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悅納義人的靈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詩篇》49篇末句有云:「人在尊貴中而不知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起初讀來並不易明白其真意,經查呂振中譯本,才知本義為:「人是不能久居於富貴的,他好似終被宰割的牲口一樣。」。亦即:富貴不久長,身分無論尊卑,都同趨一個死亡

尊貴的人比較有機會利用他的地位發出影響人心的話語。在《詩篇》49篇當中,可拉的後裔傳述了神的勸諭;那就是無論處身上流、下流,富足、貧窮,都應當聽從神的勸諭:口中說智慧的語言,心中想通達的道理。 比較可惜的是:地位尊貴的人多半會倚恃權勢財富,產生驕矜之心或教養出驕傲的後裔。或者放言高論,卻嚴重誤導大眾,以致如同愚頑人、甚至和畜類一般滅亡。

《詩篇》49篇表達出:屬世的財富、驕傲、名譽之無用。其實中國古代也有:「富貴如浮雲」、「富不過三代」之說。追求地位與財富,使自己在世成為尊貴之人,實在無可厚非;神其實是憎惡人因地位尊貴而驕傲,祂鼓勵人「側耳聽比喻,用琴解謎語。」(喻人生難題)。神悅納義人的靈魂,應許他永遠脫離「陰間的權柄」,蒙受終極的拯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3K會員
1.1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诗49:【依仗钱财愚昧之极】 【诗四十九篇题注】「可拉后裔的诗,交与伶长。」   这是一篇智慧诗,教训人财富不可恃。劝人勿贪恋钱财,因无人能向死亡交赎金,使寿命延长一刻;只有神能拯救正直人,长享与神的交通。全诗可分为:(1)引言,邀请众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来听智慧语(1-4节);(2
Thumbnail
诗49:【依仗钱财愚昧之极】 【诗四十九篇题注】「可拉后裔的诗,交与伶长。」   这是一篇智慧诗,教训人财富不可恃。劝人勿贪恋钱财,因无人能向死亡交赎金,使寿命延长一刻;只有神能拯救正直人,长享与神的交通。全诗可分为:(1)引言,邀请众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来听智慧语(1-4节);(2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詩篇.73》是一首意旨深刻的詩篇,你覺得重點在哪裡?這首詩對於靈性命有什麼提醒?作者亞薩原是大衛的利未詩班指揮,在本詩亞薩解釋他進神的聖所之前,並不理解為什麼惡人總是得志,義人卻不免受苦。後來他終於領悟到,這是神的智慧。
Thumbnail
《詩篇.73》是一首意旨深刻的詩篇,你覺得重點在哪裡?這首詩對於靈性命有什麼提醒?作者亞薩原是大衛的利未詩班指揮,在本詩亞薩解釋他進神的聖所之前,並不理解為什麼惡人總是得志,義人卻不免受苦。後來他終於領悟到,這是神的智慧。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回到基本面,試問孔子的理想是什麼? 先「養」後「教」。 但願眾生得離苦。先讓百姓遠離凍餒之苦,得以吃飽穿暖。待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虞匱乏,再進一步推行教化,提昇精神品質,成為名副其實的「人」。 這才是孔子期待弟子出仕的意義。
Thumbnail
回到基本面,試問孔子的理想是什麼? 先「養」後「教」。 但願眾生得離苦。先讓百姓遠離凍餒之苦,得以吃飽穿暖。待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虞匱乏,再進一步推行教化,提昇精神品質,成為名副其實的「人」。 這才是孔子期待弟子出仕的意義。
Thumbnail
※[ 太上老君 ]教誨,造作[入輕為重]~~[見殺加怒]惡因惡果的現象,關於決定獎懲、輕重判決的人,應該注意謹慎之處及標準。 尤其有家人、朋友、同事擔任類似的工作、職務,都應該當他們的善知識,勸導他們日日熟讀、閱讀此因果善書,為自己及他人做正確謹慎的決定,趨吉避凶,累積福德。
Thumbnail
※[ 太上老君 ]教誨,造作[入輕為重]~~[見殺加怒]惡因惡果的現象,關於決定獎懲、輕重判決的人,應該注意謹慎之處及標準。 尤其有家人、朋友、同事擔任類似的工作、職務,都應該當他們的善知識,勸導他們日日熟讀、閱讀此因果善書,為自己及他人做正確謹慎的決定,趨吉避凶,累積福德。
Thumbnail
《詩篇》49篇末句有云:「人在尊貴中而不知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起初讀來並不易明白其真意,經查呂振中譯本,才知本義為:「人是不能久居於富貴的,他好似終被宰割的牲口一樣。」。亦即:富貴不久長,身分無論尊卑,都同趨一個死亡。
Thumbnail
《詩篇》49篇末句有云:「人在尊貴中而不知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起初讀來並不易明白其真意,經查呂振中譯本,才知本義為:「人是不能久居於富貴的,他好似終被宰割的牲口一樣。」。亦即:富貴不久長,身分無論尊卑,都同趨一個死亡。
Thumbnail
天地「不仁」並非沒有仁心,而是不以仁心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天道循環,萬物自有用處與歸處,天地都知道,看似任其發展,其實是順應自然。
Thumbnail
天地「不仁」並非沒有仁心,而是不以仁心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天道循環,萬物自有用處與歸處,天地都知道,看似任其發展,其實是順應自然。
Thumbnail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
Thumbnail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
Thumbnail
    近代聖經學者對《箴言》作了不少研究,使後人對於《箴言》作者、全書的組合、結構、寫作目的,都已有相當確定的結論。初看《箴言》,會以為這卷書與其他智慧格言書並無差異。其實《箴言》不僅充滿生活智慧,使人讀了可以獲得有益提醒,從容駕馭生活。更重要的是《箴言》充滿「屬靈的洞見」,也同時教導如何與神建立
Thumbnail
    近代聖經學者對《箴言》作了不少研究,使後人對於《箴言》作者、全書的組合、結構、寫作目的,都已有相當確定的結論。初看《箴言》,會以為這卷書與其他智慧格言書並無差異。其實《箴言》不僅充滿生活智慧,使人讀了可以獲得有益提醒,從容駕馭生活。更重要的是《箴言》充滿「屬靈的洞見」,也同時教導如何與神建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