始工作那幾年很容易去台北,大部分朋友們都在北部,打球、聚會什麼理由都能搭了客運上去。這一兩年倦了,對這樣的活動,對這樣的關係。讀完了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 忽然有種 不需要 與 不被需要 的念頭浮現……
Thumbnail
若干年前的炎炎夏日,在搖晃的公車上,筆者到達高雄火車站臨時站前站,步下公車,南台灣特有的蒸騰暑氣迎面撲來,儘管在高雄念了四年大學,卻始終不習慣高雄夏日特有的黏膩濕熱感。 高雄車站臨時站前站(由 I, SElefant,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
Thumbnail
若干年前的炎炎夏日,在搖晃的公車上,筆者到達高雄火車站臨時站前站,步下公車,南台灣特有的蒸騰暑氣迎面撲來,儘管在高雄念了四年大學,卻始終不習慣高雄夏日特有的黏膩濕熱感。 高雄車站臨時站前站(由 I, SElefant,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