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天安老師問答集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2.08.07 第二天的天安老師進階工作坊,一開始一樣是freestyle的問答時間。

以下精選出幾個問答,就不另外節錄金句啦~

(以下非原文,是看筆記+詮釋統整出來的問答,若詮釋的不到位,是我的責任以及未來可以再多多練習的地方~)


在學習之後,越學越發現自己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做了很多對孩子不是太好的事。很愧疚。該怎麼面對這樣的愧疚感?

不管我們多用心、做得如何,所有的孩子都會受傷。薩提爾有一個信念,是所有的父母在照顧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都是竭盡所能的做到自己能做到的。而這些育兒過程中的應對、觀點,也都是從過去父母的原生家庭學來的。

請記得,當時的我們已經盡力了。

學習並不是要把這些觀念拿來當成一個檢核自己的標準。這樣會越學習,對自己越嚴格。

透過學習,最重要的是去看懂哪些是過去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到的?哪些是我們未來想要的?我們可以重新做出哪些選擇?

另外,一個家庭裡,最重要的是溝通。若是有覺得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也可以坦誠地與孩子表達歉意。

人是活的,父母也是活的。讓孩子看見身為父母的你,坦承面對自己與持續學習,這是最重要的。


上過課回到家,在練習一致性表達時會出現「為什麼我要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展現?」這樣的想法。這種想法出現後,就會不想要去表達自己脆弱的那個部分。這部分的卡關該怎麼辦?

最重要是區分「脆弱≠軟弱」。

我們可以先在內心裡,用有力量與強大的部分,去接納保護脆弱的部分。多練習讓內在的強大與脆弱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內在就會更整合。

raw-image

將強大的部分,看作是成年人的自我。將脆弱的部分,看作是幼年的自我。並且透過「和幼年的自己對話」的程序,經常陪伴與接納自己脆弱的部分。

另外,在參加工作坊時,多多去看自己的脆弱。若是我們對自己的脆弱都不接納,就更難將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

當你強大的部分足夠有力量了,脆弱的部分也被自己接納保護,你才能夠展現脆弱。

另外,我們要記得,在互動中,對方並不知道怎麼樣說話才不會讓你受傷。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不一樣,有時候聽到某些話我們感到受傷,是因為那句話勾到了過去來自於原生家庭的議題。


學習一段時間後,因為外在世界的衝擊,又被打回原形。會什麼學習過的方法都不想使用,也覺得自己學了以後怎麼還是這樣。該如何在這樣的時刻安頓自己?

有時候,學習之後的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會更高。要記得不要拿自己學習的觀念來要求自己,如果還是自我要求,也願意接納自己還做不到、還在練習。

你的問題裡,生命力(能量)的狀態很重要。我們一般的能量,若以1-10分來看,大概是介於中間。能量在中間的時候,光是工作、與家人朋友互動,差不多就用完了,比較是在「求生存的狀態」。

我們可以多在生活當中,透過期待進入到渴望。進入到「成長狀態」。在成長狀態人會比較流動,也比較不會僵化。

當我們進到低能量狀態時,要為自己找到「救生圈」,幫助自己回到能量正常的狀態。

像是有些人可能低落時,好好睡一覺隔天就會恢復狀態。可以去思考:「在自己能量最低的狀態時,能夠幫助自己爬升回來的,是什麼事?我的救生圈是什麼?」

有時候,某些影響你很深的信念,也可以是救生圈。

(我思考了一下,發現我的救生圈大概有:1. 睡覺 2. 關手機 3. 哭到睡著 4. 看海 5. 走路、爬山、做一點運動 )


關於期待進到渴望,以及焦慮 (註:一開始是學員的分享,但我沒有記錄分享的內容,只記錄老師的回饋)

從期待進到渴望,是把未來拉到當下體驗。

而「焦慮」是拿一個不太好的未來,來現在體驗。

我們可以拿想像力來想像不好的事情,也可以反方向使用。

托勒的概念是:「改變就在當下,當下才能改變。」

當你透過期待進到渴望,提升自己的生命力,再來面對當下,就像是借了未來的能量來當下進行創造。

當你透過跟幼年的自己對話,去療癒過去的生命事件對你帶來的衝擊,就像是恢復了過去的你的能量。

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很像是魔法師。

薩提爾,說到底是一種「能量模式」。

*

越學越覺得薩提爾模式很落地,除了能夠在覺察與陪伴自己有很多具體可執行的方法,也對於與他人溝通給出很多方向。

其中又包含著新時代能量、意念等概念。越學越覺得真是一門博大精深、值得每天練、持續練的生命的智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bby Liu的沙龍
13會員
19內容數
Abby Li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19
在親子互動中, 當覺察到自己的情緒開始出現波動, 就要留意此時已進入了「誘發期」。 當父母情緒進入了誘發期, 可以這樣做來穩定自己...
Thumbnail
2024/04/19
在親子互動中, 當覺察到自己的情緒開始出現波動, 就要留意此時已進入了「誘發期」。 當父母情緒進入了誘發期, 可以這樣做來穩定自己...
Thumbnail
2024/04/15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2024/04/15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2024/03/08
當親子雙方內在的空間都變得很小很小, 還有這樣一件需要用力的任務擺在眼前。 該怎麼辦呢? 我想到了敘事治療裡, 提到的「改寫」概念。 看起來像是問題的事件, 當我們跳脫了慣性,拿回了主權, 可以用什麼方法, 跟這個事件, 建立另一個我與孩子會比較喜歡的關係呢?
Thumbnail
2024/03/08
當親子雙方內在的空間都變得很小很小, 還有這樣一件需要用力的任務擺在眼前。 該怎麼辦呢? 我想到了敘事治療裡, 提到的「改寫」概念。 看起來像是問題的事件, 當我們跳脫了慣性,拿回了主權, 可以用什麼方法, 跟這個事件, 建立另一個我與孩子會比較喜歡的關係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帶孩子真的是比教課還要累! 現在的父母親普遍都晚婚也晚生 年紀大了,真的體力招架不住...... 光是開個車來回就很傷神了 然後頂著大太陽,陪孩子去海邊踩水 真的體力吃不消 看著孩子的發展,又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這是一種對孩子的責任 也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認同 有時候
Thumbnail
帶孩子真的是比教課還要累! 現在的父母親普遍都晚婚也晚生 年紀大了,真的體力招架不住...... 光是開個車來回就很傷神了 然後頂著大太陽,陪孩子去海邊踩水 真的體力吃不消 看著孩子的發展,又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這是一種對孩子的責任 也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認同 有時候
Thumbnail
記得,剛接觸薩提爾的時候。看書,好像都懂。闔上書,腦筋一片空白。 初上工作坊,我的情緒很滿,體驗性很強。整個人有點像經歷一場大地震,驚魂未定不打緊,餘震還讓人暈頭轉向。更別說是弄懂冰山跟對話到底是怎麼回事。
Thumbnail
記得,剛接觸薩提爾的時候。看書,好像都懂。闔上書,腦筋一片空白。 初上工作坊,我的情緒很滿,體驗性很強。整個人有點像經歷一場大地震,驚魂未定不打緊,餘震還讓人暈頭轉向。更別說是弄懂冰山跟對話到底是怎麼回事。
Thumbnail
幾年前,我跟另一半有太多的爭吵,小孩教育、價值觀、生活習慣,甚至關係緊繃到想放棄溝通,就看能冰點到什麼程度屆時再說。我知道這很消極,但實在無力再去面對彼此不合的觀點。直到今年生病,變成彼此間轉折的契機。後來我明白了一點,就是我一直在解決外在的問題,但最該被解決的內在問題就是壓力,一直被自己忽
Thumbnail
幾年前,我跟另一半有太多的爭吵,小孩教育、價值觀、生活習慣,甚至關係緊繃到想放棄溝通,就看能冰點到什麼程度屆時再說。我知道這很消極,但實在無力再去面對彼此不合的觀點。直到今年生病,變成彼此間轉折的契機。後來我明白了一點,就是我一直在解決外在的問題,但最該被解決的內在問題就是壓力,一直被自己忽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問答集: 1. 怎麼面對學習後對孩子的愧疚感? 2. 不想表達自己的脆弱怎麼辦? 3. 被外在世界衝擊,打回原形怎麼辦? 4. 運用想像力,成為自己的魔法師
Thumbnail
問答集: 1. 怎麼面對學習後對孩子的愧疚感? 2. 不想表達自己的脆弱怎麼辦? 3. 被外在世界衝擊,打回原形怎麼辦? 4. 運用想像力,成為自己的魔法師
Thumbnail
我自認是個認真的母親,孩子出生後,初為人母,面對孩子身體、人際關係等種種的問題,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翻遍網路文章以及書局書架上滿滿親子教養的書籍,每一本都認真閱讀,買回家試著實際操作運用。名符其實的孩子照書養。 父母真難當! 儀婷老師用許多生活的事件,舉例說明如何運用薩提爾模式在親子教養上。
Thumbnail
我自認是個認真的母親,孩子出生後,初為人母,面對孩子身體、人際關係等種種的問題,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翻遍網路文章以及書局書架上滿滿親子教養的書籍,每一本都認真閱讀,買回家試著實際操作運用。名符其實的孩子照書養。 父母真難當! 儀婷老師用許多生活的事件,舉例說明如何運用薩提爾模式在親子教養上。
Thumbnail
【書名】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27日   幾年前因為孩子的情緒困擾,我開始接觸薩提爾的講座跟工作坊。才了解到人跟人的對話不只是輕鬆簡單的聊聊,而是能夠有意識的、有脈絡的對話。也因此,我讀遍很多有關薩提爾的書。 有一陣子,發現自己閱讀太多,但
Thumbnail
【書名】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27日   幾年前因為孩子的情緒困擾,我開始接觸薩提爾的講座跟工作坊。才了解到人跟人的對話不只是輕鬆簡單的聊聊,而是能夠有意識的、有脈絡的對話。也因此,我讀遍很多有關薩提爾的書。 有一陣子,發現自己閱讀太多,但
Thumbnail
要看見與孩子真實的關係,其實媽媽也是怕的 我們看著她的閃躲 為了真正面對和孩子的關係 聽過她敘述著當時的難為與所能做的嘗試 為了安撫丈夫易怒、容易嫉妒和孩子相處的自己 她試著為孩子建築一道保護牆 她知道孩子會被莫名的牽連進去 她用她的方式在保護孩子 只是 孩子的心中有著不同的映照 過往的彼
Thumbnail
要看見與孩子真實的關係,其實媽媽也是怕的 我們看著她的閃躲 為了真正面對和孩子的關係 聽過她敘述著當時的難為與所能做的嘗試 為了安撫丈夫易怒、容易嫉妒和孩子相處的自己 她試著為孩子建築一道保護牆 她知道孩子會被莫名的牽連進去 她用她的方式在保護孩子 只是 孩子的心中有著不同的映照 過往的彼
Thumbnail
家要做為一個避風港,豈示容易的? 周末聽了對話練習中的CD,一段是李老師與學生的對話,一段是李老師與家長的對話。 其實小孩的部分是滿令人困擾的,因為很明顯聽得出來他們沒有辦法很明確的描述自身的感受與需求,很多時候都需要老師的引導。但是這種引導究竟是不是真的能夠撫平心靈的傷口,我覺得不容易看到效
Thumbnail
家要做為一個避風港,豈示容易的? 周末聽了對話練習中的CD,一段是李老師與學生的對話,一段是李老師與家長的對話。 其實小孩的部分是滿令人困擾的,因為很明顯聽得出來他們沒有辦法很明確的描述自身的感受與需求,很多時候都需要老師的引導。但是這種引導究竟是不是真的能夠撫平心靈的傷口,我覺得不容易看到效
Thumbnail
唯有我們自己從內在幽微之處把愛挖掘出來,並且隨時保有感恩的心,提醒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多思考,那麼就會越來越容易運用智慧處理人事。然而,這必須是長時間的練習,甚至是終此一生都一直不斷地在練習。
Thumbnail
唯有我們自己從內在幽微之處把愛挖掘出來,並且隨時保有感恩的心,提醒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多思考,那麼就會越來越容易運用智慧處理人事。然而,這必須是長時間的練習,甚至是終此一生都一直不斷地在練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