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人觀點】你的稀缺性,能為職涯帶來話語權和影響力嗎?還是成為了工具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聽過一種說法,職場上的價值來自於稀缺性。​

​我也聽說不少前輩說過,曾經以為只有自己會做、能做就叫做稀缺性;但他們沒告訴我的是,怎麼樣不讓自己成為「非你不可」的工具人?如何不讓自己因為「沒你不行」而惹來殺身之禍?​

raw-image

後來明白了,不是他們不說;而是他們也沒經歷過,所以說不出來。即使懂的人也不會明說,因為自己沒經歷過也未必聽得進去。​

這門課還是得自己修煉、自己體會。​

現在知道了,稀缺性不是因為自己能做什麼,而是有能力拒絕與選擇做什麼。​

​能做什麼,反映的是專業與技能的熟練程度;有能力拒絕與選擇什麼,反映的是一個人的話語權有多少。能夠選擇做一件事,並且帶來巨大的產出價值,代表著一個人的影響力。​

我們在職場上,除了努力提升自己的稀缺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將其轉化成話語權和影響力。

如此一來,我們可以撬動與槓桿更多的稀缺資源為自己所用,用更短時間、更少成本來創造更大效益;否則就只是燃燒自己、為他人作嫁的工具人,因為只有自己能做嘛!​

有人說,一個十年、十個一年,是專業與技能熟練度有無隨時間增長的差別。要懂得創造機會、讓自己不斷躍遷,這都沒有錯;但沒有話語權和影響力,這一個十年是贏過十個一年,但還是輸給別人的一個八年、一個五年。​

你是有稀缺性,但沒有了市場的需求性。​

最近看到幾份中高齡的履歷,他們提出的疑惑和我看到的問題,讓我有很多感觸。面對這些學、經歷很豐富的人,其實我沒能有太大幫助的;能做的,只是幫忙看看有那些阻力可以消除?怎麼樣讓自己的優勢更貼近期望的職務需求?但現實條件就是攤在那裡的,而對這些人來說要改變可能也為時已晚了。​

但對於十年經歷以下的職場工作者來說,做出改變還不算太晚。

你不一定能理解或實踐,但請空出時間想想這個問題:你的稀缺性是什麼?話語權、影響力又在哪裡?​

別讓你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在錯誤的地方努力著。

raw-image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裡頭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一定要做的事,體現的是專業;打死也不做的事,體現的是原則;有時間可以去做的事,體現的是邊界。」​

什麼事都想做的人,往往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想著有事就先做、有機會再換的人,通常都承擔不起轉換的成本。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ay-avatar-img
2024/01/16
請問有時間可以去做的事,體現的是邊界是什麼意思
avatar-img
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899會員
243內容數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2023/12/06
幾經思考,我決定從心法、技巧和體現(心技體)切入,從策略思維、策略分析與案例解析三個構面,挑選我認為對於商業策略分析的思維養成與提升有所助益的十本好書,以及做為延伸閱讀的參考書目。
Thumbnail
2023/12/06
幾經思考,我決定從心法、技巧和體現(心技體)切入,從策略思維、策略分析與案例解析三個構面,挑選我認為對於商業策略分析的思維養成與提升有所助益的十本好書,以及做為延伸閱讀的參考書目。
Thumbnail
2023/10/06
工作一段時間的人,大多會體認到提問的重要性。我想對吧?​問對一個好問題,往往比答案本身更有價值;特別是在組織或團體中,也許別人能給出自己沒想到的好答案。但是,為什麼提問的能力不容易養成?
Thumbnail
2023/10/06
工作一段時間的人,大多會體認到提問的重要性。我想對吧?​問對一個好問題,往往比答案本身更有價值;特別是在組織或團體中,也許別人能給出自己沒想到的好答案。但是,為什麼提問的能力不容易養成?
Thumbnail
2023/10/05
成熟,就是有能力拒絕一個好的選擇,目的是要追求其他更好的選擇。那麼,要如何知道自己「還沒想清楚」這些事?
Thumbnail
2023/10/05
成熟,就是有能力拒絕一個好的選擇,目的是要追求其他更好的選擇。那麼,要如何知道自己「還沒想清楚」這些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為什麼能力好的人,有些能在職場大放異彩,而有些卻占不到半點便宜、抑鬱不得志呢? 癥結點可能在於以下四點。
Thumbnail
為什麼能力好的人,有些能在職場大放異彩,而有些卻占不到半點便宜、抑鬱不得志呢? 癥結點可能在於以下四點。
Thumbnail
許多人嚮往在工作上,有著充分的自由與彈性。但真給你了又如何?你清楚自己要做些什麼嗎?想要獲得工作上的自由與彈性,得靠自己去創造機會,而不是等待別人給予機會的。大約在工作十年左右,我的體悟是:在完成分內工作之餘,有意識地挑選任務。
Thumbnail
許多人嚮往在工作上,有著充分的自由與彈性。但真給你了又如何?你清楚自己要做些什麼嗎?想要獲得工作上的自由與彈性,得靠自己去創造機會,而不是等待別人給予機會的。大約在工作十年左右,我的體悟是:在完成分內工作之餘,有意識地挑選任務。
Thumbnail
這些也不是想特別給誰看,我想自己看得清楚更加重要!
Thumbnail
這些也不是想特別給誰看,我想自己看得清楚更加重要!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在職場上被評為不適任,當事者可能很容易依據自己的職種,判斷自己是硬技能(專業知識)不適任。例如工作速度過慢、產業知識不深、產出品質不夠好...等等。但就我自己所看到的,硬技能不足,通常不會直接導致合作關係結束。重要的是,雙方事前也沒有想清楚自己要什麼。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在職場上被評為不適任,當事者可能很容易依據自己的職種,判斷自己是硬技能(專業知識)不適任。例如工作速度過慢、產業知識不深、產出品質不夠好...等等。但就我自己所看到的,硬技能不足,通常不會直接導致合作關係結束。重要的是,雙方事前也沒有想清楚自己要什麼。
Thumbnail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但是你準備好了,其實去創造自己的機會就好。不需要是最厲害的那個,只要是對方認為最合適的就行了。
Thumbnail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但是你準備好了,其實去創造自己的機會就好。不需要是最厲害的那個,只要是對方認為最合適的就行了。
Thumbnail
如何深入了解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擅長什麼?如何學會應付這個地雷處處的世界、如何在碰到各種意外、挫折時還能不崩了心態,能夠堅立得住,或者懂得轉彎,找到好好生存之道,才是對一個職場人來說最重要的。
Thumbnail
如何深入了解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擅長什麼?如何學會應付這個地雷處處的世界、如何在碰到各種意外、挫折時還能不崩了心態,能夠堅立得住,或者懂得轉彎,找到好好生存之道,才是對一個職場人來說最重要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