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8章】上善若水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經文:

王弼本: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帛書(校):

上善如水, 水善利萬物而有爭。居眾人之所亞,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无尤。

楚簡: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上好的「善」就如同水一樣。善,指良善、親善、美好、擅長、高明、慎重等,其應是一種集合的概念,是這些辭意的集合,單獨解釋為某個意思,似乎都欠缺什麼。

水「善」利萬物,而不與萬物爭。水如何「善」,則呈現在「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七種性質之中。

水往低處流,甚至流進溝渠泥沼,混合代謝穢物,處卑下之至,這是眾人所嫌惡,亦隱喻人往高處爬,大多數人都是在你爭我奪之中向上發展,因為越往上,位置越少,只要想往上發展,便由不得你爭與不爭,習慣於爭,自是看不慣處於低下的人。人確實要發展,但發展的道路不是只有向上,上下左右都是方向,端看發展的初心。

人看水,水處於低下,而水本身卻無此心,只有順應,上天給它什麼任務它便執行,因為無心,所以海納,能納則廣,加上以柔為本、韌為質及衍生的特性,因此幾近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居善地,地是下之至,水不往高走,而往低流,常居於低下一是為扎根,穩固根基,二是自有其道,穩定平衡。萬物在爭奪生存,它卻是收斂,爭奪需消耗,它則是在貯存。

心善淵,淵為深,心如深潭,廣袤又深不見底,表面上它處於低下,實際上,它的格局大到無法想像,所以海納百川、包容萬物。

予善天,像上天一樣無私給予,無私來自無心,無心並非行屍走肉,亦非懶散怠惰,相反地,它是基於「道」,積極地做它該做的事,做該做的事即是「道」,它專注於「道」,而沒有多餘的心思,故無心,無心的給予,便如上天的智慧。

言善信,言是表達、展現,信是信實,它晶瑩剔透、心誠如鏡,是怎樣便是怎樣,沒有矇蔽、沒有心機,如水倒影,反映真實。

正善治,正,政也,政是眾人之事,水於天地之間,化成天氣,滋養萬物,造就生態,促進生機,生命離不開水,而水行道善治不居功。

事善能,為了和諧,它做好每一件事,能洗滌,祛除污穢;能滋潤,生動不息;能滋養,轉換能量;能化態,循環天候,因為本質柔和堅韌,所以能承接了萬物的紛雜,然後轉化為生命之源。

動善時,完成天命亦順應天時,水遇窪則填,決堤而流,遇方則方,遇圓則圓,遵從於外境,溫度、容器、地勢、物質,若有變化,它便順其而變,物變有其時,它的變,即順應其時,該動則動,恰如時分,體現天道的意涵。


raw-image

夫唯不爭,故無尤。

不爭並非不動,也不是消極、懦弱、懶惰,不爭不僅有發展,更是積極完成使命。

爭與不爭的差別在於發心與格局,它的意象猶如金字塔與太極圖,金字塔頂端的位子稀少,想要往上爬,勢必要爭,上面意味著更多的名利權勢,另一種概念是,想要「最」,最好、最美、最有錢、最善良、最有德行……,一樣在爭奪頂端,一旦爭到了就害怕失去,爭不到,便會怨天尤人;太極則是整體觀,能量共享,不斷循環,彼此都提升,做的事是為符合太極運轉得當,即是該怎麼做便怎麼做,意不在奪取,而在成全,格局自然大了許多,因為不爭,所以不會因失去或爭不到而怨尤。



與善仁vs予善天

與善仁,是出於仁愛而給予,仁愛是好事,但如果基於主觀,容易有所偏失,會認為我應該要有仁愛所以付出,仁愛變成了規範,規範便是約束了本心,照理說,應是順著本心,自然而為,呈現「有仁愛」的事實,卻反而要靠主觀意識來強迫自己要有仁愛,此本心可能已變質。

予善天,是順應天道而無私給予,心中沒有拘束,自然而然,也就不在乎仁愛不仁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ace的沙龍
84會員
47內容數
Peac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7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2024/07/07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2024/04/28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2024/04/28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2023/07/02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Thumbnail
2023/07/02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意指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體現了柔和謙遜的品德。本文解釋了《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並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上善若水”的意義和應用。
Thumbnail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意指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體現了柔和謙遜的品德。本文解釋了《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並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上善若水”的意義和應用。
Thumbnail
文章談論如何像水一樣順勢而為,不與他人爭執,表現出善的行為,在工作職場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努力,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情,處處保持善行。
Thumbnail
文章談論如何像水一樣順勢而為,不與他人爭執,表現出善的行為,在工作職場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努力,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情,處處保持善行。
Thumbnail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Thumbnail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Thumbnail
阿崴閱讀-人生迷惘時,就問老子 不是以道德經內的各個篇章去研讀與應用。而是作者透過他自己的人生不同階段的歷程,困頓與突破,結合了道德經中的些許段落有的人生思考。所以非常容易閱讀,也不經發現竟然是由日本人來著作的書籍,讀來也無違和,同時印證了古老的智慧的確有它歷久不衰的價值。
Thumbnail
阿崴閱讀-人生迷惘時,就問老子 不是以道德經內的各個篇章去研讀與應用。而是作者透過他自己的人生不同階段的歷程,困頓與突破,結合了道德經中的些許段落有的人生思考。所以非常容易閱讀,也不經發現竟然是由日本人來著作的書籍,讀來也無違和,同時印證了古老的智慧的確有它歷久不衰的價值。
Thumbnail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Thumbnail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