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心理師? 還是兒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不知道各位現身的心理師們,會不會擔心親近的家人來回覆你,給你建議?

上篇文章po完後,我爸在fb的文章下面回「你該學習老媽」。看到我爸這樣回我,我第一個反應是,好想刪他留言,兒子對爸爸的建議總是會想反抗,也覺得讓大家看到不太好意思,像是演講到一半,爸突然從後台走出來說他的看法,也像青少年看到爸媽出現在學校的不自在,心裡想著,我已經大了,別再讓我變成小孩。

我知道這是角色衝突,心理師和兒子的。

我回想上篇文字的沉重,雖然有告訴他,但不是這麼強烈的文字,對沉重的文章有感覺或想說些什麼,也是正常的。我媽的確也比較大辣辣,能想像我爸的意思。想完這些後我決定既然我爸當下選擇用粉專跟我對話,我也認真回應他,所以也寫了段話回覆他。

身為心理師,用這個角色開了粉專,也嘗試變得透明,這是我想做的事情,但確實是個冒險。你說為什麼不能就只當心理師?或單純一點?我好像真沒辦法,如果這樣我應該寫不出文章了。

#角色衝突其實不少見
大多時候我們都傾向避免角色衝突,尤其對心理師角色,因為各種考量(太多了),我們會希望越單純越好,這也讓心理師的角色衝突特別明顯,像是警鈴一樣。

其實日常跟我爸對話時,反而是心理師的角色會出現,而且有種防衛,當我試圖展現對關係和現象的瞭解,就容易去分析和對抗,而且堅持自己是對的,事後想想只是想贏我爸,而心理師角色成了最能贏的選擇,但在關係中沒有人能真的贏,就算成了大師級心理師也贏不了。

家人也在角色衝突,像是他們總是不習慣我們心理師的角色,在我爸眼中我永遠是兒子,不會是心理師,所以猜我到了五六十歲,我爸還是會想給我人生的建議。

#關於被給建議
人長越大越不習慣被「給建議」,心理師的角色尤其難,大概只有少數人的建議你會好好收著(或許也不容易),像老師的、督導的、自己治療師的。我們對建議的彈性和空間是隱晦的,有時是為了要保護那站在太高點的自己,而比起靠建議我們更傾向「靠自己」,有時到了固執的程度,回我爸的話也告訴他「我要靠自己」。對建議我們其實非常敏感。

我回想過去我爸的建議,其實不乏許多管用的。記得高三唸書很煎熬的時候,他在一通電話裡建議我看開些「盡力讀就好,過程才是重要的」,那讓我放鬆不少,大概也是這樣我才能真正放棄只能拿個位數的物理化學,放過自己。

那些建議背後是擔心和期待,好像也在確認自己爸爸的身分,告訴孩子爸爸在這邊。我也是當了爸爸之後也開始感覺到那怎麼樣都切割不了的擔心,像上篇文章的強烈焦慮,我擔心我的孩子,而我爸擔心我,我們其實很像。

#角色衝突是否避免
寫到這邊,感覺這篇用了好幾個角色說話,說了不同議題,回頭思考角色衝突是要「避免」,還是「不避免」,我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不是往哪一個極端去。在大部分的狀態下,當然越單純越好,我們也都會意識要分清楚。但我也慢慢感覺到,某些角色的出現和衝突是種人性,不太可能完全避免。而我也認為助人者的內外一致,是不同角色的慢慢靠近,不是區隔和各自發展。

我永遠是那些角色,是心理師兒子弟弟丈夫等等,他們同時存在,在不同場合有不同比例,搞砸不同事情,發揮不同功能。

(文章經過我爸看過且同意,反正老爸你都自投羅網加入我的心理師宇宙了,我就寫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哲宇 諮商心理師的沙龍
9會員
17內容數
2022/07/04
「哦,是爸爸啊,那沒事了」 老婆有次揣摩女兒,覺得會不會是因為爸爸很無聊,懶得動。我無奈的笑笑,心想也好啦,我有讓她冷靜的功能,但應該不是因為我是個無聊男子吧?
Thumbnail
2022/07/04
「哦,是爸爸啊,那沒事了」 老婆有次揣摩女兒,覺得會不會是因為爸爸很無聊,懶得動。我無奈的笑笑,心想也好啦,我有讓她冷靜的功能,但應該不是因為我是個無聊男子吧?
Thumbnail
2022/06/22
艾許站在總是讓自己打哆嗦的雙面鏡前,ai機器人在另一邊做了場幾乎完美的諮商演練,機器人不只回應了標準化個案的需要,也靠近了個案的情緒,他盯著機器人的眼睛看,實在很難發現是機器人,從外表、神情也幾乎看不出來是機器人,艾許心裡想著「如果現在還有研究所,這機器人應該每間面試都正取了吧」。
Thumbnail
2022/06/22
艾許站在總是讓自己打哆嗦的雙面鏡前,ai機器人在另一邊做了場幾乎完美的諮商演練,機器人不只回應了標準化個案的需要,也靠近了個案的情緒,他盯著機器人的眼睛看,實在很難發現是機器人,從外表、神情也幾乎看不出來是機器人,艾許心裡想著「如果現在還有研究所,這機器人應該每間面試都正取了吧」。
Thumbnail
2022/06/19
真正道別的時候,我們真能把握嗎?我不敢確定,好像能夠互相祝福、道謝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面對結束,我提醒自己謙卑的學習,試著意識那有限,也試著與人連結。
Thumbnail
2022/06/19
真正道別的時候,我們真能把握嗎?我不敢確定,好像能夠互相祝福、道謝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面對結束,我提醒自己謙卑的學習,試著意識那有限,也試著與人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成人可以為自己選擇要不要安排諮商,因為主角是自己,當然是直接與心理師討論任何問題。孩子的狀況就不一樣了,通常都是大人決定的,而且諮商過程發現的任何變化,心理師與父母都需要合作來討論,包含諮商過程對孩子的觀察,父母對孩子變化的觀察,以及父母更在意的,到底該怎麼做,所以這次要來分享親職諮詢。
Thumbnail
成人可以為自己選擇要不要安排諮商,因為主角是自己,當然是直接與心理師討論任何問題。孩子的狀況就不一樣了,通常都是大人決定的,而且諮商過程發現的任何變化,心理師與父母都需要合作來討論,包含諮商過程對孩子的觀察,父母對孩子變化的觀察,以及父母更在意的,到底該怎麼做,所以這次要來分享親職諮詢。
Thumbnail
「515臨床心理師特文-人人都需要心理師」,內詳。
Thumbnail
「515臨床心理師特文-人人都需要心理師」,內詳。
Thumbnail
「我怎麼可以在工作的時候失控生氣呢」 「哭是懦弱的表現,我怎麼可以哭呢」 「你是個媽媽,就要有媽媽的樣子」 相信有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 — 當生活中遭遇挫折或失落的時候,腦中會出現千百萬種的想法、自我評價和情緒,有的時候這些評價只是短暫的,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其他時候我們卻會困在這些評斷之中,
Thumbnail
「我怎麼可以在工作的時候失控生氣呢」 「哭是懦弱的表現,我怎麼可以哭呢」 「你是個媽媽,就要有媽媽的樣子」 相信有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 — 當生活中遭遇挫折或失落的時候,腦中會出現千百萬種的想法、自我評價和情緒,有的時候這些評價只是短暫的,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其他時候我們卻會困在這些評斷之中,
Thumbnail
在與父母工作的過程中,常會聽到家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對於和這年紀的孩子相處感到挫折與心累。 我們幹嘛這樣的關係怎麼辦呢?
Thumbnail
在與父母工作的過程中,常會聽到家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對於和這年紀的孩子相處感到挫折與心累。 我們幹嘛這樣的關係怎麼辦呢?
Thumbnail
每個人,在邁向成熟的過程,需要經歷的就是修復與父母的關係議題。 事實上和父母的關係議題好壞,也會不自覺的投射相同的行為模式,或情感糾葛到伴侶、工作的職場環境上。 因為我們都來自於家庭,而一個孩子從小在父-母-子女的核心三角關係中的定位,還有定位下的互動方式,就很容易內化成孩子的方式,使孩子不自覺的會
Thumbnail
每個人,在邁向成熟的過程,需要經歷的就是修復與父母的關係議題。 事實上和父母的關係議題好壞,也會不自覺的投射相同的行為模式,或情感糾葛到伴侶、工作的職場環境上。 因為我們都來自於家庭,而一個孩子從小在父-母-子女的核心三角關係中的定位,還有定位下的互動方式,就很容易內化成孩子的方式,使孩子不自覺的會
Thumbnail
諮商不是補習班,才藝班,機械修理廠,或是替代性的親情, 如果身為父母難以好好思考自己需要接受幫助的可能性, 那這樣的諮商進行下去,充其量就是來買心安。, 其實可以不用這樣子進行......
Thumbnail
諮商不是補習班,才藝班,機械修理廠,或是替代性的親情, 如果身為父母難以好好思考自己需要接受幫助的可能性, 那這樣的諮商進行下去,充其量就是來買心安。, 其實可以不用這樣子進行......
Thumbnail
甚麼是能夠成為一個心理師的特質呢? 其實,也許我們都搞錯思考的方向了.....
Thumbnail
甚麼是能夠成為一個心理師的特質呢? 其實,也許我們都搞錯思考的方向了.....
Thumbnail
他們同時存在,搞砸不同事情,發揮不同功能。
Thumbnail
他們同時存在,搞砸不同事情,發揮不同功能。
Thumbnail
本書談及的,不僅是性的面向,更包含一個老人的性,在社會之中會如何被看待,以及一個人年老後,因另一半離世,才看見自己原來面對死亡的束手無策、對身為父親角色的失職、以及諸多無能為力的感覺,為了逃避與麻痺,於是躲進「性」裡面。過程中,卻又因著諮商歷程抽絲剝繭而展開許多精采而動人的對話⋯⋯
Thumbnail
本書談及的,不僅是性的面向,更包含一個老人的性,在社會之中會如何被看待,以及一個人年老後,因另一半離世,才看見自己原來面對死亡的束手無策、對身為父親角色的失職、以及諸多無能為力的感覺,為了逃避與麻痺,於是躲進「性」裡面。過程中,卻又因著諮商歷程抽絲剝繭而展開許多精采而動人的對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