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狀態好難_淺談運動心理(3/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談到前兩項運動心理技巧,建議先看過前篇再看這篇,會比較連貫。

回到運動心理。

是否常被說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總是在關鍵時刻掉鍊子教練常罵我態度不佳,但我都不知道到底錯在哪裡?或是在比賽關鍵球時覺得全身緊繃,整個狀態都不對了每次領先很多卻還是被打到逆轉?每次遇到這個比數就會狂流手汗...

若有上述或是類似上述問題,那就很推薦運動心理技巧:保持專注

根據書中作者系統性介紹能夠強化心理的五大技巧:

1.目標設定
2.情緒調節3.保持專注
4.自我對話
5.提升自信

專注、保持專注、專注當下。

這種話大家都知道、也都會說,但實務上要怎麼保持專注,就沒什麼人著墨了。書中介紹了三種能保持專注的方法:正念、例行公事、觸發詞語

01 正念

在意自己能控制的部分。意識到這些如海嘯般的想法,具體列出這些最好跟最壞表現,然後接受這只是想法。

不去思考負面的事,因為沒有人想在比賽時成真。

02 例行公事

如果比賽緊張,或是比到後面注意力不集中,亦或是比賽陷入膠著非常需要專注的時候,可以做些例行公事,它包括三階段:準備→想像→聚焦

準備進入最佳狀況(如:深呼吸)→想像具體最佳表現(如:當初所設定的目標)→聚焦在一個點(如:球或球拍)。

特別在失誤後,將注意力由負面想法或沉思中轉移到比賽當下,避免再次失誤。

03 觸發詞語

除了眼到及腦到(源自魯迅的讀書「五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腦到)還可以增加口到。將單詞記在心上、寫在手上、畫在鞋上(如:冷靜、穩住、勇敢等),當需要集中注意力時可以告訴自己(延伸到下一技巧:自我對話)。至於要選擇那些單詞,就是自己的課題了,應思考比賽時自己所欠缺的特質作為觸發詞語,以便在需要專注時能發揮作用。而這些單辭是會隨著時間改變的。

若還是忍不住慌亂、歇斯底里、語無倫次,那可以使用第四種技巧:自我對話

資料來源:

《像頂尖運動員一樣思考:鍛練五大心理工具,克服各種挑戰,發揮最佳表現》
作者:諾爾·布里克、史考特·道格拉斯;譯者:陳冠吟;
2022年10月1日遠流初版一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漁弦的沙龍
25會員
119內容數
做為一名運動防護員,將職場上的各種大小事、甘苦談、未來趨勢以寫作文章方式分享給大家也分享給自己。如果對運動傷害防護有興趣的人快點進來看。
紀漁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我剛出社會工作的時候,也因為不知道要怎麼跟教練互相配合,焦慮、煩惱很久。也是因為遇到了有緣的教練(當然也有遇到無緣的教練),有機會瞭解教練的想法,也才寫了這篇。就是因為互不了解,所以如果有一方不願意溝通,那就註定無法溝通了⋯⋯為了合作順利,我會盡量主動多跟教練聊天
Thumbnail
2025/03/23
我剛出社會工作的時候,也因為不知道要怎麼跟教練互相配合,焦慮、煩惱很久。也是因為遇到了有緣的教練(當然也有遇到無緣的教練),有機會瞭解教練的想法,也才寫了這篇。就是因為互不了解,所以如果有一方不願意溝通,那就註定無法溝通了⋯⋯為了合作順利,我會盡量主動多跟教練聊天
Thumbnail
2025/03/23
教練:最氣的就是防護員要選手休息。他(選手)沒有自己主動跟我說他受傷,練習看起來也正常啊,到底為什麼要休息?這樣拉起來的體能就會沒了,這樣怎麼比賽?
Thumbnail
2025/03/23
教練:最氣的就是防護員要選手休息。他(選手)沒有自己主動跟我說他受傷,練習看起來也正常啊,到底為什麼要休息?這樣拉起來的體能就會沒了,這樣怎麼比賽?
Thumbnail
2025/03/22
本文探討教練與防護員在選手訓練上的觀點差異,以及防護員如何有效與教練合作,提升選手訓練成效與預防運動傷害。文中提出幾個常見的教練與防護員之間的衝突點,並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5/03/22
本文探討教練與防護員在選手訓練上的觀點差異,以及防護員如何有效與教練合作,提升選手訓練成效與預防運動傷害。文中提出幾個常見的教練與防護員之間的衝突點,並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練習的機會總是會有的,縱使每一次都不是處理的很好,但總是會慢慢變好的,因為自己持續的在練習,這就跟運動一樣。例如以排球發球來說,再怎樣厲害的選手,也有發球失誤的時候,而且機率還挺高的,可能二十球就會出現一球失誤。而這樣的失誤當然不是因為選手的力氣不夠或是用力過猛,原因會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練習的機會總是會有的,縱使每一次都不是處理的很好,但總是會慢慢變好的,因為自己持續的在練習,這就跟運動一樣。例如以排球發球來說,再怎樣厲害的選手,也有發球失誤的時候,而且機率還挺高的,可能二十球就會出現一球失誤。而這樣的失誤當然不是因為選手的力氣不夠或是用力過猛,原因會
Thumbnail
★高效率!高速率!高行動力!高執行力! ●不能集中注意力通常都不是別人造成,而是「自己內心的聲音」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沒錯,其實大家都非常想集中注意力,而且想得不得了。 首先,一定要先斷除這樣的習慣。 為此,大家必先認識到一個事實,「人這種生物天生就很難專注」。 因為,大家都搞錯了。 專注力不夠,所
Thumbnail
★高效率!高速率!高行動力!高執行力! ●不能集中注意力通常都不是別人造成,而是「自己內心的聲音」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沒錯,其實大家都非常想集中注意力,而且想得不得了。 首先,一定要先斷除這樣的習慣。 為此,大家必先認識到一個事實,「人這種生物天生就很難專注」。 因為,大家都搞錯了。 專注力不夠,所
Thumbnail
綜觀前幾篇的運動心理技巧,會發現有些技巧就是平時大家都知道,如:正念或是寫感恩日記,但也有些是需長期練習才看得出效果的,如:目標設定、提升自信等,這也是自己的課題,旁人都幫不了你 。將這些技巧邏輯性的幫你 這也是運動心理曾被人說是假議題的原因。若來諮商的人心中只想著:「來了就會解決我的問題」卻沒有將
Thumbnail
綜觀前幾篇的運動心理技巧,會發現有些技巧就是平時大家都知道,如:正念或是寫感恩日記,但也有些是需長期練習才看得出效果的,如:目標設定、提升自信等,這也是自己的課題,旁人都幫不了你 。將這些技巧邏輯性的幫你 這也是運動心理曾被人說是假議題的原因。若來諮商的人心中只想著:「來了就會解決我的問題」卻沒有將
Thumbnail
之前談到前兩項運動心理技巧,建議先看過前篇再看這篇,會比較連貫。 是否常被說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總是在關鍵時刻掉鍊子?教練常罵我態度不佳,但我都不知道到底錯在哪裡?或是在比賽關鍵球時覺得全身緊繃,整個狀態都不對了?每次領先很多卻還是被打到逆轉?每次遇到這個比數就會狂流手汗... 若有上述或是類似上述
Thumbnail
之前談到前兩項運動心理技巧,建議先看過前篇再看這篇,會比較連貫。 是否常被說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總是在關鍵時刻掉鍊子?教練常罵我態度不佳,但我都不知道到底錯在哪裡?或是在比賽關鍵球時覺得全身緊繃,整個狀態都不對了?每次領先很多卻還是被打到逆轉?每次遇到這個比數就會狂流手汗... 若有上述或是類似上述
Thumbnail
接續上篇介紹的運動心理技巧,還沒看的可以看這裡。 「我好緊張,上次對到他結果發球失誤,這次又對到他,又要失誤了...」 「我好焦慮,自從膝蓋兌郎造後半年我都沒有比賽過,這次還遇到國手,會不會等下上場我會不會膝蓋又再扭到...」
Thumbnail
接續上篇介紹的運動心理技巧,還沒看的可以看這裡。 「我好緊張,上次對到他結果發球失誤,這次又對到他,又要失誤了...」 「我好焦慮,自從膝蓋兌郎造後半年我都沒有比賽過,這次還遇到國手,會不會等下上場我會不會膝蓋又再扭到...」
Thumbnail
2019年底,一場疫情大幅改變我們過往習慣的生活模式,在一陣措手不及當中,篩選掉的是長期習慣安穩、變動不易的企業。高度不穩定社會下生存的我們,又該如何思考?如何因應這次的波動? 對你來說,敏捷思考是…? 敏捷就是快嗎? 學會一套工具,就適用在所有場合? 敏捷思考為什麼會在後疫情時代流行起來?
Thumbnail
2019年底,一場疫情大幅改變我們過往習慣的生活模式,在一陣措手不及當中,篩選掉的是長期習慣安穩、變動不易的企業。高度不穩定社會下生存的我們,又該如何思考?如何因應這次的波動? 對你來說,敏捷思考是…? 敏捷就是快嗎? 學會一套工具,就適用在所有場合? 敏捷思考為什麼會在後疫情時代流行起來?
Thumbnail
覺察的目的,就是練習將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重點在於感受當下的狀態。試著拉遠一點,學著用客觀的角度來看自己、看整件事情,接受並理解當下的自己,就不會沉溺在情緒裡面、給自己太大的心理負擔。過去的無法改變,未來的無法預測,能把握的就只有現在了。那還有什麼好煩惱的呢?
Thumbnail
覺察的目的,就是練習將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重點在於感受當下的狀態。試著拉遠一點,學著用客觀的角度來看自己、看整件事情,接受並理解當下的自己,就不會沉溺在情緒裡面、給自己太大的心理負擔。過去的無法改變,未來的無法預測,能把握的就只有現在了。那還有什麼好煩惱的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