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憂鬱伴侶:「社群軟體」與她的陳年內傷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伴侶的心境,像時常破皮的傷口。
若以皮膚譬喻情緒的韌性,她的皮膚偏薄、容易擦傷。如果在傷口發炎(情緒敏感)的時期,又在社群軟體看到嬉皮笑臉的人,那絕對是讓她鮮血直流的暗箭。
在社群軟體分享新生活、工作與成就,傳達美好與喜悅的感受,對我而言是種宣告:「人生進入處在某個歷程」。各人的貼文目的不同,針對自己我歸成2種:
(1)傳達對自己而言有意義的人事物。
(2)讓關心自己的親友了解生活狀態。
分享人生歷程中的喜悅貼文我稱為「快樂貼文」,社群氛圍積極正向時,也可以是種善的循環(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當知道伴侶因為「快樂貼文」產生不舒服的感受時,我覺得很新奇。
受到貼文影響時,她會像消風的乾癟氣球,瑟縮在角落裡浸泡著陰鬱的情緒,嚴重時也會哭泣並攻擊自我。我試著釐清:別人的快樂與成就,為什麼會讓她的意志消沈?

快樂貼文為什麼帶來負面情緒?

是什麼讓她有這些感受?她又是從什麼角度得出這樣的心情?快樂貼文有著她的理想生活嗎?為了釐清這些問題,我透過幾次在觸發情緒時的問答,粗淺整理了由外而內3層觀察:
  1. 最外層:3種時常引發情緒的貼文
  2. 中間層:這3種貼文所象徵的含義
  3. 最內層:這些含義帶出的心理陰影

最外層:3種時常引發情緒的貼文

大多數的快樂貼文她看了都還是會面露微笑,像是分享寶寶出生、可愛的貓狗,或康復的身體等。經歷幾次她因貼文產生的情緒後,積累不少樣本的我,逐漸歸整出容易誘發負面情緒的貼文類型:
  • 他人有新的人生階段:
    例:新的專業身份、出國工作或學成歸國
  • 他人達到了世俗成就:
    例:成為名人、開店或公司、買房或買車
  • 純粹歡樂且充滿活力:
    例:自信的照片、影片的笑聲與神采飛揚

中間層:這3種貼文所象徵的含義

  • 以他人成就檢視自己的成就
    例:朋友當醫生、出國拿到學位
    這些都證明螢幕前的自己很無能,才會沒在那些地方取得成就與聲望。
  • 對比他人的生活來檢討自己
    例:當初條件相仿的人買房子了
    認為自己不夠好、氣自己不努力,才會被留在原地看著他人走遠。
  • 世俗成功帶來的目光與關注
    例:快樂貼文被很多人留言關注
    想贏得他人肯定的目光,沒有很多留言是因為自己的成就較低。
  • 歡樂的場景與對照出了陰鬱
    例:影片中因小事就能大笑的人
    別人歡笑時,她會覺得被譏諷了,在潛意識中認為笑是勝者的象徵。
「我覺得自己很失敗!」
是伴侶對於這類貼文的總結。

最內層:這些含義帶出的心理陰影

經由對話過後,我們傾向從生長環境來看待這件事。
在此沒有要將所有的負面情緒歸咎在過去,僅是帶出生長環境延伸而至的影響。這些影響甚至連她本人都未曾意識到。我們透過對話,經年累月才慢慢鑿開卡頓的地方,終於好好看見情緒過不去的核心。
她從小被媽媽灌輸的「望女成鳳」,在腦中烙印「不是最好就是失敗者」的信念。因此每當看見他人功成名就,就會認為自己是失敗的,尤其當這些身份、物質與成就,都是媽媽所認同、所欣賞與喜歡的。
這些美好的快樂貼文,讓她進一步證實了自己的「失敗」。她嚴厲的指責並攻擊失敗的自己,不斷地否定、輕視自己的才能與成就,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所以才沒有更多人關注自己、留言給自己。
「不是媽媽認可的就都是失敗!」讓她習慣質疑自己的熱情與成就。不斷透過他人檢視自己所做的事,查看是否符合世俗期望。累積而來的挫折經驗(不是最好就等於失敗),也預設了有成就的人會看不起自己,因為失敗的後果就是被懲罰、被推拒甚至會被羞辱。
「我也想過,這麼失敗還活著做什麼?」
她漠然地說著。

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如同這篇所提到的,尊重她所感受到的,並且傾聽感受的緣由,不需要責備或是因對方有不同想法就感到抗拒,甚至想要「導正」些什麼。我也會分享我所看見的事實,包含她現有的成就與才能,還有我欣賞她的地方。最後透過問答釐清「他人所分享的成就、生活與狀態,如果換成是她的,這些是不是能讓她更喜歡自己?或其實自己現在就已經在有所熱情的道路上了?」
當釐清自己的「感受」與「實際情況」之後,就能開始勾勒出陰影的輪廓。當你看清楚恐懼的細節,就出現了面對與突破的機會,不再只是被黑壓壓的無明籠罩的脆弱。

一個沒有心理諮商背景的普通人
陪伴憂鬱伴侶的小記
14.8K會員
269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她問:「我是不是這樣做會比較好?」的頻率之高,讓我意識到這已經超出反思的範疇,更具體來說,我覺得這已經是自我懷疑與否定了。
夢想的描繪與追求,卻帶不出伴侶的實踐動能。我想釐清夢想與行動之間的落差是什麼?本文提及伴侶執行夢想的阻礙和因素,與我陪伴她提及夢想的時所做的。
「媽媽只生了女生,所以被親戚看不起」。年幼的她認為自己本身的存在讓感到媽媽失望。此篇描述我是如何陪伴這種連根刨起的失望,與軟化過往的僵固思考脈絡,讓她在自責中得到些微喘息空間。
她:我不善於社交,害怕成為焦點,但如果被忽視我也會覺得很難受。
她語氣還算平穩,但眉頭微皺,眼神添著像剛受到驚嚇的焦慮。
包含伴侶本人也疑問過。而我從沒想過相處需要消化,不由得想了一下這麼問的理由是什麼?這個提問與回答,在生活中陸陸續續被描摹而出。
她問:「我是不是這樣做會比較好?」的頻率之高,讓我意識到這已經超出反思的範疇,更具體來說,我覺得這已經是自我懷疑與否定了。
夢想的描繪與追求,卻帶不出伴侶的實踐動能。我想釐清夢想與行動之間的落差是什麼?本文提及伴侶執行夢想的阻礙和因素,與我陪伴她提及夢想的時所做的。
「媽媽只生了女生,所以被親戚看不起」。年幼的她認為自己本身的存在讓感到媽媽失望。此篇描述我是如何陪伴這種連根刨起的失望,與軟化過往的僵固思考脈絡,讓她在自責中得到些微喘息空間。
她:我不善於社交,害怕成為焦點,但如果被忽視我也會覺得很難受。
她語氣還算平穩,但眉頭微皺,眼神添著像剛受到驚嚇的焦慮。
包含伴侶本人也疑問過。而我從沒想過相處需要消化,不由得想了一下這麼問的理由是什麼?這個提問與回答,在生活中陸陸續續被描摹而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以下都是自己在經歷一次次重度憂鬱症復發之後的應對做分享,必要時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在發作期間,會有各種身體不適:肌肉緊繃、無力、胸悶;情緒低潮:烏雲遮日、絕望感、無助感,所有思緒都圍繞著沒有未來、對自己及他人的憤怒、沮喪、失望、責怪。 有時候尋求身邊朋友傾訴會暫時得到舒解,但大多時候很有可
Thumbnail
這幾天都有想起來,覺得是時候回來好好寫一篇了,不過可能因為沒睡好?我習慣睡前寫,但這幾天一直失眠,到一定的時間就想睡覺,但又睡不著(好拉聽起來超像藉口XD),終於我今天寫了呀~可能是因為今天自傳打得比較少?我今天花比較多時間在整理舊資料上面,雖然睡到下午,但進度還算不錯~ 或許,包容是關係最好的聯
Thumbnail
永遠的陽光女神,李玟48歲因憂鬱症辭世   陽光女神COCO李玟因憂鬱症而離開,是大家心中的痛,小時候都聽她的歌長大,、Baby對不起、是真的愛你、刀馬旦等數不清的成名好歌   相信大家最納悶的是,性格正向開朗,身家40億又幸福的她,為什麼會選擇結束生命?各方的說法很多,而我分享身為諮商心理師在治療
Thumbnail
精神官能症做為文明病的一種徵候,社會學、心理學乃至於人類學等各個學科都想一探究竟,而這個一如癌症可能奪去人性命,卻又難以預防甚至不容易診斷的心理問題,最近也看了不少相關的書,有些是家人視角、有些是病人視角,而這本書是母親、兒子雙視角。 作為作家的母親,唯一一本翻譯成中文書的出版品就是這本,記錄了她在
擺脫憂鬱,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教育的成功,有百分之七十,需要靠家長和家庭的努力。從小就該給孩子自給自足的觀念,父母可以陪伴、鼓勵和支持,而不是一昧的只是給予和滿足。 那天在人文家長靜卉的臉書上,看到她回顧幾年前的照片,讓我十分訝異!這二年每次見到她,都是充滿活力、容光煥發,有不斷的新思維、新點子,也知
Thumbnail
真人真事/我姊姊那段憂鬱歲月 新冠疫情後,不僅改變我們的生活樣態,也產生了諸多問題。不論是工作模式改變,同事的相處、經濟的壓力等等,造成不少人情緒壓力緊繃,因而衍伸身心科就診人數飆破新高。 校園霸凌埋下危險因子。親姐姐求診後性格大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如何陪伴「憂鬱症」?掌握三大要點,讓我們不慌張又有效! 在心理治療工作上遇到很多諮詢:「心理師,我朋(親)友常常憂鬱,甚至有輕生想法,我該怎麼幫忙他?」。 第一點:辨識「憂鬱狀態」與遇到想自殺該怎麼辦 第二點:「找對方法懶人包」,適當陪伴與資源連結 第三點:幫忙當事人接地氣_量力而為防止復發
Thumbnail
“妳不要想太多啊!”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面對身邊有親友憂鬱症時,總忍不住脫口而出這句話,看似安慰,表達放下情緒就好,回應我們的,有可能是漫長的沉默,或是失去了日後的連結。 以下是我,一個憂鬱症陪伴者的真心告白,它教導我學習理解、同理心,也想透過四個要點,分享我如何陪伴好友的過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以下都是自己在經歷一次次重度憂鬱症復發之後的應對做分享,必要時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在發作期間,會有各種身體不適:肌肉緊繃、無力、胸悶;情緒低潮:烏雲遮日、絕望感、無助感,所有思緒都圍繞著沒有未來、對自己及他人的憤怒、沮喪、失望、責怪。 有時候尋求身邊朋友傾訴會暫時得到舒解,但大多時候很有可
Thumbnail
這幾天都有想起來,覺得是時候回來好好寫一篇了,不過可能因為沒睡好?我習慣睡前寫,但這幾天一直失眠,到一定的時間就想睡覺,但又睡不著(好拉聽起來超像藉口XD),終於我今天寫了呀~可能是因為今天自傳打得比較少?我今天花比較多時間在整理舊資料上面,雖然睡到下午,但進度還算不錯~ 或許,包容是關係最好的聯
Thumbnail
永遠的陽光女神,李玟48歲因憂鬱症辭世   陽光女神COCO李玟因憂鬱症而離開,是大家心中的痛,小時候都聽她的歌長大,、Baby對不起、是真的愛你、刀馬旦等數不清的成名好歌   相信大家最納悶的是,性格正向開朗,身家40億又幸福的她,為什麼會選擇結束生命?各方的說法很多,而我分享身為諮商心理師在治療
Thumbnail
精神官能症做為文明病的一種徵候,社會學、心理學乃至於人類學等各個學科都想一探究竟,而這個一如癌症可能奪去人性命,卻又難以預防甚至不容易診斷的心理問題,最近也看了不少相關的書,有些是家人視角、有些是病人視角,而這本書是母親、兒子雙視角。 作為作家的母親,唯一一本翻譯成中文書的出版品就是這本,記錄了她在
擺脫憂鬱,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教育的成功,有百分之七十,需要靠家長和家庭的努力。從小就該給孩子自給自足的觀念,父母可以陪伴、鼓勵和支持,而不是一昧的只是給予和滿足。 那天在人文家長靜卉的臉書上,看到她回顧幾年前的照片,讓我十分訝異!這二年每次見到她,都是充滿活力、容光煥發,有不斷的新思維、新點子,也知
Thumbnail
真人真事/我姊姊那段憂鬱歲月 新冠疫情後,不僅改變我們的生活樣態,也產生了諸多問題。不論是工作模式改變,同事的相處、經濟的壓力等等,造成不少人情緒壓力緊繃,因而衍伸身心科就診人數飆破新高。 校園霸凌埋下危險因子。親姐姐求診後性格大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如何陪伴「憂鬱症」?掌握三大要點,讓我們不慌張又有效! 在心理治療工作上遇到很多諮詢:「心理師,我朋(親)友常常憂鬱,甚至有輕生想法,我該怎麼幫忙他?」。 第一點:辨識「憂鬱狀態」與遇到想自殺該怎麼辦 第二點:「找對方法懶人包」,適當陪伴與資源連結 第三點:幫忙當事人接地氣_量力而為防止復發
Thumbnail
“妳不要想太多啊!”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面對身邊有親友憂鬱症時,總忍不住脫口而出這句話,看似安慰,表達放下情緒就好,回應我們的,有可能是漫長的沉默,或是失去了日後的連結。 以下是我,一個憂鬱症陪伴者的真心告白,它教導我學習理解、同理心,也想透過四個要點,分享我如何陪伴好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