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很多人都寫過了,但我還是想寫,哈。
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分享自己的改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尤其是這些小到不值得提起的改變,就更應該要講出來。
大改變是由小改變累積起來的,可是有很多人是看不起小改變的。一天背一個單字沒意義;一天少吃一片餅乾沒意義;一天多走一個公車站沒意義。
越這樣,我就越想要講出來。
我以前也是這樣的人,但這幾年,我卻是被這些沒意義的小改變給鼓勵出來的。一些極簡Youtuber,她們每周記錄自己的觀察與反省,讓我也想做一些很沒有意義的事。
而疫情也已經兩年了,這兩年下來,有發生什麼改變嗎?
第一件事,開伙讓我知道,不是自己不適合,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我從大學就開始學著自己開伙,這件事都只是一件「必學的技能跟生存下去的必需品」。而且我認為自己就是個味覺白癡,也因為後來沒再去健身房,必須從飲食上調整的關係,食物對我來說已經簡化為蛋白質、澱粉跟纖維質了。我也沒什麼機會煮給別人吃,就更不需要學什麼新菜餚。
去年5月疫情關在家裡,那段時間有點痛苦。不只是每天要花半小時弄,吃完了食材還要煩惱接下來的食譜是什麼,想說學點新菜(比如越南河粉)又會檢視它的營養比例等等……做菜對我來說從來不療癒,而是工作或例行公事。
後來我找到了
烏鴉太太的Youtube。我一開始是喜歡她的簡單生活分享,後來發現她也是個料理高手。偶然發現她分享的一些簡單料理,感覺很容易上手,於是我試著做做看,發現非常適合我的性格,調味又很合我的胃口。
還有
營養師品萱也在那時候推出便當菜影片,讓我不用再去思考營養均衡這件事。
所以那陣子我就狂做她們的料理。可能是修練成功了,還是味覺調整回來了,我後來再回來做自己的料理時,發現我的調味能力突然提升了,也懂得食物搭配,色彩也變得很豐富,吃東西也很津津有味。
年初疫情比較緩解時,我發現自己已經不習慣外食了XD。外面的食物對我來說太鹹,也因此吃得更健康了。
第二件,學習把握時機學習,不出國也能學習。
我是比較喜歡親身體驗的人。所以雖然很喜歡旅行,卻很少看旅遊書。一方面覺得如果改天真的可以去的話,就打破了驚喜感;另一方面是如果現在用不到,看了也記不起來,不如等真的要去的時候再查。
前陣子好奇查了一下環遊世界所需要的錢與時間,突然發現自己不去看旅遊書,其實是為了逃避。
因為地球太大,有趣的地方又太多,根本看不完,無法玩透的完美主義又再作祟。
所以這陣子學習
如何獨自旅行外,要開始磨練自己的旅遊技能外,應該會陸陸續續找其他國家的旅遊書來看。就算可能這輩子無緣親臨,總比因為害怕而逃避接觸的好。(現在是還沒,因為我的清書計畫還沒完成Orz)
第三件事,開始學會活在當下。
我想經歷這兩年,大多數的人都有些許體悟。有些人更加未雨綢繆,有些人學到要好好對待自己,有些人則是更加故步自封以策安全,有些人則是學會活在當下。
我不是個會去計畫1年後、5年後的事的人,以前還會對這樣的自己引以為恥。大家都對未來有規劃,只有我渾渾噩噩,走一步算一步,所以未來一定很慘。我一直都這麼催眠自己。
今年才開始覺得,這是我的超能力。
因為我有彈性,我能隨波逐流,我看似不跟風,但也表示我能以旁觀者的姿態冷靜分析。
當然我也開始學習一些該學習的能力,比如投資,比如規劃,比如計算老年生活。
雖然你能說起步太晚,但我也有認識一些人是沒在規劃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一切期望父母走時房產有多少價值。還有更多人是沒在記帳的,或者是很容易隨性消費的。
以上並沒有不對,只是我覺得,掌控不了自己,不了解自己,似乎是現代人的盲點之一。財務只是其中一環,對於自己要什麼,想要過什麼生活,比我過得富裕的人似乎也都一知半解。
他們還會覺得我想太多了。
現在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但我知道我是有掌控慾的人,既然對外在無法掌控,不如來好好掌控自己吧。
我喜歡我越來越了解自己,也因此越來越諒解自己。
跟自己和解,是單身者最大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