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著錢,將追不到錢

2022/04/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一位親友歷經千辛萬苦的備孕路,才終於生了孩子。到了要找保母時,更是萬分謹慎,遇到一位積極應徵者,對方不斷詢問「錢」的問題,催問著能不能先給錢。朋友隱隱擔憂,委婉詢問:「妳是不是很急著用錢?」對方肯定地說「對」。幾經內心掙扎,最後朋友選擇婉拒這位保母的應徵。這是十分明智的!切斷了後續可能產生的隱患。​
錢,是一種求,而不得的物品。​像水流一樣,當你急切伸手抓他,他反而會被意圖的水流推遠。​
另一個相似的故事:​
我某一組客戶在擴張事業版圖時,合作了一位「什麼都可以」的夥伴,包山包海的承諾,卻只有他1人要執行,想當然是不切實際的。半年後,鬧得不歡而散。我本想勸說,讓這位接案者還能繼續承接他做得好的部分工作,結果赫然得知對方偽造出貨憑證,取得匯款的訊息...「信用問題是我們的底線」客戶說。​
#匱乏」會使人做出失去理智的事。​

挑選協作者的秘訣:避開顯示出「匱乏」的人。​

正因為不匱乏,思維才能超越、視線才能放遠、腳步才能穩健、擾動的心才得以安靜,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充滿理智而有所取捨。​
怎麼判斷對方不匱乏?​
體現為他會知道「自己的侷限性、不足在哪裡」。​
因為要認知到自己的侷限、自己不知道什麼、不擅長什麼,需要對方放下自戀造成的認知偏差,從俯瞰的視角、客觀理性審視自己、認識自己所在的座標點位。​
從而保留自己會的、自己擅長、自己知道的,讓所有付出投入在原本完善的基石,積累堆高成長。相對的,從事自己不擅長的,不僅內耗,更很大程度會侵蝕原本的信任基礎。但是伴隨著對自己逐漸深入的理解,將越來越能判斷,什麼是自己不擅長,但卻可以在侷限性的邊緣突破看看。​

#錢,本質上是什麼?​

錢是「貨幣工具」,是用來交易的貨幣工具。讓初始以物易物的交換,成為被公平量化、有標準可循的依據,其形式為:貨幣-錢。​
錢,跟幸福沒有直接關係。​
基於他是工具,我們該留意的是,如何更好的使用這項工具,進而達成幸福人生的終極目的。​

#幸福 人生怎麼達成?​

早在西元前300-400年柏拉圖和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都已探尋且給出了基本答案。真正的永續:關注不朽的、理解模仿永恆,回到理性狀態,哲人說要充分思考&生活;追求&熱愛,盡可能過與神相似的生活。​
幸福是追求靈魂的健康​
柏拉圖《理想國》的正義,終極是要讓我們生命之源(靈魂),處在健康的狀態之中。亞里斯多德以邏輯推導出《倫理學》的第一原理:「幸福是靈魂合乎德性的實現活動」。​
西元前400年的背景,卻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同樣有一堆邏輯不堪考驗的成功學講師(當時稱「智者」),同樣也充滿被智者迫害的人群,有的不知不覺、有的奮起挑戰卻被當成異端... 或許現代,無需去糾結「靈魂」到底是什麼,就請替換成「內在/內心/潛意識」,合乎德性、回歸理智,是我們能滋養自己的最大力量。​
當所有注意力回歸追求成為最好的自己,一條富足的公式就顯化了:​
All Money Back me Home.(嗡嘛呢唄咪吽 的網路笑話)​
有人當成笑話,但其中蘊含著可施行的哲理。就像心靈雞湯之所以被大多數人稱為雞湯,因為多數人只讀,而沒有實際去疑惑與執行。​
__​
曾經看過,有的同事關注、頻頻向老闆爭取著每個月1-2千的加薪,卻忽略了自己明明可以去創造更多價值。當你專注在創造價值,每個月何止1-2千會回到身邊。​
「去找,但找不到」這是小我鬼打牆的陷阱,挑脫陷阱的辦法就是:「我清楚知道我在找什麼!」金斧頭、銀斧頭的故事,不就天然講述著這個道理?
通過反思、釐清真知、識別虛假,所有的一切,都將服務於你。回到那句:All (Money) Back me Home.回歸於你的,又何止是金錢,你的一切投入、經歷、情誼... 也都將迴向於你,成為最好而富足的自己,取決在自己。​
生活旅程,離不開的那些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