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經歷認知失調,白話一點就是「矛盾」,一些日常的例子像是「儘管知道熬夜對健康的影響,但還是戒不掉」、「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喜歡殺死動物的動物愛好者,但還是吃肉(肉類悖論)」,衝擊比較大的像是「知道外遇會傷害另一半,但還是做了。」
「認知」是一種將積累的知識進行思考與解決問題的內在體驗,「失調」指的是不協調,那是什麼導致認知失調?
Festinger (1957) 提出了一個關於認知失調的理論,表示「如果一個人被誘導去做或說與他的個人觀點相悖的事情,他就會傾向於改變他的觀點,以使其與他的所作所為或所說的相一致。」
當我們認知的思想、信仰和意見之間存在衝突時,我們有一種內在驅動力來保持我們所有的態度和行為和諧,採取措施減少不協調和不適感(焦慮、後悔、悲傷、恥辱、內疚...) 因此,我們可能會這樣處理認知失調:
👉不斷合理化我們的行為或選擇
👉忽略導致失調的研究、文章或醫生的建議
👉試圖向他人隱藏我們的行為或信仰
👉迴避有關特定主題的對話
是否有似曾相似的感覺?你並不孤單,以上這些行為我都經歷過,現在也能大方承認💁🏼♀️
在關係中,心理邏輯上感受到事件的衝突,為了消除心中那些不適的感覺,然後遷就另外一個認知,將矛盾的思想合理化,也許你也陷入了試圖將那些不和諧的感受,合理化到讓自己感到壓力已經非常大的程度,而這樣的合理化,不管是之於對方還是自己,都是「客製」的合理化,我們人要有自己的思想,但也不要被自己欺騙,也不要讓感情中的沉沒成本(通常交往越久會有越大的沉沒成本)理影響了未來的光明人生💡
但認知失調真的是件壞事嗎?其實不盡然,認知失調會「立即」產生不適和不安的感覺(一定要有意識才會發生),或許透過對這樣相互衝突的信念和行為的認識,能帶來成長的機會,有低谷的存在,才有人生新篇幅的開始,劃上句號,我們能以積極的方式改變習慣,並讓態度和行為一致,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Reference
- Britannica, T.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2021, March 2). cogniti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cognition-thought-process
- Cancino-Montecinos S, Björklund F, Lindholm T. Dissonance reduction as emotion regulation: Attitude change is related to positive emotions in the induced compliance paradigm. PLoS One. 2018;13(12):e0209012. doi:10.1371/journal.pone.0209012
- Festinger, L. (1959). Some attitudinal consequences of forced decisions. Acta Psychologica, 15, 389-390.
- Vaidis DC, Bran A. Respectable challenges to respectable theory: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requires conceptualization clarification and operational tools. Front Psychol. 2019;10:1189. doi:10.3389/fpsyg.2019.0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