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的文章提到,要如何做「心理調適」,提出了三個方法「流程思維」、「預期管理」、「量化成果」。
文章尾端,提到用上述的方法,可能會被外在評價系統給綑綁。
例如,量化成果,若用點讚人數或參加人數來評斷一篇文章或一場活動的好壞會有些粗暴,有可能是各種原因影響,量化指標其實很難反應真實價值。
在討論建立內在評價系統前,有2個假設前提:人生而平等及能對自己坦承。
1. 人生而平等:別用量化指標作價值判斷
相信人生而平等是指,從生命維度來看,相信路邊攤販老闆與企業老闆是平等的,他們之所以對社會貢獻有差異,是取決於他們自身的選擇,選擇結果沒有高下之別。
如果是因為受到外在評價影響,認為企業老闆賺得比較多、負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認為企業老闆比較偉大的人,也會很容易把自己的價值交由他人作評斷。
甚至會陷入評價牢房中:羨慕強者 → 認同強者(努力上課、學習成功模板)→ 強者不認同你(你為什麼沒辦法複製我的成功?你不夠努力、細節沒做好、沒有交換價值) → 但你做就是做不到 → 開始批判自己不夠好 → 需要心理調適。
比如,小學老師跟你說:考100分才是好孩子,你考到100分被表揚,你感到很開心;考試你很用心準備,但考差了,你感到技不如人。
經由環境的潛移默化,我們逐漸開始將自身價值交由他人判斷。
可怕的是地方是,我們會逐漸去認同,他人用量化指標來對我們進行「價值判斷」(同時,也學會這樣對待他人),然而指標是單一的,價值卻是多元的,指標注定無法反應出真實的價值。
畫家畢卡索兒時連1加2都回答不出來,被視為弱者;歌劇作曲家普契尼,也曾被認為他沒有音樂天分,如果他們都接受了他人的評斷,如今將沒有立體派藝術大師,也沒有《蝴蝶夫人》、《托斯卡》。
當用量化指標來判斷自己的價值,我們的人生會喪失可能性。
2. 對自己坦承: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我們自小活在他人所建立的量化指標中,很少會真的去進行自我探索、去了解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自己的熱情所在,當被問,你長大要做什麼,有時候會聽到:「我要做OOO,因為OOO能有很好的收入,又能對社會有貢獻。」
這看起來很正確的答案,本身是缺乏生命力的,對個體而言,他可能是相信,強者告訴他,要有好收入、能貢獻社會才是好的職業挑選標準。
又或者,強者告訴他,要挑選興趣、擅長與市場有需求三者的集合作為切入點。
你可能好奇,為什麼搜尋選擇職業標準可以有好多種說法,因為有些是要賺錢、有些是要找斜槓、有些是要找興趣,答案是為了解決對應的問題。
這些標準全是別人對職業的定義,你的定義是什麼呢?你認為什麼最重要?
要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最好的方法是、在做事情的時候,觀察自己:到底開心還是不開心,想做或不想做,想做哪一部分,先不要管有沒有用,很誠實地去面對自己的答案。
有些人會說,最想做的事是:躺平,那是因為沒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或者是認同外在給予的量化指標,卻又認為自己無法做到而躺平——
也想買房子,但房子太貴,努力也買不起,幹脆不買了。
曾在集中營待過創造意義療法的心理學家弗蘭克提到:『知道為何而活的人,幾乎可以忍受任何事情。』
這段話也與內在動機的概念相重合,當你真心喜歡做一件事,這件事本身就帶給你意義感,滿足自我需求,而不需要靠外在評價或資源,才會有良好的感受。
換言之,找到真正想做的事、借助內在動機满足自我需求,減少對外在評價的依賴。
明日接著,建立你的內在評價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