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寫給那些有家不敢回的孩子➤《過度努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現在我才發現,我做很多事情,不是來自於我想做,而是來自於『害怕』。」——《過度努力》
這本書已經暢銷了好一段時間,每次看到它都遲遲沒有買下手,我想有一部分是我害怕內心那個不敢觸碰的區域被撩起。
直到上個月某個下著雨的天,鬱鬱寡歡的我把它買回家了。
我生長的環境不是在世俗中「健全」的家庭,在閱讀的過程,我屢屢落淚,甚至有種我看不下去了的傷痛感。
本書建構在八個不同人的諮商故事,但核心主題都是「家」。探討家庭對於內在小孩的影響,而我們會栽進書裡,與個案一起經歷人生轉折。
雖然書中寫的是別人的故事,但對家庭受過創傷的人來說,絕對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塊縮影。
寫過這本書的書評筆記有很多,今天我不著重討論書中的故事,而是藉由閱讀後的綜合感受來整理與探討兩個主題。
為什麼我們必須努力?不能閒下來?
這個社會很微妙,大家習慣說自己很忙碌,卻鮮少聽人說「我很閒」。
就算真的很閒的人,也很難承認自己很閒,不忙也得裝忙。
好似要把自己忙得團團轉,自身的存在才有價值、才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好似很閒,代表自己「不努力」;不努力的人,就不值得被青睞。
然而家庭是我們經歷的第一個社會,我們的努力,可以說終其一生很大部分都是表現給家庭成員看、深受其影響。

「我們家的小孩不能被看不起!」
「你怎麼不學學那個誰誰誰家的小孩?」
「你不要讓我丟臉!」

這些話,你聽過嗎?我聽過,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
休學住精神科病房那年,家人對我說過的話,還牢記在我心裡。或許是覺得丟臉,他們總是跟外界講了許多休學的藉口,就是不提我生病了。
從那之後幾年,我陷入了過度努力,逼迫著自己、證明著自己。馬不停蹄地工作,總在細節中糾結、在小過錯裡懊悔,對自己苛薄,最終搞壞自己的身體。

但直到這兩年我才認清事實,我並不是完美的孩子。
沒有人是完美的孩子。
不過度努力、不努力,都不能稱為錯誤,只是一種選擇。
若努力的終點是為了證明,那永遠都到不了終點,因為自己不會有覺得完美的那天。

世界上的愛,都是有條件的嗎?
書中有段故事提到:在五歲時,爸爸會四處帶著他吃冰看飛機,且說是男人間的約會;而在九歲開始入學後,卻會因為成績遭受爸爸的羞辱毒打。只有在成績好、聽從指示時,爸爸才會和顏相待。
上次諮商時,諮商師問過我:「妳是不是覺得愛是有條件的?
是也不是。
我們的努力,大多是為了得到愛、得到關注,滿足他人的期待。
想被家人認同,於是認真讀書、認真工作;想得到伴侶的愛,付出所有。
反而我們開始會害怕——不求不報的愛。
再反觀最一開始,家人只期待我們身體健康、只想見喜歡的人開心。
(應該沒人會對著嬰兒講說,你18年後要考上台大吧)
那純粹的時刻,都是無條件的愛啊!
一切的條件,都是在日積月累的環境驅使下產生。那份純粹的愛,一定還在每個人的心裡,等待被挖掘。

我也相信,我家人也是愛我的,只是我們彼此都還沒有勇氣抽絲剝繭那份愛。

收到許多讀者的來信,很多都是跟我一樣,有家不敢回的孩子。
或許是成長歷程中發生一些悲傷的故事、或許是家人間的情緒勒索、或許是恨自己不成材,讓我們面對家庭有股膽怯。
很推薦大家可以看看這本書的故事,我們都能在故事的某個章節裡看到自己。


看完這本書,也許不能直接改善我們的家庭狀況,但至少內心會感受到被同理了。
我也在練習,不讓前面家庭給我的18年,牽制未來的60年人生。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訂閱按愛心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簡單生活、閱讀、自我成長、憂鬱症、手寫字,或者是你想找一個樹洞聊聊天,歡迎來到我的IG@Na個樹洞
或是你想寫信給我,也非常歡迎!
lounalee1997@gmail.com

喜歡看書,什麼書都看。再平庸的人愛看書都會變得閃閃發光(自己講) 最喜歡哲學、人文、文學、行銷等主題。想分享好書給大家,也為自己的閱讀留下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能夠穿好五套衣服,比滿櫃子的衣服來得重要。」 ——Emily Liu ➥英國調查結果顯示:女性衣櫃平均有44%的衣物處於閒置狀態。 過去我有一段很瘋狂的購物時期,把衣服塞滿了衣櫃、衣櫃上方、床底,即便如此仍時常覺得自己沒有衣服穿。 對當時的我來說,只要亮相過一次的衣服,就算是舊衣服了。 開始簡單
「中國人邏輯、中國的現況,是每個台灣人的必修學分。」——《3小時讀懂現代中國》 在寫這本書的筆記之前,我其實心裡有些躊躇。 我完全沒有政治立場,卻很怕被曲解了分享這本書的本意。 中台的關係敏感,只要提及中國,很多人不免就會聯想到:「你是不是想談政治?」 事實上並不完全如此,在國際化的現在,認識每個
其實大部分的事件,早在疫情發生,甚至是變嚴重前就存在了,只是當套上疫情這層濾鏡,解讀的方式也都不再一樣。——《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 我是淚眼婆娑地看完這本書的。 在台灣三級警戒時閱讀這本書是再也適合不過的。 作者是一名記者,記錄下2020一整年的記事與她的生活連結,這不是單純只是她的日記,而
「囤積知識不必繳稅,畢竟國稅局查不出你有多少知識。」——土井英司。 身邊常有朋友問我:「奇怪,我明明有在看書,但我覺得我好像沒有進步。」 你也常常看完書,對於書中的內容一頭霧水,甚至找不到書中想闡述的核心重點在哪嗎? 這本書針對這些問題給出很好的反思
「有人看你不順眼,正好證明你活得很自由。」 ——《被討厭的勇氣》 在看完上次介紹的《在家工作》這本書,我對於作者徐豫越來越感到好奇。她原先是寫兩性文章發跡的,讓我想瞧瞧她以往的作品。 (我欣賞她寫文章實事求是,給出出處與數據的態度) 老實說,我平常完全不看兩性文章,因為我認為都太陳腔濫調,
別等著別人幫你搭舞台。 若沒有舞台,就自己建一個!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是先聽過徐豫的podcast節目《徐豫切入點》,她的口條與邏輯都非常清晰,讓我變成她的粉絲。 她是在美國的作家、網路創業者,已長期習慣居家工作的模式,以網路為家,遠端建立良好的商業品牌,她的收入甚至曾高達一個月
「能夠穿好五套衣服,比滿櫃子的衣服來得重要。」 ——Emily Liu ➥英國調查結果顯示:女性衣櫃平均有44%的衣物處於閒置狀態。 過去我有一段很瘋狂的購物時期,把衣服塞滿了衣櫃、衣櫃上方、床底,即便如此仍時常覺得自己沒有衣服穿。 對當時的我來說,只要亮相過一次的衣服,就算是舊衣服了。 開始簡單
「中國人邏輯、中國的現況,是每個台灣人的必修學分。」——《3小時讀懂現代中國》 在寫這本書的筆記之前,我其實心裡有些躊躇。 我完全沒有政治立場,卻很怕被曲解了分享這本書的本意。 中台的關係敏感,只要提及中國,很多人不免就會聯想到:「你是不是想談政治?」 事實上並不完全如此,在國際化的現在,認識每個
其實大部分的事件,早在疫情發生,甚至是變嚴重前就存在了,只是當套上疫情這層濾鏡,解讀的方式也都不再一樣。——《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 我是淚眼婆娑地看完這本書的。 在台灣三級警戒時閱讀這本書是再也適合不過的。 作者是一名記者,記錄下2020一整年的記事與她的生活連結,這不是單純只是她的日記,而
「囤積知識不必繳稅,畢竟國稅局查不出你有多少知識。」——土井英司。 身邊常有朋友問我:「奇怪,我明明有在看書,但我覺得我好像沒有進步。」 你也常常看完書,對於書中的內容一頭霧水,甚至找不到書中想闡述的核心重點在哪嗎? 這本書針對這些問題給出很好的反思
「有人看你不順眼,正好證明你活得很自由。」 ——《被討厭的勇氣》 在看完上次介紹的《在家工作》這本書,我對於作者徐豫越來越感到好奇。她原先是寫兩性文章發跡的,讓我想瞧瞧她以往的作品。 (我欣賞她寫文章實事求是,給出出處與數據的態度) 老實說,我平常完全不看兩性文章,因為我認為都太陳腔濫調,
別等著別人幫你搭舞台。 若沒有舞台,就自己建一個!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是先聽過徐豫的podcast節目《徐豫切入點》,她的口條與邏輯都非常清晰,讓我變成她的粉絲。 她是在美國的作家、網路創業者,已長期習慣居家工作的模式,以網路為家,遠端建立良好的商業品牌,她的收入甚至曾高達一個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