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處翼想在文章的一開始跟大家分享一個處翼自己的故事。
處翼前幾天跟處翼媽鬧了些不愉快,還因為這些不愉快造成了一些影響。
例如處翼一直關閉自己情緒(關閉情緒,白話來講就是讓自己感覺不到情緒),關閉情緒後,處翼的自我覺察能力因此明顯退步許多等等。甚至還因此提早去找了心理師諮商。
一直到跟心理師諮商,處翼才發現,處翼原來是被處翼媽強烈的情緒勒索了。
心理師教了處翼一些應對方法,處翼還很認真的做了筆記,這些筆記包括如何避免被情勒與情勒別人,以及如何覺察等等。
心理師先幫處翼打了強心針,她告訴我:「我們不需要為他人的情緒、事情負責。這些人可以包含朋友、伴侶,還有家人。」
「但是,我們可以跟伴侶、家人,還有朋友分擔、分享對方的情緒/事情。」
「然而,如果把他人的情緒/事情攬過來,要自己替這些造成的情緒負責。」
「不過,可以保有彈性。」彈性很重要。
首先,處翼知道避免被情勒的方法有:立好自己的情緒界線、設好自己的原則。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避免掉很多的情緒勒索。
那、如何覺察到自己情勒別人呢?
這邊有個簡單的破解方案。
方案一:去覺察,看自己有沒有希望對方達成自己的要求,不然會難過/失落。
方案二:去覺察,看自己有沒有覺得對方應該去達成/滿足自己的需求,不然會難過/失落。
簡單吧?
處翼作筆記做到這裡時,處翼的心理師又補充了一點:有時候,我們也會情勒自己,像是過頭的應該/要求。
例如:要求自己不管遇到什麼事,都不能哭,絕對絕對不准哭。
例如:要求自己不管怎麼樣,一定要每天都笑。
例如:要求自己一定要替「整件事」負責任。(其實,可以替部分事件負責就好,這樣是可以的)
處翼這次跟心理師聊完後,覺得受益良多。
情緒是你自己的,不是別人的,為什麼要要求別人為你的情緒負責呢?
大概這樣,分享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