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方法》#13 安慰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安慰需要的是同心理,而非同情心; 同理心一就是能準確地傳達「我理解你」、「我和你感同身受」、「我接納你此刻所有情緒」等訊息。
raw-image

1. 同情心≠同理心


說出具體方法之前,我想先請你思考一個問題:安慰需要調用一個人的什麼能力?

很多人覺得,安慰需要的當然是同情心。看到一個人遭逢變故時,同情心會促使我們去跟他說「太可憐了」「節哀順變」「會好起來的」。但問題是,這不是安慰,這是圍觀啊。這些話體現的其實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心態出事了,而我沒事,所以我來表達一下態度。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明明在安慰別人,卻得到這樣的回復:「我不要你可憐我。」聽起來很無情,但問題不在對方,而在我們,是我們的溝通方法不對。事實上,安慰需要的不是「可憐可憐你」的同情心,而是另外一種能力:同理心一就是能準確地傳達「我理解你」「我和你感同身受」「我接納你此刻所有情緒」等信息。

我們說溝通不是表達能力的問題,而是心理建設的問題。這一點在安慰這個場景中尤為突出。安慰的前提是能感受他人之感受。當然,在具體的方法層面,我們還可以結合下述公式,在行動過程中把安慰分為兩個關鍵動作來把握:

安慰 = 輕度介入 + 提供支持


2. 輕度介入


通常在各種溝通場景當中,我都會建議你選擇更主動的策略 —— 積極、熱情、進取,甚至表現出一定的進攻性。但安慰不一樣。安慰應該是一種相對被動的溝通,需要節制並且溫和地傳遞力量。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你要參加一場招標會。你們全公司都特別重視這個項目,傾巢出動,並且由老闆親自講標。結果你們公司落選了,所有人一個月的努力付諸東流。這在你看來是一個大失敗,你特別想衝上前去安慰老闆。

這麼想肯定沒錯。但是你要先考慮一個問題:老闆真的需要安慰嗎?落標這種場景,對你來說可能是天塌下來的大事,在他看來可能根本不算什麼。哪怕老闆真的很沮喪,只要他沒有表達出來,你就不能說穿 —— 很多老闆在下屬面前維持著雷厲風行的形象,你的安慰破壞了老板的「人設」,就會讓他感到不適。況且,眼下老闆還在失敗的情緒裡,如果你沒法疏導他的情緒,就相當於拿自己往槍口上撞,怎麼看都是風險大過收益。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安慰人很難、很尷尬,其實是因為我們把握不好自己與溝通對象之間那種微妙的邊界感。這就是為什麼在安慰這個場景中,輕度介入是最安全的 —— 它保證了我們在不冒犯別人的前提下,可以根據需要層層加碼。

那麼,這個「輕度介入」的輕度,究竟是多輕呢?我給你一個參考標準:只要對方沒有表露出他的需求,就不要主動提供安慰。

你其實只需要說一句話:「老闆,您看需要我做什麼,您隨時安排。」沒錯,輕度介入的安慰,只需要向對方表達兩層意思:「我會陪著你」、「我願意為你分擔」。

另外,在安慰朋友時,輕度介入意味著不要把自己變成問題的「第三者」,不要自告奮勇去當調解員。如果你的朋友需要,好好陪陪他,帶他去吃點好吃的或者發洩發洩,就足夠了。即使你們關係特別好,安慰時也不宜用力過猛,可以一點點根據對方的需求推進。


3. 提供支持


輕度介入之後,為了進一步推進關係,你還要做一個關鍵動作:提供支持,讓對方感受到「行勝於言」的力量。

有時候,支持可以是資源意義上的。比如,下屬家裡有事兒,公司規定只能請假 5 天;你動用一點小權力,多給他放兩天假。這種支持比你說什麼更能安慰對方。當然,支持還有另外兩種,一是情緒支持,二是經驗支持。

安慰本身是在表達「我關心你」的態度,在鞏固你我之間的互動關係,並不需要承擔「替你解決問題」的重大責任。


4. 小結

  • 關於安慰的溝通,要洞察情緒,但不要情緒化。安慰者要能起脫情緒,來表達自己的開放性和建設性。
  • 輕度介入:當判斷對方需要安慰時,你才提供安慰。提供支持不是干預進去,告訴對方,應該怎麼做,而是提供情緒或者經驗上的支持供對方選擇。
  • 當自己成為被安慰的對象時,也要帶著同理心去面對別人到位或者不到位的表達,及時關閉問題,不要讓自己成為職場上的「祥林嫂」。


Blog:https://givemebook.clu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吉米不可 Give me book
98會員
257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2025/04/23
剛創業時,你可能以為自己是商業奇才:「一件成本3元的商品,賣30元,爽賺27元!」但沒過幾個月,市場開始熱鬧起來──對手像下雨一樣落下,價格像氣球一樣洩氣,最後你賣到3.3元還得擠笑容:「薄利多銷啊!」 為什麼好賺的利潤會像水母一樣,碰一下就沒了?這篇文章,將帶你拆解「利潤魔術」的背後
Thumbnail
2025/04/23
剛創業時,你可能以為自己是商業奇才:「一件成本3元的商品,賣30元,爽賺27元!」但沒過幾個月,市場開始熱鬧起來──對手像下雨一樣落下,價格像氣球一樣洩氣,最後你賣到3.3元還得擠笑容:「薄利多銷啊!」 為什麼好賺的利潤會像水母一樣,碰一下就沒了?這篇文章,將帶你拆解「利潤魔術」的背後
Thumbnail
2025/04/14
產品定價的三大關鍵因素:功能價值、體驗價值、個性化價值。從滿足基本需求(功能價值),到提升使用體驗(體驗價值),再到滿足個人風格展現(個性化價值),打造更高的產品價值,才能脫離價格戰,制定合理的價格。
Thumbnail
2025/04/14
產品定價的三大關鍵因素:功能價值、體驗價值、個性化價值。從滿足基本需求(功能價值),到提升使用體驗(體驗價值),再到滿足個人風格展現(個性化價值),打造更高的產品價值,才能脫離價格戰,制定合理的價格。
Thumbnail
2025/04/09
本文探討企業如何運用「勢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以臺積電為例說明如何透過長期技術積累與策略合作,建立並運用勢能,最終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文章強調掌握和利用勢能的重要性,並鼓勵企業尋找、建立和儲存優勢能量,最終在市場競爭中拔得頭籌。
Thumbnail
2025/04/09
本文探討企業如何運用「勢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以臺積電為例說明如何透過長期技術積累與策略合作,建立並運用勢能,最終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文章強調掌握和利用勢能的重要性,並鼓勵企業尋找、建立和儲存優勢能量,最終在市場競爭中拔得頭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 前言 我們在碰見別人遭遇不好的事情,像是生重病甚至寵物、親友離世時,經常會習慣性的做出「安慰」的舉動,可能簡單的是說一下「節哀」、或告訴對方想訴苦可以找自己等等的。一般來說,進行安慰的目的,應該是希望經歷困難的人能好受一點。但我們真的需要安慰嗎?怎麼樣做才能真正的安慰人?
Thumbnail
🎙️ 前言 我們在碰見別人遭遇不好的事情,像是生重病甚至寵物、親友離世時,經常會習慣性的做出「安慰」的舉動,可能簡單的是說一下「節哀」、或告訴對方想訴苦可以找自己等等的。一般來說,進行安慰的目的,應該是希望經歷困難的人能好受一點。但我們真的需要安慰嗎?怎麼樣做才能真正的安慰人?
Thumbnail
傾聽做的不夠細緻,等於安慰只做了半套,這邊筆者幫大家整理了必殺安慰的四個流程,也是筆者在專業晤談中,安撫案主情緒的基礎程序。
Thumbnail
傾聽做的不夠細緻,等於安慰只做了半套,這邊筆者幫大家整理了必殺安慰的四個流程,也是筆者在專業晤談中,安撫案主情緒的基礎程序。
Thumbnail
關於安慰的溝通,要洞察情緒,但不要情緒化。安慰者要能起脫情緒,來表達自己的開放性和建設性。 輕度介入:當判斷對方需要安慰時,你才提供安慰。提供支持不是干預進去,告訴對方,應該怎麼做,而是提供情緒或者經驗上的支持供對方選擇。 當自己成為被安慰的對象時,也要帶著同理心去面對別人到位或者不到位的表達,及時
Thumbnail
關於安慰的溝通,要洞察情緒,但不要情緒化。安慰者要能起脫情緒,來表達自己的開放性和建設性。 輕度介入:當判斷對方需要安慰時,你才提供安慰。提供支持不是干預進去,告訴對方,應該怎麼做,而是提供情緒或者經驗上的支持供對方選擇。 當自己成為被安慰的對象時,也要帶著同理心去面對別人到位或者不到位的表達,及時
Thumbnail
諮商輔導的技巧乍看之下很簡單,但如果真這麼認為那就太天真囉... 去問、去了解對方想要的是什麼?不用太多的言語,可能是一個擁抱、一個拍拍,或是遞給他一杯咖啡、為他準備一份點心,陪他看場電影、吃個飯或是打個Switch,不需要給建議、不需要給評價、更不需要馬後炮,就是陪伴和守護。
Thumbnail
諮商輔導的技巧乍看之下很簡單,但如果真這麼認為那就太天真囉... 去問、去了解對方想要的是什麼?不用太多的言語,可能是一個擁抱、一個拍拍,或是遞給他一杯咖啡、為他準備一份點心,陪他看場電影、吃個飯或是打個Switch,不需要給建議、不需要給評價、更不需要馬後炮,就是陪伴和守護。
Thumbnail
所以什麼是同理心?為什麼它跟同情心非常不一樣? 同理心促成連結,同情心反而造成連結中斷。
Thumbnail
所以什麼是同理心?為什麼它跟同情心非常不一樣? 同理心促成連結,同情心反而造成連結中斷。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下方的經驗:在遇到他人情緒低落時,很想安慰對方卻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人,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回應方式才是比較好的? 或者你有沒有在自己心情低落的時候,聽過別人這樣跟你說:「相信自己明天會更好」、「這有什麼好哭的」、「動不動就哭,男孩不能輕易掉眼淚」、「不可以隨便生氣、這麼愛哭」等等。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下方的經驗:在遇到他人情緒低落時,很想安慰對方卻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人,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回應方式才是比較好的? 或者你有沒有在自己心情低落的時候,聽過別人這樣跟你說:「相信自己明天會更好」、「這有什麼好哭的」、「動不動就哭,男孩不能輕易掉眼淚」、「不可以隨便生氣、這麼愛哭」等等。
Thumbnail
安慰別人之前,你準備好先自我同在了嗎? 安慰,從來不是你給別人的,而是藉機先陪伴好自己的。 沒人願意分享不被善待的一切,更沒人需要頭腦式的揣測可能的狀況,以及蓋布袋滅火式的被阻斷感覺,這一切的不容易都有個小小的悲心與祝福,希望我們都能非暴力地對待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Thumbnail
安慰別人之前,你準備好先自我同在了嗎? 安慰,從來不是你給別人的,而是藉機先陪伴好自己的。 沒人願意分享不被善待的一切,更沒人需要頭腦式的揣測可能的狀況,以及蓋布袋滅火式的被阻斷感覺,這一切的不容易都有個小小的悲心與祝福,希望我們都能非暴力地對待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